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騎著小毛驢招搖過市,許多人都知道,張家的神童又去開荒了。
有人說:“他那麽小的一個,懂什麽開荒?”
“閣下一定是孤陋寡聞,才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咱們江都神童,是農業神童!
張川柏溜達幾日,被來家阿翁逮住了。
“我們給你準備了年考。”阿翁明明須發花白,說出口的話卻很不慈愛。
張川柏覺得自己還沒歇歇腳呢,就要去考試。
將小毛驢帶迴家裏,張川柏背著手往外走,老氣橫秋地歎氣:“我要是有孫大聖的分身術多好。”
這個時候,盧照鄰在做什麽?
鼎鼎有名的範陽盧氏神童盧照鄰,約了張鐵柱、陸嬌嬌和阿黃等小夥伴,開啟撿橡子活動啦!
踩著落葉中翻呀翻,眼疾手快地看到一顆橡子,扔進籮筐裏。
一粒粒,漸漸裝滿筐。
多有成就感!
“我也想去……”張川柏垂著腦袋。
張衍和吳秀看小三郎像阿黃一樣耷拉著耳朵,都忍著笑。
小三郎有兩種矛盾思想:一是想多學些東西,二是想快快樂樂的玩。
隻剩沒有分身術。
張川柏學的東西太雜,年考竟然不止一天!
而是一場接一場的考試。
拳腳、射箭、刀法。
看輿圖,按照分率計算圖上兩地的實際距離;
論述題:假如你是水軍大都督,從萊州出海進攻平壤,該怎麽做?
張川柏:……你們挺會假設的。
我要是水軍大都督,我別說打平壤,我還滅三韓打倭國呢!
做人一定要有夢想,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
文散官的加官文書送達揚州,官府來人通知張川柏前往都督府。
今後他的正俸,也由都督府下發。
張川柏一路各種猜測。
和前麵幾次的賞賜都不一樣啊!
這一迴,不是禮部主事方迴來傳旨?
說起來,不知道老朋友方迴升上五品沒有?
越是興奮,思維越是發散。
他離開之後,家人也都是興奮、好奇、激動。
吳秀抱著小狐狸一頓揉搓,沾了一身的狐狸毛。
張衍進進出出,口裏念叨什麽……
小美豎著耳朵聽,隱約聽到“祖宗保佑”、“過年加豬頭”。
……
直到看清楚文書上麵的字,張川柏還有些反應不過來,懷疑自己是不是考試考糊塗了。
正所謂“加官進爵”,文武散官就是“加官”。
甘羅十二歲為相,我比甘羅還厲害?
“恭喜啊!今後你就是朝散郎了。”領著揚州都督一職的越王李貞笑道,“你家這迴要擺十桌八桌了吧?”
張川柏深吸一口氣,連連點頭:“必須的必須的!”
夫子是朝散大夫,我是朝散郎?
這個搭配……
皇帝真是太有心啦!
四舍五入,我就是江都張公!
張川柏知道,朝散大夫很厲害了——
未來有個大詩人白居易,五十歲加朝散大夫,樂滋滋地寫詩“吾年五十加朝散,爾亦今年賜服章。”
法曹賀蘭安石也在場,感慨:“高祖武德七年製定令,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二十八階,為文散官。
文散官的最低一階,是從九品下的將仕郎。升到從七品上的朝散郎,你數數有幾階!”
九階!
整整九階!
你這是登梯直上,不講武德啊!
張川柏喜滋滋地說:“是皇恩浩蕩,是陛下的恩寵。我一個小孩子,哪有什麽過人的功勞,值得加朝散郎呢?”
……雖然我很值,但是得謙虛幾句嘛!
說了幾句發自肺腑的感恩話語,張川柏眼巴巴地說:“我聽聞,文散官也是有官服的?由官府統一製作和發放?”
就是,這個,那個,我的官服呢?
李貞說:“有官服,以後四季官服,都隨正俸發放。隻不過,你可能穿不了。”
織染署做官服,又不是量身定做,都是寬鬆的。
朝中那些高大威猛、挺著將軍肚的官員都穿得下。
所以……
“我這就要。”張川柏說。
很快,就有人把他的衣冠取出來。
文官朝參皇帝時要戴進賢冠,九品以上一梁,牛角簪。
官服有朝服、公服、常服,好幾套呢!
其中常服是日常穿的,由襆頭(也叫折上巾)、袍衫、靴帶組成,七品官的官服為淺綠色。
張川柏留意到,賀蘭安石就穿著淺綠色的常服。
綠得精神,渾身春意盎然!
