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妖怪將沙僧捆住,卻既不殺他,也不打罵他,隻是手持鋼刀,心中暗自思量道:
“唐僧是上國之人,講究禮儀道德,難道會恩將仇報?”
“若我饒了他性命,他還會派徒弟來擒我不成?”
“哼!多半是我那老婆子偷偷寫了信,送到她的國家,泄露了風聲!”
“等我去問問她究竟怎麽迴事。”
妖怪心中生出怒火,起了殺心,想要殺了公主。
卻說那公主並不知情,剛剛梳妝完畢,走出來見妖怪滿臉怒氣,雙眉緊蹙,咬牙切齒的模樣,便笑著迎上前問道:
“郎君,有什麽事情讓你這麽生氣?”
妖怪喝罵一聲道:
“你這個狗心賤婦,毫無道義!”
“當初我把你帶到這裏,從未對你說過半句重話。”
“你穿的是錦緞,戴的是金飾,缺了什麽東西我都替你找來,四季周全,情意深厚。”
“可你倒好,整天隻惦記著你的父母,半點夫妻情分都沒有!”
公主聽罷,嚇得跪在地上,哀求道:
“郎君,你今日為何說出這離別的話?”
妖怪道:
“分離?不是我想分離,是你想分離!”
“我將唐僧抓來,本打算好好享用,誰知你竟然不先告知我,就把他放了。”
“原來是你偷偷寫了信,讓他替你帶迴去傳遞消息;不然,怎麽他那兩個徒弟會再次找上門來,要帶你迴去?”
“這不是你幹的好事又是誰?”
公主連忙分辯道:
“郎君啊,你冤枉我了!”
“我何曾有信送出去?”
妖怪冷笑道:
“還敢狡辯?我已經抓住了一個罪證——唐僧的第二個徒弟沙和尚!”
“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公主問道:
“是誰?”
妖怪答道:
“就是那沙和尚。”
人在絕境之中,自然不會輕易承認死罪,隻能巧言周旋。
公主說道:
“郎君且息怒,我隨你去問問他。”
“如果真是我寫的信,你就殺了我,我也無話可說;但如果沒有信,你豈不是冤枉殺了我?”
妖怪聽了這話,怒氣稍稍平息,但還是不容分說,一把抓住公主的頭發,像拎稻草一樣將她拎到麵前,按倒在地,提起鋼刀,押著她來到沙僧麵前審問道:
“沙和尚!你們兩個竟敢擅闖我的洞府,是不是這女人寫信到她的國家,國王才派你們來的?”
沙僧被捆在那裏,看著妖怪如此兇惡,又見他將公主摔倒在地,持刀欲殺,心中暗想:
“分明是公主寫信救了師父,這是天大的恩情。”
“我若把實情說出來,她立刻就會被妖怪殺死,這豈不是恩將仇報?”
“罷了罷了!沙僧我跟隨師父多年,卻無半點功勞報答恩情。”
“今日既然落到這步田地,不如就用這條性命來報答師父吧!”
沙僧大聲說道:
“妖怪,不要如此無禮!”
“哪裏有什麽書信?”
“你卻要誣陷好人,害人性命!”
“我們來此是為了找迴公主,這確有緣由。”
“隻因你將我師父擄入洞中,我師父曾見過公主的模樣舉止。”
“後來我們到了寶象國,倒換關文時,那皇帝將公主的畫像拿來詢問,還請教我師父沿途是否見過。”
“我師父便把公主的情況告訴了他,皇帝才知道是他的女兒,於是賜我們禦酒,命我們來捉你,帶迴公主還宮。”
“這是事實,哪有什麽書信?”
“若你要殺,就殺我沙和尚好了,但不可枉害無辜之人,天理難容!”
那妖怪見沙僧話說得理直氣壯,心中稍稍平息了怒火,於是扔下刀,雙手扶起公主說道:
“是我一時魯莽,衝撞了你,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接著,他親自為公主整理散亂的青絲,扶正頭上的寶髻,語氣柔和,態度恭敬,哄著她迴了洞府,還請公主坐下賠禮。
公主畢竟是婦道人家,心性多變,見妖怪態度轉變,便也心軟,輕聲說道:
“郎君啊,若你念著夫妻的情分,就把沙僧的繩子鬆一鬆吧。”
妖怪聽罷,當即吩咐手下人解開沙僧的繩索,但仍將他鎖住關押起來。
沙僧雖然依舊被鎖著,但心裏十分高興,暗自思忖:
“古人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若我不給他一個台階,他又怎肯鬆一鬆我?”
