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能逃過一劫,除了認錯態度良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今天是元日。


    大過年的,把孩子打得哇哇叫不吉利啊!


    這個事件告訴我們,做壞事得挑日子。


    “娘,我明日跟小師兄一起去給夫子拜年,你幫我準備禮物。”張川柏想起正事。


    李善的父親在外為官,他也趕過去一家團圓,不在江都。


    “早就準備好了。”吳秀笑道,“臘肉記得帶,是今年的束修。給來家的,你也記得送去。”


    張衍在一旁說:“大郎雖然進太醫署學醫了,給甄醫師的那份臘肉還得送。至於二郎那裏,由他自己準備。”


    除非實在拿不出,否則束修是一定要送的。


    這是尊師重道。


    吳秀和張衍又商量走親戚,張川柏帶著大功臣花花迴雞窩。


    他家不用走舅舅家。


    他也沒有親叔伯,甚至連親近的堂親都沒有。


    這種情況在此時很常見,小孩子們都知道不要問為什麽。


    那些年的戰爭和動亂,消失了太多太多的人。


    征兵通常是“逢二抽一”,兩兄弟得抽走一個。留下的也得服各種徭役雜役,活下來要靠運氣。


    “喔喔喔!”花花趾高氣昂,一爪子揮向狐狸。


    小美迅速躲在張川柏身後……子曰,好狐不跟雞鬥,識時務者為姐姐。


    狐懂論語,所向披靡。


    雞飛狐跳的吵鬧聲,讓小院子生機勃勃。


    “春暖花開,要孵小雞啦!今年多養幾隻公雞,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張川柏打量著院子,琢磨著哪裏適合圍新雞圈。


    “喔喔喔!”一家不容二公!


    花花嚴肅抗議。


    家裏的母雞,都是它的後宮佳麗。


    “你不能這麽霸道……”


    張川柏教育完花花,又跟幸災樂禍的小美講道理,一屋子禽畜都沒有他聒噪。


    這一天夜裏,張川柏夢見自己拿著寶劍成為遊俠兒。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直到被花花的啼鳴聲吵醒,他才從豪俠的夢中醒來,還有些不舍呢!


    ……


    曹夫子家的年味很濃,一排排的人進進出出,都是來給夫子拜年的。


    張川柏和盧照鄰一早提著禮物過來,給夫子行禮完畢,就要幫忙招唿客人。


    在曹家,他們算半個主家,不算是客人。


    盧照鄰一邊忙碌,一邊小聲說:“你昨日迴去有沒有挨打?”


    “讓你失望了,並沒有。”張川柏得意地說,“我有豐富的避險經驗。”


    “怎麽說?”盧照鄰驚訝,“你經常惹大人生氣?”


    “我從兄長們身上學的。”張川柏大方分享防挨打心得。


    盧照鄰認真地聽。


    他以前身體虛弱,又沉迷讀書不能自拔,阿耶都舍不得高聲說他一句。


    現在身體強壯許多,還學會喂豬鬥雞聽俗講,阿耶也開始兇他了。


    比如,阿耶會恨鐵不成鋼地說:你看看你,你看看人家張三!你比他還大幾歲!同樣是神童,你怎麽就不能麵聖?


    盧照鄰想到這裏,幽怨地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張三。


    今日被阿耶兇,來日就可能被阿耶打!


    這麽殘忍的事,都是因為小師弟!


    張川柏轉移話題:“怎麽你兄長沒來江都?他不是也去了洛陽?”


    盧照鄰說:“我阿兄在洛陽結識了幾個好友,受其中一個好友相邀,去蜀中遊學。”


    說起自家兄長,盧照鄰語氣驕傲,也不幽怨了。


    在另一時空,盧照鄰名氣很大卻仕途坎坷,反而是兩個兄弟當上刺史這樣的高官。


    張川柏露出好奇又敬佩的笑容。


    一個吹噓一個捧哏,師兄弟關係更融洽~~


    ……


    接下來好多天,張川柏沒有再去鬥雞。


    有人暗暗鬆了一口氣,有人拍大腿遺憾……公雞中的戰鬥雞花花一戰成名就退出江湖,未免太可惜!


    他們想過到張家租借花花,可是都被婉拒。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十一掛出一麵旗子,繡著五個字“文、武、勇、仁、信”。


    陳十一逢人就說:“江都神童教我,雞有五德……你們不知道吧?我來跟你們講!”


    “我的寶劍?輸給張三郎了!輸給他,我心服口服!”


    賴賬?


    沒有這迴事!


    陳十一在市井中摸爬打滾,最會看人下菜,見風使舵!


    遇到強者賣慘,遇到弱者示威。


    奈何張三郎不上當。


    一個欺負小孩子且意圖賴賬的事件,被他說成認賭服輸……就算是被人拆穿,他也臉不紅心不跳。


    雖然失去鎮場寶劍,掛上“五德旗”,反而幫陳十一吸引了人氣。


    張衍暗暗留了一個心眼,以防市井無賴耍什麽手段,得知事情的進展都不禁錯愕。


    “這個陳十一,還真是個人才!”


    既然不來找麻煩,就不必再分神理會。


    他現在忙得很。


    元宵節,按慣例官府要辦慶典。


    張衍身為主簿,職責之一是管理縣衙的財政支出……辦慶典的各項公費,都要通過他審批。


    “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祀到明。”


    正月十五本來是祭祀東皇太一的日子。


    直到隋煬帝時,才定下全城亮花燈,百姓賞燈、百戲表演等習俗……元宵節成為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


    而江都的元宵節,又比別處更熱鬧。


    張川柏知道很多關於元宵的詩,大多都充滿夢幻色彩,讓他對這個節日充滿期待。


    其中有一首,是“未來”的盧照鄰作的:


    錦裏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盧照鄰還寫過一首元日的詩……張川柏摸摸下巴,小師兄果然跟他一樣喜歡過節。


    好不容易盼到元宵節,小孩子們相約看燈。


    “小師兄!你的麵具是什麽?”張川柏好奇地問。


    “昆侖奴。”盧照鄰戴上自己的麵具。


    “咦?跟我送給表妹的一樣!我的是猴子!”張川柏炫耀自己與眾不同的麵具。


    盧照鄰看著很心動:“來年我也讓阿耶給我做個猴子的!”


    “那我就做野豬的!”張川柏樂滋滋。


    猴子的師弟是豬豬啊!


    小孩子們沉浸在節日的熱鬧時,朝堂上發生了很多事。


    魏王李泰在貞觀十六年正月獻《括地誌》,引發的一係列事情,跟張川柏無關。


    但另一件事,跟他間接相關。


    過了元宵節後不久,一份文書送達江都。


    朝廷召來濟入朝,任中書省主書。


    官職不高,但這是中書省的官員!


    主書再往上就是中書舍人,是文人士子羨慕的清要之職。


    據說,中書舍人是儲相!


    來濟收到任命,說不出是什麽滋味。


    過往的一切曆曆在目,酸甜苦辣都在心頭。


    “這一日,比我預料中來得還要早一點,是因為小三郎嗎?”來濟笑著感慨。


    他知道三郎之前寫給長安筆友的信,提到了他。


    為了還一餅之恩教張三郎習武,沒想過會有意外之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