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在前麵牽著馬,一行人順著聲音走去。
那裏沒有什麽正經的路,高高低低,他們穿過沙灘,看到了一簇人家,大約有四五百家,都住得很好。
這裏依山傍水,家家戶戶的柴門都緊閉著,竹院也關著。
沙灘上的鷺鳥在睡夢中,柳林外的杜鵑叫聲淒冷。
短笛沒有聲音,寒砧也不發出韻律。
紅蓼枝在風中搖曳,黃蘆葉在風中顫抖。
村頭的狗在稀疏的籬笆邊吠叫,渡口的老漁夫在釣艇上睡覺。
燈火稀少,人煙寂靜,半空中的明月如懸掛的鏡子。
忽然聞到一陣白蘋的香氣,原來是西風從對岸吹來。
三藏下了馬,隻見路頭上有一戶人家,門外豎著一麵幢幡,屋裏有燈光燭火閃爍,香煙彌漫。
三藏說道:
“悟空,這裏和那山凹河邊不一樣。”
“在這人間的屋簷下,可以遮擋冷露,能放心安穩地睡覺。”
“你們都別過來,讓我先到那齋公家門口請求。”
“如果他肯留我,我就招唿你們;要是不留,你們可別撒潑。”
“你們麵容醜陋,隻怕嚇到人,闖出禍來,就沒地方住了。”
行者說道:
“說得有道理。”
“請師父先去,我們在這裏等著。”
那長老摘下鬥笠,光著頭,抖抖衣衫,拖著錫杖,徑直來到人家門外,看到那門半開半掩,三藏不敢擅自進去。
暫且站了一會兒,隻見裏麵走出一個老者,脖子上掛著念珠,口中念著阿彌陀佛,徑直來關門,慌得這長老合掌高聲叫道:
“老施主,貧僧向您問好了。”
那老者迴禮說道:
“你這和尚,來得太遲了。”
三藏說道:
“為什麽這麽說?”
老者說道:
“來遲就沒東西了。”
“早來的話,我家施舍齋飯給僧人,能讓他們吃飽飯,還有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銅錢十文。”
“你怎麽這個時候才來?”
三藏躬身說道:
“老施主,貧僧不是來趕齋的。”
老者說道:
“既然不是趕齋,來這裏幹什麽?”
三藏說道:
“我是東土大唐受皇命前往西天取經的人,如今到了貴處,天色已晚,聽到府上有鼓鈸的聲音,特地來請求借住一宿,天亮就走。”
那老者擺手說道:
“和尚,出家人別撒謊。”
“東土大唐到我這裏,有五萬四千裏路,你這樣孤身一人,怎麽能來?”
三藏說道:
“老施主看得很準,但我還有三個徒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保護著我,才到了這裏。”
老者說道:
“既然有徒弟,為什麽不同來?”
吩咐道:
“請,請,我家裏有地方歇息。”
三藏迴頭喊了聲:
“徒弟,到這裏來。”
那行者本來性子急,八戒生來粗魯,沙僧也莽撞,三個人聽到師父招唿,牽著馬,挑著擔,不問好壞,一陣風就闖了進去。
那老者看到,嚇得跌倒在地,嘴裏直說道:
“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三藏扶起他說道:
“施主別怕,不是妖怪,是我的徒弟。”
老者戰戰兢兢地說道:
“這麽英俊的師父,怎麽找了這樣醜的徒弟!”
三藏說道:
“雖然相貌不好,但是他們卻會降龍伏虎,捉怪擒妖。”
老者半信半疑,扶著唐僧慢慢往裏走。
卻說那三個兇頑的家夥闖入廳房裏,拴好了馬,放下了行李。
那廳中原本有幾個和尚在念經,八戒撅著長嘴喝道:
“那和尚,念的是什麽經?”
那些和尚聽到這一聲問,忽然抬頭看進來的人,隻見嘴長耳朵大,身體粗壯肩膀寬,聲音響如炸雷。
行者和沙僧,容貌更是醜陋。
廳堂裏的幾個和尚,沒有一個不害怕。
闍黎還在念經,班首叫停下。
顧不上磬和鈴,佛像也丟下。
一起吹滅了燈,驚散的光亮一閃一閃。
跌跌撞撞,連門檻都沒跨過!
你頭撞我的頭,像倒下的葫蘆架。
好好的一個道場,變成了大笑話。
這兄弟三人,看到那些人跌跌撞撞的樣子,鼓著掌哈哈大笑。
那些和尚更加害怕,磕頭碰腦,各自顧著性命,全都跑光了,三藏扶著那老者,走上廳堂,燈火全都沒有了,三人還在嘻嘻哈哈地笑。
唐僧罵道:
“這三個家夥,非常不善良!”
“我天天教導,日日叮囑。古人說,不用教導就善良,不是聖人是什麽!”
“教導之後才善良,不是賢人又是什麽!”
“教導了也不善良,不是愚蠢又是什麽!”
“你們這般撒野,實在是最下等最愚蠢的一類!”
“進門不知道分寸,嚇到了老施主,驚散了念經的僧人,把人家的好事都搞砸了,這難道不是給我增添罪過嗎?”
