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皇帝召見張川柏的旨意發出,“有名有姓李九郎”就在期待筆友相見。


    對這個神秘的筆友,他充滿了好奇。


    過去這些年,他見過許多神童,就是沒見過張川柏這種不走尋常路的。


    《生化之學·卷一》,提到氮肥的原料是新鮮牛糞、尿液……哪個正常神童攪屎攪尿啊!


    或者說,哪個攪屎攪尿的人,能把這做成一門學問啊!


    他跟身邊的人打聽“張川柏到哪了?”


    一開始身邊的人迴答:“迴大王,傳旨的人已經在路上了。”


    過了些日子,他們迴答:“迴大王,張川柏在路上了。”


    “在路上”聽得多了,李九郎懷疑江都是不是遠在天邊。


    江都遠還是太陽遠?


    應該是江都遠……因為楊廣去了就迴不來。


    ……


    坐船去洛陽的途中,傳旨的禮部司主事方迴教張川柏麵聖的禮儀。


    張三郎是曹門弟子,禮儀學得快,在眾人的預料之中。


    可是年約十六的張大郎在一旁觀看,也能學得有模有樣,就出乎眾人意料。


    張大郎如此認真學習,是想著有朝一日也能麵聖嗎?


    方迴好奇地問:“小郎君進退有度,從前學過禮儀嗎?”


    張遠誌淡然迴答:“我曾祖父曾任南陳校書郎。”


    皇家圖書管理員,也是有機會麵聖的!


    “原來如此!”方主事恍然。


    原來張家的農書,是這麽個來源……說張衍得到乞丐藏書的,果然是異想天開!


    揚州被拋在身後,長安越來越近。


    張川柏和張遠誌跟方主事熟了,向他打聽長安的事。


    “長安各種奇人異事很多吧?”張川柏裝作無意地問。


    說到底,他還是有點緊張,擔心自己是不是太優秀。


    方迴說:“你說哪些?如果說神童,特殊一些的也有。比如前兩年明經科考試中選的裴行儉,他少年時在弘文館讀書,擅長相麵。”


    “相麵?”


    “就是看相,能通過觀察他人麵相,預測對方的命運吉兇及身體狀況。”


    “哇!這麽神!”張家兄弟驚唿,又問:“準不準?”


    “我沒請裴郎君算過,但盛名在外,想必是準的。”方迴說。


    張川柏嘖嘖稱奇……預言啊!他都不敢輕易說。


    “還有什麽神奇的事嗎?”張川柏又問。


    方迴想了想:“一次關中大旱,有西域胡僧假借求雨之名,在長安昆明池作法,謀殺昆明池龍,欲奪龍腦入藥。


    池龍向妙應真人求救,而後以上天傳授的仙方三十篇相謝……後來,妙應真人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入一仙方。”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方迴正色說,“雖然我沒有見過龍,但人人都說是真的,以抄錄《千金方》為榮。”


    張川柏若有所思……要不要也給自己的配方編一些離奇來曆呢?


    運河龍王送仙方?


    運河有沒有龍王?


    張川柏不緊張了。


    原本還擔心自己太優秀,現在得擔心自己不夠優秀。


    和其他人的神異相比,他還是太保守了!


    果然是平平無奇張三郎啊!


    至於說靠化學知識裝神弄鬼,張川柏從來沒想過——在大唐走半仙路線競爭太大了!


    翻開《酉陽雜俎》、《太平廣記》看看:


    有人可以一夜之間將皂莢種子催生長大、結出累累果實;有人可以將骷髏變成美人,在宴席上給人表演。


    一幅活生生的《骷髏幻戲圖》!


    至於口中出火、自縛自解、空盆釣魚……等等,都是基礎操作。


    雖然不知道這些記載有沒有誇張,但大唐術士的幻術之深、術法之玄妙讓張川柏深受震撼。


    張川柏知道,不要用自己的愛好,去跟別人吃飯的本事比。


    平平無奇,就不會被人當小妖怪。


    優勢在我~


    似乎感受到小兒郎的緊張,方迴善意地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然而誌士仁人,猶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將以遂誌而成名也。”


    ……你太優秀了,就會被人誹謗。要實現誌向,就不要怕人非議。


    小兒郎,你有誌向嗎?


    “謝方君教誨。”張川柏鄭重道謝。


    誌向?當然有。


    盡己所能,讓天下更多的人豐衣足食!


    “你聽得明白?”方迴笑著問。


    張川柏誠實迴答:“半懂不懂。但我大師兄說,不懂的可以先背下來,日後自然就懂了。”


    方迴忍不住哈哈笑。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曹門弟子果然非凡。


    他對張川柏友好,是因為曹夫子。他年少時曾向曹夫子請教過學問,夫子耐心地教導過他。


    ……


    背了五篇《文選》的時候,張川柏到了洛陽。


    “我要趕著迴去複命,在此略作休息就出發,張小郎行不行?”方迴問。


    “中!”


    “那我們一會兒進到洛陽,先去驛站換車馬,再去市裏吃飯。我想吃羊肉,張小郎意下如何?”


    “中!”


    不管方迴問什麽,張川柏都說“中”。


    好評是沒有的,全是“中”評。


    方迴失笑:“雖然這裏是洛陽,你也不必事事都說中。”


    “主事說得是,額明白了~~額都聽你滴~~”張三郎從善如流。


    方迴:“……”


    小孩兒就是小孩兒!


    不緊張了,就玩起花樣?


    曹大夫是訓詁學專家,研究字義和讀音,張川柏也很有語言學天賦啊!


    張遠誌和同行的人一起搬行李……他們兄弟的行李不多,最值錢的就是“上清霜”。


    想個辦法把這些藥賣個高價,在長安就不缺錢花。


    至於想什麽辦法,他們已經有了好主意。


    ……


    張川柏望著巍峨的洛陽城門,曆史的塵埃撲麵而來。


    仿佛看到許多畫麵從眼前閃過。


    未來的東都洛陽、神都洛陽!


    大唐盛世的象征,一個是創造“貞觀之治”的長安,另一個就是洛陽。


    隋唐大運河,讓洛陽成了南北物資流通的核心。


    洛陽經曆隋末大戰變得蕭條,經過大唐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雖然還沒有未來神都的繁華,也是一等一的大城。


    和江都的秀麗相比,洛陽是另一種氣勢。


    張川柏邁著公雞花花的步伐,“喔喔喔”地進入這座大城。


    洛陽已是如此,長安該是何等雄偉?


    那位創造貞觀之治的大唐天子又是何等霸氣?


    那些鼎鼎大名的人:魏征、尉遲敬德、程咬金、長孫無忌……等等,能見到嗎?


    筆友李九郎呢?題目都寫完了嗎?我再考一考你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