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複唧唧”


    吳秀在廊下紡布。


    聽到門外的喊聲,她的動作比三郎更快,飛奔著出去。


    “阿娘!”


    “阿娘!”


    張遠誌和張京墨異口同聲:“我們迴家啦!”


    “怎麽都迴來了?”吳秀又驚又喜,摩挲著兩個兒子:“沒收到家書嗎?阿耶不是說讓二郎迴嵩山?”


    “阿娘,你不想我迴家?”張京墨委委屈屈。


    “你這孩子,說什麽傻話呢?阿娘想你!想你啊!但是拜潘道長為師,是很難得的!”吳秀目光一錯不錯地看著兒子。


    “師父很看重我!不會不要我的!我迴來看一看,再返迴嵩山。”張京墨拉著阿娘的手,“現在我覺得,嵩山也沒有多遠。坐船到洛陽,再轉道嵩山……”


    “是是是。”吳秀笑得停不下來。


    小孩子出門一趟,口氣都不一樣了。


    難怪那些世家郎君,都有遊學的傳統。


    在家裏關著,眼裏心裏就隻有一畝三分地。


    張遠誌說:“授衣假其實也是田假,讓學生迴家農忙的,我和二郎一起迴來秋收。”


    時時風折蘆花亂,處處霜摧稻穗低。


    九月授衣假,正是秋收時節。


    他們說話時,張川柏跑出來。


    “小三郎啊!”張遠誌和張京墨興奮地走上前,將張川柏抬起……像抬肥豬一樣。


    “我們稱一稱!喲!重了不少,長肉了呀!”


    “長高!我長高了!”張川柏掙紮著下地,跟兄長們比身高。


    卻猛然發現,兄長們比他長得更快。


    特別是張遠誌,十六七歲正是飛速長身體的時候,一年往上竄了一截。


    還有青青的胡子茬了!


    和兄長們相比,張川柏長大得不算太明顯。


    吳秀是最有感觸的。


    大郎離家時還是少年,仿佛一夜之間就成了男子漢。


    時間啊,都被誰偷走了?


    張遠誌和張京墨這次迴家沒帶多少行李,除了隨身的衣物,最重的就是一口鍋。


    把晉王送的鐵鍋背迴家!


    兄弟三人抬著鍋,簇擁著阿娘走進家門。


    進屋之後,張遠誌和張京墨端端正正拜見阿娘。


    “母親!孩兒出遠門,讓母親為孩兒擔憂!孩兒不能侍奉膝下,是孩兒不孝。”


    吳秀拉著兒子們,欣慰地說:“小猴兒說話做事都有模有樣啦!


    你們外出求學,是正經事,不要惦記家裏。


    我和你阿耶還正值壯年,不用你們侍候。”


    “你們阿耶龍舟賽還能拿第一呢!還是響當當的硬漢。”


    “快跟阿娘說說,在外麵過得怎麽樣?”


    雖然有書信來往,哪比得上兒子們親自說呢?


    張川柏也拉著一張小板凳在旁邊坐下,聽大兄和二兄炫耀。


    誰能比得過他的兄長啊?


    大兄跟晉王、英國公府、孫神醫有來有往;


    二兄進長安,給晉陽公主獻藥,療程結束後功成身退。


    大兄的醫術有很大進步,能給人治砍頭瘡;


    二兄的心理療法,跟太醫署的禁咒科異曲同工……


    兄長們都這麽能幹,張川柏覺得自己是天生軟飯聖體。


    上進心搖搖欲墜。


    張遠誌又指著鐵鍋說:“晉王給三郎的!”


    “這個就是三郎說的炒鍋?跟鐺是不一樣。”吳秀擺弄著鐵鍋,“千裏迢迢的,何必背迴來?留在長安用就好。”


    “三郎惦記著呢!”張遠誌笑眯眯地說。


    張川柏連連點頭:“有了這口鍋,我的炒菜食譜才能大派用場!可以給阿耶阿娘和好吃的老夫子,做很多新菜啦!”


    大唐常見的炊具——鐺,和平底鍋相似,可用於煎餅、炒雞蛋。


    唐傳奇小說集《玄怪錄》中,還有破鐺成精的故事。


    要說到炒菜,平底鍋沒有炒鍋好用。


    將鐵鍋搬去廚房,張川柏又問:“後院的枯樹還在嗎?柴堆的刺蝟還在嗎?”


    張遠誌笑道:“你關心它們?刺蝟還在,給我貢獻過兩根刺。枯樹的樹洞,搬進了一條青蛇。”


    “什麽東西?”


    “蛇啊!我看它能幫忙抓老鼠,就沒有趕走。”


    張川柏驚歎:“蛇把狐狸窩給占了!”


    “你的狐狸還在不在?變成狐狸皮了嗎?”張遠誌問。


    “在呢!剛剛還在上課。阿黃也來了我們家,都在後院。”張川柏興衝衝地,拉著兄長們去看他的“小弟們”。


    重點是看家裏的新成員——四郎。


    吳秀見兒子們說著說著就跑了,笑著整理物品。


    小孩子就是這樣啊!


    別看大郎長高了一截,沒成親就還是小孩子。


    ……


    “這就是小黑!我選的!你們沒見過這麽好看的驢子吧?”張川柏得意洋洋。


    家裏已經有了小美,其實小毛驢可以叫小帥。


    不過小黑這個名字也很不錯。


    名副其實。


    “叫小黑啊?我想想,給他起一個藥材的名字,才是我們的兄弟。”張遠誌圍著小毛驢打轉。


    “叫丹砂!既是藥材,還可以煉丹。”張京墨也圍著毛驢打轉。


    小毛驢:……


    你們別轉了,轉得我頭暈。


    這麽愛打轉,你們去拉磨好不好啊?


    “就叫小黑!不許改名字!”張川柏急了,抱著小黑的脖子不放。


    “不好不好!我們猜拳決定吧!”兄長們逗小三郎。


    “兄長壞!小黑不給你們騎!”小三郎氣唿唿。


    兄長們不在家,小三郎很想念。


    兄長們一迴家,三兄弟就吵架。


    張衍迴家時,聽到三個兒子的吵鬧聲,簡直要把屋頂掀翻。


    他的腳步頓了頓,哭笑不得。


    這一刻他很佩服張大河、二河、三河,滿滿一屋子臭小子,還沒把家拆開。


    見到阿耶的身影,三兄弟停止吵架,一窩蜂撲上前。


    張衍接住小三郎,看著大郎和二郎,“迴家了?迴來就好。”


    不管在外麵幹了多大的事,不管在外麵經曆多少風雨,迴來就好。


    阿耶阿娘在家裏,布置好一個溫暖的窩,等著孩子們迴來。


    “阿耶!”


    “哇!”二兄哭了一嗓子,“我在嵩山遇到大蟲!很兇很兇的猛獸!還好有壯士宋令文相救。”


    “我還遇到毒蛇,很毒很毒的蛇!”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隱居山林,真的不是什麽快樂的事。


    “我以為我見不到阿耶阿娘啦!”京墨哇哇哭。


    “你啊!”張衍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家書中都不提這些驚險的事,隻說自己多能幹。


    一見到耶耶,就忍不住訴委屈了。


    還真是……耶耶寶啊!


    張遠誌看見二郎搶了耶耶的關注,在一旁幹著急。


    其實,他也想耶耶安慰。


    但他在長安太醫署,過得很不錯,沒有什麽要安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