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的氣息強大無比:
肝木生心火,心火催生脾土,脾土轉化成金,金化為水,水又能生木。
五行循環,萬物榮生。妖魔修煉多時,終於悟得三昧火,掌握了這強大的力量,號稱西方第一魔火。
孫行者被火焰吞噬,無法再找出妖精的蹤跡,看不清洞口的路,隻能退出火場。
妖精見孫行者退出,心生得意,收起火焰,帶領群妖返迴洞中,關上石門,覺得勝利在望。
他命令小妖準備宴會奏樂,慶祝勝利,歡笑聲一片。
孫行者跳過枯鬆澗,按下雲頭,隻聽見八戒和沙僧在鬆樹間的談話聲。
行者走近後,喝道:
“你這傻子,根本沒有一點氣概!”
“你就因為怕妖精的火,敗下陣來逃跑,把老孫丟下,差點丟了性命!”
八戒笑著迴答:
“哥啊,你被妖精說中了,果然不懂時勢。”
“古人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
“那妖精本來就不與你親近,你偏偏強行認親;既然與他賭鬥,放出那樣猛烈的火來,若是你不跑,偏要繼續與他死磕,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行者反問道:
“那妖精的本領比我如何?”
八戒答道:
“不怎麽樣。”
行者又問道:
“他的槍法比我如何?”
八戒道:
“也差得遠。”
“我看他撐不住了,便去幫你一鈀,沒想到他連這點都做不好,直接敗下陣來,還放火,真是沒有天理。”
行者道:
“正是因為你不該插手。”
“如果我再和他鬥幾個迴合,找個機會把他打倒,豈不是更好?”
他們兩個正討論妖精的手段和火焰的毒性時,沙僧在鬆根下笑得呆了。
行者看到後說道:
“兄弟,你笑什麽?”
“你有什麽本事,能擒住那妖魔,破了火陣?”
“這件事,大家一起做也是有益的。”
“常言道,眾人拾柴火焰高。”
“若是你能降妖,救了師父,這也是你的大功勞。”
沙僧迴答:
“我也沒有什麽手段,不能降妖。”
“我隻是笑你們倆白忙活。”
行者問道:
“我們怎麽白忙活了?”
沙僧解釋道:
“那妖精的手段不如你,槍法也不如你,主要是火力強一些,所以才沒有取勝。”
“依我說,按照相生相克的原則來對付他,根本不難。”
行者聽了,哈哈大笑:
“兄弟說得對。”
“我們確實忘了這一點。”
“如果按照相生相克的理論,那應該是水克火,我們找點水來,潑滅妖火,豈不是能救師父?”
沙僧點頭道:
“正是這個道理,不用遲疑。”
行者接著說道:
“你們在這兒等著,不要與妖精再交手,待我去東洋大海借龍兵,帶些水來撲滅妖火,捉住這妖怪。”
八戒也道:
“哥哥放心去,我等會照看著。”
於是,孫行者駕雲離開,迅速飛到東洋,雖然沒有停下來欣賞海景,但他施法讓海水分開,順利前行。
途中,行者正巧遇到了一個巡海的夜叉。
夜叉看到是孫大聖,急忙迴去向水晶宮報告,告知了老龍王。
敖廣帶著龍子、龍孫以及蝦兵蟹卒一同迎接孫悟空,熱情地邀請他進宮,安排好座位,行禮並奉茶。
行者開口說道:
“不必奉茶了,有件事麻煩你。”
“我師父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途經號山枯鬆澗的火雲洞,被一個紅孩兒妖精抓走了。”
“他名叫聖嬰大王。”
“我去到洞前與他交戰,他卻放出火焰。”
“我們無法抵擋這火,就想到了水能克火,所以來向你求助,借些水來,借著大雨潑滅妖火,救我師父一命。”
龍王聽後迴答:
“大聖你找錯地方了,如果是要求雨水,不該來找我。”
行者問道:
“你是四海龍王,主管雨澤,不找你找誰呢?”
龍王答道:
“我雖司雨,但不敢擅自決定,必須等玉帝的旨意,指明需要在哪個地方降雨,要多少尺寸,還要三官舉筆,太乙傳令,配合雷公電母、風伯雲童的安排,才能行動。”
行者聽了龍王的話,立刻說道:
“我不需要風雲雷電,隻是要些雨水來滅火。”
龍王答道:
“大聖雖然不需要風雲雷電,但我一個人也不能單獨幫忙。”
“不如讓我的弟弟們一同助你一臂之力如何?”