李貞招招手,有仆從上前,帶張川柏到退室更衣。
重大場合穿的禮服,此時換上不合適。
再說,張川柏的兩個包包頭,也戴不了進賢冠。
張川柏包上襆頭,穿上又寬又大又長的綠色常服,站在銅鏡前轉圈圈。
有那麽一瞬間,他覺得自己像剛當上弼馬溫、穿上官服的齊天大聖。
……
“大王!”
張川柏提著官服,邁著方步“噌噌噌”地出場。
沒有背景音樂,差那麽一點意思。
“哈哈哈哈……”李貞終於忍不住,捧腹大笑。
小孩兒穿大人衣服,太好笑了!
“張三郎,你迴去之後,可以改一改官服。其實朝廷發的官服,大多不合身,可以自己改。”
不過……你的改動難度,未免太大了!
相當於把整件官服拆開,重新做啊!
張川柏才不管李貞和賀蘭安石怎麽笑呢!
很好笑嗎?
明明很好看啊!
威風凜凜!
張川柏說:“我要穿著官服迴家,給阿耶阿娘和夫子看!”
“好,我讓人送你迴去。”李貞很和善。
皇帝日理萬機,還能記得給張川柏加官……
這就說明,張三不在長安,長安處處有他的傳說。
張川柏再次跟李貞道謝,又跟賀蘭安石道別,乘坐都督府的馬車迴家。
……
李善和盧照鄰陪著曹夫子,在張家等候消息。
同住一巷的好處,就是有什麽風吹草動,師長很快就知道。
小美跳到牆頭,關注著巷口的動靜。
那個人的味道,隔著老遠,小美都聞得到!
“汪汪汪!”
小美如幼犬般汪了幾聲,家人走出門口。
“阿耶!阿娘!你們看看我!”張川柏從馬車中探出頭來。
都督府的馬車就是大啊!
可惜他就是有錢,也不能置辦這樣的馬車。
“籲~”
車夫一聲令下,馬蹄放緩,精準地在張家門口停穩。
張川柏提著官服,小心翼翼地跳下馬車。
穩住,一定要穩住。
踩到衣袍摔個狗啃泥,就不是那麽瀟灑啦!
“三郎這一身衣服,是什麽意思?”吳秀瞪大眼睛。
是我想的那個意思嗎?
有人說:“他那麽小的一個,懂什麽開荒?”
“閣下一定是孤陋寡聞,才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咱們江都神童,是農業神童!
張川柏溜達幾日,被來家阿翁逮住了。
“我們給你準備了年考。”阿翁明明須發花白,說出口的話卻很不慈愛。
張川柏覺得自己還沒歇歇腳呢,就要去考試。
將小毛驢帶迴家裏,張川柏背著手往外走,老氣橫秋地歎氣:“我要是有孫大聖的分身術多好。”
這個時候,盧照鄰在做什麽?
鼎鼎有名的範陽盧氏神童盧照鄰,約了張鐵柱、陸嬌嬌和阿黃等小夥伴,開啟撿橡子活動啦!
踩著落葉中翻呀翻,眼疾手快地看到一顆橡子,扔進籮筐裏。
一粒粒,漸漸裝滿筐。
多有成就感!
“我也想去……”張川柏垂著腦袋。
張衍和吳秀看小三郎像阿黃一樣耷拉著耳朵,都忍著笑。
小三郎有兩種矛盾思想:一是想多學些東西,二是想快快樂樂的玩。
隻剩沒有分身術。
張川柏學的東西太雜,年考竟然不止一天!
而是一場接一場的考試。
拳腳、射箭、刀法。
看輿圖,按照分率計算圖上兩地的實際距離;
論述題:假如你是水軍大都督,從萊州出海進攻平壤,該怎麽做?
張川柏:……你們挺會假設的。
我要是水軍大都督,我別說打平壤,我還滅三韓打倭國呢!
做人一定要有夢想,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
文散官的加官文書送達揚州,官府來人通知張川柏前往都督府。
今後他的正俸,也由都督府下發。
張川柏一路各種猜測。
和前麵幾次的賞賜都不一樣啊!
這一迴,不是禮部主事方迴來傳旨?
說起來,不知道老朋友方迴升上五品沒有?
越是興奮,思維越是發散。
他離開之後,家人也都是興奮、好奇、激動。
吳秀抱著小狐狸一頓揉搓,沾了一身的狐狸毛。
張衍進進出出,口裏念叨什麽……
小美豎著耳朵聽,隱約聽到“祖宗保佑”、“過年加豬頭”。
……
直到看清楚文書上麵的字,張川柏還有些反應不過來,懷疑自己是不是考試考糊塗了。
正所謂“加官進爵”,文武散官就是“加官”。
甘羅十二歲為相,我比甘羅還厲害?
