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怪喊道:
“慢著!慢著!我不是普通野獸,乃是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
“今日奉大王之命,在此山巡邏,專為捉些凡人做祭禮之用。”
“你們這些和尚,敢動兵器傷我?”
八戒怒罵道:
“孽畜!你眼拙不認得我!”
“我們可不是路過的凡人,而是東土大唐禦弟三藏法師的徒弟,奉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速速讓開道路,休得驚擾我師父,否則我這釘鈀一下下去,絕不留情!”
那妖怪哪裏肯聽,迅速逼近八戒,揮爪便抓。
八戒靈巧閃過,舉起釘鈀便打。
妖怪一時躲閃不開,連忙轉身逃跑,八戒緊追不舍。
妖怪跑到山坡下,從亂石堆中取出兩口赤銅刀,迴身揮舞迎戰。
兩人在山坡前打得難解難分,你來我往,鬥得十分激烈。
此時,行者扶起唐僧安慰道:
“師父,莫害怕,先坐穩了。”
“老孫去幫幫八戒,打倒妖怪再行前路。”
三藏戰戰兢兢地坐下,口中念誦《多心經》,不敢稍停。
悟空掣出金箍棒,怒喝一聲:
“妖怪,拿命來!”
八戒見行者來助,精神倍增,兩人合力將妖怪打得節節敗退。
行者大喊道:
“不可饒他,務必斬草除根!”
兩人輪釘鈀、揮鐵棒,緊追不舍。
妖怪慌了手腳,忽然使出“金蟬脫殼”之計,化作一陣狂風逃迴洞中。
原來,那妖怪趁悟空與八戒追趕之時,迴頭抓住了唐僧,駕著狂風徑直攝入山洞。可憐唐僧,又一次落入妖怪之手!
正應了那句“江流注定多磨折,寂滅門中功行難”。
妖怪將唐僧帶到洞口,停住狂風,對守門的小妖說道:
“快去稟報大王,前路虎先鋒捉來一個和尚,在門外等候發落。”
守門小妖將消息傳入洞內,大王聞言下令:
“帶進來!”
虎先鋒腰間掛著兩口赤銅刀,雙手押著唐僧,走到洞主麵前跪下說道:
“大王,小將不才,承蒙差遣,在山中巡邏,偶遇一個和尚。”
“他是東土大唐的禦弟三藏法師,正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途中,被小將擒住獻給大王,以供一頓美餐。”
洞主聽聞此言,麵露驚訝,問道:
“我早聽人傳言,三藏法師乃大唐奉旨求經的神僧,身邊有個徒弟,叫孫行者,神通廣大,本事非凡。”
“你是如何擒住他的?”
先鋒迴答:
“那和尚的確有兩個徒弟:一個使九齒釘鈀,生得嘴長耳大;另一個使金箍鐵棒,火眼金睛。”
“他們正追趕小將時,小將施展‘金蟬脫殼’之計,趁機抓住和尚,將他獻於大王。”
洞主皺眉說道:
“不可輕易吃他。”
“我聽說那孫行者本領極大,若是他來找麻煩,恐怕惹禍上身。”
“不如將這和尚先綁在後園定風樁上,暫且晾三五天。”
“他的徒弟若不來攪擾,到時再享用。”
“一來讓他身子幹淨,二來也省去不必要的麻煩,煮蒸煎炒,隨心所欲,不是更好?”
先鋒聽後大喜,答道:
“大王深謀遠慮,小將佩服!”
隨即吩咐小妖:
“將他綁了去後園定風樁上!”
眾小妖蜂擁而上,七八個綁縛手將唐僧牢牢捆住,就像老鷹捉住燕雀般毫不費力,用繩索緊緊纏住他。
可憐的唐僧啊,心中思念著行者,掛念著悟能,忍不住哀歎道:
“徒弟啊!不知你們現在在哪座山中擒怪,又在哪處降妖。”
“我卻被這魔頭捉住,正遭受如此折磨!”
“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們!”
“真是苦啊!”
“如果你們早點趕來,還能救我性命;若再晚一些,我這條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一邊悲歎,一邊淚如雨下,滿臉悲苦。
再說那行者和八戒,追趕那隻虎一路下山坡,卻見那虎跌倒在崖前,伏在地上不動了。
行者舉起鐵棒,全力打下去,結果震得自己手掌發疼。
八戒也跟著用釘鈀猛築了一下,竟把鈀齒崩飛了。
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張虎皮,蓋在一塊臥虎石上。行者頓時驚叫:
“糟了!糟了!我們中計了!”
八戒忙問:
“中什麽計?”
行者說道:
“這是‘金蟬脫殼計’!”
“他把虎皮蓋在這兒,自己卻跑了。”
“我們趕快迴去看看師父,千萬別遭了他的毒手!”
兩人急忙返迴,哪裏還有唐僧的蹤影。
行者頓時如雷霆般大吼:
“糟了!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八戒牽著馬,眼淚直流,悲唿道:
“天哪!天哪!我們現在該去哪裏找師父啊!”
