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術士煉丹用的礦石,我讓人買了來。”


    “礦石要先煆燒,我有已經燒好的,燒出來的東西,丹師稱為菱苦土。”


    今日不講氮磷鉀,今日講鎂。


    非職業煉丹術士張川柏,在職業道士張京墨麵前班門弄斧。


    張京墨滿臉驕傲。


    他算什麽道士啊!三郎才是道士。


    三郎那一手“抽砂煉汞”,比道士還道士!


    狄仁傑問:“你要煉丹?”


    張川柏笑而不答,小心翼翼取出另一種原料。


    “這是綠礬油,通過煆燒膽礬而獲得,也是術士煉丹用的。現在,我們將菱苦土放入綠礬油。”


    綠礬油就是稀硫酸。


    《黃帝九鼎神丹經訣》中有更詳細的說明……常煉丹的都知道。


    張川柏的操作,越來越像是在煉丹。


    狄仁傑邊看邊學。


    學好化學,做最強煉丹師?


    “仔細看,菱苦土有什麽變化?”


    幾個兄長認真觀察,菱苦土在綠礬油中,漸漸析出一種晶體。


    “看著像吳鹽。”狄仁傑說。


    正所謂“並刀如水,吳鹽勝雪”,最好的鹽就是江南的吳鹽,像雪一樣潔白。


    “是一種鹽,但不是吃的鹽。”


    張川柏拿出之前做好的一份,“你們看看……唉!二兄不要吃!有微毒!”


    硫酸鎂是無機鹽,但不是吃的鹽啊!


    “這種鎂鹽溶解到水裏,可以治療蚊蟲叮咬的包。”


    說到被蚊蟲咬,張川柏就氣悶。


    騎牛的小牧童很有詩情畫意,在樹林裏采蘑菇也很有趣。


    但夏秋時節,到處都有蚊蟲。


    “但是,治毒蟲叮咬,有更多的選擇……迴春堂賣的紫草膏,效果就很好。”張遠誌說。


    “用途不僅如此。”


    張川柏賣著關子,帶他們到屋後的一片菜地。


    “你們看這片葵菜,是不是長得格外茂盛?我在這裏澆了藥水。


    水稻、芝麻、柑桔以及一些蔬菜,是需鎂較多的作物。


    鎂鹽可直接用作基肥、追肥和葉麵肥使用,也可作為組分之一摻混使用。”


    又到了小三郎侃侃而談的時候。


    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是散發著自信的光芒。


    狄仁傑恍然,張川柏的主要目的還是做化肥,真是不忘初心。


    不去追究內裏的原理,隻當做煉丹製藥看,鎂鹽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


    “你還是想將配方交給官府?”狄仁傑問。


    張川柏點點頭:“菱鎂礦跟鐵礦、銅礦、石炭礦伴生。除了煉丹,就是冶鐵的時候會用到。官府獲得鎂礦石,比我容易。”


    當然,他也可以賣配方給世家大族。


    但大族能給他什麽呢?


    金錢?


    很多東西都可以換錢。


    比如家具圖紙。


    而皇帝能給他的,是更重要的東西。


    小三郎不貪心,現在已經很好啦!


    至於某些人看重的爵位……


    如今封爵除了看投胎,主要跟軍功或者從龍之功有關。


    這種製度,激勵將士奮不顧身為國效力,博一個“馬上封侯”。


    見張川柏坦坦蕩蕩、神采飛揚,狄仁傑沉默了片刻,由衷讚歎:“你真的是神仙座下童子下凡。”


    一定是這樣,才懂仙方,才會心懷天下。


    張川柏赧然:“很多人都這麽誇我,其實我也沒有那麽神啦~~鎂鹽還有一種用途,我現在缺材料,無法演示,你過兩天再來看。”


    “好!我過兩天來!”


    狄仁傑的好奇心被勾起,目光灼灼,既佩服又驚歎。


    張川柏:……


    哎呀呀,閣下這樣看我,讓我不好意思啊~~


    張遠誌和張京墨矜持中帶著驕傲,小三郎總能不斷給人驚喜!


    生化之學,博大精深!


    ……


    他們迴到正堂,聞到空氣中的飯菜香。


    因為有貴客來,張家請了官廚淳於方的兒子——淳於大郎、二郎幫忙掌勺。


    兩位淳於兄都是胖胖的,顛鍋這種事不在話下。


    “還得是猛火熱油快炒,小炒肉才又嫩又香!”


    “蛋炒飯,多放豬油,飯要粒粒粘著蛋!”


    “炒素菜用葷油,炒葷菜用素油……胡麻油炒菜不行,有焦味,豆油更好一些。”


    淳於兄們一人一句議論。


    他們阿耶說,小三郎有獨門菜譜,現在他們終於有機會學了!


    想法子打一口鐵鍋,開一間食肆賣炒菜,說不定比做官廚還好呢!


    張川柏聞著香味跑過來,“我剛剛看到火光了!你們別把我家廚房燒了!”


    “燒不了!”淳於大郎笑嗬嗬地說,“你來看!飯粒會跳舞呢!”


    “我聽客人的隨從說,他們祖籍並州,我做一大盆索餅,多放醋好不好?”淳於二郎問。


    “就這樣!辛苦兩位兄長。”


    “說什麽客氣話……你再教我們幾道菜譜啊!”


    “好說!”


    張家和淳於家,幾代的交情了,分享幾道菜譜算什麽。


    一道道菜端上高足食案,有肉,有酸氣撲鼻的湯餅,也有清清爽爽的葵菜湯。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葵菜是唐人常吃的蔬菜。


    食材不稀罕不貴重,但是做法很有特色,這樣的家常菜,招待客人不失禮。


    張家兄弟還在端菜時,張衍也趕迴家了。


    他今日沒有在官署廊下食。


    放棄一頓工作餐,迴來招待客人。


    狄仁傑雖年少,卻是遠來的貴客。


    見到張衍走進來,狄仁傑謙順有禮地上前,跟長輩見禮。


    他很好奇,張三郎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眾所周知,兒子會的,父親多半都會。


    張家三兄弟各有所長,他們的父親豈不是全才?


    這樣的全才,隻做縣主簿,是廟堂諸公失責啊!


    張衍和藹地扶著狄仁傑:“小郎君不必多禮,你一路舟車勞頓,想必很辛苦吧?我家幾個小兒還帶著你做什麽實驗,又讓你勞累。”


    狄仁傑說:“我冒昧登門,已是打擾。張家郎君不嫌我愚笨,向我展示新的學問,使我受益匪淺。古代賢德的君子,也不過如此。”


    “狄郎一路照應我家大郎二郎,如何是冒昧呢?你能夠登我家的門,是張家的榮幸。


    小兒的一點淺薄見識,在郎君麵前,不值一提。你跟他探討學問,幫助他增長見識,才是賢德的君子啊!”


    張衍和狄仁傑你來我往地客套。


    張家兄弟對了對眼神。


    阿耶這一套套,跟古之賢者對答似的。


    是做好今日這一幕載入史冊的準備嗎?


    張衍微笑著看了一眼三個兒子。


    實不相瞞,他就是這麽想的。


    三郎一定會作為賢者載入史冊!


    當多大的官不好說,必能青史留名!


    作為阿耶,他要注意言行舉止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