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被人塞了一隻大王八,張川柏反應不過來。


    又有些感動。


    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幫助更多的人,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既然這樣,我要想想怎麽吃這隻鱉了!”


    燦爛的晚霞如絢麗多彩的錦緞,在天空中肆意鋪展。


    張川柏帶著額外的收獲,高高興興地哼著歌:“我有一隻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小黑喘著氣:你唱這首歌,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一天天的,我都踏遍江都了!


    ……


    “阿娘!我們今天煮鱉肉!這可是難得的珍饈!”一進門,張川柏就宣布好消息。


    “真的是鱉?你哪裏換的?”吳秀驚訝地問。


    “是人家送的!”


    張川柏說了方才的事。


    吳秀怔了怔,“那要好好感謝人家啊!人家剛剛落戶,吃的穿的什麽都缺。”


    “我認得他家,改日拿些米糧過去。”


    “這就對了。你想怎麽煮?”吳秀笑道,“你若給這隻鱉吟一句詩,我就將它做好吃。”


    自從端午節後,吳秀就特別喜歡聽才子三郎吟詩。


    凡有井水處,都唱三郎詩。


    阿娘想著就驕傲!


    這一次是打趣,誰會給鱉作詩呢?


    張川柏牽著小黑往後院走,昂首挺胸:“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筍煮鱉裙羹。”


    做法都給出來了,嫩冬筍燉鱉。


    北風乍起,誰能拒絕一鍋熱騰騰的甲魚鍋呢!


    “真有人給鱉作詩?”吳秀震驚,“這是紀念自己吃了什麽好菜?”


    她一邊說,一邊將鱉帶去廚房。


    一般的人家,連怎麽殺鱉都不知道……


    正如老鼠拉龜,無從下手。


    但吳秀知道怎麽做。


    張川柏喂了小黑,也跑過來幫忙:“家裏沒有冬筍,有筍幹嗎?熱水泡發一些筍幹燉煮吧!”


    這是比較簡單的做法,取一個鮮字。


    有一道宮廷名菜鱉蒸羊,據說是春秋時齊桓公的近臣易牙發明的,鱉與羊合蒸,鮮美無比,腥膻全無。


    為了吃一隻鱉,還得買羊肉來配,張家就算買得起,也不會這麽鋪張。


    “不用筍幹!家裏還有一些蘑菇幹。我放麥豉豆醬一起燒,再放幹蘑菇進去,小火煨熟,想必也很香。”吳秀自有安排。


    家常菜的特色,就是沒有菜譜。


    家裏有什麽,就用什麽煮。


    油鹽放多放少,全憑一個手感。


    “好!阿娘做飯菜,家裏的牲畜都由我來照顧!”


    張川柏煮豬食喂豬、將母雞趕迴雞圈。


    跑進跑出時,他總是往煨鱉魚的瓦罐瞄幾眼。


    這副孩子氣的模樣,讓吳秀暗暗好笑……外人傳說小三郎多神,實際上還是小孩子啊!


    飯菜上桌,見阿耶阿娘動筷子,張川柏立刻夾起一塊鱉裙邊。


    鱉的精華就是裙邊,古人誠不欺我!


    “好七!阿娘燒的菜就是好七!”張川柏大口大口吃肉。


    “你慢慢吃,別弄髒衣裳。要不要給你圍一個小孩襜衣啊?”吳秀笑著問。


    襜衣就是廚房圍裙,小孩子用的,就是圍兜兜啦!


    “我才不要!我是大孩子了!”張川柏反對。


    張衍笑道:“三郎是大孩子,幫了我很大的忙!那些遊民,有的是犯了事逃籍的,跑迴來也是桀驁不馴。


    這些刺頭,自己不幹活還影響其他人。但他們都願意聽三郎的。”


    “這是為何?”吳秀問。


    “一來,三郎是皇帝確認的神童;二來,三郎這樣的小神童都動手幹活,他們還好意思躲懶嗎?”


    “還有這樣的人啊?我都沒察覺。”張川柏說。


    沒察覺是好事,證明事情解決啦!


    吃肉肉!


    “鱉裙真好吃,要是天天有得吃就好了。”張川柏得隴望蜀。


    “不用想了……既然是珍饈,偶爾吃一頓已經是運氣。”張衍笑道,“這一大瓦罐,夠我們吃兩頓了,難道還不好嗎?”


    “知足常樂啊!”張川柏連連點頭。


    內心還是暗暗期待,挖淤泥的人挖出更多鱉魚。


    不是他吹牛,禦廚做的菜,真的未必比得上阿娘!


    ……


    小三郎吃一頓飯都想到君主,長安城的君主也想起他。


    張川柏給李九郎最新的一封信,講的是硫酸鎂的多種用途。


    江都令崔玨也通過奏疏的渠道,正式向朝廷匯報。


    首先,硫酸鎂作為肥料,適用於水稻、胡麻等重要的大田作物;


    其次,硫酸鎂還能鞣製皮革,在北方牲畜多的地方,有重要作用。


    至於藥用,暫時看來不是很重要。


    “衣食,都是重要的民生問題。”


    大唐的天子,就要解決子民穿衣吃飯的問題。


    接下來,要去探查各地的菱鎂礦了。


    張川柏非常貼心,講了菱鎂礦跟各種礦石伴生,減小官府的探查難度……


    這不是凡人能夠知道的,必然是神仙才知道。


    李世民沉吟:“這一次,朕該如何獎勵張三郎?”


    之前給張川柏獎勵了布帛和錢,賜了豪宅,還允諾其將來入國子監……甚至說,若張川柏表現好,可以在國子監為官。


    再要給獎勵,除了錢財,就隻能授官。


    但張川柏還太小。


    咦?


    也不是不行啊!


    散官,無實際職務,但是有品階,屬於榮譽性頭銜。


    在地方上是名士階層、意見領袖。


    沒有職務就意味著無實權,不用當差做事。


    但散官有一份“正俸”,也是食君之祿。


    英明神武的皇帝李世民覺得,像張三郎這樣忠君愛國的小郎君,應該吃一份俸祿。


    這是一種象征!


    唐代的散官提升難度很大,由最低級的將仕郎(授從九品下),一步步往上爬……


    至少需要十幾年甚至是三十年的時間才能熬到朝散大夫(授從五品下)。


    凡是五品以上的散官,一般都是有很大的功勞,皇帝特恩加授。


    曹憲身上,就掛著一個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頭銜,被人尊稱“曹大夫”。


    給張川柏授幾品呢?


    ……


    李治得知皇帝要給張川柏授文散官,高興得連連誇“阿耶英明!”、“阿耶最好”!


    “給你的小友授官,阿耶就最好了?”李世民挑眉笑道。


    小雉奴成親了,還是跟阿耶最親的耶耶寶啊!


    讓朕如何不偏心!


    “阿耶永遠最好!”李治高興地鼓掌,“讓張三郎食君之祿,給天下人一個好的典範!隻要勤於王事、忠君愛國,小兒郎也能當官!”


    誰說散官不是官?


    榮譽頭銜,才是最難得的!


    沒有榮譽的人,根本無法獲得這種殊榮!


    他笑眯眯地說:“既然是做典範,就不好是最低的將仕郎。給張三高一點的官階吧?”


    李世民忍俊不禁……兒子真是喜歡遠方的朋友啊!主動幫著提品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