不久,那妖怪又命人擺酒設宴,安撫公主壓驚。
飲酒至半酣時,妖怪忽然換上一身鮮豔衣衫,腰間佩上一口寶刀,對公主說道:
“渾家,你在家好好喝酒,照看著兩個孩子,不要放了沙和尚。”
“我趁著唐僧還在寶象國,趕早去認親。”
公主問道:
“你去認什麽親?”
妖怪笑道:
“認你父王啊!”
“我是他的駙馬,他是我的嶽父,怎麽不該去認親?”
公主連忙勸阻:
“你不能去。”
妖怪問道:
“為何不能去?”
公主答道:
“我父王並非通過征戰奪得江山,而是祖宗世代相傳。”
“他自幼為太子登基,城門都很少出,更沒見過你這種兇惡之人。”
“你長得這般醜陋,若讓我父王見了,豈不是要被嚇壞了?”
“反而不美,倒不如不去的好。”
妖怪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變成一個俊俏模樣再去便是。”
公主試探道:
“那你變一個給我看看。”
妖怪果然在酒席間搖身一變,立刻化作一個俊秀男子,真是風度翩翩、儀態非凡:
形容端正雅致,體態魁梧崢嶸;
言辭文雅得體,氣質恰似妙齡少年。
才華如子建詠詩般灑脫,容貌似潘安擲果般俊美。
頭戴一頂鵲尾冠,烏雲鬢發整齊;
身穿玉羅袍,廣袖飄然若仙。
足踏烏靴,腰係鸞帶,通身光彩熠熠,真乃奇男子也。
公主見了,滿心歡喜,連連說道:
“變得好!變得好!”
“你這模樣若去見我父王,他定會親熱相待,文武百官必定留下你飲宴。”
“不過喝酒時,務必要千萬小心,切莫露出原形,現了馬腳,否則豈不丟了身份?”
妖怪笑道:
“不必多說,我自有分寸。”
說罷,他腳踏雲頭,直奔寶象國而去。
降下雲光,來到城門外,對守門的官差說道:
“三駙馬特來謁見,請為通稟一聲。”
守門官將此事稟報至朝堂:
“萬歲爺,有三駙馬在宮門外求見。”
“唐僧是上國之人,講究禮儀道德,難道會恩將仇報?”
“若我饒了他性命,他還會派徒弟來擒我不成?”
“哼!多半是我那老婆子偷偷寫了信,送到她的國家,泄露了風聲!”
“等我去問問她究竟怎麽迴事。”
妖怪心中生出怒火,起了殺心,想要殺了公主。
卻說那公主並不知情,剛剛梳妝完畢,走出來見妖怪滿臉怒氣,雙眉緊蹙,咬牙切齒的模樣,便笑著迎上前問道:
“郎君,有什麽事情讓你這麽生氣?”
妖怪喝罵一聲道:
“你這個狗心賤婦,毫無道義!”
“當初我把你帶到這裏,從未對你說過半句重話。”
“你穿的是錦緞,戴的是金飾,缺了什麽東西我都替你找來,四季周全,情意深厚。”
“可你倒好,整天隻惦記著你的父母,半點夫妻情分都沒有!”
公主聽罷,嚇得跪在地上,哀求道:
“郎君,你今日為何說出這離別的話?”
妖怪道:
“分離?不是我想分離,是你想分離!”
“我將唐僧抓來,本打算好好享用,誰知你竟然不先告知我,就把他放了。”
“原來是你偷偷寫了信,讓他替你帶迴去傳遞消息;不然,怎麽他那兩個徒弟會再次找上門來,要帶你迴去?”
“這不是你幹的好事又是誰?”
公主連忙分辯道:
“郎君啊,你冤枉我了!”
“我何曾有信送出去?”
妖怪冷笑道:
“還敢狡辯?我已經抓住了一個罪證——唐僧的第二個徒弟沙和尚!”
“這還不能說明問題?”
公主問道:
“是誰?”
妖怪答道:
“就是那沙和尚。”
人在絕境之中,自然不會輕易承認死罪,隻能巧言周旋。
公主說道:
“郎君且息怒,我隨你去問問他。”
“如果真是我寫的信,你就殺了我,我也無話可說;但如果沒有信,你豈不是冤枉殺了我?”