行者拍著胸脯說道:
“別哭!別哭!哭隻會挫了銳氣。”
“反正妖怪也跑不遠,必然藏身在這座山中。”
“我們分頭尋找便是!”
兩人沿著山路進入深山,翻過山崗,越過嶺峰,走了很久,終於在一處懸崖下發現了一座洞府。
兩人停下腳步仔細觀察,隻見這洞府周圍景象雖美,卻充滿了兇險之意:
疊障尖峰,迴巒古道。
青鬆翠竹依依,綠柳碧梧冉冉。
崖前怪石嶙峋,林間幽禽成對。
澗水衝石,山泉滴沙。
野雲片片漫天,瑤草芊芊鋪地。
妖狐狡兔亂竄,角鹿香獐爭鬥。
古藤橫掛,蒼柏斜倚。
巍峨如華嶽,落花賽天台。
行者說道:
“賢弟,你將行李暫放在這藏風的山凹處,把馬匹也鬆開,免得受傷。”
“我先去洞口與妖怪鬥上一鬥,必須擒住他,才能救出師父。”
八戒答道:
“不必多說,快去便是,我在這裏等你。”
行者整了整衣衫,束好虎皮裙,手持金箍棒,大步來到洞門前。
抬頭一看,隻見洞門上寫著“黃風嶺黃風洞”六個大字。他站定腳步,雙手持棒,高聲喝道:
“妖怪!快將我師父送出來,免得我掀翻你窩巢,平了你的洞府!”
洞內的小妖聽見他的怒吼,一個個嚇得渾身發抖,急忙跑進內洞稟報:
“大王,不好了!”
“外麵來了一個嘴尖毛臉的和尚,手裏拿著一根粗大的鐵棒,正在要他的師父呢!”
黃風怪正在洞中端坐,聽罷驚得一愣,忙召虎先鋒前來質問:
“我讓你去巡山,隻不過是讓你抓些山牛、野豬、肥鹿、野羊。”
“你怎麽把唐僧抓迴來了?”
“如今惹得他那徒弟找上門來,我們如何應對?”
虎先鋒不以為意,答道:
“大王放心,小將願帶五十個小妖出去擒住那個孫行者,將他獻給大王。”
“等他不再攪擾,我們便能安心吃唐僧肉了。”
洞主卻搖頭說道:
“我洞中上下共有五六百妖兵,你隨意挑選幾人去,但你必須明白,這孫行者本領高強,若擒住他,自然可以盡情享樂;若是無法擒住,反而害了你,切勿到時埋怨於我!”
“慢著!慢著!我不是普通野獸,乃是黃風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鋒。”
“今日奉大王之命,在此山巡邏,專為捉些凡人做祭禮之用。”
“你們這些和尚,敢動兵器傷我?”
八戒怒罵道:
“孽畜!你眼拙不認得我!”
“我們可不是路過的凡人,而是東土大唐禦弟三藏法師的徒弟,奉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速速讓開道路,休得驚擾我師父,否則我這釘鈀一下下去,絕不留情!”
那妖怪哪裏肯聽,迅速逼近八戒,揮爪便抓。
八戒靈巧閃過,舉起釘鈀便打。
妖怪一時躲閃不開,連忙轉身逃跑,八戒緊追不舍。
妖怪跑到山坡下,從亂石堆中取出兩口赤銅刀,迴身揮舞迎戰。
兩人在山坡前打得難解難分,你來我往,鬥得十分激烈。
此時,行者扶起唐僧安慰道:
“師父,莫害怕,先坐穩了。”
“老孫去幫幫八戒,打倒妖怪再行前路。”
三藏戰戰兢兢地坐下,口中念誦《多心經》,不敢稍停。
悟空掣出金箍棒,怒喝一聲:
“妖怪,拿命來!”
八戒見行者來助,精神倍增,兩人合力將妖怪打得節節敗退。
行者大喊道:
“不可饒他,務必斬草除根!”
兩人輪釘鈀、揮鐵棒,緊追不舍。
妖怪慌了手腳,忽然使出“金蟬脫殼”之計,化作一陣狂風逃迴洞中。
原來,那妖怪趁悟空與八戒追趕之時,迴頭抓住了唐僧,駕著狂風徑直攝入山洞。可憐唐僧,又一次落入妖怪之手!
正應了那句“江流注定多磨折,寂滅門中功行難”。
妖怪將唐僧帶到洞口,停住狂風,對守門的小妖說道:
“快去稟報大王,前路虎先鋒捉來一個和尚,在門外等候發落。”
守門小妖將消息傳入洞內,大王聞言下令:
“帶進來!”
虎先鋒腰間掛著兩口赤銅刀,雙手押著唐僧,走到洞主麵前跪下說道:
“大王,小將不才,承蒙差遣,在山中巡邏,偶遇一個和尚。”
“他是東土大唐的禦弟三藏法師,正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途中,被小將擒住獻給大王,以供一頓美餐。”
洞主聽聞此言,麵露驚訝,問道:
“我早聽人傳言,三藏法師乃大唐奉旨求經的神僧,身邊有個徒弟,叫孫行者,神通廣大,本事非凡。”
“你是如何擒住他的?”
