新年禮物都收到了,元日還會遠嗎?
很快,張川柏又去領取了作為朝散郎的薪俸。
散官無實權不要緊,不欠薪就行。
順便跟越王李貞拜個早年,又領一份禮物。
“大王真是大好人啊!”張川柏眉開眼笑。
“你也是大好人。”李貞迴讚。
發明的農具化肥都公開,做好事不求迴報。
豈止是好人。
……
貞觀十七年的元日,是個陰雨天。
一下雨,天就冷冷的。
張川柏縮在被窩裏,不是很想起床。
一年到頭聞雞起舞,偶爾偷懶,不是什麽大事吧?
“嚶嚶~”
屋外陰雨,小美也躲了進來,跟張川柏鑽一個被窩。
這家夥每年從秋初開始長毛,到達冬季時全身毛最厚……這時候一身毛茸茸手感最好。
張川柏跟狐狸磨磨蹭蹭,被尿憋得受不了才爬起來。
走出去給阿耶阿娘拜年的時候,阿耶已經剪了一把韭菜迴來。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新長出來的嫩韭菜,包韭菜雞蛋餃最合適啦。
“阿耶,阿娘!今日這種天氣,好多活動都要取消吧?我們在家包餃子!”
“好啊!”吳秀爽快答應。
張衍說:“我先披個蓑衣,去官署看一看。”
“阿耶當主簿,不如我當朝散郎,隻領薪俸不上衙。”張川柏同情地看著風雨無阻的阿耶。
李商隱說“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除夕春酒暖,分曹射覆的熱鬧場景還在眼前……臥槽!五更鼓響,要去上班了。
張衍笑道:“你不是領了朝官的賞賜?將來當了朝官,元日一早就要去大朝會。”
張川柏愣住了,是這麽一迴事啊!
看樣子,長大了也不是那麽好?
九歲的張川柏,有了一絲成長的煩惱。
……
揉麵擀麵皮,都是阿娘做的,張川柏負責剁韭菜拌餃子餡。
“醫者說,麵食可以祛寒治體虛。從前張仲景任長沙太守,用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物一起在鍋裏煮熟……
撈出來剁碎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免費給貧病交加的窮人們贈送。這就是最早的餃子了!”
吳秀隨口說:“這個長沙太守可真是富裕啊!”
“咦?”
張川柏一愣,東漢末年那種情況,又是麵又是羊肉的,張仲景能那麽大手筆?
轉動腦子想了一會兒……夢中關於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大約出現在明朝。
眾所周知,大明的文人想象力很豐富,有《金瓶梅》這種奇書。
難道?
“該不會,張仲景也被說書人演繹了?”張川柏哈哈笑,“就像二師兄編俗講那樣。”
每一次喊“二師兄”,都覺得自己是白龍馬。
盧照鄰就是豬八戒啦~~
“反正餃子是誰發明的,好吃就行!世界上隻有兩種餃子,一種有韭菜,一種沒韭菜!”
吳秀聽小兒子在身邊嘚不嘚不,笑意盈盈地忙碌。
小三郎一個人,家裏就不缺熱鬧的笑聲。
過了一會兒,張衍也迴來了。
“這天氣,連鬥雞攤都擺不了,外麵沒什麽事。崔明府也在圍爐煮茶呢,還是新學的奶茶。”
“我就說,沒有人不愛喝奶茶!有奶有糖,快樂加倍!阿耶,我們過了年也種甘蔗,自己煉糖吧?”
“你會煉糖?”
“略懂,略懂。”小三郎略微謙虛。
有不懂的,不是可以問夢中的神仙嗎?
若是神仙不答,慧日寺的大和尚是現成的專業人士。
“大王叫我來巡山,綁個和尚做砂糖~~”
張川柏高高興興地唱出來。
一聽這歪曲,張衍和吳秀就知道,小三郎又有歪主意了。
“行吧!春生家就會種甘蔗,我們也一起種。”
唐代的甘蔗,有“荻蔗”、“竹蔗”、“昆侖蔗”、“黃皮甘蔗”。
其中黃皮甘蔗被稱為“黃金顙”,是最受唐人喜歡的……
哪種最適合煉糖呢?
“菠薐菜可以吃了,拔一把迴來涼拌?之前阿兄不是說,這是長安貴人才吃的菜?”張川柏又有想吃的。
“好。你自己披個小蓑衣去拔,別淋成落湯雞。”吳秀笑著叮囑。
“喔喔?”
淋了雨成落湯雞的花花在屋簷下甩著羽毛上的水珠。
今天不能去鬥雞,明天總該天晴吧?
