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為求真經脫離苦難,遠赴西遊遍曆名山。


    日月如梭催促晝夜,鳥啼花落春秋更換。


    三千世界不過微塵,錫杖所指四海為家。


    風餐露宿踏上大道,何日方能得以迴還?


    為求取真經脫離困境,向西天一路前行,走遍無數名山大川仍未停歇。


    日月如梭,晝夜交替,歲月流轉如兔奔烏飛;


    鳥鳴聲聲,花落片片,春去秋來輪迴不息。


    世間萬物在眼中不過如微塵般渺小,三千世界盡在腳下;


    錫杖所到之處,跨越四海八荒,行遍四百州。


    風餐露宿,跋涉紫陌紅塵,至今仍不知何日才能迴頭安歇。


    話說唐三藏一行人,得幸龍子降妖,黑水河神開道,順利渡過黑水河,繼續沿大路西行。


    他們迎風冒雪,披星戴月,行程漫漫。


    這一天,正值早春時節,隻見春意盎然,萬物複蘇。


    陽光明媚,天地如畫;春迴大地,草木複生。


    殘雪點點映梅花,河水漲漲麥田間。


    冰雪消融山泉淌,萌芽初發舊跡消。


    正是春神駕馭春風,萬物在溫暖春風中萌動。


    楊柳在路旁舒展新綠,春雨滋潤萬象更新。


    師徒四人一邊欣賞著沿途的春景,一邊緩馬而行,忽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巨大的吆喝聲,仿佛千萬人齊聲呐喊一般。


    唐三藏心中害怕,勒住馬韁不敢前行,急忙迴頭問道:


    “悟空,這是什麽聲音?”


    八戒說道:


    “聽起來好像是地裂山崩的動靜!”


    沙僧說道:


    “也像是雷霆霹靂!”


    唐三藏說道:


    “聽起來倒更像是人喊馬嘶。”


    孫悟空聽了,哈哈一笑,說道:


    “你們都猜錯了,且等著,讓老孫去看看究竟是何緣故。”


    說罷,行者將身一縱,踏著雲光升上天空。


    他睜大火眼金睛四下查看,隻見遠處有一座城池。


    他再近些細看,城中祥光隱隱,並無任何兇氣,也不見旌旗閃耀,戈戟明亮,更不像炮火喧天,卻有陣陣喧囂之聲傳來,似人馬嘈雜。


    正在他疑惑之際,忽見城門外有一片沙灘空地,聚集了許多和尚,正在那裏拉著車忙碌。


    原來那些人一齊使勁喊叫“大力王菩薩”,因此驚動了唐僧。


    孫悟空慢慢降下雲頭,靠近看個明白。


    隻見那些車子裝滿磚瓦、木料、土坯等建築材料;


    沙灘上有一段陡坡最為高險,上麵是一條狹窄的夾脊小路,夾在兩座關隘之間。


    關下的路兩邊是直立的陡峭石崖,車子哪裏能拉得上去?


    雖然天氣晴暖,那些人卻穿著破舊的衣衫,樣子十分狼狽。


    行者心中疑惑,想著:


    “看來是修建寺廟吧?”


    “這地方五穀豐登,但可能沒有足夠的雜役工人,所以這些和尚親自來幹活。”


    正在胡亂猜測時,隻見城門裏搖搖晃晃走出兩個年輕的道士。


    你看他們的裝扮:


    頭戴星冠,身披錦繡。


    頭戴星冠光燦燦,身披錦繡霞光繞。


    足踏雲紋鞋,腰係熟絲絛。


    麵如滿月多英俊,形似瑤天仙姿俏。


    那些和尚見道士出來,一個個嚇得心驚膽戰,拚命加倍用力,愈發苦苦拉扯車子。


    悟空頓時明白了:


    “咦!看來這些和尚是怕這些道士。”


    “不然怎麽會這樣拚命?”


    “我聽人說過,西方路上有些地方敬道滅僧,看來這裏就是那種地方。”


    悟空心想:


    “我正要迴去稟報師父,但又怕事情沒弄清楚,師父怪罪我辦事草率。”


    “難道我這樣聰明伶俐,還探不出個究竟?”


    “且再等等,打探清楚了再去迴話。”


    你道他會怎麽探問?


    隻見那大聖好一招,按落雲頭,落在郡城腳下,搖身一變,變成一個雲遊四方的道人模樣。


    左臂掛著一個水火籃,手裏敲著漁鼓,嘴裏唱著道情詞。


    行者往城門一靠,迎麵碰上那兩個道士,立刻彎腰行禮說道:


    “道長,貧道有禮了。”


    那兩個道士還禮問道:


    “先生從哪裏來?”


    行者道:


    “弟子雲遊海角,浪蕩天涯,


    今日行至此處,想去善人家化些齋飯充饑。


    敢問兩位道長,這城中哪條街上有好人家?


    哪個巷子住賢德之人?


    貧道好去化些飯吃。”


    那道士聽了,笑著說道:


    “先生怎麽說這樣掃興的話?”


    行者問道:


    “為何掃興?”


    道士道:


    “你去化些齋飯吃,不就是敗興的事嗎?”


    行者道:


    “出家人四處行乞,本就為化緣,若不化齋飯吃,難道拿什麽買飯?”


    道士笑著說道:


    “你是遠方來的,不了解我們這城中的事。”


    “這城裏,不提那些文武官員崇尚道術,富人長者愛賢敬道,就連平民百姓,大男小女見到我們,都恭恭敬敬地禮拜奉齋。”


    “這些都不足掛齒,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萬歲君王尤其崇尚道術,愛惜賢能。”


    行者說道:


    “我這貧道,一來年紀輕,二來從遠方初來乍到,確實不知此地情況。”


    “請兩位道長詳細說說這裏的地名,以及君王如何好道愛賢,足見同道情誼。”


    道士說道:


    “此城名為車遲國,寶殿上的君王與我們關係親近。”


    行者聽了,嗬嗬笑道:


    “難道道士做了皇帝嗎?”


    道士迴答:


    “不是。”


    “隻是因為二十年前,這裏的百姓遭遇嚴重的旱災,天上一滴雨都不下,土地上顆粒無收。”


    “不論君王還是百姓,大小人家都沐浴焚香,拜天求雨。”


    “當大家快要撐不住的時候,忽然從天上來了三個仙長,拯救了百姓。”


    行者問道:


    “是哪三位仙長?”


    道士說道:


    “正是我師父他們。”


    行者又問:


    “尊師叫什麽名號?”


    道士說道:


    “我大師父名叫虎力大仙,二師父名叫鹿力大仙,三師父名叫羊力大仙。”


    行者接著問:


    “三位尊師法力如何?”


    道士迴答:


    “我師父他們唿風喚雨不過翻手之間,能把水變成油,把石頭點化為金,簡直就像轉身那麽容易。”


    “他們的本事能夠奪天地造化,改星鬥玄微,因此君王對他們十分敬重,與我們結了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