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兩位童子走上前問道:
“請問師傅,您是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嗎?”
長老迴禮說道:
“貧僧正是。”
“仙童為何知道我的名字?”
童子答道:
“師父臨走時特別交代我們要接待您,不料車駕急促,我們未能及時迎接。”
“請師傅坐下,弟子馬上準備茶來奉上。”
三藏道:
“不敢。”
明月趕緊轉身進屋,取來一杯香茶遞給長老。
茶畢,清風道:
“兄弟,不能違抗師命,我和你去取果子來。”
兩位童子告別三藏,進入房中。
一個拿了金擊子,另一個拿了丹盤,還特意用絲帕墊在盤底,走到人參園內。
清風爬上樹,敲下人參果;
明月在樹下接盤。
沒過多久,兩個果子被敲下,接在盤中,送到前殿奉上。
清風道:
“唐師父,我們五莊觀所在的山中貧瘠,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當解渴。”
長老見了,心中有些驚慌,遠遠退開幾步說道:
“善哉!善哉!今年的果實豐收,怎麽這觀裏竟然作荒吃人?”
“這果子是三天未滿的孩童,如何能解渴?”
清風暗想:
“這和尚隻懂口舌之爭,哪能識得我們仙家珍寶的異物。”
明月上前說道:
“師傅,這就是‘人參果’,吃一個也無妨。”
三藏道:
“胡說!胡說!人參果怎麽能是這樣?”
“他父母懷胎時,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才生下這孩子。”
“三天都不到,怎麽就當作果子給人吃?”
清風說道:
“真的是樹上結的。”
三藏道:
“亂說!亂說!樹上怎會結出人來?”
“拿迴去,我不吃別人家的嬰兒!”
兩位童子見三藏千推萬阻不肯吃,隻好帶著盤子轉迴自己的房間。
那果子也確實奇怪,不能長時間放置,放久了就會變僵,不能食用。
於是兩人迴到房間,各自拿著果子,坐在床邊吃了起來。
此時,八戒正在廚房裏做飯,早就聽見了他們取金擊子、拿丹盤的聲音,心中早有疑慮。
又聽見他們說唐僧不認得是人參果,便把果子帶迴房裏自己吃了,他忍不住口水直流,說道:
“怎麽才能得上一個,真想嚐嚐鮮!”
他自己又餓得不行,動彈不得,隻能等著行者來幫忙解決。
他在鍋前心不在焉,不時伸頭出去看看。
不久,看到行者牽馬過來,把馬拴在槐樹下,徑直往後走。
那呆子急忙招手喊道:
“這裏來!這裏來!”
行者轉身來到廚房門口,問道:
“呆子,你在叫什麽?”
“是不是飯不夠了?”
等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麵有大人家,再去化吃吧。”
行者問:
“什麽事?”
八戒笑道:
“你進來,倒不是飯少。”
“這觀裏有個寶貝,你知道嗎?”
行者問:
“什麽寶貝?”
八戒笑著說:
“告訴你,你沒見過;給你,你也不認得。”
行者道:
“你這呆子在嘲笑我。老孫五百年前遊曆天涯海角,什麽沒見過?”
八戒道:
“哥,‘人參果’你見過嗎?”
行者一聽,吃驚道:
“這個我真沒見過,隻聽人說過。”
“人參果是一種草還丹,吃了能延壽。哪裏有得?”
八戒道:
“這兒就有。那童子給師父兩個,師父不認得,反說是三歲未滿的孩童,不敢吃。”
“那童子懶得管,既然師父不吃,就應該讓我們吃。”
“他卻偷偷吃了,急得我口水直流。”
“——怎麽才能嚐嚐?”
“我想你有辦法,去他那果園偷幾個來嚐嚐,如何?”
行者道:
“這個容易,老孫去去就來。”
說完急忙往前走。
八戒一把拉住他:
“哥,我聽說那房裏有金擊子,要打果子。”
“必須做得穩妥,不能泄露風聲。”
行者道:
“我知道,我知道。”
大聖施了一個隱身法,悄悄進入道房,發現那兩個道童已經吃了果子,正在殿裏與唐僧說話,房裏沒人。
行者四下查看,找尋金擊子,隻見窗欞上掛著一根赤金棒,約二尺長,指頭粗細,底部有一個像蒜疙瘩一樣的頭。
上麵有個小眼,係著一根綠絨繩。
行者心想:
“這一定就是那個擊子。”
他便把它取下來,走出道房,徑直往後走,推開兩扇門,抬頭一看,啊!竟是一座花園!
