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這次是隨駕,會有人安排食宿,趙貞固就不跟著了。


    他笑著向三郎揮手:“去吧!來日再見。”


    三郎淚汪汪的。


    想到一路跟著趙兄吃吃喝喝,想到剛跟趙兄有一點點不愉快,想到……趙兄的命運。


    趙貞固跟誰都能做朋友,卻又不肯趨炎附勢。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


    這樣的性格,讓他在官場走不遠。


    可是……跟那些爬得高摔得重的人相比,趙貞固隱士的命運又似乎算好。


    經此一別,何日再相逢?


    “趙兄!”張川柏拉著趙貞固的袖子抹眼淚,“我祝你永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唉呀!怎麽那麽傷感。”趙貞固笑道,“我還會再去長安的,到時候仍然住你家。你那隻胖刺蝟,不知道變成藥材沒有。”


    “你幫我去看看啊!”張川柏抽抽鼻子。


    又用狐狸的毛擦擦鼻涕。


    李善和盧照鄰也不跟張川柏去嵩陽,他們留在洛陽結交朋友。


    來洛陽之前,他們按照不同的場合準備了多篇詩賦,有的還沒用上呢!


    來都來了。


    多參加一些詩會文會,將寫好的文章全部傳出去!


    師兄弟分別時,張川柏期待地說:“你們給我做一首《送三郎往嵩陽》吧?”


    夢中盧照鄰有一首《送二兄入蜀》:


    “關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顧憐無聲。”


    感情多麽真摯啊!


    師兄若是不給自己寫詩……是不是說,師兄弟就是比不上親兄弟?


    盧照鄰:“可是我沒有準備。”


    李善:“我不會七步成詩。”


    張川柏哼哼:“……那我也不給你們寫送別詩!”


    李善和盧照鄰忍著笑,本來也沒有期待你作詩啊!


    ……


    張川柏這一次隨駕,蹭的是孫思邈和孟詵的馬車。


    看著仙風道骨的老神醫,張川柏又燃起吃瓜之猹的魂……


    “傳聞北周末年,楊堅以國子博士的頭銜,想請真人到朝廷,你說‘現在不是我出山的時候,再過五十年,當有聖人出,到時候我才會入世濟人’,確有此事嗎?”


    孫思邈看著小兒郎好奇的目光,笑道:“你知道的傳聞挺多的。”


    我怎麽覺得,你比我還了解我的典故?


    夢裏還有人編我的故事?


    “啊?傳聞不是真的?”張川柏失望。


    如果傳聞是真的,那孫神醫的年紀……怎麽也得一百往上了。


    孫思邈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神秘地笑了笑:“北周末年再過五十年,天下當進入太平時代。”


    亂世結束之後,就當進入治世。


    這是根據天下大勢的判斷。


    張川柏眨眨眼:“那就是真有此事!”


    隻要相信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你還知道什麽關於我的傳聞?”孫思邈不禁升起一絲好奇心。


    給神仙種人參果的童子,每天除了種樹就是聽傳聞?


    張川柏鄭重地說:“真人七歲入學,很快就精通諸子百家、老莊佛典,北周洛州總管獨孤信,稱讚您為‘聖童’。”


    獨孤信是隋文帝楊堅的老丈人、楊廣和李淵的外祖父。


    孟詵在一旁聽著,覺得手指頭腳趾頭全部用上,都算不明白老師的年紀。


    孫思邈:“……”


    也挺震驚的。


    一般的小孩子若是胡說八道,肯定前言不搭後語。


    可是張川柏說起傳聞,時間地點人物都明明白白,可見不是隨口瞎掰。


    “你種樹還挺閑的。”孫思邈中肯地評價。


    ……給神仙種樹,又閑又仙,這麽好的活去哪找。


    小兒郎那麽會講故事,孫思邈讓人取來一份乳和地黃粥……


    “小孩子喝牛乳,對身體有好處,還有助於長高。”


    張川柏高興地道謝,他知道牛乳有營養啊!


    可是在家的時候,總不能跟小牛搶奶吃。


    喝了兩口,他就發現……不是很喜歡乳粥的味道。


    怎麽會有人拿牛奶來煮粥啊!


    “真人還有牛乳嗎?我到了嵩陽,找個地方給您做酥油泡螺!老人家吃牛乳對身體也好!”


    酥油泡螺是北宋之後出名的點心,唐時可能也有,但張川柏沒見過。


    《金瓶梅》裏麵,西門慶感慨愛妾李瓶兒死了,家裏沒人會做酥油泡螺。


    張川柏會做這道點心,是因為夢中的八尺美男愛看《金瓶梅》這本食譜。


    孫思邈對新的點心很好奇,笑著點點頭:“讓阿詵跟你一起做。”


    他向來願意接受新鮮食物,尤其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孟詵說:“牛乳是晉陽公主給我們的,做好酥油泡螺,是不是也送一份給公主?”


    “也好。”孫思邈點點頭。


    有些人食牛乳會腹痛,皇帝一家都沒這個問題。


    小公主調理身體,可以多安排牛乳。


    張川柏聽到晉陽公主,有一點點好奇……傳聞,晉陽公主模仿皇帝的飛白書,可以讓臣子們分不清真假。


    太厲害了吧!


    晉陽公主還是個小孩子呢!


    想想自己的字,張川柏掩麵慚愧。


    在張川柏和孫思邈的討論中,聖駕從洛陽抵達嵩陽。


    ……


    嵩山,逍遙穀。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穀,遷於喬木……”


    幽幽山穀之中,傳出尤帶稚氣又中氣十足的歌聲,讓來者停住腳步。


    皇帝親衛劉仁願側耳傾聽片刻,說:“是從前麵山穀傳說的,多半是樵夫。”


    皇帝笑道:“嵩山的樵夫都會吟《詩經》,果然是神仙所在。”


    張川柏跟在皇帝身後不遠處,耳朵豎得比狐狸小美的還長。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那歌聲有點耳熟。


    深山路險,眾人簇擁著皇帝往前走,又聽到歌聲唱:“堯任舜禹,當複何為。百獸率舞,鳳凰來儀……”


    陪伴聖駕身邊的上官儀頓時說:“樵夫唱堯舜禹,莫非是感應到陛下來了?”


    眾人:“……”


    又被上官儀搶先了!


    但這歌聲確實很應景,若非他們事先沒有找人探路,都會以為是自己安排的。


    前麵的樵夫到底是誰呢?


    一行人順著歌聲走去,忽然聽到一聲驚唿“唉呀!”


    隨即是少年人囂張的大笑:“哈哈哈~~大冷天你不冬眠,活該被我逮到加餐了!”


    這麽一陣得意的笑聲,把方才的仙氣都衝散了,讓人哭笑不得。


    張川柏的心“噗通”“噗通直跳……哎呀呀!還真的是京墨那孩子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