行者問道:
“令弟們在哪裏?”
龍王道:
“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
行者笑道:
“如果我要再遊遍三海,還不如直接去天界請玉帝下旨了。”
龍王笑著說道:
“大聖不必遠行,隻需要我在這裏撞動鐵鼓金鍾,兄弟們便會立刻降臨。”
行者聽後急忙說道:
“老龍王,快撞鍾鼓吧!”
不一會兒,三海的龍王們紛紛趕到,問道:
“大哥,有什麽事命我們弟兄們?”
敖廣說道:
“孫大聖在這裏借雨水來幫助降妖。”
三位龍王聽後,立刻讓大弟敖閏引見行者,聽完事情經過,大家都十分高興,紛紛答應幫助。
於是,龍王們立即調動龍宮的力量,派遣各路神仙來助。
鱯癡口大作先鋒。
鯉元帥翻波跳浪,鯾提督吐霧噴風。
鯖太尉東方打哨,鮊都司西路催征。
紅眼馬郎南麵舞,黑甲將軍北下衝。
鱑把總中軍掌號,五方兵處處英雄。
縱橫機巧黿樞密,妙算玄微龜相分。
有謀有智鼉丞相,多變多能鱉總戎。
橫行蟹士輪長劍,直跳蝦婆扯硬弓。
鯰外郎查明文簿,點龍兵出離波中。
鯊魚元帥帶著驍勇的鯊魚部隊擔任前鋒,鱯魚和鯉魚元帥緊隨其後,海麵上波濤洶湧,風浪狂跳。
鯖太尉指揮東方的隊伍,鮊都司則帶領西路的兵力急征。
紅眼馬郎在南麵舞動,黑甲將軍則衝向北方。
鱑魚將軍指揮中軍,五方兵力四處調動,各路英雄齊齊登場。
黿樞密官巧妙地指揮著戰爭,妙算出奇,龜丞相機敏且多變,鱉總戎也是多能有智。
蟹士和蝦婆都為戰鬥準備著,劍刃寒光閃閃,弓箭緊繃。
鯰外郎在一旁查看文簿,迅速點兵出征,龍宮的兵力從波中浩浩蕩蕩地調集,氣勢非凡。
肝木生心火,心火催生脾土,脾土轉化成金,金化為水,水又能生木。
五行循環,萬物榮生。妖魔修煉多時,終於悟得三昧火,掌握了這強大的力量,號稱西方第一魔火。
孫行者被火焰吞噬,無法再找出妖精的蹤跡,看不清洞口的路,隻能退出火場。
妖精見孫行者退出,心生得意,收起火焰,帶領群妖返迴洞中,關上石門,覺得勝利在望。
他命令小妖準備宴會奏樂,慶祝勝利,歡笑聲一片。
孫行者跳過枯鬆澗,按下雲頭,隻聽見八戒和沙僧在鬆樹間的談話聲。
行者走近後,喝道:
“你這傻子,根本沒有一點氣概!”
“你就因為怕妖精的火,敗下陣來逃跑,把老孫丟下,差點丟了性命!”
八戒笑著迴答:
“哥啊,你被妖精說中了,果然不懂時勢。”
“古人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
“那妖精本來就不與你親近,你偏偏強行認親;既然與他賭鬥,放出那樣猛烈的火來,若是你不跑,偏要繼續與他死磕,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行者反問道:
“那妖精的本領比我如何?”
八戒答道:
“不怎麽樣。”
行者又問道:
“他的槍法比我如何?”
八戒道:
“也差得遠。”
“我看他撐不住了,便去幫你一鈀,沒想到他連這點都做不好,直接敗下陣來,還放火,真是沒有天理。”
行者道:
“正是因為你不該插手。”
“如果我再和他鬥幾個迴合,找個機會把他打倒,豈不是更好?”
他們兩個正討論妖精的手段和火焰的毒性時,沙僧在鬆根下笑得呆了。
行者看到後說道:
“兄弟,你笑什麽?”
“你有什麽本事,能擒住那妖魔,破了火陣?”
“這件事,大家一起做也是有益的。”
“常言道,眾人拾柴火焰高。”
“若是你能降妖,救了師父,這也是你的大功勞。”
沙僧迴答:
“我也沒有什麽手段,不能降妖。”
“我隻是笑你們倆白忙活。”
行者問道:
“我們怎麽白忙活了?”
