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書半日,兩個小兒郎都餓了,坐在廊下等人送飯過來。
江都神童第一次來盧家做客,盧家的廚子很重視。
……自家小郎君去張家吃過一頓飯,迴來就讚不絕口,給他們很大的壓力。
不一會兒,廚子帶著人來上飯菜。
兩個小郎君麵前各一個食案,菜肴依次端上。
在張川柏麵前,從左至右,是帶骨的烤肉,一份蒸雞,香噴噴的稻米飯、一碗羹湯。
醬料和醋放在近處,蔥末最遠。
再看看盧照鄰那邊,也是同樣。
《禮記》說“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末,酒漿處右。”
張川柏還沒開始讀《禮記》,隻隱約感覺食物擺放很合理。
比如醬料靠得近,不會滴得滿桌都是。
他們也像大人“廊下食”一樣邊吃邊說話。
“我阿耶以前在官署吃完飯就可以迴家,最近卻忙到很晚。”盧照鄰隨口說,“官署原本的主簿犯事獲罪,原倉曹顧百裏檢校主簿,很多事要我明府和我阿耶幫助。”
“檢校”就是臨時代理,後麵可能轉正。
“哦……”張川柏漫不經心地迴應,認真幹飯。
阿耶跟他講過官府的事,不過他還小,對官場不感興趣。
“飯菜可合胃口,要不要添一些?”盧照鄰又關心客人。
張川柏連忙說:“很好吃!這些都吃不完,不用再添!我真羨慕你啊,可以每天吃那麽好的菜!”
盧照鄰笑道:“今天有客人來,廚子害怕失禮呢!平日都是隨便煮一碗麵,我喜歡麵食。”
畢竟是幽州人。
“哦!那我以後常來,你們不用那麽客氣!我吃稀粥配酸菜就可以,若有辣腳子薑或者泡蘿卜,就更好啦!”張川柏語氣很真誠。
“好。”盧照鄰爽快答應。
張川柏:“……”
不禁有一點點後悔。
其實,添一個鹹鴨蛋或者煎雞蛋,也是可以的。
盧照鄰似乎發現了張川柏的糾結,低頭笑著吃飯不戳穿。
逗一逗有趣的未來小師弟,可以提高食欲,多吃兩口飯~~
飯後休息片刻,一個灰布裹頭的“庶仆”劉二帶張川柏和盧照鄰去找木匠。
庶仆是官府以服役等方式換來的服務人員,人家是良民,不是奴仆。
江都尉配置庶仆二人,都是本地人。
帶路的劉二看了張川柏好幾眼,欲言又止。
張川柏客氣地問:“這位大叔,你認得我?”
劉二透露消息:“昨日官田的熱鬧,我也聽說了。縣學那些驕傲的學生知道你兄長在迴春堂,可能會去找他麻煩。”
張川柏很淡定:“這樣啊!吵架的話,我大兄不會輸的。”
盧照鄰嚴肅地說:“神童總是遭人嫉妒,我就時常遇到這種事,你將來也要習慣。”
張川柏點點頭,這才剛開始呢!
……
有本地人帶路,他們很快見到提前召集的幾個木匠。
木匠們聽到張川柏的名字,目光都亮了!
“是張家灣的張三郎啊!你很厲害,我們都知道你!”
“是啊!我家三歲小兒都說想做你義子!”
張川柏赧然,我這個年紀收義子?
多不意思啊~~
“哪裏哪裏?過獎過獎!”他謙虛地說。
“嗯?哪裏?”木匠們愣了愣。
要誇得具體一點嗎?
其中一個說:“前些時候,我去過張家灣,找張春生學代耕架,他說新犁和代耕架,都是張川柏小郎君發明的。”
“我雖然沒有去,但我拆了一套代耕架,摸索著學會了。”另一個老木匠說,“小神童從何想來!我幹了一輩子的木匠都想不到!”
學到新技術,就多一樣生存技能!
現在又能學新紡織機!
小郎君簡直是活菩薩啊!
