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誌得知三郎被“李九郎”請去做客,高高興興地收拾三郎的行李。
其中有一件“商周青銅鼎”,讓三郎送給主人家做禮物。
聽說每日羊肉管夠,張遠誌又特意準備幾份上清霜。
一副送小弟去秋遊的心態~~
趙貞固也幫著收拾行李,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待李九郎的人走後,他沉吟道:“樊川又沒多遠,三郎為何不自己迴來收拾行李?總得跟兄長交代一聲嘛!莫非,三郎被綁架了?!不行!我找朋友打聽打聽?”
張遠誌淡定地擺擺手:“陛下給三郎的宅子還沒發下來呢!如果有人綁架三郎,賜宅的時候三郎失蹤,事情就會捅到皇帝那裏。所以,就算有人對三郎不利,也不會選這個時候。”
“咦?你還能想到這一層?”趙貞固驚訝。
張遠誌歎道:“大師兄,你不要總把我當小孩子。我有三郎那麽聰明的弟弟,怎麽會是笨人?”
就因為拜師的時候,他比大師兄小幾歲。
這些年,師兄一直把他當小孩子,上一刻給他灌藥,下一刻給一塊糖。
他都到可以娶媳婦的年紀了!
趙貞固也不擔心三郎了,還有心情取笑:“你聰明?今日在街上見到賣青銅鼎的,人人都隻看不買,就你買……你真信是商周的?”
“賣鼎的老人家一把年紀,還在賣力吆喝。小鼎小小巧巧很可愛,又是銅的,其實沒吃什麽虧。”張遠誌振振有詞。
趙貞固拆穿:“你就是想撿漏!”
“嘿嘿,萬一是真的呢?走了!我先去太醫署報名!等三郎迴來,給他一個驚喜。”張遠誌快步往前走。
他是陪三郎來長安,但他也有自己的事。
作為家中長子,要頂門立戶,給耶娘養老!給弟弟們做靠山!
……
張川柏拿到了自己的大包小包。
聽到其中一樣“家傳商周青銅鼎”,不禁哭笑不得。
作為禮物送給李治?
大兄是不知道,大唐有官辦工坊,專門仿造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
到唐玄宗李隆基時候,鎮江句容的官辦造假工坊很出名……流傳後世的古董青銅器,很多都是唐代句容的貨。
所以,這小鼎可能就是李家出品,送迴給李治?
不知道大兄被坑了多少錢!
唉,大郎那個孩子,真是讓人不放心啊!
張川柏擔心兄長,想著不貪那一天一千文了,趕緊完成任務離開。
不然,怕大兄被長安的花花世界騙得褲子都沒了。
他很快見到了老熟人李襲譽。
一迴生二迴熟,見過三四迴簡直熟透了。
李襲譽開門見山:“我升任涼州都督,你若做出火藥武器,會送去我那裏,我是第一個用的。”
張川柏是李襲譽舉薦麵聖的。
按照此時的官場規則,張川柏的表現關乎李襲譽的裏子麵子。
張川柏驚訝地問:“怎麽那麽突然?”
李襲譽含糊地說:“防備北方。”
……內情是,薛延陀的真珠可汗聽聞大唐皇帝要到泰山封禪,認為兵馬會跟隨前往,邊境守備必然空虛,於是調兵遣將南下……
沒想到,皇帝取消封禪了。
薛延陀大軍調動,想停止也停不了。而大唐早就磨刀霍霍,準備各路出兵迎頭痛擊。
李襲譽隻是其中一路。
張川柏若有所思:“原來如此。”
他猛然想起夫子說過,朝廷有很多人反對封禪,除了花銷巨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內憂外患。
朝廷剛下令說封禪,就釣出幾條大魚,取消封禪就到了殺魚的時候。
“我要啟程去涼州了,等你的新武器。”李襲譽的目光帶著期待。
張川柏鄭重說:“我會盡力的,請李都督多保重。”
李襲譽笑道:“你不用太有壓力,你隻是個小孩子,壓力太大會長不高的。”
張川柏心中感動。
很多人隻關心他能做出什麽,不關心他一個小孩子會不會有壓力。
李襲譽這一去,還有再見之日嗎?
張川柏不禁脫口而出:“我冒昧說一句……假如有人惹怒都督,你在動刑的時候一定三思,不能出人命!”
李襲譽莫名其妙,笑了笑說:“好!我記下我們江都神童的話!你研究火藥,也要多小心啊!”
