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孫悟空左手捏了沙僧一下,右手捏了豬八戒一下,這二人頓時心領神會,坐在高處板著臉,一言不發,靜如泥塑金裝的神像,任憑那些道士點燈打火,前後查看。
他們三人偽裝得嚴絲合縫,毫無破綻。
虎力大仙道:
“這裏沒有歹人,那供品怎麽被吃得幹幹淨淨?”
鹿力大仙觀察了一番,說道:
“這明顯是被人吃的痕跡,有皮的都剝了,有核的都吐了出來,可卻不見人影,實在奇怪。”
羊力大仙說道:
“師兄不必疑心。”
“這些供品被吃,想必是我們一片虔誠之心打動了天界。”
“從我們白天誦經祈禱到通宵點燈,又有朝廷禦賜的庭院寶殿,定是三清祖師聖駕降臨,享用了這些供養。”
“既然三清爺爺降臨未歸,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向他們祈求些聖水金丹,獻給朝廷,豈不是既能保國王長生,又能顯現我們的功勞?”
虎力大仙點頭道:
“有理。”
隨即吩咐:
“徒弟們奏樂誦經!”
“另外取法衣來,我要步罡拜禱。”
小道士們領命,一切準備停當。
樂聲響起,磬聲清脆,道士們齊聲誦讀《黃庭道德真經》。
虎力大仙披上法衣,手持玉簡,開始儀式,對著空中舞蹈揚塵,拜伏於地,虔誠祈禱道:
“誠惶誠恐,稽首歸依。
臣等興教,仰望清虛。
滅僧鄙俚,敬道光輝。
敕修寶殿,禦製庭闈。
廣陳供養,高掛龍旗。
通宵秉燭,鎮日香菲。
一誠達上,寸敬虔歸。
今蒙降駕,未返仙車。
望賜些金丹聖水,進與朝廷,壽比南山。”
“我心虛謹,恭敬地歸依上天。
我們這些臣子,致力於教化,仰望著清靜的天道。
去除那些低俗的僧人,敬奉道教的光輝。
命令修建寶殿,設計庭院。
廣泛陳設供品,高高懸掛龍旗。
整夜點亮蠟燭,日間香氣四溢。
心誠恭敬,虔誠歸依。
今天得以迎接降臨的聖駕,未見天上仙車歸來。
希望能夠賜予一些金丹聖水,送給朝廷,願壽命如南山般長久。”
八戒聽了,心裏忐忑不安,悄悄對行者道:
“這可麻煩了。”
“我們吃了東西卻沒趕緊走,如今他們這麽虔誠禱告,我們怎麽迴應呢?”
行者捏了八戒一下,忽然開口道:
“晚輩小仙,切勿多禮。”
“我等乃從蟠桃會上來的,身上並未帶金丹聖水,待改日再來賜與你們。”
眾道士一聽見聲音,頓時嚇得衣服都在顫抖,跪伏在地,不住叩頭,求道:
“爺爺啊!既然活天尊親臨,就千萬別讓我們空手而歸,好歹賜個長生之法吧!”
鹿力大仙上前,再次伏地拜道:
“揚塵頓首,謹辦丹誠。”
“微臣歸命,俯仰三清。自來此界,興道除僧。”
國王心喜,敬重玄齡。
羅天大醮,徹夜看經。
幸天尊之不棄,降聖駕而臨庭。
俯求垂念,仰望恩榮。
勢必留些聖水,與弟子們延壽長生。”
“揚起塵土,恭敬地低頭,謹以真誠來奉獻。
微臣歸命,仰望三清(指道家三位至高神隻)。
從來此界,致力於興道,驅逐僧人。
國王心中欣喜,尊敬玄齡(可能指某位高僧或道士)。
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徹夜誦經。
幸得天尊不棄,聖駕降臨,蒞臨朝庭。
低頭祈求神明垂憐,仰望聖恩榮耀。
希望能夠賜下聖水,保佑弟子們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沙僧輕輕捏了行者一下,悄聲道:
“大哥,情況緊急了,他們又來禱告了。”
行者笑道:
“那就給他們點吧。”
八戒小聲嘀咕:
“哪裏來的聖水?”
