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轅犁的圖紙雖然清晰出現在張川柏的腦海。


    但他畢竟是個小孩,小短手握著炭條,在紙上描繪線條……即便是照葫蘆畫瓢也有難處。


    一著急手抖畫錯,他又抓耳撓腮,臉上都是黑炭。


    “耶耶~”小花狸奴委委屈屈。


    “就來~”阿耶應聲而來。


    在阿耶的幫助下,才把整體結構圖、各部件圖畫清楚。


    “手都酸了。”張川柏甩著手。


    參與到圖紙繪製,張衍在心中模擬了一遍曲轅犁犁田,對新農具信心滿滿。


    “三郎有大功德。”張衍摸摸兒子的,“阿耶去找你春生叔一起做,他的手藝比我好……你可以去玩了。”


    張川柏歡唿一聲:“交給阿耶啦!”


    什麽是大功德呢?


    上天給他奇遇,他想讓家裏人幹活更輕鬆、收獲更多的糧食。


    如此而已。


    ……


    半職業木匠張春生看了一會兒圖紙,對張衍說:“真是你家三郎想出來的?”


    “書裏得的啟發。”張衍含糊其辭。


    張春生滿臉敬佩:“那怪不得,書裏什麽都有!但也是咱們三郎聰慧,要不然天下讀書人那麽多,怎麽就隻有他想到呢?”


    張衍笑道:“曲轅犁到底好不好,還得做出來試用才知道。若是好用,可以開墾更多的地。”


    經過隋末戰亂,人口銳減。


    朝廷休養生息,用各種努力恢複人口。但人口不是短時間能迅速恢複的。


    到貞觀十三年,才有三百萬戶、一千二百多萬人。


    土地丟荒,人口少,“均田製”可以落實。但勞動力卻不足,開荒是一個大難題。


    張春生擼起袖子:“做!先做這個!今年能多收三兩鬥,我也給三郎送魚!”


    張衍說:“他現在惦記鴨子。”


    “那就送鴨子!”張春生很爽快。


    他本來就喜歡小孩兒,現在更覺得阿衍家的小三郎是天下最可愛的,恨不得抱迴來自家養。


    張衍一心兩用,一邊打下手,一邊心思飄散。


    春生兄誇三郎聰慧,而江都城現在就有一個神童。


    去年,新江都尉盧仁朂(xu)上任,發布一篇《勸江都農桑詩》,詩詞典雅清麗又朗朗上口,瞬間全城傳播。


    盧仁朂很快澄清,詩是他十歲出頭的兒子盧照鄰所作。


    此事令全城讀書人震驚,連張衍這個“隱居”的半讀書人都有所耳聞。


    神童盧照鄰隨即拜入江都名士曹憲門下。


    名師收高徒,實乃一樁佳話。


    盧少府勸農桑,我們三郎改良農具;盧家有神童,我們張家也有神童。


    是不是,可以大膽地想想三郎的前程呢?


    曹憲啊……


    刨木花帶出木頭的清香,張衍的目光被張春生靈巧利落的手法吸引,一下子迴過神。


    嗯,還是先幹好眼前的活吧!


    腳踏實地,什麽時候都不容易出錯。


    ……


    張川柏不知道,阿耶對他的前程有了新的打算。


    阿耶做曲轅犁的時候,他跟長兄張遠誌一起,給一頭母牛接生。


    確切說,是阿兄在給母牛接生,他在緊張地觀摩。


    事情有一點點奇怪,神醫阿兄竟然給牛接生!


    張遠誌:……其實我被拉來的時候也有些懵。


    但現在已經顧不上。


    汗流浹背了。


    他家姑母嫁到附近陸家莊,今日表兄陸慎之匆匆忙忙把他拉過來。


    他還以為陸家有人病了,急慌慌跑了一路差點斷氣……沒想到是牛難產。


    該怎麽說呢?


    承蒙姑母看得起~~


    旁人議論紛紛:


    “是牛崽太大了嗎?陸家給牛吃了什麽?”


    “怪事!牛下崽讓人幫忙,還是個半大少年。”


    “這是陸家媳婦的侄子,在城裏學醫的……唉呀!小郎別湊那麽近,當心讓牛踹了!”


    “小少年行不行啊?”


    張川柏叉腰:“行!我阿兄肯定行!甄醫師都說他有天賦!”


    張家小神醫,怎麽能不行!


    張遠誌:“……”


    深吸一口氣,我不緊張,誰緊張誰是狗。


    “大表兄,你幫我拽著牛尾巴,我要動手了。”張遠誌吩咐。


    被點名的陸慎之嚇了一跳,還沒反應過來,手心裏多了一條牛尾巴。


    這樣的場麵,他很害怕啊!


    但這是自家的牛,沒道理讓表弟冒著被踹的風險上前,自己躲著。


    張遠誌又吩咐:“誰幫我取三根麻繩過來。”


    “我我我!”


    陸家其他小兒郎連忙跑迴家找麻繩。


    “有米!堅持住!”


    “有米!你可以的!”


    小兒郎們給母牛鼓勁,母牛的名字怪好聽的~~


    下一刻,所有人的聲音戛然而止。


    啊啊啊啊……他插進去了!


    張家大郎的手插進去了!


    他當機立斷、麵不改色、幹脆利落地插進去了!


    ……


    江都城有神童盧照鄰。


    張家灣有神童張川柏——秧馬已經在附近村莊傳開,得到普遍讚美。


    但現在,陸家莊的人認為,還可以加一個神童——神醫張大郎。


    他真的成功幫難產的母牛接生了小牛犢。


    張遠誌在確認小牛犢的胎位之後,將麻繩塞進去……一通緊張又細致的操作後,招唿幾個壯漢一起把小牛犢扯了出來。


    真扯犢子。


    全場靜默,緊張得腿都發抖。


    即便是鄉間,也不是人人都見過母牛產崽。


    原來……新生命的誕生如此不易。


    又是如此,讓人激動。


    小牛犢落地的那一刻,一片歡唿沸騰。


    “生了!生了!我媳婦……哦,不對!有米生了!”


    “神童啊!張大郎你真是神童!”


    “張三郎也是神童,隻有二郎平平無奇。”


    “甄醫師不愧是醫生,學生連牛都能治。”


    這年頭,牛命和人命哪個更珍貴……還真說不準。


    方才質疑態度翻轉,熱情地讚美張家兄弟。


    即便自家沒有牛的,也不吝嗇誇獎……說不定哪天就有牛了呢?


    被鄉親們熱情環繞的張遠誌,第一次感受到出名的煩惱。


    三弟被人包圍誇獎的時候,感覺也是這樣的吧?


    有一些赧然、一些無措……又有自豪。


    神醫……咦?


    我是要做神醫,不是要做獸醫啊!


    張遠誌的神色僵硬。


    陸家老翁見狀,連忙說:“讓張大郎去歇歇,我們神童費心費力忙活半日,肯定累極了。”


    張遠誌迴過神:“諸位過獎了,我隻是略懂,略懂。再說,我三弟才是童,我不是童。”


    “怎麽不是?”陸翁反駁,“天下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歲為‘中’,二十一為‘丁’……你不到十六歲,和三郎一樣是小兒。”


    “阿兄是小兒!小神醫!”張川柏哈哈大笑。


    他替母牛有米高興,更替阿兄自豪。


    以後可以驕傲地炫耀,我長兄專業扯犢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