張川柏望著李襲譽離開的背影……自己的提醒確實很冒昧。
李襲譽此戰能獲勝,但因為在涼州杖刑打死下屬,流放泉州、而後去世。
本來按律是死刑,皇帝念其立過許多功勞,才改為流放。
一念之差,半生榮譽全毀。
這是一個在揚州興修水利、名聲很好的官員,對他也很友善。
冒昧就冒昧吧~小兒郎在做好事啊~
……
緊接著,軍器監的人帶著火藥的各種原材料,還有竹筒、箭鏃、引線等雜七雜八的東西過來。
一同過來的,還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跟張川柏一樣,是特聘技術支持。
“這裏是好地方啊!四處都是樹林,爆炸不會影響他人。”年輕人羨慕地說。
他又看向張川柏:“我跟你一樣,是被官府送來這裏做火藥的。我是袁州府萍鄉人李畋,因研究火藥爆竹,把手腳炸傷、房屋燒毀,附近的小娘子都不肯嫁給我,因此現在還未婚。
我在山裏點火藥驅除瘴氣,鄉親們都誇我,官府也將我的事跡上報,還給了嘉獎。但幾次爆炸,我的家就沒了,家當全部燒毀。
咦?這處別苑是哪家的?炸了會不會讓我們賠?”
李畋絮絮叨叨,張川柏的眼睛越瞪越大。
是你啊!
“爆竹祖師”李畋!
爆竹,最開始就是燃燒竹子,聽“劈裏啪啦”的竹節爆破聲。
李畋嚐試將火藥填入竹筒中引爆,後來又以紙代竹,經反複試驗,才有了火藥爆竹。
關於李畋還有神話傳說,跟李世民有關,涉及神神鬼鬼,張川柏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總之,這是一位年輕的火藥專家。
張川柏豁然笑道:“有李兄在,我就更有信心了!我們開始吧!”
“行!”李畋捋起袖子,“官府說了,來這裏幹活,一日給我五百文!幹一兩個月,我就有錢蓋房子娶媳婦了!”
搞科研的想要不窮,一定要有金主包養。
張川柏:“……”
原來李治給我一千文是雙倍工資?
他決定不跟同僚討論工資,直接進入正題。
火藥自帶氧化劑,可以不需要氧氣而從固體燃料直接反應生成氣體。
燃燒的過程中,幾乎是在瞬間內體積膨脹一千倍。
如果包裹材料不結實,就會拉長反應時間,降低爆破力。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火藥做成爆炸力大的炸藥。可能,還要調整火藥中硝的比例。”張川柏仰著頭,天真中帶著殘忍。
爆炸吧!
讓熱烈的火藥,給胡人一點天雷地火的震撼。
其中有一件“商周青銅鼎”,讓三郎送給主人家做禮物。
聽說每日羊肉管夠,張遠誌又特意準備幾份上清霜。
一副送小弟去秋遊的心態~~
趙貞固也幫著收拾行李,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待李九郎的人走後,他沉吟道:“樊川又沒多遠,三郎為何不自己迴來收拾行李?總得跟兄長交代一聲嘛!莫非,三郎被綁架了?!不行!我找朋友打聽打聽?”
張遠誌淡定地擺擺手:“陛下給三郎的宅子還沒發下來呢!如果有人綁架三郎,賜宅的時候三郎失蹤,事情就會捅到皇帝那裏。所以,就算有人對三郎不利,也不會選這個時候。”
“咦?你還能想到這一層?”趙貞固驚訝。
張遠誌歎道:“大師兄,你不要總把我當小孩子。我有三郎那麽聰明的弟弟,怎麽會是笨人?”
就因為拜師的時候,他比大師兄小幾歲。
這些年,師兄一直把他當小孩子,上一刻給他灌藥,下一刻給一塊糖。
他都到可以娶媳婦的年紀了!
趙貞固也不擔心三郎了,還有心情取笑:“你聰明?今日在街上見到賣青銅鼎的,人人都隻看不買,就你買……你真信是商周的?”
“賣鼎的老人家一把年紀,還在賣力吆喝。小鼎小小巧巧很可愛,又是銅的,其實沒吃什麽虧。”張遠誌振振有詞。
趙貞固拆穿:“你就是想撿漏!”
“嘿嘿,萬一是真的呢?走了!我先去太醫署報名!等三郎迴來,給他一個驚喜。”張遠誌快步往前走。
他是陪三郎來長安,但他也有自己的事。
作為家中長子,要頂門立戶,給耶娘養老!給弟弟們做靠山!
……
張川柏拿到了自己的大包小包。
聽到其中一樣“家傳商周青銅鼎”,不禁哭笑不得。
作為禮物送給李治?
大兄是不知道,大唐有官辦工坊,專門仿造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
到唐玄宗李隆基時候,鎮江句容的官辦造假工坊很出名……流傳後世的古董青銅器,很多都是唐代句容的貨。
所以,這小鼎可能就是李家出品,送迴給李治?
不知道大兄被坑了多少錢!
