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


    鄉村裏的孩子趕著雞鴨到收完稻穀的田裏。


    這些可愛的小家夥一到田裏就像換了種族,雞鴨振奮得以為自己是鳳凰。


    田裏掉落的穀子,藏在草間的蚱蜢、都被它們翻出來。


    雞像點頭一樣啄啄啄,嗉囊很快就鼓起。


    吃飽之後,它們的爪子不扒拉散落的穀粒,而是捕捉會動的蟲子。


    雞這種雜食動物,也是愛吃肉的呢~~


    “放鴨娃”或是趁著太陽還沒升起,搶著割豬愛吃的草,或是鑽在草叢裏找野果。


    野果大多都能酸掉牙,最好吃的是春日的覆盆子。


    夏日的清晨,太陽才剛剛睡醒,田野裏已經處處是忙碌的身影。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張川柏就在這樣的生機勃勃的清晨,帶著夫子去采禾杆菌。


    他碎碎念怎麽翻稻草山,怎麽找蘑菇,儼然是個經驗豐富的采蘑菇小郎君。


    曹憲笑容滿麵,臉上的皺紋舒展。


    自從收了這個小弟子,仿佛又有了無限活力。


    “夫子!夫子!我爬到山頂啦!”張川柏站在高高的稻草堆上歡唿。


    “小心別掉下來。”曹憲溫和地叮囑。


    “我跳下來啦!”


    夫子的話音一落,張川柏跳到另一個稻草堆。


    ……


    “采蘑菇的小三郎,背著一個大籮筐~~”


    張川柏撿到美味的禾杆菌,除了獻給夫子,也給來家三位阿翁送去。


    他這麽一送,就是自投羅網了。


    “家裏的活,該忙的都差不多忙完了?”三位須發花白卻身強力壯的老翁,目光灼灼地看著張川柏。


    “呃,活是忙不完的。”張川柏解釋,“小夥伴們約我明日去摸魚兒……當然,也是練習遊水。阿翁不是也說,我要練成浪裏白條嗎?”


    “嗯。”老翁們說,“聽起來你沒有偷懶。”


    張川柏低著頭笑。


    就算是再勤奮好學的小孩兒,也有貪玩的時候。


    “之前郎君跟你講征薛延陀之戰,你聽著他的描述,就能畫出周邊的勢力圖。”來大正了正神色,“由此看來,你有行軍打仗的天賦。我們要教你輿圖,真正的輿圖,有一定的繪圖規則,不是大致方位就行。”


    “知道分率嗎?就是圖上的距離跟實際距離的比例。比如說,州郡的圖,通常是一比一萬五……”


    來大說著,在紙上寫各種輿圖的比例。


    “輿圖上有虛線,稱為‘方邪’,標注地勢高低……能聽懂嗎?”


    來大目光灼灼地看著張川柏。


    張川柏點頭:“分率是地圖比例尺。一比一萬五,意思是圖上一丈,實際兩地距離一萬五。”


    “咦?一聽就懂!不愧是我們來家教出來的。”來大很滿意。


    “行軍打仗,看得懂輿圖是必須的。從明日開始,我們教你看圖繪圖。你學會之後,按照一定分率,把張家灣的圖畫出來。”來大布置功課。


    想一想,督促小孩子學習,要有獎有罰。


    “到秋日,我們帶你去打獵。教你做個斥候,觀察動物留下的痕跡。”


    “真的?”張川柏高高興興,“打大蟲嗎?我要打一頭大蟲,曬成肉幹!”


    “大蟲有什麽好吃,肉是酸的。皮毛倒是珍貴。”來大笑道,“我們可以教你剝皮、硝製皮毛。將來你若是到流落邊疆,也能靠打獵為生。”


    張川柏:“……謝謝啊!”


    這是什麽可怕的預言,在說來叔父嗎?


    想想來濟學了那麽多,最後卻……咳咳,不吉利的不要想。


    能學實實在在的新本事,張川柏還是很高興的。


    一聲聲響亮的“阿翁”,喊得三個老人眉開眼笑。


    趁著寒瓜應季,張家又做了一批寒瓜霜。


    揚州也是天下一等一富裕之地,清熱解毒治口舌生瘡的特效藥,很有市場。


    張川柏給越王李貞送了一份上清霜,又給長安的李九郎寫信,捎帶著送一份。


    就算上一封信,沒收到李九郎的迴信,他還是繼續送。


    筆友就要常常通信,感情才能深厚啊!


    ……


    同一片天空下,張川柏在學習行軍打仗的基本常識,在忙碌中飛快地成長。


    李治也在一夜之間長大。


    娶妻是人生大事,從此就是成人。


    對李治來說,娶王氏做王妃,大體上是喜悅的。


    他是晉王,娶一個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妃,將來就藩,不會被地方世家豪強架空。


    張川柏寄來的信,他都陸續收到。


    遠在江都的小兒郎,惦記著邀請他一起看星星看月亮,騎驢勇闖天涯。


    看著信,他仿佛看到那個活潑的小兒郎,在自己麵前手舞足蹈。


    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朝中很多人不安,甚至被殃及池魚。


    李治雖然沒有被波及,但是看著親兄長之間的爭鬥,心情很複雜……


    張三郎時不時送來的信,在波瀾詭譎的朝廷紛爭中,如一泓清泉,給李治帶來一些純粹的慰籍。


    若有朝一日,張三被貶到海角天涯,看在這些信的份上,本王就出麵跟君主求情,撈一撈他吧!


    ……


    這一日,李治忙裏偷閑,跟韋玄貞、裴行儉等人投壺。


    看到信使帶來厚厚的一疊信,漂亮的韋玄貞問:“張三又來信了?”


    昔日樊川別苑相會,韋玄貞是少年人中最漂亮的,隻有張三能與他相比。


    因此,韋玄貞對張三的印象格外深。


    他從未見過像張三這麽膽大的人,把皇子當成遠房大表哥,隔三差五就送萬言信。


    李治一個個字地看完,笑道:“他說了采蘑菇、讀書習武,還說了新買的小毛驢,起名叫小黑。哦,還在學行軍打仗。”


    韋玄貞很驚訝:“長得那麽好看,還學那麽多做什麽?”


    他就不一樣,他知道自己好看。


    將來生一個漂漂亮亮的女兒嫁給皇子,他也許能做皇帝的老丈人。


    裴行儉則好奇:“他跟誰學行軍打仗?”


    “來家的人。”李治說。


    因為這些信,李治對來濟又多了幾分好感。


    ……


    張川柏給李治送的信夾帶私貨,還有給自家兄長的家書。


    李治按慣例讓人送去務本坊張家。


    現在整個太醫署都知道,張遠誌背景很深。


    晉王的人時不時就去張家!


    張遠誌和張京墨頭碰頭看家書。


    明明都是家長裏短的事,他們看得津津有味。


    “買了一頭小毛驢啊……三郎好得意呢!說他是家裏最能幹的兒子!”張遠誌笑著,“我們寄些錢迴去,讓阿耶阿娘更高興!”


    別人進長安讀書學醫,都得家裏寄錢。


    張家大郎不一樣,有一手給牲畜治病接生的接活,還能掙錢養家呢!


    張京墨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本事。


    他來長安送九陽還丹給晉陽公主治病。


    但他既不會治病也不會煉丹,隻會……讓人睡個好覺,做個好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