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是揚州的一部分。


    隋煬帝楊廣很喜歡揚州,作《江都宮樂歌》,描繪了一副令人向往的景色:


    揚州舊處可淹留,台榭高明複好遊。


    風亭芳樹迎早夏,長皋麥隴送餘秋。


    淥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躍紫騮。


    綠觴素蟻流霞飲,長袖清歌樂戲州。


    繁華熱鬧,如夢似幻。


    大夢誰先醒?


    張川柏的記憶中,城裏的房屋很高大、人很多。


    有百姓居住的“裏”,還有專門做買賣的“市”。


    “市”裏什麽稀罕的都買得到,是最熱鬧的地方。


    但不知是因為他長大了一些,還是在夢中見過世麵,進城之後他覺得……


    不過如此。


    “好安靜哦,人怎麽那麽少?房屋也變矮了?”他左顧右盼,眼神失望。


    張遠誌說:“是你長高了!非年非節,大好春光,誰沒事在路上閑逛?走吧……唉……”


    靠近醫館,不禁緊張。


    張川柏聽到兄長歎氣,眼珠滴溜溜一轉:“甄醫師讓你背的書,你沒背完?”


    開學恐懼症?


    “……”張遠誌鬱悶地說,“天天不是插秧就是耕地,比阿黃還累,夜裏腳都不洗就睡……哪有精神背書!”


    “阿耶不是給你空了時間?你去摸魚。”張川柏毫不留情地拆穿。


    張遠誌瞪大眼睛:“……夥伴們喊我,我能不去嗎?摸到魚,還不是喂了你這花狸奴。”


    兄弟倆說著話,不知不覺走到市附近的迴春堂。


    ……


    張遠誌琢磨著怎麽應對師父,要麽先聲奪人,炫耀救牛壯舉?


    然而……


    一進醫館的門,他就嚇得愣住,拉著小弟瞬移後退。


    大師兄趙貞固端著一碗藥,把二師兄黎平逼到牆角……


    “師弟,你喝吧!這是妙應真人研製的火藥,從藥性看可治療風寒……師兄不會害你。”


    趙貞固一手扶著黎平的頭,似乎下一刻就要強製灌藥。


    黎平帶著哭腔說:“可是我沒得風寒啊!”


    躲無可躲之際,他見到張家兄弟,像看到救苦救難的神仙,連忙唿救:“師弟!師弟救我!”


    張遠誌想退出醫館,已經來不及。


    趙貞固也發現了他,頓時鬆開黎平,大步走過來:“小師弟迴來得正好,快試試新藥!”


    “師兄,我不……”


    什麽火藥?


    藥能亂吃?


    張川柏終於知道長兄勇敢給家人開藥的習慣從何而來。


    原來,這兩個比長兄大不了多少的師兄們也如此……勇猛真性情。


    他擋在張遠誌身前,大聲說:“住手!我阿兄也沒得風寒!”


    趙貞固輕咳兩聲,解釋:“小郎有所不知,我給一個沒得病的人喝,再找一個得風寒的人喂藥,兩相映證才知道藥是否有效。”


    “那你為何不自己喝?”張川柏問。


    趙貞固說:“我們師兄弟,向來是互相配合的……我也沒少喝你大兄煮的藥。”


    “可是火藥以前沒有人用過,說不定是外用藥啊!”黎平縮在角落反駁。


    瑟瑟發抖。


    趙貞固理直氣壯:“從藥性來看,治風寒也未為不可!”


    他又看向張川柏:“妙應真人,你不知道吧?我跟你說……”


    “知道。”張川柏打斷。


    孫思邈,孫神醫!


    孫思邈醫德高尚,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將自己辛苦編纂的醫書對外公開。


    趙貞固能得到火藥的藥方不出奇。


    雖然……但是,口服火藥會中毒的吧?


    正在僵持之間,醫師甄聞道從外麵走進來,詫異地說:“怎麽那麽熱鬧?咦,遠誌迴來了?”


    “師父!”張遠誌和黎平如蒙大赦,竄到甄聞道身後躲起來。


    張川柏大眼睛一轉,也跟著躲到甄醫師屁股後麵,探出一顆腦袋觀察局勢。


    想不到大兄在醫館的生活,竟是這般水深火熱。


    “貞固,你又欺負師弟們了。”甄聞道微微皺眉,“不是跟你說了,火藥是用來煉丹的?不可擅自口服。”


    “師父聽我解釋……”


    趙貞固滔滔不絕,辯解火藥治風寒的原理。


    忽然,甄聞道的手迅速揮動,將那碗被遺忘在一旁的藥倒入趙貞固口中。


    張川柏:……


    此時此刻,我害怕極了。


    大兄當機立斷插牛屁股的動作,肯定是跟甄醫師學的。


    “咳咳!咳咳!”


    趙貞固被嗆得直流眼淚,好一會兒可憐兮兮地說:“苦!是苦的!還有一股奇特的味道……嗯,下次我加一點蜜。”


    甄聞道搖搖頭,揮手:“你自己去做記錄!遠誌跟我來……小三郎也來吧,我那裏有蜂蜜。”


    “甄醫師好!”張川柏轉出來,脆生生地說:“我阿耶很想念醫師,讓我們向你問好。還說長兄駑鈍,多勞醫師費心。”


    “你阿耶阿娘可好?家裏的秧苗插好了嗎?我這幾日,恍惚聽到張家神童的名聲啊!”


    甄聞道很和藹,帶著張家兄弟往裏間走。


    身後傳來黎平好奇的聲音:“大師兄,你覺得哪裏不舒服?要不要喝水?肚子疼你告訴我啊!”


    “一邊去。”


    ……


    穿過一個小院子,走進甄聞道的書房,淡淡的藥香讓人心曠神怡。


    甄聞道隨和地讓張家兄弟坐,神色嚴肅:“我讓你背的書,你一定沒背吧?”


    看學生滿臉陰虛,就知道肯定心虛。


    “呃……師父,我幹了一件大事啊!”張遠誌立刻拿出應對方案。


    背書?


    比得上救牛一命重要?


    “說時遲,那時快……當時我很緊張,但想起師父的教導……”


    甄聞道認真聽著,神色漸漸舒緩,救牛也是救啊!


    待張遠誌說完,他微笑著說:“你應對得不錯!沒想到張家有做秧馬的小神童,還有給牛接生的小神童。”


    證明什麽?


    證明師父教得好啊!


    張川柏一直安安靜靜坐在一旁,聞言詫異地說:“甄醫師也知道秧馬?”


    “知道!張家灣離城近,來往的人很快傳開了。”


    “難怪……我說這些日子,怎麽總有陌生人來張家灣。”張川柏恍然。


    甄聞道看著小三郎,神色似笑非笑:“你阿耶是個有遠見的。”


    世人重神童,名氣大的神童甚至可能被官員表薦入朝廷,直接授官。


    於是有人為孩子刻意營造名聲,真真假假的“神童”像雨後春筍一樣在各地冒出。


    神童也會被人質疑……


    比如江都有人懷疑,盧照鄰的那篇文章,其實是其長輩所做。


    甄聞道知道張衍家中有農書。


    他也不禁懷疑,秧馬是張衍所做,安在張川柏的頭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