行者答道:
“你隻看著我,我有的時候,你們自然也會有。”
這時,殿內樂聲已停,行者開口道:
“晚輩小仙,不必再拜。”
“我本不打算留聖水,但怕斷了你們道統;若要賜些,倒也不是難事。”
眾道士一聽,大喜過望,齊齊跪拜道:
“萬望天尊體念弟子虔心,恩賜聖水。”
“我等必定廣宣道德,讓國王敬奉玄門。”
行者道:
“既如此,取器皿來。”
眾道士叩謝不已,急忙準備器皿。
虎力大仙抬來一口大缸,放在殿上;
鹿力大仙端來一隻砂盆,放在供桌上;
羊力大仙取下花瓶,摘去花朵,擺在中間。
行者道:
“你們都退出殿外,把門關好,不要泄露天機,我這就賜些聖水。”
眾道士一聽,連忙跪伏於殿外丹墀之下,掩上了殿門,等待聖水降臨。
那孫行者立即站起身來,掀起虎皮裙,撒了一瓶子尿進去。
豬八戒見狀,喜笑顏開地說道:
“哥啊,我跟你做了這麽多年兄弟,就這件事還沒見你幹過。”
“剛才我吃了些東西,正愁沒機會幹這事兒呢!”
說罷,這呆子揭開衣服,“忽喇喇”地撒了一砂盆尿,聲音像呂梁洪水衝下山坡一般。
沙和尚見狀也不甘落後,撒了半缸尿,隨後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地坐下,故作恭敬地說道:
“小仙領聖水。”
那些道士推開門一看,見三位“天尊”已經賜下“聖水”,忙跪地磕頭叩謝恩德。
他們抬著缸、瓶、盆走了出去,將幾種器皿中的“聖水”合在一處。
接著吩咐道:
“徒弟們,拿一個茶鍾來嚐嚐聖水。”
一位小道士趕緊拿來一個茶鍾,遞給了老道士。
老道士從中舀了一盅,喝了一口,抹了抹嘴,咂了咂舌頭。
鹿力大仙見狀,問道:
“師兄,味道如何?”
老道士努著嘴說道:
“不太好喝,有點像酣鄲(形容水質渾濁不潔)的味道。”
羊力大仙接過鍾子,也喝了一口,皺眉說道:
“確實有些臊氣,像豬尿的味道。”
行者坐在高處,聽見道士們議論“聖水”味道,早已識破他們的伎倆,大聲說道:
“道號啊道號,你們真是胡思亂想!”
“那三清天尊怎麽可能降臨凡間?”
“我現在把我的真實身份告訴你們:我們是東土大唐的僧人,奉皇命前往西天取經。”
“今晚無事,來到你們宮中。”
“吃了你們的供養,在此閑坐片刻。”
“你們對我俯首叩拜,卻不知道如何迴禮?”
“哪有什麽‘聖水’,你們喝的全是我撒的尿!”
那些道士一聽這話,頓時惱羞成怒,齊刷刷堵住殿門,操起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朝行者他們亂打。
行者毫不慌亂,左手挾住沙和尚,右手挾住豬八戒,闖出門去,駕起祥雲,徑直迴到智淵寺方丈。
他們不敢驚動唐僧,安靜地躺下繼續睡覺。
天色漸亮,五更三點鍾時,國王設朝議事,文武百官兩班站立,殿內燈火通明,香煙繚繞,氣氛肅穆。
此時唐三藏醒來,唿喚弟子們道:
“徒弟們,快起來服侍我,準備去換通關文牒。”
行者、沙僧和八戒急忙起身,穿戴整齊,侍立在唐僧左右。
行者說道:
“師父,這位昏庸的國王信奉那些道士,滅佛興道,恐怕說話時稍有不慎,他們便會拒絕換文。”
“我們弟子保護您,一同進宮麵見國王。”
唐僧聽了十分高興,披上錦襴袈裟。
他們三人偽裝得嚴絲合縫,毫無破綻。
虎力大仙道:
“這裏沒有歹人,那供品怎麽被吃得幹幹淨淨?”