“恭喜啊!今後你就是朝散郎了。”領著揚州都督一職的越王李貞笑道,“你家這迴要擺十桌八桌了吧?”
張川柏深吸一口氣,連連點頭:“必須的必須的!”
夫子是朝散大夫,我是朝散郎?
這個搭配……
皇帝真是太有心啦!
四舍五入,我就是江都張公!
張川柏知道,朝散大夫很厲害了——
未來有個大詩人白居易,五十歲加朝散大夫,樂滋滋地寫詩“吾年五十加朝散,爾亦今年賜服章。”
法曹賀蘭安石也在場,感慨:“高祖武德七年製定令,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二十八階,為文散官。
文散官的最低一階,是從九品下的將仕郎。升到從七品上的朝散郎,你數數有幾階!”
九階!
整整九階!
你這是登梯直上,不講武德啊!
張川柏喜滋滋地說:“是皇恩浩蕩,是陛下的恩寵。我一個小孩子,哪有什麽過人的功勞,值得加朝散郎呢?”
……雖然我很值,但是得謙虛幾句嘛!
說了幾句發自肺腑的感恩話語,張川柏眼巴巴地說:“我聽聞,文散官也是有官服的?由官府統一製作和發放?”
就是,這個,那個,我的官服呢?
李貞說:“有官服,以後四季官服,都隨正俸發放。隻不過,你可能穿不了。”
織染署做官服,又不是量身定做,都是寬鬆的。
朝中那些高大威猛、挺著將軍肚的官員都穿得下。
所以……
“我這就要。”張川柏說。
很快,就有人把他的衣冠取出來。
文官朝參皇帝時要戴進賢冠,九品以上一梁,牛角簪。
官服有朝服、公服、常服,好幾套呢!
其中常服是日常穿的,由襆頭(也叫折上巾)、袍衫、靴帶組成,七品官的官服為淺綠色。
張川柏留意到,賀蘭安石就穿著淺綠色的常服。
綠得精神,渾身春意盎然!
李貞招招手,有仆從上前,帶張川柏到退室更衣。
重大場合穿的禮服,此時換上不合適。
再說,張川柏的兩個包包頭,也戴不了進賢冠。
張川柏包上襆頭,穿上又寬又大又長的綠色常服,站在銅鏡前轉圈圈。
有那麽一瞬間,他覺得自己像剛當上弼馬溫、穿上官服的齊天大聖。
……
“大王!”
張川柏提著官服,邁著方步“噌噌噌”地出場。
沒有背景音樂,差那麽一點意思。
“哈哈哈哈……”李貞終於忍不住,捧腹大笑。
小孩兒穿大人衣服,太好笑了!
“張三郎,你迴去之後,可以改一改官服。其實朝廷發的官服,大多不合身,可以自己改。”
不過……你的改動難度,未免太大了!
相當於把整件官服拆開,重新做啊!
張川柏才不管李貞和賀蘭安石怎麽笑呢!
很好笑嗎?
明明很好看啊!
威風凜凜!
張川柏說:“我要穿著官服迴家,給阿耶阿娘和夫子看!”
“好,我讓人送你迴去。”李貞很和善。
皇帝日理萬機,還能記得給張川柏加官……
這就說明,張三不在長安,長安處處有他的傳說。
張川柏再次跟李貞道謝,又跟賀蘭安石道別,乘坐都督府的馬車迴家。
……
李善和盧照鄰陪著曹夫子,在張家等候消息。
同住一巷的好處,就是有什麽風吹草動,師長很快就知道。
小美跳到牆頭,關注著巷口的動靜。
那個人的味道,隔著老遠,小美都聞得到!
“汪汪汪!”
小美如幼犬般汪了幾聲,家人走出門口。
“阿耶!阿娘!你們看看我!”張川柏從馬車中探出頭來。
都督府的馬車就是大啊!
可惜他就是有錢,也不能置辦這樣的馬車。
“籲~”
車夫一聲令下,馬蹄放緩,精準地在張家門口停穩。
張川柏提著官服,小心翼翼地跳下馬車。
穩住,一定要穩住。
踩到衣袍摔個狗啃泥,就不是那麽瀟灑啦!
“三郎這一身衣服,是什麽意思?”吳秀瞪大眼睛。
是我想的那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