隻見:
朱欄寶檻,曲折的山峰,奇花與豔麗的陽光爭豔,翠竹與碧藍的天際相互輝映。
流杯亭外,一彎綠柳似乎拖著煙霧;
賞月台前,幾叢喬鬆如潑墨般濃重。
紅色的花朵如錦巢般美麗,綠色的草叢如精細的繡墩。
青茸茸的草,碧砂蘭在風中搖曳;
溪水悠悠,岸邊垂柳。丹桂在金井旁映襯著梧桐,錦槐依傍著朱欄玉砌。
或紅或白的千葉桃花,或香或黃的九秋菊花綻放著。
茶架旁映照著牡丹亭,木槿台邊連接著芍藥花圃。
看不盡那傲霜的君子竹,也有欺雪的大夫鬆。
更有鶴莊鹿宅,方形的池塘和圓形的池塘;
泉水流動,似碎玉般晶瑩;
北風吹拂梅花白,春風吹動海棠紅。
這真是人間第一的仙境,西方最美的花叢!
行者看得目不暇接,又見一道門,推開一看,竟是一座菜園:
這裏種植著四季蔬菜,菠蘿、芹菜、莙薘、薑、苔;筍、瓜、瓠、茭白、蔥、蒜、香菜、韭菜;
藕、蒿、苦藚;葫蘆、茄子應有盡有;
蔓菁、蘿卜、羊頭菜,紅莧菜、青菘、紫芥。
行者笑道:
“這道士也是個自種自吃的人。”
走過菜園,又見一層門。推開門後,啊!正中間有一棵大樹,枝葉青翠欲滴,葉子像芭蕉一樣大,直挺挺地長到千尺高,樹根圍著七八丈。
行者倚在樹下,抬頭一看,隻見南邊的枝頭上掛著一個人參果,真像個孩子一般。
原來果子的頂端有個蒂,看它正搖動著,手腳亂動,點頭晃腦,風吹過時似乎還能發出聲音。
行者高興極了,暗自誇道:
“好東西!果然罕見!果然罕見!”
他倚著樹,猛地一躍,迅速上樹去。
行者本來就擅長爬樹偷果子,他用金擊子敲了一下,那果子立刻掉下來。
他隨即跳下來追去,然而果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四處尋找,草叢中也沒有發現任何痕跡。
行者道:
“怪了!怪了!看樣子這果子是有生命的,能自己走動。”
“就算它跳不出牆外,應該也能藏起來。”
“我明白了,一定是花園的土地不讓我偷它的果子,它自己收走了。”
“請問師傅,您是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嗎?”
長老迴禮說道:
“貧僧正是。”
“仙童為何知道我的名字?”
童子答道:
“師父臨走時特別交代我們要接待您,不料車駕急促,我們未能及時迎接。”
“請師傅坐下,弟子馬上準備茶來奉上。”
三藏道:
“不敢。”
明月趕緊轉身進屋,取來一杯香茶遞給長老。
茶畢,清風道:
“兄弟,不能違抗師命,我和你去取果子來。”
兩位童子告別三藏,進入房中。
一個拿了金擊子,另一個拿了丹盤,還特意用絲帕墊在盤底,走到人參園內。
清風爬上樹,敲下人參果;
明月在樹下接盤。
沒過多久,兩個果子被敲下,接在盤中,送到前殿奉上。
清風道:
“唐師父,我們五莊觀所在的山中貧瘠,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當解渴。”
長老見了,心中有些驚慌,遠遠退開幾步說道:
“善哉!善哉!今年的果實豐收,怎麽這觀裏竟然作荒吃人?”
“這果子是三天未滿的孩童,如何能解渴?”
清風暗想:
“這和尚隻懂口舌之爭,哪能識得我們仙家珍寶的異物。”
明月上前說道:
“師傅,這就是‘人參果’,吃一個也無妨。”
三藏道:
“胡說!胡說!人參果怎麽能是這樣?”
“他父母懷胎時,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才生下這孩子。”
“三天都不到,怎麽就當作果子給人吃?”
清風說道:
“真的是樹上結的。”
三藏道:
“亂說!亂說!樹上怎會結出人來?”
“拿迴去,我不吃別人家的嬰兒!”
兩位童子見三藏千推萬阻不肯吃,隻好帶著盤子轉迴自己的房間。
那果子也確實奇怪,不能長時間放置,放久了就會變僵,不能食用。
於是兩人迴到房間,各自拿著果子,坐在床邊吃了起來。
此時,八戒正在廚房裏做飯,早就聽見了他們取金擊子、拿丹盤的聲音,心中早有疑慮。
又聽見他們說唐僧不認得是人參果,便把果子帶迴房裏自己吃了,他忍不住口水直流,說道:
“怎麽才能得上一個,真想嚐嚐鮮!”