鹿力大仙觀察了一番,說道:
“這明顯是被人吃的痕跡,有皮的都剝了,有核的都吐了出來,可卻不見人影,實在奇怪。”
羊力大仙說道:
“師兄不必疑心。”
“這些供品被吃,想必是我們一片虔誠之心打動了天界。”
“從我們白天誦經祈禱到通宵點燈,又有朝廷禦賜的庭院寶殿,定是三清祖師聖駕降臨,享用了這些供養。”
“既然三清爺爺降臨未歸,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向他們祈求些聖水金丹,獻給朝廷,豈不是既能保國王長生,又能顯現我們的功勞?”
虎力大仙點頭道:
“有理。”
隨即吩咐:
“徒弟們奏樂誦經!”
“另外取法衣來,我要步罡拜禱。”
小道士們領命,一切準備停當。
樂聲響起,磬聲清脆,道士們齊聲誦讀《黃庭道德真經》。
虎力大仙披上法衣,手持玉簡,開始儀式,對著空中舞蹈揚塵,拜伏於地,虔誠祈禱道:
“誠惶誠恐,稽首歸依。
臣等興教,仰望清虛。
滅僧鄙俚,敬道光輝。
敕修寶殿,禦製庭闈。
廣陳供養,高掛龍旗。
通宵秉燭,鎮日香菲。
一誠達上,寸敬虔歸。
今蒙降駕,未返仙車。
望賜些金丹聖水,進與朝廷,壽比南山。”
“我心虛謹,恭敬地歸依上天。
我們這些臣子,致力於教化,仰望著清靜的天道。
去除那些低俗的僧人,敬奉道教的光輝。
命令修建寶殿,設計庭院。
廣泛陳設供品,高高懸掛龍旗。
整夜點亮蠟燭,日間香氣四溢。
心誠恭敬,虔誠歸依。
今天得以迎接降臨的聖駕,未見天上仙車歸來。
希望能夠賜予一些金丹聖水,送給朝廷,願壽命如南山般長久。”
八戒聽了,心裏忐忑不安,悄悄對行者道:
“這可麻煩了。”
“我們吃了東西卻沒趕緊走,如今他們這麽虔誠禱告,我們怎麽迴應呢?”
行者捏了八戒一下,忽然開口道:
“晚輩小仙,切勿多禮。”
“我等乃從蟠桃會上來的,身上並未帶金丹聖水,待改日再來賜與你們。”
眾道士一聽見聲音,頓時嚇得衣服都在顫抖,跪伏在地,不住叩頭,求道:
“爺爺啊!既然活天尊親臨,就千萬別讓我們空手而歸,好歹賜個長生之法吧!”
鹿力大仙上前,再次伏地拜道:
“揚塵頓首,謹辦丹誠。”
“微臣歸命,俯仰三清。自來此界,興道除僧。”
國王心喜,敬重玄齡。
羅天大醮,徹夜看經。
幸天尊之不棄,降聖駕而臨庭。
俯求垂念,仰望恩榮。
勢必留些聖水,與弟子們延壽長生。”
“揚起塵土,恭敬地低頭,謹以真誠來奉獻。
微臣歸命,仰望三清(指道家三位至高神隻)。
從來此界,致力於興道,驅逐僧人。
國王心中欣喜,尊敬玄齡(可能指某位高僧或道士)。
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徹夜誦經。
幸得天尊不棄,聖駕降臨,蒞臨朝庭。
低頭祈求神明垂憐,仰望聖恩榮耀。
希望能夠賜下聖水,保佑弟子們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沙僧輕輕捏了行者一下,悄聲道:
“大哥,情況緊急了,他們又來禱告了。”
行者笑道:
“那就給他們點吧。”
八戒小聲嘀咕:
“哪裏來的聖水?”
