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消食丸這麽基礎的藥,趙貞固不會出錯。
但是小狐狸看見張川柏試藥,還是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
一路上,趙貞固逮著小狐狸試了幾次藥,理直氣壯地說:“這是被包養的代價”。
狐狸:我不是真的狐狸犬,你們都是真的狗啊!
……
皇帝大閱伊闕石窟,又舉辦了宮宴,全城流傳幾篇才子佳作。
張川柏那篇,也湊在其中。
不管怎麽樣,畢竟是皇帝誇過的。
皇帝說“做得完整”,四舍五入就是做得極好。
反正張川柏是驕傲了。
而趙貞固、李善、盧照鄰議論的是另一份。
嗯……這篇文章主打一個言辭犀利,說其他人不敢說的。
“文章借著伊闕的事,談古論今,重點卻是勸皇帝不要征高句麗……直接拿隋煬帝來做例子,有理有據發人深省!”
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句麗迴來,傳出隋朝遺民思念故土的消息。
凡是聽聞者,莫不為之傷心。
皇帝在有意試探民意。
現在,有人大膽給出迴應:不讚成征高句麗,皇帝切勿窮兵黷武,走隋煬帝的老路!
張川柏親自見過陳大德,還是跟著李治一起見的,知道皇帝的意思。
就算沒見過,他也從夢中知道這場戰爭必然會發生。
聽趙貞固滿口誇獎,張川柏小聲說:“這樣的文章,會不會讓陛下不高興?”
本來很尋常的一句話,卻讓趙貞固皺起眉頭:
“君子要有自己的立場,怎麽可以為討皇帝高興,就說違心的話?隻會討好貴人,那叫趨炎附勢,非君子所為。”
李善勸道:“三郎是好意。”
盧照鄰也立刻說:“三郎讚成征高句麗,不僅僅是為了皇帝高興。”
雖然趙兄很好,但不能說三郎不是君子。
曹門弟子很護短的。
趙貞固語氣放緩:“是我太嚴厲了,三郎一直都有努力做事,不是隻會誇誇其談的人。”
張川柏撓撓頭:“沒事……我知道兄長們都是為我好。”
最近是有點點飄。
七歲能作賦,在皇帝和百官麵前展示,還吃到宮宴了。
嚐到吹彩虹屁的甜頭,他下意識地做什麽事都首先想讓皇帝高興。
走捷徑實在是讓人快樂。
比攪屎攪料做化肥農藥輕鬆多了。
李善欲言又止……明明三郎是好意,卻搞得氣氛尷尬,趙兄有點小題大做。
趙貞固見三郎耷拉著耳朵,尷尬地站起來:“我先出去安排車馬,跟著聖駕後去嵩陽的人應該不多。”
說完就快步走開。
唉!
小三郎不高興了,是不是我太兇了?
小孩子要怎麽哄來著?
李善安慰小三郎:“我認為,若要當官才能實現理想,那麽討好貴人無可厚非。
天下才子聚集在此,難不成真是為了遊山玩水嗎?
不過,趙兄比我們年長,教導我們也是好意,你可以聽一聽。”
趙貞固一直是兄長的姿態,既照顧他們又教導他們。
不能享受好處的時候,就說我還是個孩子。
不想聽話的時候,就說我已經長大了。
“其實我是反省自己呢!”張川柏很快調整好心情,“趙兄一直對我很好,若是因為他一句話語氣重,我就生氣翻臉,那我成小美了。”
似乎為了加重語氣,腦袋還煞有介事地點了點。
李善好笑:“小美做錯什麽了?被你拿來比喻。”
小狐狸:“嗚嗚!”
人還不一定比得上禽獸呢!
盧照鄰站在院子門口,對李善招招手。
李善小跑過去:“怎麽了?”
盧照鄰說:“我們去給三郎做點好吃的,他就會精神了。”
“還是你懂。”李善連連點頭,“我們去外麵食肆買幾道好菜迴來,請趙兄一起吃,熱熱鬧鬧的,大家都高興。”
張川柏不知道師兄們又要請他吃飯。
他雙手托著下巴,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在地上打滾的小狐狸……
他想起一件事。
跟盧照鄰同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此時還未出生。
另一時空,王勃十四歲時,右相劉祥道巡行關內。
王勃知道機會難得,趕到驛館給劉宰相投行卷——《上劉右相書》:
“辟土數千裏,無益神封;勒兵十八萬,空疲帝卒。驚烽走傳,駭秦洛之;飛芻免粟,竭淮海之費……”
言辭犀利地抨擊大唐征伐高句麗。
劉祥道拍案叫絕“神童,此乃神童也,應即刻上表舉薦!”
