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東西兩岸,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


    香山,就是日後白居易“香山居士”的香山。


    從北魏起,就有人在伊闕鑿石窟佛龕。


    如今,當世最強皇帝陛下,帶著一眾文武官員、皇親國戚大閱於伊闕,刻伊闕佛龕之碑。


    說是碑文,其實是摩崖石刻。


    此碑北魏所雕,李泰為了節省費用,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唐代版。


    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寫。


    褚遂良是當世書法名家。


    刻在摩崖石刻上的字跟紙上不同,氣勢上極力鋪張宏大、舒卷自如、開張跌宕。


    皇帝大閱的儀仗離開之後,文人士子們紛紛到此一遊。


    欣賞完佛龕和碑文,就可以寫文章歌功頌德。


    張川柏跟在一群才子之間,看這些人搖頭晃腦斟酌詞句,非常震驚:“我琢磨多日,才湊出一篇文章,他們現場做啊?”


    七步成詩!


    恐怖如斯!


    盧照鄰小聲說:“你以為有幾個曹子建?大多數人都是提前做好的!”


    張川柏恍然,做做樣子!


    於是,他也昂首挺胸,摸著不存在的胡須指點江山:“噫籲嚱!大禹萬裏下昆侖……闕之所成兮,得應龍之偉力……嗯,不妥不妥,此處可換個詞……”


    大禹有了,應龍也有了。


    應龍是最初的雷神、雨神,也是戰神、黃帝身邊的大將。


    然後對比著誇陛下。


    堯舜禹三代之治,都不及貞觀之治!


    張川柏那麽小一個“小神童”,抱著一隻狐狸模樣的小犬,混在一群大才子大神童中間,挺顯眼的。


    聽他的詩賦感情如此誠摯,馬屁都拍到臉上了,眾人忍俊不禁:“這是誰家弟子?”


    如此天賦異稟!


    張川柏驕傲地說:“江都曹門弟子。”


    眾人疑惑,有人思考之後,恍然大悟說出曹夫子的名字。


    其他地方來的人心驚:曹憲一百歲了吧?還有精力收那麽小的弟子?


    啊!不對!


    鼎鼎大名的曹憲教弟子這麽拍龍屁?


    李善和盧照鄰都想捂臉。


    頌聖是重點沒錯,但你也太直白了。


    上官儀把我們純良小師弟教偏了啊!


    張川柏不覺得自己直白。


    或者說,李世民就是喜歡直白。


    聽聽李世民寫詩誇魏家的酒,直接拉踩漢武帝和隋煬帝的名酒。


    是了……


    李世民很喜歡拿楊廣作反麵典型,寫文章的時候若能拉踩一下楊廣,效果會更好哦~~


    ……


    李治之前說,要找個機會讓張川柏當眾露臉,果然沒有食言。


    次日,有洛陽宮的內侍到趙家,尋到張川柏,傳他進宮赴宴。


    張川柏躊躇不決……


    不久前剛被才子們善意嘲過,真的要更莊嚴的場合,讀自己的彩虹屁文章嗎?


    來都來了。


    去就去吧。


    反正我還是個小孩子。


    對於三郎赴宮宴,趙貞固、李善和盧照鄰既羨慕又緊張,一邊帶著他梳洗更衣,一邊反複交代注意事項。


    雖然他們都沒去過,但聽說過啊!


    “總而言之,多聽少說,注意禮儀。”兄長們說。


    張川柏很淡定:“師兄們別擔心,我上一迴麵聖,都沒出紕漏……我聽聞宮宴有很多好吃的,能放開吃嗎?”


    師兄們:“……我們就是擔心這個!再好吃的,也不能放開吃!吃飯的禮儀你也是學過的,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張川柏滿臉乖巧。


    師兄們互視一眼,又想起一個問題。


    陛下很喜歡在宴席上跳舞,興致來了就會拉著大臣你來我往一起跳。


    小三郎還沒學過蹈舞之禮!


    “唉……現學來不及了。”李善說,“到時候真的要跳,你就跟著別人的動作學。”


    張川柏笑眯眯地說:“好!”


    隻要不怕文章獻醜,他是真的一點都不害怕。


    還挺期待的!


    蒼天!


    有幾個人能親眼看李世民跳舞啊!


    揚州張氏列祖列宗在上,川柏出息了!


    張川柏跟著內侍走了,幾個師兄們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一起哈哈大笑。


    “很值得高興,對吧?”趙貞固說。


    李善歎道:“對啊!沒來之前,我們都不知道三郎走得那麽遠。”


    這就上到宮宴去了!


    盧照鄰也感慨:“我恍惚覺得,他昨日還拉著我的手攪拌糞便。”


    有一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喜悅呢!


    “還得是我師弟,我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他不凡。”李善又說。


    他和盧照鄰一人一句,尾巴都翹到天上了。


    師弟厲害,四舍五入就是我厲害!


    趙貞固汗顏:“你們……倒也不必如此,赴宮宴而已。”


    被李善和盧照鄰說的,仿佛三郎當上宰相了。


    ……


    唐代皇帝辦的宮宴,又稱為“賜宴”。


    規模大的會召眾多官員陪坐;規模小的,就隻有心腹高官出席。


    連張三郎這種官員都不是的都被召見,可知這場宮宴規模不小。


    排場大,禮儀規矩自然不小,坐席次序都有嚴格安排。


    張川柏觀望了一圈環境,老老實實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位置偏遠……靠外的角落裏。


    很合他的意。


    實不相瞞,對於當眾露臉作詩,他不是很感興趣。


    對於宮宴的菜,他很感興趣。


    迴去可以跟鄉親們吹三天三夜,連阿黃那狗子都必須端正坐好認真聽。


    別怪三郎沒見過世麵……就算是後世的人,有幸吃一頓國宴,都得發圈炫耀啊!


    謝天謝地,謝謝貼心的筆友李九郎~~


    唐代宮宴,樂舞表演是必不可少的。


    “慶善樂”配“九功舞”、“破陣樂”配“七德舞”。


    《慶善樂》是文舞,“廣袖曳屣,以象文德”;


    《破陣樂》是武舞,“披甲持戟,以象戰事”。


    舞者有男有女,剛柔並劑。


    演的是皇帝的文治武功。


    接著是群臣獻詩賦文章,一起歌功頌德,將宮宴的氣氛推向頂峰。


    張川柏曾聽人說,貞觀三年皇帝招待迴紇使臣,安排了“自來酒”——美酒經由管道不斷地輸送到宴席上,流入酒杯之中。


    不知道是不是洛陽宮沒有設備,張川柏沒見到這種“仙術”。


    他一直在等皇帝跳舞,皇帝可能沒興致,並沒有跳。


    有點點遺憾呀~那就下次赴宴再看吧~


    專心幹飯!


    好好吃飯,才是阿耶阿娘喜歡的好孩子~~


    吃得正高興的時候,張川柏被點名了。


    出列作詩賦。


    殿內外不知道多少雙眼睛,齊刷刷看著張川柏——眼睛瞪大,腮幫子塞得鼓鼓,像一隻小鬆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