先鋒迴答:
“那和尚的確有兩個徒弟:一個使九齒釘鈀,生得嘴長耳大;另一個使金箍鐵棒,火眼金睛。”
“他們正追趕小將時,小將施展‘金蟬脫殼’之計,趁機抓住和尚,將他獻於大王。”
洞主皺眉說道:
“不可輕易吃他。”
“我聽說那孫行者本領極大,若是他來找麻煩,恐怕惹禍上身。”
“不如將這和尚先綁在後園定風樁上,暫且晾三五天。”
“他的徒弟若不來攪擾,到時再享用。”
“一來讓他身子幹淨,二來也省去不必要的麻煩,煮蒸煎炒,隨心所欲,不是更好?”
先鋒聽後大喜,答道:
“大王深謀遠慮,小將佩服!”
隨即吩咐小妖:
“將他綁了去後園定風樁上!”
眾小妖蜂擁而上,七八個綁縛手將唐僧牢牢捆住,就像老鷹捉住燕雀般毫不費力,用繩索緊緊纏住他。
可憐的唐僧啊,心中思念著行者,掛念著悟能,忍不住哀歎道:
“徒弟啊!不知你們現在在哪座山中擒怪,又在哪處降妖。”
“我卻被這魔頭捉住,正遭受如此折磨!”
“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們!”
“真是苦啊!”
“如果你們早點趕來,還能救我性命;若再晚一些,我這條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一邊悲歎,一邊淚如雨下,滿臉悲苦。
再說那行者和八戒,追趕那隻虎一路下山坡,卻見那虎跌倒在崖前,伏在地上不動了。
行者舉起鐵棒,全力打下去,結果震得自己手掌發疼。
八戒也跟著用釘鈀猛築了一下,竟把鈀齒崩飛了。
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張虎皮,蓋在一塊臥虎石上。行者頓時驚叫:
“糟了!糟了!我們中計了!”
八戒忙問:
“中什麽計?”
行者說道:
“這是‘金蟬脫殼計’!”
“他把虎皮蓋在這兒,自己卻跑了。”
“我們趕快迴去看看師父,千萬別遭了他的毒手!”
兩人急忙返迴,哪裏還有唐僧的蹤影。
行者頓時如雷霆般大吼:
“糟了!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八戒牽著馬,眼淚直流,悲唿道:
“天哪!天哪!我們現在該去哪裏找師父啊!”
行者拍著胸脯說道:
“別哭!別哭!哭隻會挫了銳氣。”
“反正妖怪也跑不遠,必然藏身在這座山中。”
“我們分頭尋找便是!”
兩人沿著山路進入深山,翻過山崗,越過嶺峰,走了很久,終於在一處懸崖下發現了一座洞府。
兩人停下腳步仔細觀察,隻見這洞府周圍景象雖美,卻充滿了兇險之意:
疊障尖峰,迴巒古道。
青鬆翠竹依依,綠柳碧梧冉冉。
崖前怪石嶙峋,林間幽禽成對。
澗水衝石,山泉滴沙。
野雲片片漫天,瑤草芊芊鋪地。
妖狐狡兔亂竄,角鹿香獐爭鬥。
古藤橫掛,蒼柏斜倚。
巍峨如華嶽,落花賽天台。
行者說道:
“賢弟,你將行李暫放在這藏風的山凹處,把馬匹也鬆開,免得受傷。”
“我先去洞口與妖怪鬥上一鬥,必須擒住他,才能救出師父。”
八戒答道:
“不必多說,快去便是,我在這裏等你。”
行者整了整衣衫,束好虎皮裙,手持金箍棒,大步來到洞門前。
抬頭一看,隻見洞門上寫著“黃風嶺黃風洞”六個大字。他站定腳步,雙手持棒,高聲喝道:
“妖怪!快將我師父送出來,免得我掀翻你窩巢,平了你的洞府!”
洞內的小妖聽見他的怒吼,一個個嚇得渾身發抖,急忙跑進內洞稟報:
“大王,不好了!”
“外麵來了一個嘴尖毛臉的和尚,手裏拿著一根粗大的鐵棒,正在要他的師父呢!”
黃風怪正在洞中端坐,聽罷驚得一愣,忙召虎先鋒前來質問:
“我讓你去巡山,隻不過是讓你抓些山牛、野豬、肥鹿、野羊。”
“你怎麽把唐僧抓迴來了?”
“如今惹得他那徒弟找上門來,我們如何應對?”
虎先鋒不以為意,答道:
“大王放心,小將願帶五十個小妖出去擒住那個孫行者,將他獻給大王。”
“等他不再攪擾,我們便能安心吃唐僧肉了。”
洞主卻搖頭說道:
“我洞中上下共有五六百妖兵,你隨意挑選幾人去,但你必須明白,這孫行者本領高強,若擒住他,自然可以盡情享樂;若是無法擒住,反而害了你,切勿到時埋怨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