不能為這個家創造價值,它有一種深切的危機感!
張川柏響亮地答應一聲,快速走出去了。
涼拌菠菜!
吃過的都是貴人!
有韭菜雞蛋,再加上涼拌菠菜,就是最好的元日啦!
……
這個春日的雨水似乎特別多,一連好多天都沒能去鬥雞。
直到元宵前,天總算是放晴了。
張川柏跟小夥伴們匯合。
柱子牽著阿黃,興衝衝地說:“村裏老人都說,新年下雨如下財,今年會豐收。”
張川柏點頭:“春雨貴如油,最怕的是春旱。我家今年種甘蔗,你種不種?”
“你想吃甘蔗嗎?”柱子問。
“煉糖。”
“咦?那我告訴阿耶,我家也種!我們是南門裏第一合作社的!”
柱子對老大的所有決定都深信不疑。
李善聽著也心動:“你如果會煉糖,我家也種甘蔗。就算煉不出,可以喝蔗漿。”
盧照鄰左看右看,小聲說:“你算不算跟和尚搶買賣?”
如今的大寺廟,有田有人有錢,不好得罪啊!
張川柏說:“他們編排我,拿我的故事吸引信眾,還能跟我計較?”
再說了,和尚煉糖申請專利了嗎?
隻許你煉不許我煉?
我做那麽多農具化肥,都沒申請專利呢!
“走!戴上麵具去猜燈謎!”張川柏拉上小夥伴。
他今年戴的,又是可可愛愛的猴子麵具。
盧照鄰去年戴猙獰的昆侖奴麵具,今年換上了野豬精麵具。
……張川柏送的。
李善一言難盡,二師弟為什麽是野豬?
喜歡被打嗎?
可是其他小夥伴很羨慕,紛紛說:“川柏偏心!我也要新麵具!”
女娃娃那一群裏,陸嬌嬌的狐狸麵具也是別具一格。
她大聲說:“都是我舅舅做的,你們也讓阿耶做啊!隻要會畫畫,手巧一點就可以啦!”
做麵具是不難。
可得長輩有這個耐心,願意哄著小孩子。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小孩子們說說笑笑,不遠處,曹憲也跟家人出來看燈。
又過了一年,又長了一歲。
像他這個年紀,還能出來看滿城燈火,聽小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是最幸福的事。
很快,張川柏又去領取了作為朝散郎的薪俸。
散官無實權不要緊,不欠薪就行。
順便跟越王李貞拜個早年,又領一份禮物。
“大王真是大好人啊!”張川柏眉開眼笑。
“你也是大好人。”李貞迴讚。
發明的農具化肥都公開,做好事不求迴報。
豈止是好人。
……
貞觀十七年的元日,是個陰雨天。
一下雨,天就冷冷的。
張川柏縮在被窩裏,不是很想起床。
一年到頭聞雞起舞,偶爾偷懶,不是什麽大事吧?
“嚶嚶~”
屋外陰雨,小美也躲了進來,跟張川柏鑽一個被窩。
這家夥每年從秋初開始長毛,到達冬季時全身毛最厚……這時候一身毛茸茸手感最好。
張川柏跟狐狸磨磨蹭蹭,被尿憋得受不了才爬起來。
走出去給阿耶阿娘拜年的時候,阿耶已經剪了一把韭菜迴來。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新長出來的嫩韭菜,包韭菜雞蛋餃最合適啦。
“阿耶,阿娘!今日這種天氣,好多活動都要取消吧?我們在家包餃子!”
“好啊!”吳秀爽快答應。
張衍說:“我先披個蓑衣,去官署看一看。”
“阿耶當主簿,不如我當朝散郎,隻領薪俸不上衙。”張川柏同情地看著風雨無阻的阿耶。
李商隱說“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除夕春酒暖,分曹射覆的熱鬧場景還在眼前……臥槽!五更鼓響,要去上班了。
張衍笑道:“你不是領了朝官的賞賜?將來當了朝官,元日一早就要去大朝會。”
張川柏愣住了,是這麽一迴事啊!
看樣子,長大了也不是那麽好?
九歲的張川柏,有了一絲成長的煩惱。
……
揉麵擀麵皮,都是阿娘做的,張川柏負責剁韭菜拌餃子餡。
“醫者說,麵食可以祛寒治體虛。從前張仲景任長沙太守,用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物一起在鍋裏煮熟……
撈出來剁碎後,用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免費給貧病交加的窮人們贈送。這就是最早的餃子了!”
吳秀隨口說:“這個長沙太守可真是富裕啊!”
“咦?”