唉,大郎那個孩子,真是讓人不放心啊!
張川柏擔心兄長,想著不貪那一天一千文了,趕緊完成任務離開。
不然,怕大兄被長安的花花世界騙得褲子都沒了。
他很快見到了老熟人李襲譽。
一迴生二迴熟,見過三四迴簡直熟透了。
李襲譽開門見山:“我升任涼州都督,你若做出火藥武器,會送去我那裏,我是第一個用的。”
張川柏是李襲譽舉薦麵聖的。
按照此時的官場規則,張川柏的表現關乎李襲譽的裏子麵子。
張川柏驚訝地問:“怎麽那麽突然?”
李襲譽含糊地說:“防備北方。”
……內情是,薛延陀的真珠可汗聽聞大唐皇帝要到泰山封禪,認為兵馬會跟隨前往,邊境守備必然空虛,於是調兵遣將南下……
沒想到,皇帝取消封禪了。
薛延陀大軍調動,想停止也停不了。而大唐早就磨刀霍霍,準備各路出兵迎頭痛擊。
李襲譽隻是其中一路。
張川柏若有所思:“原來如此。”
他猛然想起夫子說過,朝廷有很多人反對封禪,除了花銷巨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內憂外患。
朝廷剛下令說封禪,就釣出幾條大魚,取消封禪就到了殺魚的時候。
“我要啟程去涼州了,等你的新武器。”李襲譽的目光帶著期待。
張川柏鄭重說:“我會盡力的,請李都督多保重。”
李襲譽笑道:“你不用太有壓力,你隻是個小孩子,壓力太大會長不高的。”
張川柏心中感動。
很多人隻關心他能做出什麽,不關心他一個小孩子會不會有壓力。
李襲譽這一去,還有再見之日嗎?
張川柏不禁脫口而出:“我冒昧說一句……假如有人惹怒都督,你在動刑的時候一定三思,不能出人命!”
李襲譽莫名其妙,笑了笑說:“好!我記下我們江都神童的話!你研究火藥,也要多小心啊!”
張川柏望著李襲譽離開的背影……自己的提醒確實很冒昧。
李襲譽此戰能獲勝,但因為在涼州杖刑打死下屬,流放泉州、而後去世。
本來按律是死刑,皇帝念其立過許多功勞,才改為流放。
一念之差,半生榮譽全毀。
這是一個在揚州興修水利、名聲很好的官員,對他也很友善。
冒昧就冒昧吧~小兒郎在做好事啊~
……
緊接著,軍器監的人帶著火藥的各種原材料,還有竹筒、箭鏃、引線等雜七雜八的東西過來。
一同過來的,還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跟張川柏一樣,是特聘技術支持。
“這裏是好地方啊!四處都是樹林,爆炸不會影響他人。”年輕人羨慕地說。
他又看向張川柏:“我跟你一樣,是被官府送來這裏做火藥的。我是袁州府萍鄉人李畋,因研究火藥爆竹,把手腳炸傷、房屋燒毀,附近的小娘子都不肯嫁給我,因此現在還未婚。
我在山裏點火藥驅除瘴氣,鄉親們都誇我,官府也將我的事跡上報,還給了嘉獎。但幾次爆炸,我的家就沒了,家當全部燒毀。
咦?這處別苑是哪家的?炸了會不會讓我們賠?”
李畋絮絮叨叨,張川柏的眼睛越瞪越大。
是你啊!
“爆竹祖師”李畋!
爆竹,最開始就是燃燒竹子,聽“劈裏啪啦”的竹節爆破聲。
李畋嚐試將火藥填入竹筒中引爆,後來又以紙代竹,經反複試驗,才有了火藥爆竹。
關於李畋還有神話傳說,跟李世民有關,涉及神神鬼鬼,張川柏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總之,這是一位年輕的火藥專家。
張川柏豁然笑道:“有李兄在,我就更有信心了!我們開始吧!”
“行!”李畋捋起袖子,“官府說了,來這裏幹活,一日給我五百文!幹一兩個月,我就有錢蓋房子娶媳婦了!”
搞科研的想要不窮,一定要有金主包養。
張川柏:“……”
原來李治給我一千文是雙倍工資?
他決定不跟同僚討論工資,直接進入正題。
火藥自帶氧化劑,可以不需要氧氣而從固體燃料直接反應生成氣體。
燃燒的過程中,幾乎是在瞬間內體積膨脹一千倍。
如果包裹材料不結實,就會拉長反應時間,降低爆破力。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火藥做成爆炸力大的炸藥。可能,還要調整火藥中硝的比例。”張川柏仰著頭,天真中帶著殘忍。
爆炸吧!
讓熱烈的火藥,給胡人一點天雷地火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