妖怪聽了這話,怒氣稍稍平息,但還是不容分說,一把抓住公主的頭發,像拎稻草一樣將她拎到麵前,按倒在地,提起鋼刀,押著她來到沙僧麵前審問道:
“沙和尚!你們兩個竟敢擅闖我的洞府,是不是這女人寫信到她的國家,國王才派你們來的?”
沙僧被捆在那裏,看著妖怪如此兇惡,又見他將公主摔倒在地,持刀欲殺,心中暗想:
“分明是公主寫信救了師父,這是天大的恩情。”
“我若把實情說出來,她立刻就會被妖怪殺死,這豈不是恩將仇報?”
“罷了罷了!沙僧我跟隨師父多年,卻無半點功勞報答恩情。”
“今日既然落到這步田地,不如就用這條性命來報答師父吧!”
沙僧大聲說道:
“妖怪,不要如此無禮!”
“哪裏有什麽書信?”
“你卻要誣陷好人,害人性命!”
“我們來此是為了找迴公主,這確有緣由。”
“隻因你將我師父擄入洞中,我師父曾見過公主的模樣舉止。”
“後來我們到了寶象國,倒換關文時,那皇帝將公主的畫像拿來詢問,還請教我師父沿途是否見過。”
“我師父便把公主的情況告訴了他,皇帝才知道是他的女兒,於是賜我們禦酒,命我們來捉你,帶迴公主還宮。”
“這是事實,哪有什麽書信?”
“若你要殺,就殺我沙和尚好了,但不可枉害無辜之人,天理難容!”
那妖怪見沙僧話說得理直氣壯,心中稍稍平息了怒火,於是扔下刀,雙手扶起公主說道:
“是我一時魯莽,衝撞了你,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接著,他親自為公主整理散亂的青絲,扶正頭上的寶髻,語氣柔和,態度恭敬,哄著她迴了洞府,還請公主坐下賠禮。
公主畢竟是婦道人家,心性多變,見妖怪態度轉變,便也心軟,輕聲說道:
“郎君啊,若你念著夫妻的情分,就把沙僧的繩子鬆一鬆吧。”
妖怪聽罷,當即吩咐手下人解開沙僧的繩索,但仍將他鎖住關押起來。
沙僧雖然依舊被鎖著,但心裏十分高興,暗自思忖:
“古人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若我不給他一個台階,他又怎肯鬆一鬆我?”
不久,那妖怪又命人擺酒設宴,安撫公主壓驚。
飲酒至半酣時,妖怪忽然換上一身鮮豔衣衫,腰間佩上一口寶刀,對公主說道:
“渾家,你在家好好喝酒,照看著兩個孩子,不要放了沙和尚。”
“我趁著唐僧還在寶象國,趕早去認親。”
公主問道:
“你去認什麽親?”
妖怪笑道:
“認你父王啊!”
“我是他的駙馬,他是我的嶽父,怎麽不該去認親?”
公主連忙勸阻:
“你不能去。”
妖怪問道:
“為何不能去?”
公主答道:
“我父王並非通過征戰奪得江山,而是祖宗世代相傳。”
“他自幼為太子登基,城門都很少出,更沒見過你這種兇惡之人。”
“你長得這般醜陋,若讓我父王見了,豈不是要被嚇壞了?”
“反而不美,倒不如不去的好。”
妖怪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變成一個俊俏模樣再去便是。”
公主試探道:
“那你變一個給我看看。”
妖怪果然在酒席間搖身一變,立刻化作一個俊秀男子,真是風度翩翩、儀態非凡:
形容端正雅致,體態魁梧崢嶸;
言辭文雅得體,氣質恰似妙齡少年。
才華如子建詠詩般灑脫,容貌似潘安擲果般俊美。
頭戴一頂鵲尾冠,烏雲鬢發整齊;
身穿玉羅袍,廣袖飄然若仙。
足踏烏靴,腰係鸞帶,通身光彩熠熠,真乃奇男子也。
公主見了,滿心歡喜,連連說道:
“變得好!變得好!”
“你這模樣若去見我父王,他定會親熱相待,文武百官必定留下你飲宴。”
“不過喝酒時,務必要千萬小心,切莫露出原形,現了馬腳,否則豈不丟了身份?”
妖怪笑道:
“不必多說,我自有分寸。”
說罷,他腳踏雲頭,直奔寶象國而去。
降下雲光,來到城門外,對守門的官差說道:
“三駙馬特來謁見,請為通稟一聲。”
守門官將此事稟報至朝堂:
“萬歲爺,有三駙馬在宮門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