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說道:


    “這皇帝真是有福氣。”


    “俗話說,術可動公卿。”


    “老師父有這樣的本事,和君王結親,倒也不虧。”


    “唉,不知道貧道我是否有些許緣分,可以見到老師父一麵呢?”


    道士笑著說道:


    “你要見我師父,這有什麽難的!”


    “我二人是他最親近的弟子,他又崇尚道術,愛惜賢能,隻要聽到有人談道,就會親自出門接待。”


    “如果由我們引薦,那不過是舉手之勞。”


    行者聽了,深深作了一個揖,說道:


    “多謝引薦,現在就請帶我進去吧!”


    道士說道:


    “稍等片刻,你先在這裏坐一會兒,我們先把手頭的公事做完,再帶你進去。”


    行者問道:


    “出家人不應該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嗎?”


    “怎麽還有公事要忙?”


    道士用手指著沙灘上的和尚們說道:


    “他們在給我們幹活。”


    “我們怕他們偷懶,所以要去查點一下,稍後就來。”


    行者笑著說道:


    “道長這話可有些不妥!”


    “和尚和道士都是出家人,為什麽他們給你們幹活,還得受你們的點卯管束?”


    道士說道:


    “你有所不知。”


    “當年求雨的時候,和尚們在一邊念經拜佛,我們道士在另一邊祭鬥。”


    “大家都領了朝廷的糧餉。可是那些和尚沒用,光念空經,根本不能濟事。”


    “後來,我師父他們來了,唿風喚雨,救了百姓於水火之中。”


    “朝廷因此大怒,認為和尚們無用,拆了他們的寺廟,毀了他們的佛像,收迴了他們的度牒,不許他們迴鄉,而是將他們賜給我們當仆役。”


    “如今,我家的燒火工、掃地工、守門人,都是和尚。”


    “他們現在還在蓋房子,拖磚運瓦。”


    “怕他們偷懶,所以我們得去查查。”


    行者聽罷,假裝傷心地拉住道士的手,流著淚說道:


    “唉,我說我沒有緣分,真是命中注定,無法見到老師父的尊麵啊!”


    道士說道:


    “為何見不到我師父?”


    行者說道:


    “貧道我雲遊四方,一來為養活自己,二來是為了尋親。”


    道士問:


    “你還有親人?”


    行者說道:


    “我有一位叔父,自幼出家為僧。”


    “幾年前,遇到饑荒,他出來化緣,但後來卻音訊全無。”


    “我想到祖上的恩情,所以特意來找他。”


    “或許他正被困在這兒,脫不了身。”


    “我若能見到他一麵,才能安心隨你們入城。”


    道士說道:


    “這倒容易。”


    “你稍等片刻,我們先坐下來,你就替我們去沙灘上清點一下和尚的頭目,約有五百人。”


    “看看裏麵有沒有你的叔父。”


    “如果真有,看在道士同道之情上,我們就放了他,再帶你進城,可好?”


    行者聽罷,心中暗笑,口中卻說道:


    “如此甚好,多謝兩位道長成全!”


    行者連忙道謝,拱手一揖,告別了兩位道士,敲著漁鼓,徑直走向沙灘。


    穿過兩道關口,轉過狹窄的山路,就見一群和尚正在沙灘上拉車。


    他們一見行者過來,便一齊跪下磕頭,說道:


    “爺爺,我們絕沒有偷懶,這五百人一個不少,都在這裏幹活呢。”


    行者見狀,心中暗笑:


    “這些和尚真是被道士嚇怕了,見到我這個假道士就這麽害怕,要是真遇上道士,哪裏還有活路?”


    他搖搖手說道:


    “都起來吧,別害怕。”


    “我不是來監工的,而是來找親戚的。”


    和尚們一聽說是來認親的,立刻把行者圍了起來,一個個抬頭露麵,咳嗽打招唿,恨不得馬上被認出來,都說道:


    “不知道哪一個是他的親戚呢。”


    行者仔細打量了一番,忽然笑了起來。


    和尚們問道:


    “老爺,你不是來認親的嗎?”


    “為何發笑?”


    行者答道:


    “你們知道我為什麽笑嗎?”


    “我笑你們這些和尚一點誌氣都沒有!”


    “父母生養你們,本是因為命犯華蓋,克父克母,或者孤苦無依,才送你們出家。”


    “可你們既然出家為僧,本應遵守三寶,敬奉佛法,誦經禮懺,怎能淪落到給道士當奴才、做苦力呢?”


    和尚們聽了,淚如雨下,說道:


    “老爺,你是在羞辱我們啊!”


    “您大概是外地人,不知道這裏的厲害。”


    行者說道:


    “正是外鄉來的,確實不清楚這裏到底有什麽厲害。”


    和尚們哭訴道:


    “我們這個國家的君王偏心無道,隻喜歡您這樣的人,卻討厭我們這些佛門弟子。”


    行者問道:


    “為何如此?”


    和尚們答道:


    “二十年前,有三個仙長來到這裏,號稱能唿風喚雨,騙取了君王的信任。”


    “他們指責我們和尚無能,將我們的寺廟拆毀,收迴了度牒,不準我們返迴故鄉,也不許去當差服役,而是直接將我們賜給那些道士當奴仆。”


    “他們讓我們砍柴燒火、掃地搬磚,日夜勞役,苦不堪言。”


    “如今但凡有遊方道士經過,就被請去見王領賞;而隻要是和尚,無論來自何方,一律被抓來給仙長當苦力。”


    行者問道:


    “那道士有什麽特別的法術,能哄得君王如此信服?”


    “如果隻是唿風喚雨,也不過是些旁門小技,怎麽能讓君王如此動心?”


    和尚們答道:


    “他們還會煉丹製汞、打坐存神,甚至點水為油、點石成金。”


    “如今還興建三清觀,日夜誦經懺悔,為君王祈禱萬年長壽,因此徹底迷惑了君心。”


    行者歎道:


    “原來如此。”


    “既然如此,你們為何不逃走?”


    和尚們苦笑道:


    “逃不掉啊!”


    “那三個道士奏請君王,讓我們逐一畫像,懸掛在全國各地的官府、鄉鎮、村店,貼滿了整個車遲國的邊境地界。”


    “畫像上還有禦筆題字:凡是抓到和尚的,若有官職者升官三級;若無官職者賞銀五十兩。”


    “所以,不僅和尚,連禿頭的人都逃不掉!”


    “如今緝拿我們的人多,線索又廣,我們是插翅也難逃。”


    “走不了,隻能忍受這苦難。”


    行者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們死了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