反戰人士紛紛傳讀這篇文章、給予高度評價。
王勃一舉成名。
可剛剛滅掉高句麗、意氣風發的李治看到這篇文章是什麽心情?
王勃的結局,很多人都知道。
張川柏猛地怔住……李治從一開始就不喜歡王勃?
當皇帝的人,那麽小氣的?
揚名有風險,福禍相依。
再想想被李治坑死的上官儀……
要不是為了達則頓頓吃肉、兼濟天下的遠大理想,這牛馬誰愛做誰做。
張川柏精神一振:“要想活得久活得好,不管閑事不生閑氣還不行。”
彩虹屁吹得好,文章做得好也不夠。
還得有一技之長。
有核心競爭力。
他要死磕農學、化學,提高自己的附加值!
不要被彩虹屁這種捷徑迷惑!
要做文人之中最會種田的,農人之中文采最好的!
……
李善和盧照鄰帶迴一道洛陽很出名的“冷修羊”——
將羊腿肉加香料煮熟,趁熱時去骨,將肉塊壓平壓緊實,吃時再切薄片蘸醬。
張川柏又解鎖了一道唐代名菜,頓時眉開眼笑,什麽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冷修羊配氣泡快樂水,更是絕配!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做一天小三郎吃一天肉~~
很快,皇帝就反戰文章發出迴應:
高句麗本來隻是漢朝四郡之地罷了。我調發幾萬士兵攻打遼東,另派水軍從東萊出發,從海路直奔平壤。
水陸合圍,攻取該國並不難。
隻是考慮到民生尚未恢複,不想再打攪百姓。
在懂的人聽來,就是時機未到,等民生恢複之後,就可以打了。
不管怎麽說,皇帝並沒有因一篇文章生氣。
才子們高興地說:“陛下胸懷廣闊、虛心納諫,是萬民之福。”
“是啊,是啊。”張川柏連連附和。
誇皇帝?有共同語言了!
誰不知道,張川柏發自內心,敬仰地表最強皇帝陛下!
雖然說不要沉迷於拍彩虹屁,但彩虹屁拍得好,也是有好處的。
皇帝大閱於伊闕,隨即聖駕親臨嵩陽……詔令張川柏隨駕。
張川柏可以乘坐官方車馬,跟著皇帝出巡的隊伍一起去嵩陽探望二兄。
得到詔令,張川柏腦海中浮現二兄的臉。
二兄,我來了!我隨聖駕一起來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但是小狐狸看見張川柏試藥,還是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
一路上,趙貞固逮著小狐狸試了幾次藥,理直氣壯地說:“這是被包養的代價”。
狐狸:我不是真的狐狸犬,你們都是真的狗啊!
……
皇帝大閱伊闕石窟,又舉辦了宮宴,全城流傳幾篇才子佳作。
張川柏那篇,也湊在其中。
不管怎麽樣,畢竟是皇帝誇過的。
皇帝說“做得完整”,四舍五入就是做得極好。
反正張川柏是驕傲了。
而趙貞固、李善、盧照鄰議論的是另一份。
嗯……這篇文章主打一個言辭犀利,說其他人不敢說的。
“文章借著伊闕的事,談古論今,重點卻是勸皇帝不要征高句麗……直接拿隋煬帝來做例子,有理有據發人深省!”
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句麗迴來,傳出隋朝遺民思念故土的消息。
凡是聽聞者,莫不為之傷心。
皇帝在有意試探民意。
現在,有人大膽給出迴應:不讚成征高句麗,皇帝切勿窮兵黷武,走隋煬帝的老路!
張川柏親自見過陳大德,還是跟著李治一起見的,知道皇帝的意思。
就算沒見過,他也從夢中知道這場戰爭必然會發生。
聽趙貞固滿口誇獎,張川柏小聲說:“這樣的文章,會不會讓陛下不高興?”
本來很尋常的一句話,卻讓趙貞固皺起眉頭:
“君子要有自己的立場,怎麽可以為討皇帝高興,就說違心的話?隻會討好貴人,那叫趨炎附勢,非君子所為。”
李善勸道:“三郎是好意。”
盧照鄰也立刻說:“三郎讚成征高句麗,不僅僅是為了皇帝高興。”
雖然趙兄很好,但不能說三郎不是君子。
曹門弟子很護短的。
趙貞固語氣放緩:“是我太嚴厲了,三郎一直都有努力做事,不是隻會誇誇其談的人。”
張川柏撓撓頭:“沒事……我知道兄長們都是為我好。”
最近是有點點飄。
七歲能作賦,在皇帝和百官麵前展示,還吃到宮宴了。
嚐到吹彩虹屁的甜頭,他下意識地做什麽事都首先想讓皇帝高興。
走捷徑實在是讓人快樂。
比攪屎攪料做化肥農藥輕鬆多了。
李善欲言又止……明明三郎是好意,卻搞得氣氛尷尬,趙兄有點小題大做。
趙貞固見三郎耷拉著耳朵,尷尬地站起來:“我先出去安排車馬,跟著聖駕後去嵩陽的人應該不多。”
說完就快步走開。
唉!