他自己又餓得不行,動彈不得,隻能等著行者來幫忙解決。
他在鍋前心不在焉,不時伸頭出去看看。
不久,看到行者牽馬過來,把馬拴在槐樹下,徑直往後走。
那呆子急忙招手喊道:
“這裏來!這裏來!”
行者轉身來到廚房門口,問道:
“呆子,你在叫什麽?”
“是不是飯不夠了?”
等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麵有大人家,再去化吃吧。”
行者問:
“什麽事?”
八戒笑道:
“你進來,倒不是飯少。”
“這觀裏有個寶貝,你知道嗎?”
行者問:
“什麽寶貝?”
八戒笑著說:
“告訴你,你沒見過;給你,你也不認得。”
行者道:
“你這呆子在嘲笑我。老孫五百年前遊曆天涯海角,什麽沒見過?”
八戒道:
“哥,‘人參果’你見過嗎?”
行者一聽,吃驚道:
“這個我真沒見過,隻聽人說過。”
“人參果是一種草還丹,吃了能延壽。哪裏有得?”
八戒道:
“這兒就有。那童子給師父兩個,師父不認得,反說是三歲未滿的孩童,不敢吃。”
“那童子懶得管,既然師父不吃,就應該讓我們吃。”
“他卻偷偷吃了,急得我口水直流。”
“——怎麽才能嚐嚐?”
“我想你有辦法,去他那果園偷幾個來嚐嚐,如何?”
行者道:
“這個容易,老孫去去就來。”
說完急忙往前走。
八戒一把拉住他:
“哥,我聽說那房裏有金擊子,要打果子。”
“必須做得穩妥,不能泄露風聲。”
行者道:
“我知道,我知道。”
大聖施了一個隱身法,悄悄進入道房,發現那兩個道童已經吃了果子,正在殿裏與唐僧說話,房裏沒人。
行者四下查看,找尋金擊子,隻見窗欞上掛著一根赤金棒,約二尺長,指頭粗細,底部有一個像蒜疙瘩一樣的頭。
上麵有個小眼,係著一根綠絨繩。
行者心想:
“這一定就是那個擊子。”
他便把它取下來,走出道房,徑直往後走,推開兩扇門,抬頭一看,啊!竟是一座花園!
隻見:
朱欄寶檻,曲折的山峰,奇花與豔麗的陽光爭豔,翠竹與碧藍的天際相互輝映。
流杯亭外,一彎綠柳似乎拖著煙霧;
賞月台前,幾叢喬鬆如潑墨般濃重。
紅色的花朵如錦巢般美麗,綠色的草叢如精細的繡墩。
青茸茸的草,碧砂蘭在風中搖曳;
溪水悠悠,岸邊垂柳。丹桂在金井旁映襯著梧桐,錦槐依傍著朱欄玉砌。
或紅或白的千葉桃花,或香或黃的九秋菊花綻放著。
茶架旁映照著牡丹亭,木槿台邊連接著芍藥花圃。
看不盡那傲霜的君子竹,也有欺雪的大夫鬆。
更有鶴莊鹿宅,方形的池塘和圓形的池塘;
泉水流動,似碎玉般晶瑩;
北風吹拂梅花白,春風吹動海棠紅。
這真是人間第一的仙境,西方最美的花叢!
行者看得目不暇接,又見一道門,推開一看,竟是一座菜園:
這裏種植著四季蔬菜,菠蘿、芹菜、莙薘、薑、苔;筍、瓜、瓠、茭白、蔥、蒜、香菜、韭菜;
藕、蒿、苦藚;葫蘆、茄子應有盡有;
蔓菁、蘿卜、羊頭菜,紅莧菜、青菘、紫芥。
行者笑道:
“這道士也是個自種自吃的人。”
走過菜園,又見一層門。推開門後,啊!正中間有一棵大樹,枝葉青翠欲滴,葉子像芭蕉一樣大,直挺挺地長到千尺高,樹根圍著七八丈。
行者倚在樹下,抬頭一看,隻見南邊的枝頭上掛著一個人參果,真像個孩子一般。
原來果子的頂端有個蒂,看它正搖動著,手腳亂動,點頭晃腦,風吹過時似乎還能發出聲音。
行者高興極了,暗自誇道:
“好東西!果然罕見!果然罕見!”
他倚著樹,猛地一躍,迅速上樹去。
行者本來就擅長爬樹偷果子,他用金擊子敲了一下,那果子立刻掉下來。
他隨即跳下來追去,然而果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四處尋找,草叢中也沒有發現任何痕跡。
行者道:
“怪了!怪了!看樣子這果子是有生命的,能自己走動。”
“就算它跳不出牆外,應該也能藏起來。”
“我明白了,一定是花園的土地不讓我偷它的果子,它自己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