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對張家的飯菜很意外。


    意外的好吃!


    難怪張三郎吃宮宴都很淡定,一定是好的吃多了吧?


    “感謝招待,這是我近日吃過最好的一頓飯。”


    狄仁傑放下碗筷,客氣地道謝。


    張川柏笑道:“你若是早幾日來,我家都做不了這樣的炒菜。得感謝我兄長千裏迢迢背迴來的鍋。”


    “那口鍋我也見到了。聽張大郎說,是晉王送的新年禮物?”狄仁傑好奇地問。


    大過年的,晉王給人送鍋?這是什麽風俗?


    張川柏低調地講述,改良榨油法、建議晉王鑄鐵鍋炒菜的壯舉。


    “雖然隻是吃的,跟農具、化肥這些不一樣。但是民以食為天,能夠豐富百姓的餐桌,是很有價值的事。”


    《東京夢華錄》的種種街頭美食,煎炒油炸的煙火氣,讓張川柏垂涎三尺。


    大宋能實現的,大唐也必須能!


    張川柏的話讓狄仁傑很受觸動。


    誇誇其談者,天下皆是。


    像張三這樣從點點滴滴做起改善民生的,能有幾人?


    “我還有一些公務,先失陪。”張衍也笑著放下碗筷,寒暄幾句先離開。


    秋收時節,又即將征租庸調,主簿很忙。


    張家兄弟接著陪狄仁傑品茶消食,探討學問。


    狄仁傑跟張川柏學化學,張川柏跟狄仁傑打聽各地的風土人情。


    小狄隻有十二歲,已經跟著父親輾轉幾個地方為官,見多識廣。


    很多田舍郎,一輩子隻在鄉裏打轉,而官家郎君,卻能看見廣闊天地。


    張川柏更想學的,是狄仁傑的生存智慧。


    眼前的小狄平平無奇,曆史上的狄仁傑,從李唐到武周一路高升,最後還能在“還政李唐”的大事上發揮作用。


    無論是武則天還是李家的皇子,都對狄仁傑很器重。


    狄仁傑:……張三看我的眼神怪怪的。他在透過我看誰?


    “不知狄郎君現在讀什麽書?”張川柏請教。


    ……讀什麽書,才能有你的生存智慧?


    狄仁傑說:“我正在讀《春秋》。”


    “很難吧?”


    “沒有《生化之學》難。”


    實話實說了。


    雖然張川柏已經盡量寫得通俗易懂,少寫化學反應原理……


    但是跟常見的丹方、醫方相比,這兩卷書還是深奧莫名。


    因此所有看過的人都堅信,這必定是神仙傳的天書!


    “《生化之學》跟《春秋》,不是一種學問,無法比較難易。我聽人說,讀透《春秋》的人,都是宰輔之才。”張川柏誇讚。


    “我隻是剛開始讀,離讀透還很遠。”狄仁傑很謙虛,又問:“你除了研究化學,還在讀什麽書?”


    “我還是讀《文選》。這套書內容太多了,我要學好久好久。”


    “能跟江都曹公讀這套書,張賢弟真令人羨慕。”


    “狄兄……”


    “張賢弟。”


    兩人很快就稱兄道弟,讓一旁喝茶的張遠誌和張京墨歎為觀止。


    小三郎的交友能力,不比趙兄差啊!


    不過……煎茶的味道,真是一言難盡。


    張遠誌聽到“宰輔之才”就垂眸……來了,又來了。


    三郎說來濟、上官儀是宰輔之才,現在又來一個。


    你認識那麽多未來宰相?!


    張京墨留意到,狄仁傑認真喝茶,張川柏茶碗裏的茶,卻是一點都沒減少。


    小三郎在裝模作樣啊!


    喝完一碗茶,狄仁傑說:“我準備給江都曹公投名刺,希望能拜訪曹公、得其指點。”


    張川柏微笑:“狄兄定好哪日去,我和兩位師兄一起迎接。我的兩位師兄和我不一樣,他們是飽讀詩書的才子。”


    “若能見曹夫子和曹門三傑,實在是萬分榮幸!”狄仁傑洋溢著喜悅。


    這一趟江都之行,收獲真大。


    曹公已經一百多歲了!


    世上有幾個人,見過這樣的活神仙?


    “不知狄兄在江都住多久?我家的稻田養了禾花魚,我想邀請你一起去捉魚。”


    “同去!”狄仁傑高興地說,“我等兩位張兄返程時,跟他們一起迴去。”


    再穩重的十二歲少年,也拒絕不了摸魚的誘惑。


    授衣假結束,張遠誌還得趕迴長安。


    時間是比較緊張的。


    “難得來一趟,要玩得盡興才行。”張川柏笑容狡黠。


    捉了禾花魚,就要一起割稻穀吧?


    未來很有名的盧照鄰、狄仁傑幫張家割過稻穀!


    未來兒子很出名的李善,也幫張家割過稻穀!


    這是小三郎一點小小的趣味~~


    狄仁傑跟張家兄弟相見恨晚,一直到天色不早才告辭。


    一直在後院忙碌的吳秀走出來,挽留道:“我們家有房屋,都收拾好了,請賢侄來家裏住。”


    狄仁傑遲疑一瞬,點點頭:“如此,就打擾了。”


    從張家去曹夫子家,更方便。


    改日一起去摸魚,也不用提前約。


    “賢侄跟我家兒郎是朋友,請不要見外。”吳秀親切笑道,又吩咐:“大郎、二郎,去幫狄賢侄拿行李;三郎教育好小狐狸犬,不要驚擾貴客。”


    隻要是兒子的朋友,她都一視同仁的親切和藹。


    包括趙貞固、黎平,也包括李善、盧照鄰。


    若是長安的李九郎來了,她也能一口一個“賢侄”!


    張遠誌、張京墨跟狄仁傑一路同行,已經挺熟悉了。


    他們跟著狄仁傑去客舍,路上笑眯眯地說:“怎麽樣?我們沒吹牛吧?三郎懂得好多好多!”


    “比我想象中還多!”狄仁傑也笑了,“實不相瞞,我本來還擔心聽不懂。但張三郎是個好老師,他深入淺出地講,我已經能夠理解了。”


    “是你聰明啊!三郎跟很多人都講過,能聽懂的沒幾個。”


    “鎂鹽的第三種用途,到底是什麽?”狄仁傑問。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剛迴家呢……”


    張遠誌說:“我剛剛仔細想,鎂鹽既然能治療蚊蟲叮咬,是不是也有其他藥用呢?要試試才知道。”


    試試就逝世?


    找隻老鼠先試。


    張京墨說:“我又學到了一種新的丹方,迴去要跟道長和師兄們說。他們一定很驚訝!”


    他們一人一句,開啟誇誇模式。


    小三郎就是優秀啊!


    比醫士還醫士,比道士還道士。


    狄仁傑:“……”


    找不到說話的機會。


    帶著行李和兩個隨從再次迴到張家,狄仁傑見到抱著狐狸的張川柏。


    “這是狐狸……犬?我看它就是狐狸。”


    “它就是狐狸,從長安一路追著我迴來的。”


    “千裏追主?是狐狸精吧?”狄仁傑羨慕了。


    “我沒見過它化形。”張川柏舉起小狐狸,“小美啊,這就是狄兄,你不許嚇唬客人,也不許偷客人的鞋子。”


    “嚶嚶~”小美掙紮著下地。


    子曰,你在狐說魃道,汙蔑正直善良的狐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