眾人對著誇張川柏一頓誇讚,說他像仙童下凡……連一旁的盧照鄰都被冷落了。
張川柏沒想到春生叔也幫自己揚名。
他感受到眾人誠摯的熱情,心裏暖洋洋的,知道自己的善意沒有被辜負。
被人感激,好像很舒服呀~~
他笑著解釋:“我隻是從書裏得到啟發,在原有基礎上改良一二。”
“差不多,差不多。改良和發明,不是一個意思?”木匠們樂嗬嗬,“小郎君就是謙虛。”
張川柏紅著臉轉移話題:“開始動手吧?我把圖紙帶來了,給諸位講解新的織機……其實也是根據原本的斜織機改良。”
“稍等。”木匠們看向盧照鄰,“小郎君,我們做這個,可以抵今年的徭役嗎?”
“高郎君怎麽說?”盧照鄰反問。
……奇怪,阿耶明明說過此事可以抵徭役,難道高叔沒有告訴木匠們?
木匠們對視一眼,老實迴答:“高郎君沒說。好叫盧小郎君知道,我們現在有不少活……那個,咳咳,若能抵徭役,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農具。”
盧照鄰點頭:“好吧,我會跟我阿耶說,他多半會同意。”
“多謝小郎君!”木匠們又驚又喜,“請小郎君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做事!”
盧照鄰好像明白了什麽,微微笑道:“做好之後,我還要請你們幫我介紹專門經營家具買賣的木匠或者商人。”
經營家具買賣需要好的木料,沒有門路的普通木匠隻能幹活,做不了大買賣。
“小郎君想訂做家具嗎?好!我幫你找人!”
“我知道有個人家裏幾代做家具,城裏貴人的床榻都是他家訂做的!據說是跟大木材商武家買的好木料!”
木匠們投桃報李,紛紛滿口答應。
他們又高高興興地擼起袖子,聽張川柏講解新織機。
張川柏詫異地看看盧照鄰,世家郎君很會辦事啊……
有些時候,對自己來說很難的事,交給有辦法的人,人家順手就辦好了。
張川柏忙著做紡織機時,張家灣來了一輛牛車……給小三郎送禮物的!
江都神童第一次來盧家做客,盧家的廚子很重視。
……自家小郎君去張家吃過一頓飯,迴來就讚不絕口,給他們很大的壓力。
不一會兒,廚子帶著人來上飯菜。
兩個小郎君麵前各一個食案,菜肴依次端上。
在張川柏麵前,從左至右,是帶骨的烤肉,一份蒸雞,香噴噴的稻米飯、一碗羹湯。
醬料和醋放在近處,蔥末最遠。
再看看盧照鄰那邊,也是同樣。
《禮記》說“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末,酒漿處右。”
張川柏還沒開始讀《禮記》,隻隱約感覺食物擺放很合理。
比如醬料靠得近,不會滴得滿桌都是。
他們也像大人“廊下食”一樣邊吃邊說話。
“我阿耶以前在官署吃完飯就可以迴家,最近卻忙到很晚。”盧照鄰隨口說,“官署原本的主簿犯事獲罪,原倉曹顧百裏檢校主簿,很多事要我明府和我阿耶幫助。”
“檢校”就是臨時代理,後麵可能轉正。
“哦……”張川柏漫不經心地迴應,認真幹飯。
阿耶跟他講過官府的事,不過他還小,對官場不感興趣。
“飯菜可合胃口,要不要添一些?”盧照鄰又關心客人。
張川柏連忙說:“很好吃!這些都吃不完,不用再添!我真羨慕你啊,可以每天吃那麽好的菜!”