說得他們不敢迴話。
那老者這才相信是他的徒弟,急忙迴頭行禮道:
“老爺,沒大事,沒大事,剛剛關了燈,散了花,佛事將要結束了。”
八戒說道:
“既然結束了,擺出豐盛的齋飯來,我們吃了睡覺。”
老者叫道:
“掌燈來!掌燈來!”
家裏人聽到,大驚小怪地說道:
“廳上在念經,有很多香燭,為什麽又讓掌燈?”
幾個僮仆出來看時,這裏黑洞洞的,隨即點火把拿燈籠,一起擁過來,忽然抬頭看到八戒沙僧,嚇得丟了火把,急忙轉身關上了中門,往裏麵嚷道:
“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行者點燃火把,點亮燈燭,拉過一張交椅,請唐僧坐在上麵,自己和兄弟們坐在兩旁,那老者坐在前麵。
正當大家坐定敘話時,隻聽得裏麵門開處,又走出一個老者,拄著拐杖問道:
“是什麽邪魔,黑夜裏來我善門之家?”
前麵坐的老者急忙起身迎到屏門後,說道:
“哥哥莫嚷,不是邪魔,乃是東土大唐取經的羅漢。”
“徒弟們相貌雖兇,但確實是麵惡心善。”
那老者這才放下拐杖,與唐僧四人行禮。
禮畢,也坐下,吩咐道:
“看茶來,排齋。”
連叫數聲,幾個僮仆戰戰兢兢,不敢上前。
八戒忍不住問道:
“老者,你這仆人,兩邊走來走去是做什麽?”
老者答道:
“教他們捧齋來侍奉老爺。”
八戒又問道:
“幾個人服侍?”
老者說道:
“八個人。”
八戒笑道:
“那白麵師父,隻消一個人;毛臉雷公嘴的,隻消兩個人;那晦氣臉的,要八個人;我得二十個人服侍才夠。”
老者笑道:
“這麽說,想是你的食腸大些。”
八戒答道:
“也將就看得過。”
老者點頭道:
“有人,有人。”
於是叫出了三四十人。
那和尚與老者一問一答地講話,眾人這才不再害怕。
隨後,上麵排了一張桌,請唐僧上坐;
兩邊擺了三張桌,請行者三人坐;
前麵一張桌,坐了二位老者。
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後是麵飯、米飯、閑食、粉湯,排得齊齊整整。
唐長老舉起筷子,先念一卷《啟齋經》。
那呆子八戒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哪裏等唐僧念完經,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轉眼就吃光了。
那裏沒有什麽正經的路,高高低低,他們穿過沙灘,看到了一簇人家,大約有四五百家,都住得很好。
這裏依山傍水,家家戶戶的柴門都緊閉著,竹院也關著。
沙灘上的鷺鳥在睡夢中,柳林外的杜鵑叫聲淒冷。
短笛沒有聲音,寒砧也不發出韻律。
紅蓼枝在風中搖曳,黃蘆葉在風中顫抖。
村頭的狗在稀疏的籬笆邊吠叫,渡口的老漁夫在釣艇上睡覺。
燈火稀少,人煙寂靜,半空中的明月如懸掛的鏡子。
忽然聞到一陣白蘋的香氣,原來是西風從對岸吹來。
三藏下了馬,隻見路頭上有一戶人家,門外豎著一麵幢幡,屋裏有燈光燭火閃爍,香煙彌漫。
三藏說道:
“悟空,這裏和那山凹河邊不一樣。”
“在這人間的屋簷下,可以遮擋冷露,能放心安穩地睡覺。”
“你們都別過來,讓我先到那齋公家門口請求。”
“如果他肯留我,我就招唿你們;要是不留,你們可別撒潑。”
“你們麵容醜陋,隻怕嚇到人,闖出禍來,就沒地方住了。”
行者說道:
“說得有道理。”
“請師父先去,我們在這裏等著。”
那長老摘下鬥笠,光著頭,抖抖衣衫,拖著錫杖,徑直來到人家門外,看到那門半開半掩,三藏不敢擅自進去。
暫且站了一會兒,隻見裏麵走出一個老者,脖子上掛著念珠,口中念著阿彌陀佛,徑直來關門,慌得這長老合掌高聲叫道:
“老施主,貧僧向您問好了。”
那老者迴禮說道:
“你這和尚,來得太遲了。”
三藏說道:
“為什麽這麽說?”
老者說道:
“來遲就沒東西了。”
“早來的話,我家施舍齋飯給僧人,能讓他們吃飽飯,還有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銅錢十文。”
“你怎麽這個時候才來?”
三藏躬身說道:
“老施主,貧僧不是來趕齋的。”
老者說道:
“既然不是趕齋,來這裏幹什麽?”
三藏說道:
“我是東土大唐受皇命前往西天取經的人,如今到了貴處,天色已晚,聽到府上有鼓鈸的聲音,特地來請求借住一宿,天亮就走。”
那老者擺手說道:
“和尚,出家人別撒謊。”
“東土大唐到我這裏,有五萬四千裏路,你這樣孤身一人,怎麽能來?”