張川柏一愣,東漢末年那種情況,又是麵又是羊肉的,張仲景能那麽大手筆?
轉動腦子想了一會兒……夢中關於張仲景和餃子的故事,大約出現在明朝。
眾所周知,大明的文人想象力很豐富,有《金瓶梅》這種奇書。
難道?
“該不會,張仲景也被說書人演繹了?”張川柏哈哈笑,“就像二師兄編俗講那樣。”
每一次喊“二師兄”,都覺得自己是白龍馬。
盧照鄰就是豬八戒啦~~
“反正餃子是誰發明的,好吃就行!世界上隻有兩種餃子,一種有韭菜,一種沒韭菜!”
吳秀聽小兒子在身邊嘚不嘚不,笑意盈盈地忙碌。
小三郎一個人,家裏就不缺熱鬧的笑聲。
過了一會兒,張衍也迴來了。
“這天氣,連鬥雞攤都擺不了,外麵沒什麽事。崔明府也在圍爐煮茶呢,還是新學的奶茶。”
“我就說,沒有人不愛喝奶茶!有奶有糖,快樂加倍!阿耶,我們過了年也種甘蔗,自己煉糖吧?”
“你會煉糖?”
“略懂,略懂。”小三郎略微謙虛。
有不懂的,不是可以問夢中的神仙嗎?
若是神仙不答,慧日寺的大和尚是現成的專業人士。
“大王叫我來巡山,綁個和尚做砂糖~~”
張川柏高高興興地唱出來。
一聽這歪曲,張衍和吳秀就知道,小三郎又有歪主意了。
“行吧!春生家就會種甘蔗,我們也一起種。”
唐代的甘蔗,有“荻蔗”、“竹蔗”、“昆侖蔗”、“黃皮甘蔗”。
其中黃皮甘蔗被稱為“黃金顙”,是最受唐人喜歡的……
哪種最適合煉糖呢?
“菠薐菜可以吃了,拔一把迴來涼拌?之前阿兄不是說,這是長安貴人才吃的菜?”張川柏又有想吃的。
“好。你自己披個小蓑衣去拔,別淋成落湯雞。”吳秀笑著叮囑。
“喔喔?”
淋了雨成落湯雞的花花在屋簷下甩著羽毛上的水珠。
今天不能去鬥雞,明天總該天晴吧?
不能為這個家創造價值,它有一種深切的危機感!
張川柏響亮地答應一聲,快速走出去了。
涼拌菠菜!
吃過的都是貴人!
有韭菜雞蛋,再加上涼拌菠菜,就是最好的元日啦!
……
這個春日的雨水似乎特別多,一連好多天都沒能去鬥雞。
直到元宵前,天總算是放晴了。
張川柏跟小夥伴們匯合。
柱子牽著阿黃,興衝衝地說:“村裏老人都說,新年下雨如下財,今年會豐收。”
張川柏點頭:“春雨貴如油,最怕的是春旱。我家今年種甘蔗,你種不種?”
“你想吃甘蔗嗎?”柱子問。
“煉糖。”
“咦?那我告訴阿耶,我家也種!我們是南門裏第一合作社的!”
柱子對老大的所有決定都深信不疑。
李善聽著也心動:“你如果會煉糖,我家也種甘蔗。就算煉不出,可以喝蔗漿。”
盧照鄰左看右看,小聲說:“你算不算跟和尚搶買賣?”
如今的大寺廟,有田有人有錢,不好得罪啊!
張川柏說:“他們編排我,拿我的故事吸引信眾,還能跟我計較?”
再說了,和尚煉糖申請專利了嗎?
隻許你煉不許我煉?
我做那麽多農具化肥,都沒申請專利呢!
“走!戴上麵具去猜燈謎!”張川柏拉上小夥伴。
他今年戴的,又是可可愛愛的猴子麵具。
盧照鄰去年戴猙獰的昆侖奴麵具,今年換上了野豬精麵具。
……張川柏送的。
李善一言難盡,二師弟為什麽是野豬?
喜歡被打嗎?
可是其他小夥伴很羨慕,紛紛說:“川柏偏心!我也要新麵具!”
女娃娃那一群裏,陸嬌嬌的狐狸麵具也是別具一格。
她大聲說:“都是我舅舅做的,你們也讓阿耶做啊!隻要會畫畫,手巧一點就可以啦!”
做麵具是不難。
可得長輩有這個耐心,願意哄著小孩子。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小孩子們說說笑笑,不遠處,曹憲也跟家人出來看燈。
又過了一年,又長了一歲。
像他這個年紀,還能出來看滿城燈火,聽小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是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