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誌和趙貞固都在驛館門口等候。


    趙貞固神色凝重,擔心張三郎會不會說錯話,惹得皇帝不高興……畢竟張大有時候就很不會說話。


    張遠誌反倒鎮定,還有閑心暢想皇帝會不會給新的賞賜。


    “陛下富有四海,隨便給一杯水,就夠我們喝一輩子了。”張遠誌喜滋滋地說。


    趙貞固:“……那是你弟弟,不是我弟弟,你就一點都不擔心?”


    張遠誌詫異:“為何擔心?他是我弟弟啊!”


    他對三郎最有信心。


    江都那麽多真假神童,偏三郎拜曹夫子為師……這就意味著,三郎是江都第一聰明人。


    他是三郎的兄長,就是江都第二聰明。


    “你是無知者無畏。”趙貞固嘖嘖兩聲,“開國以來,有不少神童被舉薦麵聖。其中好些有名的,事到臨頭都出岔子,見到皇帝不是戰戰兢兢說不出話,就是把握不好分寸說錯話。連帶舉薦他們的人都丟了臉麵。”


    “啊?”


    張遠誌終於後知後覺地有些擔憂。


    舉薦三郎的是誰?


    是曹夫子?


    不會連累曹夫子的名聲吧?


    見張遠誌終於麵露憂色,趙貞固安慰:“我新做了一種安神湯,給你熬一碗吧?你不用太擔心,陛下英明神武,不會為難小孩子。頂多就是……”


    “三郎!三郎迴來了!”張遠誌看到路口有馬車過來,跑了出去。


    誰要喝大師兄的安神湯啊!


    說不定一喝就長眠!


    ……


    張川柏是乘著馬車,被送迴來的。


    一路上想著心事:


    陛下說我是賢才!


    我要以賢才的標準要求自己。


    讀書習武是必須的,還要繼續搞發明……


    首先要改良的就是榨油法,已經跟陛下說過了。


    下一項呢?


    腦海中解鎖哪種技術,就做哪一項。


    陛下賜的宅子不知道哪裏?


    有多大?什麽時候到手?


    能不能住得下一家人,再加上雞鴨豬牛羊?


    將來要把阿耶阿娘都接到長安!


    我先迴去江都,跟夫子讀書、跟來叔父學騎馬射箭。


    話說,來叔父是哪一年入朝為官的?


    來叔父進長安,我跟誰習武?


    得抓緊時間多學點!


    小三郎滿臉嚴肅地做“賢才成長計劃”。


    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哎呀!


    這樣一來,豈不是比萌萌的娘有米還忙?!


    我是什麽新牛馬!


    ……


    張遠誌一見到小三郎的身影,立刻衝過來摟住:“三郎平安迴來了!看你跟偷糞的阿黃似的,陛下又賞賜你了?”


    “不愧是我阿兄,一猜就中!”張川柏笑眯眯地說。


    他拉著兄長的手,跟趙貞固打了個招唿,一邊走向驛館,一邊劈裏啪啦地說個不停。


    驛館的驛長、驛卒和其他住在這裏的人都聞訊出來湊熱鬧。


    將他們堵在門口了!


    張川柏隻好低調地……分享喜悅。


    張遠誌聽得一驚一乍,不停地驚唿。


    “三郎!你真神奇啊!”


    “哈哈!我的弟弟是祥瑞!”


    趙貞固湊過來摸張川柏的頭:“是我弟!張三是我弟啊!”


    最令他震驚的,是張三郎這張嘴啊!


    麵聖說了那麽多話,竟然沒有說錯一句!


    “服了!我真的服了!”趙貞固歎息,“遠誌若是有你一半會說話,還用得著擔心考不上太醫署?”


    “我本來也不擔心。”張遠誌反駁,隨即哈哈大笑:“皇帝賜宅!朝廷上下那麽多官員,有幾人獲得陛下賜宅!”


    長安的萬家燈火,有一盞是張家的!


    今後,我們在長安有家了!


    沒有獎勵絹帛、銅錢?


    禦賜的宅子,有錢都買不到啊!


    張遠誌和張川柏不愧是親兄弟,心思都一樣,對即將到手的新房子充滿期待。


    十四歲入讀國子監?


    ……十四歲再說。


    好事分成幾次高興,不就可以將喜悅的長度拉滿嗎?


    趙貞固提議:“我請你們出去吃頓好的,慶祝慶祝!”


    “我請!”張遠誌豪氣地說,“大師兄,今後我照顧你!”


    張遠誌,今日不同往日了!


    兩個少年郎帶著一個小兒郎,跟四周的人客氣地打完招唿,一陣風似的跑出驛館。


    “唿!終於出來了。”張遠誌鬆了一口氣。


    張川柏也擦擦汗:“被人圍著,許多話都不好說。我今天見到了好多好多的名人,想跟兄長們說。”


    “邊吃邊說。”趙貞固替張三郎高興。


    他雖然性格清奇,常有驚人之舉,但向來擅長交朋友,對朋友都是真心實意。


    之前費心幫張京墨找落腳處,這次又陪著張家兄弟來長安。


    張遠誌和趙貞固把張川柏夾在中間,三個人排成一排昂首挺胸地走在街上。


    不知情的路人看見他們輕快有力的步伐,聽著爽朗歡快的笑聲,都不禁麵露微笑。


    真是朝氣蓬勃的少年啊!


    張川柏知道趙貞固來過長安城,還常吹噓長安的繁華。


    本以為趙貞固會帶他們去什麽有名的酒樓食肆見世麵……


    聽說一些胡姬酒肆有胡旋舞看呢!


    沒想到,趙貞固帶他們到禪定寺吃飯。


    “禪定寺是舊名,現在應該稱大莊嚴寺,我在那裏有和尚朋友。我就是在那裏遇到宋令文的。那日宋令文在禪定寺徒手製服瘋牛,牆上還有他題的詩,我帶你們去看。”


    “禪定寺吃飯?還是趙兄會吃啊!”張川柏期待而好奇。


    唐宋時部分和尚不禁葷腥,還可以食肉。


    北宋開封府大相國寺的燒豬很出名,有一個“燒豬院”,翰林學士楊億覺得不雅,改名“燒朱院”~~


    至於宋令文的詩,不是很好奇。


    宋令文是宋之問的父親,就好比盧仁朂是盧照鄰的父親。


    張川柏這一路從揚州到長安,途經的驛館、食肆的牆壁,都能看到各種文人的題詩。


    簡直沒有他們不能題的地方。


    已經看夠了。


    趙貞固又說:“禦賜宅院不知哪日落實,我跟遠誌住在孟詵家,你要不要搬去跟我們住?”


    麵聖結束,張川柏不適合繼續住在驛館。


    因他年紀小,朝廷可以安排人送他迴家,也可以由他自行安排。


    他打算留下來,陪大兄考太醫署。


    “我搬去跟你們一起住!”張川柏立刻決定。


    孟詵?


    孫思邈的學生。


    在醫學史很有名的!


    而現在,這位未來的食療養生名醫隻有二十歲。


    還得是趙兄!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張遠誌說:“我出食宿費,不能占孟兄便宜。我的計劃是等我考上太醫署,就去賣上清霜。”


    雖然得了皇帝賞賜,還是得盡可能掙錢。


    長安太大了,誘惑也太多,一不留神錢袋子就被清空。


    他們前腳剛走,後腳就有好些人到驛館送請帖。


    其中一份是……至今沒有暴露身份,異常神秘、無人知曉的李九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