盧照鄰笑道:“今天有客人來,廚子害怕失禮呢!平日都是隨便煮一碗麵,我喜歡麵食。”
畢竟是幽州人。
“哦!那我以後常來,你們不用那麽客氣!我吃稀粥配酸菜就可以,若有辣腳子薑或者泡蘿卜,就更好啦!”張川柏語氣很真誠。
“好。”盧照鄰爽快答應。
張川柏:“……”
不禁有一點點後悔。
其實,添一個鹹鴨蛋或者煎雞蛋,也是可以的。
盧照鄰似乎發現了張川柏的糾結,低頭笑著吃飯不戳穿。
逗一逗有趣的未來小師弟,可以提高食欲,多吃兩口飯~~
飯後休息片刻,一個灰布裹頭的“庶仆”劉二帶張川柏和盧照鄰去找木匠。
庶仆是官府以服役等方式換來的服務人員,人家是良民,不是奴仆。
江都尉配置庶仆二人,都是本地人。
帶路的劉二看了張川柏好幾眼,欲言又止。
張川柏客氣地問:“這位大叔,你認得我?”
劉二透露消息:“昨日官田的熱鬧,我也聽說了。縣學那些驕傲的學生知道你兄長在迴春堂,可能會去找他麻煩。”
張川柏很淡定:“這樣啊!吵架的話,我大兄不會輸的。”
盧照鄰嚴肅地說:“神童總是遭人嫉妒,我就時常遇到這種事,你將來也要習慣。”
張川柏點點頭,這才剛開始呢!
……
有本地人帶路,他們很快見到提前召集的幾個木匠。
木匠們聽到張川柏的名字,目光都亮了!
“是張家灣的張三郎啊!你很厲害,我們都知道你!”
“是啊!我家三歲小兒都說想做你義子!”
張川柏赧然,我這個年紀收義子?
多不意思啊~~
“哪裏哪裏?過獎過獎!”他謙虛地說。
“嗯?哪裏?”木匠們愣了愣。
要誇得具體一點嗎?
其中一個說:“前些時候,我去過張家灣,找張春生學代耕架,他說新犁和代耕架,都是張川柏小郎君發明的。”
“我雖然沒有去,但我拆了一套代耕架,摸索著學會了。”另一個老木匠說,“小神童從何想來!我幹了一輩子的木匠都想不到!”
學到新技術,就多一樣生存技能!
現在又能學新紡織機!
小郎君簡直是活菩薩啊!
眾人對著誇張川柏一頓誇讚,說他像仙童下凡……連一旁的盧照鄰都被冷落了。
張川柏沒想到春生叔也幫自己揚名。
他感受到眾人誠摯的熱情,心裏暖洋洋的,知道自己的善意沒有被辜負。
被人感激,好像很舒服呀~~
他笑著解釋:“我隻是從書裏得到啟發,在原有基礎上改良一二。”
“差不多,差不多。改良和發明,不是一個意思?”木匠們樂嗬嗬,“小郎君就是謙虛。”
張川柏紅著臉轉移話題:“開始動手吧?我把圖紙帶來了,給諸位講解新的織機……其實也是根據原本的斜織機改良。”
“稍等。”木匠們看向盧照鄰,“小郎君,我們做這個,可以抵今年的徭役嗎?”
“高郎君怎麽說?”盧照鄰反問。
……奇怪,阿耶明明說過此事可以抵徭役,難道高叔沒有告訴木匠們?
木匠們對視一眼,老實迴答:“高郎君沒說。好叫盧小郎君知道,我們現在有不少活……那個,咳咳,若能抵徭役,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農具。”
盧照鄰點頭:“好吧,我會跟我阿耶說,他多半會同意。”
“多謝小郎君!”木匠們又驚又喜,“請小郎君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做事!”
盧照鄰好像明白了什麽,微微笑道:“做好之後,我還要請你們幫我介紹專門經營家具買賣的木匠或者商人。”
經營家具買賣需要好的木料,沒有門路的普通木匠隻能幹活,做不了大買賣。
“小郎君想訂做家具嗎?好!我幫你找人!”
“我知道有個人家裏幾代做家具,城裏貴人的床榻都是他家訂做的!據說是跟大木材商武家買的好木料!”
木匠們投桃報李,紛紛滿口答應。
他們又高高興興地擼起袖子,聽張川柏講解新織機。
張川柏詫異地看看盧照鄰,世家郎君很會辦事啊……
有些時候,對自己來說很難的事,交給有辦法的人,人家順手就辦好了。
張川柏忙著做紡織機時,張家灣來了一輛牛車……給小三郎送禮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