三藏說道:
“老施主看得很準,但我還有三個徒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保護著我,才到了這裏。”
老者說道:
“既然有徒弟,為什麽不同來?”
吩咐道:
“請,請,我家裏有地方歇息。”
三藏迴頭喊了聲:
“徒弟,到這裏來。”
那行者本來性子急,八戒生來粗魯,沙僧也莽撞,三個人聽到師父招唿,牽著馬,挑著擔,不問好壞,一陣風就闖了進去。
那老者看到,嚇得跌倒在地,嘴裏直說道:
“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三藏扶起他說道:
“施主別怕,不是妖怪,是我的徒弟。”
老者戰戰兢兢地說道:
“這麽英俊的師父,怎麽找了這樣醜的徒弟!”
三藏說道:
“雖然相貌不好,但是他們卻會降龍伏虎,捉怪擒妖。”
老者半信半疑,扶著唐僧慢慢往裏走。
卻說那三個兇頑的家夥闖入廳房裏,拴好了馬,放下了行李。
那廳中原本有幾個和尚在念經,八戒撅著長嘴喝道:
“那和尚,念的是什麽經?”
那些和尚聽到這一聲問,忽然抬頭看進來的人,隻見嘴長耳朵大,身體粗壯肩膀寬,聲音響如炸雷。
行者和沙僧,容貌更是醜陋。
廳堂裏的幾個和尚,沒有一個不害怕。
闍黎還在念經,班首叫停下。
顧不上磬和鈴,佛像也丟下。
一起吹滅了燈,驚散的光亮一閃一閃。
跌跌撞撞,連門檻都沒跨過!
你頭撞我的頭,像倒下的葫蘆架。
好好的一個道場,變成了大笑話。
這兄弟三人,看到那些人跌跌撞撞的樣子,鼓著掌哈哈大笑。
那些和尚更加害怕,磕頭碰腦,各自顧著性命,全都跑光了,三藏扶著那老者,走上廳堂,燈火全都沒有了,三人還在嘻嘻哈哈地笑。
唐僧罵道:
“這三個家夥,非常不善良!”
“我天天教導,日日叮囑。古人說,不用教導就善良,不是聖人是什麽!”
“教導之後才善良,不是賢人又是什麽!”
“教導了也不善良,不是愚蠢又是什麽!”
“你們這般撒野,實在是最下等最愚蠢的一類!”
“進門不知道分寸,嚇到了老施主,驚散了念經的僧人,把人家的好事都搞砸了,這難道不是給我增添罪過嗎?”
說得他們不敢迴話。
那老者這才相信是他的徒弟,急忙迴頭行禮道:
“老爺,沒大事,沒大事,剛剛關了燈,散了花,佛事將要結束了。”
八戒說道:
“既然結束了,擺出豐盛的齋飯來,我們吃了睡覺。”
老者叫道:
“掌燈來!掌燈來!”
家裏人聽到,大驚小怪地說道:
“廳上在念經,有很多香燭,為什麽又讓掌燈?”
幾個僮仆出來看時,這裏黑洞洞的,隨即點火把拿燈籠,一起擁過來,忽然抬頭看到八戒沙僧,嚇得丟了火把,急忙轉身關上了中門,往裏麵嚷道:
“妖怪來了!妖怪來了!”
行者點燃火把,點亮燈燭,拉過一張交椅,請唐僧坐在上麵,自己和兄弟們坐在兩旁,那老者坐在前麵。
正當大家坐定敘話時,隻聽得裏麵門開處,又走出一個老者,拄著拐杖問道:
“是什麽邪魔,黑夜裏來我善門之家?”
前麵坐的老者急忙起身迎到屏門後,說道:
“哥哥莫嚷,不是邪魔,乃是東土大唐取經的羅漢。”
“徒弟們相貌雖兇,但確實是麵惡心善。”
那老者這才放下拐杖,與唐僧四人行禮。
禮畢,也坐下,吩咐道:
“看茶來,排齋。”
連叫數聲,幾個僮仆戰戰兢兢,不敢上前。
八戒忍不住問道:
“老者,你這仆人,兩邊走來走去是做什麽?”
老者答道:
“教他們捧齋來侍奉老爺。”
八戒又問道:
“幾個人服侍?”
老者說道:
“八個人。”
八戒笑道:
“那白麵師父,隻消一個人;毛臉雷公嘴的,隻消兩個人;那晦氣臉的,要八個人;我得二十個人服侍才夠。”
老者笑道:
“這麽說,想是你的食腸大些。”
八戒答道:
“也將就看得過。”
老者點頭道:
“有人,有人。”
於是叫出了三四十人。
那和尚與老者一問一答地講話,眾人這才不再害怕。
隨後,上麵排了一張桌,請唐僧上坐;
兩邊擺了三張桌,請行者三人坐;
前麵一張桌,坐了二位老者。
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後是麵飯、米飯、閑食、粉湯,排得齊齊整整。
唐長老舉起筷子,先念一卷《啟齋經》。
那呆子八戒一則有些急吞,二來有些餓了,哪裏等唐僧念完經,拿過紅漆木碗來,把一碗白米飯,撲的丟下口去,轉眼就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