小三郎不高興了,是不是我太兇了?
小孩子要怎麽哄來著?
李善安慰小三郎:“我認為,若要當官才能實現理想,那麽討好貴人無可厚非。
天下才子聚集在此,難不成真是為了遊山玩水嗎?
不過,趙兄比我們年長,教導我們也是好意,你可以聽一聽。”
趙貞固一直是兄長的姿態,既照顧他們又教導他們。
不能享受好處的時候,就說我還是個孩子。
不想聽話的時候,就說我已經長大了。
“其實我是反省自己呢!”張川柏很快調整好心情,“趙兄一直對我很好,若是因為他一句話語氣重,我就生氣翻臉,那我成小美了。”
似乎為了加重語氣,腦袋還煞有介事地點了點。
李善好笑:“小美做錯什麽了?被你拿來比喻。”
小狐狸:“嗚嗚!”
人還不一定比得上禽獸呢!
盧照鄰站在院子門口,對李善招招手。
李善小跑過去:“怎麽了?”
盧照鄰說:“我們去給三郎做點好吃的,他就會精神了。”
“還是你懂。”李善連連點頭,“我們去外麵食肆買幾道好菜迴來,請趙兄一起吃,熱熱鬧鬧的,大家都高興。”
張川柏不知道師兄們又要請他吃飯。
他雙手托著下巴,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在地上打滾的小狐狸……
他想起一件事。
跟盧照鄰同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此時還未出生。
另一時空,王勃十四歲時,右相劉祥道巡行關內。
王勃知道機會難得,趕到驛館給劉宰相投行卷——《上劉右相書》:
“辟土數千裏,無益神封;勒兵十八萬,空疲帝卒。驚烽走傳,駭秦洛之;飛芻免粟,竭淮海之費……”
言辭犀利地抨擊大唐征伐高句麗。
劉祥道拍案叫絕“神童,此乃神童也,應即刻上表舉薦!”
反戰人士紛紛傳讀這篇文章、給予高度評價。
王勃一舉成名。
可剛剛滅掉高句麗、意氣風發的李治看到這篇文章是什麽心情?
王勃的結局,很多人都知道。
張川柏猛地怔住……李治從一開始就不喜歡王勃?
當皇帝的人,那麽小氣的?
揚名有風險,福禍相依。
再想想被李治坑死的上官儀……
要不是為了達則頓頓吃肉、兼濟天下的遠大理想,這牛馬誰愛做誰做。
張川柏精神一振:“要想活得久活得好,不管閑事不生閑氣還不行。”
彩虹屁吹得好,文章做得好也不夠。
還得有一技之長。
有核心競爭力。
他要死磕農學、化學,提高自己的附加值!
不要被彩虹屁這種捷徑迷惑!
要做文人之中最會種田的,農人之中文采最好的!
……
李善和盧照鄰帶迴一道洛陽很出名的“冷修羊”——
將羊腿肉加香料煮熟,趁熱時去骨,將肉塊壓平壓緊實,吃時再切薄片蘸醬。
張川柏又解鎖了一道唐代名菜,頓時眉開眼笑,什麽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冷修羊配氣泡快樂水,更是絕配!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做一天小三郎吃一天肉~~
很快,皇帝就反戰文章發出迴應:
高句麗本來隻是漢朝四郡之地罷了。我調發幾萬士兵攻打遼東,另派水軍從東萊出發,從海路直奔平壤。
水陸合圍,攻取該國並不難。
隻是考慮到民生尚未恢複,不想再打攪百姓。
在懂的人聽來,就是時機未到,等民生恢複之後,就可以打了。
不管怎麽說,皇帝並沒有因一篇文章生氣。
才子們高興地說:“陛下胸懷廣闊、虛心納諫,是萬民之福。”
“是啊,是啊。”張川柏連連附和。
誇皇帝?有共同語言了!
誰不知道,張川柏發自內心,敬仰地表最強皇帝陛下!
雖然說不要沉迷於拍彩虹屁,但彩虹屁拍得好,也是有好處的。
皇帝大閱於伊闕,隨即聖駕親臨嵩陽……詔令張川柏隨駕。
張川柏可以乘坐官方車馬,跟著皇帝出巡的隊伍一起去嵩陽探望二兄。
得到詔令,張川柏腦海中浮現二兄的臉。
二兄,我來了!我隨聖駕一起來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