行者答道:
“你隻看著我,我有的時候,你們自然也會有。”
這時,殿內樂聲已停,行者開口道:
“晚輩小仙,不必再拜。”
“我本不打算留聖水,但怕斷了你們道統;若要賜些,倒也不是難事。”
眾道士一聽,大喜過望,齊齊跪拜道:
“萬望天尊體念弟子虔心,恩賜聖水。”
“我等必定廣宣道德,讓國王敬奉玄門。”
行者道:
“既如此,取器皿來。”
眾道士叩謝不已,急忙準備器皿。
虎力大仙抬來一口大缸,放在殿上;
鹿力大仙端來一隻砂盆,放在供桌上;
羊力大仙取下花瓶,摘去花朵,擺在中間。
行者道:
“你們都退出殿外,把門關好,不要泄露天機,我這就賜些聖水。”
眾道士一聽,連忙跪伏於殿外丹墀之下,掩上了殿門,等待聖水降臨。
那孫行者立即站起身來,掀起虎皮裙,撒了一瓶子尿進去。
豬八戒見狀,喜笑顏開地說道:
“哥啊,我跟你做了這麽多年兄弟,就這件事還沒見你幹過。”
“剛才我吃了些東西,正愁沒機會幹這事兒呢!”
說罷,這呆子揭開衣服,“忽喇喇”地撒了一砂盆尿,聲音像呂梁洪水衝下山坡一般。
沙和尚見狀也不甘落後,撒了半缸尿,隨後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地坐下,故作恭敬地說道:
“小仙領聖水。”
那些道士推開門一看,見三位“天尊”已經賜下“聖水”,忙跪地磕頭叩謝恩德。
他們抬著缸、瓶、盆走了出去,將幾種器皿中的“聖水”合在一處。
接著吩咐道:
“徒弟們,拿一個茶鍾來嚐嚐聖水。”
一位小道士趕緊拿來一個茶鍾,遞給了老道士。
老道士從中舀了一盅,喝了一口,抹了抹嘴,咂了咂舌頭。
鹿力大仙見狀,問道:
“師兄,味道如何?”
老道士努著嘴說道:
“不太好喝,有點像酣鄲(形容水質渾濁不潔)的味道。”
羊力大仙接過鍾子,也喝了一口,皺眉說道:
“確實有些臊氣,像豬尿的味道。”
行者坐在高處,聽見道士們議論“聖水”味道,早已識破他們的伎倆,大聲說道:
“道號啊道號,你們真是胡思亂想!”
“那三清天尊怎麽可能降臨凡間?”
“我現在把我的真實身份告訴你們:我們是東土大唐的僧人,奉皇命前往西天取經。”
“今晚無事,來到你們宮中。”
“吃了你們的供養,在此閑坐片刻。”
“你們對我俯首叩拜,卻不知道如何迴禮?”
“哪有什麽‘聖水’,你們喝的全是我撒的尿!”
那些道士一聽這話,頓時惱羞成怒,齊刷刷堵住殿門,操起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朝行者他們亂打。
行者毫不慌亂,左手挾住沙和尚,右手挾住豬八戒,闖出門去,駕起祥雲,徑直迴到智淵寺方丈。
他們不敢驚動唐僧,安靜地躺下繼續睡覺。
天色漸亮,五更三點鍾時,國王設朝議事,文武百官兩班站立,殿內燈火通明,香煙繚繞,氣氛肅穆。
此時唐三藏醒來,唿喚弟子們道:
“徒弟們,快起來服侍我,準備去換通關文牒。”
行者、沙僧和八戒急忙起身,穿戴整齊,侍立在唐僧左右。
行者說道:
“師父,這位昏庸的國王信奉那些道士,滅佛興道,恐怕說話時稍有不慎,他們便會拒絕換文。”
“我們弟子保護您,一同進宮麵見國王。”
唐僧聽了十分高興,披上錦襴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