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迴家會不會挨打這件事,張川柏不是很害怕。


    跟阿耶講道理嘛~


    還不行,那就使出耶耶寶的必殺技——


    看我的星星眼!


    他進去慧日寺,前排的位置已經坐滿了人,隻能坐在後排。


    陸慎之小聲說:“要不我舉著你?”


    “算了吧,就你那細胳膊細腿……”張川柏搖搖頭,“我仰著頭看。”


    俗講主要是聽,僧人聲音洪亮、能穿透一群小聲嗡嗡的聽眾,仿佛自帶擴音器。


    聽眾們一點沒有禮佛的嚴肅,臉上帶著笑容小聲議論,吃零食小點心,跟看雜耍一樣。


    台上的僧人寶相莊嚴,像個白胖胖的發麵蒸餅,一看就很好吃。


    僧人忽然發出中年婦人的聲音,一聲聲一句句,在叮囑子女。


    小孩子們聽得愣住。


    “他是女人?”


    “他唱的是什麽?”


    高遠明小聲解釋:“是《舜子至孝變文》。”


    “不是伍子胥變文?”陸嬌嬌很失望。


    旁邊一個老婆婆說:“方才已經講過伍子胥變文,你們錯過啦!這個更精彩。”


    果然,僧人一人分飾多角色,講完“母親”的唱詞,又是年輕兒媳的,接下來是“兒子”的,還有老人的……


    舜子即忙出門:“老人萬福尊體!老人從何而來?”


    老人報郎君:“昨從遼陽城來,今得阿耶書信。”


    ……


    每個角色的聲音都不同,閉上眼睛聽,像是多人在對講。


    聽眾不會混淆角色。


    “厲不厲害?”盧照鄰小聲問張川柏。


    “絕!”張川柏就一個字。


    陸嬌嬌和張柱子等孩子們聽不懂變文的內容,依舊津津有味,緊緊盯著僧人的肚子。


    柱子篤定地說:“他肚子裏一定藏著幾個人!”


    “藏不了。”張川柏說。


    “可是,他怎麽發出幾個人的聲音?”柱子抓耳撓腮,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張川柏解釋:“這叫口技。”


    難怪人人都說,俗講是不可不湊的熱鬧。


    他之前覺得走半仙路線太卷,人家動不動就吐火吞劍、空盆釣魚;


    現在看來,走和尚的路線也很卷,就這一手口技,得練多少年。


    難怪上官儀要還俗當官。


    能靠臉吃飯,就不要去胸口碎大石。


    俗講的高僧講到後娘將舜子綁在樹上,打得鮮血遍流灑地時,紅了眼眶作出不忍的神色,聽眾也開始為舜子著急……


    高僧講上界帝釋知道舜子是孝子,化作一老人來解救,眾人又是慶幸。


    感情豐富的人,隨著高僧的講說,情緒起伏,一下子悲憤一下子喜悅。


    盧照鄰很淡定。


    柱子很淡定。


    陸家兄妹也很淡定。


    “你們……聽不懂?”高遠明紅著眼眶問。


    盧照鄰小聲說:“我聽師弟講過更曲折離奇的故事。”


    師弟講的白娘子故事,孫猴子故事,都更有趣啊!


    興奮值已經被拔高啦!


    高遠明又看向張川柏:“你呢?不感動?”


    張川柏麵色古怪地搖搖頭。


    寺廟俗講的故事大多是說勸人向善,講善有善報。


    這個故事的主角“舜子”,親娘去世,後娘不慈。


    但舜子依舊對後娘至孝,盡管被後娘打得鮮血遍地,也沒有惡言。


    於是神佛就來解救他,給他五百文,見到死去的生母。


    又讓他獨居山中,野豬用嘴幫他耕地開壟,百鳥銜種子種田……


    後來舜子迴鄉,原諒了虐待他的後母。


    張川柏聽懂了,但是感動不了。


    “孝順父母感於天,舜子淘井得銅錢。父母拋石壓舜子,感得穿井東家連。”大和尚唱結尾。


    舜子至孝變文,真是孝子典範。


    張川柏沒法帶入。


    再看看四周感動落淚的人。


    有一點點格格不入。


    一篇俗講故事結束,台下的人紛紛念佛號感謝僧人。


    “休息休息,等下還有下一篇。”盧照鄰比小夥伴熟悉俗講的流程,拿出帶的胡麻餅分給其他人。


    有提著籃子的小販,趁機在人群裏做買賣。


    “柿餅要不要?蒸餅要不要?”


    也有人走動走動,坐久了腿麻。


    盧照鄰邊吃餅邊說:“師弟,你那麽會講故事,要不要考慮給寺廟提供變文?聽說才子給寺廟寫變文,能免費吃齋飯。”


    張川柏眼睛一亮,寺廟的齋飯很好吃!


    但他還是搖搖頭:“這種大孝子的文章,我寫不出……我看長安的酒肆有表演胡旋舞的,如果真的要寫,還不如讓人在酒肆說書呢!”


    高遠明聽出張川柏對這種“至孝”不以為然,笑著解釋:“世人最重要的名聲,就是‘孝’和‘廉’,孝順、清廉者,才能被舉薦為官。”


    張川柏跟盧照鄰對視一眼,好像明白了什麽。


    對還沒當官的人來說,清廉不好體現。


    那就卷“孝道”,你臥冰求鯉,我埋兒奉母!


    如果要這樣才能當官,張川柏覺得不如在家種稻穀。


    卷不贏,真的卷不贏。


    他們說話間,一個小沙彌過來,對張川柏說:“小施主可是上迴送信來的張郎君?”


    “是我。”


    “師父說,請你坐到前排去。”小沙彌微微笑道,“小施主跟上官師兄相識,想必也跟我佛有緣,若是願意,可以到寺裏學習。”


    張川柏連連搖頭:“不必,不必,我是給老君燒火的。”


    我寧願做燒火童子,也不想講相聲!


    這行飯不容易吃!


    口技不好學啊!


    其他小孩子聽說前排有位置,趕緊謝過小沙彌,拉著張川柏坐到前麵去。


    小沙彌笑了笑,沒有強求。


    師父說,跟道門搶童子,哪有一次就成的,還得看機緣。


    高遠明也蹭到前排座位,問張川柏:“小三郎,你真的是燒火童子?我聽說你很會抽砂煉汞,以後還想煉丹嗎?”


    “我種地。”張川柏一本正經。


    高遠明:“……”


    第一次見麵,小兒郎在種地。


    過了那麽久,發生那麽多事,小三郎的理想還是種地。


    下一場俗講又要開始了,去溜達的人都趕緊迴來。


    這一次的故事是《降魔變神押座文》,比方才的孝子故事有趣。


    魔王波旬以美女引誘、武力威脅,釋迦牟尼不為所動,最終將魔王降服。


    大和尚厲害得很,美女嬌滴滴引誘的聲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你都不敢看我,還說什麽四大皆空~~”


    張川柏邊聽邊吃東西,感覺到大和尚的視線,大方地舉起胡麻餅:“吃不吃?”


    大和尚:“……”


    差點就說不下去了。


    一直到傍晚,俗講才結束。


    張川柏跟著聽眾們離開,寺廟外的叫賣聲更加熱烈。


    這是廟會。


    演變到後來,廟會成了趕集做買賣的盛會。


    “迴家啦!明天一起去給夫子拜年!”張川柏跟盧照鄰說。


    盧照鄰拍拍張川柏的肩膀,忍著笑說:“你迴家要小心啊!小杖受,大杖走!”


    張川柏:“……你放心。”


    怎麽覺得小師兄的笑容有一絲絲幸災樂禍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