沙僧解釋道:
“那妖精的手段不如你,槍法也不如你,主要是火力強一些,所以才沒有取勝。”
“依我說,按照相生相克的原則來對付他,根本不難。”
行者聽了,哈哈大笑:
“兄弟說得對。”
“我們確實忘了這一點。”
“如果按照相生相克的理論,那應該是水克火,我們找點水來,潑滅妖火,豈不是能救師父?”
沙僧點頭道:
“正是這個道理,不用遲疑。”
行者接著說道:
“你們在這兒等著,不要與妖精再交手,待我去東洋大海借龍兵,帶些水來撲滅妖火,捉住這妖怪。”
八戒也道:
“哥哥放心去,我等會照看著。”
於是,孫行者駕雲離開,迅速飛到東洋,雖然沒有停下來欣賞海景,但他施法讓海水分開,順利前行。
途中,行者正巧遇到了一個巡海的夜叉。
夜叉看到是孫大聖,急忙迴去向水晶宮報告,告知了老龍王。
敖廣帶著龍子、龍孫以及蝦兵蟹卒一同迎接孫悟空,熱情地邀請他進宮,安排好座位,行禮並奉茶。
行者開口說道:
“不必奉茶了,有件事麻煩你。”
“我師父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途經號山枯鬆澗的火雲洞,被一個紅孩兒妖精抓走了。”
“他名叫聖嬰大王。”
“我去到洞前與他交戰,他卻放出火焰。”
“我們無法抵擋這火,就想到了水能克火,所以來向你求助,借些水來,借著大雨潑滅妖火,救我師父一命。”
龍王聽後迴答:
“大聖你找錯地方了,如果是要求雨水,不該來找我。”
行者問道:
“你是四海龍王,主管雨澤,不找你找誰呢?”
龍王答道:
“我雖司雨,但不敢擅自決定,必須等玉帝的旨意,指明需要在哪個地方降雨,要多少尺寸,還要三官舉筆,太乙傳令,配合雷公電母、風伯雲童的安排,才能行動。”
行者聽了龍王的話,立刻說道:
“我不需要風雲雷電,隻是要些雨水來滅火。”
龍王答道:
“大聖雖然不需要風雲雷電,但我一個人也不能單獨幫忙。”
“不如讓我的弟弟們一同助你一臂之力如何?”
行者問道:
“令弟們在哪裏?”
龍王道:
“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
行者笑道:
“如果我要再遊遍三海,還不如直接去天界請玉帝下旨了。”
龍王笑著說道:
“大聖不必遠行,隻需要我在這裏撞動鐵鼓金鍾,兄弟們便會立刻降臨。”
行者聽後急忙說道:
“老龍王,快撞鍾鼓吧!”
不一會兒,三海的龍王們紛紛趕到,問道:
“大哥,有什麽事命我們弟兄們?”
敖廣說道:
“孫大聖在這裏借雨水來幫助降妖。”
三位龍王聽後,立刻讓大弟敖閏引見行者,聽完事情經過,大家都十分高興,紛紛答應幫助。
於是,龍王們立即調動龍宮的力量,派遣各路神仙來助。
鱯癡口大作先鋒。
鯉元帥翻波跳浪,鯾提督吐霧噴風。
鯖太尉東方打哨,鮊都司西路催征。
紅眼馬郎南麵舞,黑甲將軍北下衝。
鱑把總中軍掌號,五方兵處處英雄。
縱橫機巧黿樞密,妙算玄微龜相分。
有謀有智鼉丞相,多變多能鱉總戎。
橫行蟹士輪長劍,直跳蝦婆扯硬弓。
鯰外郎查明文簿,點龍兵出離波中。
鯊魚元帥帶著驍勇的鯊魚部隊擔任前鋒,鱯魚和鯉魚元帥緊隨其後,海麵上波濤洶湧,風浪狂跳。
鯖太尉指揮東方的隊伍,鮊都司則帶領西路的兵力急征。
紅眼馬郎在南麵舞動,黑甲將軍則衝向北方。
鱑魚將軍指揮中軍,五方兵力四處調動,各路英雄齊齊登場。
黿樞密官巧妙地指揮著戰爭,妙算出奇,龜丞相機敏且多變,鱉總戎也是多能有智。
蟹士和蝦婆都為戰鬥準備著,劍刃寒光閃閃,弓箭緊繃。
鯰外郎在一旁查看文簿,迅速點兵出征,龍宮的兵力從波中浩浩蕩蕩地調集,氣勢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