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個不多時按下雲頭,來到流沙河岸邊。
豬八戒認得是木叉行者,引領師父上前迎接。
那木叉與三藏行完禮,又和八戒相見。
八戒說道:
“承蒙尊者指示,得以見到菩薩,我老豬果然遵循法教,如今高興地拜入佛門。”
“這一陣子在途中奔波忙碌,沒來得及致謝,有罪有罪。”
行者說道:
“暫且不要敘舊,我們叫那家夥過來。”
三藏說道:
“叫誰?”
行者說道:
“老孫見到菩薩,詳細陳述了之前的事。”
“菩薩說道:
這流沙河的妖怪,是卷簾大將下凡,因為在天上有罪,墮落此河,放縱形骸作怪。”
“他曾被菩薩勸化,願意歸順師父去西天。”
“但是我們不曾說出取經的事,所以苦苦爭鬥。”
“菩薩如今派木叉,拿著這個葫蘆,要和這家夥結作法船,渡您過去呢。”
三藏聽了,不停地頂禮,對木叉行禮說道:
“希望尊者趕快行動。”
那木叉捧著葫蘆,半雲半霧,直接到了流沙河水麵上,高聲厲叫道:
“悟淨!悟淨!”
“取經人在這裏很久了,你怎麽還不歸順!”
卻說那妖怪懼怕猴王,迴到水底,正在窩裏歇息,隻聽到叫他法名,知道是觀音菩薩;
又聽說“取經人在此”,他也不懼怕斧鉞,急忙翻起波浪伸出頭來,又認出是木叉行者。
他笑盈盈地走上前行禮,說道:
“尊者恕我迎接遲了,菩薩現在在哪裏?”
木叉說“我師父沒來,先派我來吩咐你早點跟唐僧做徒弟。”
“叫你把脖子下掛的骷髏和這個葫蘆,按照九宮結成一隻法船,渡他過這弱水。”
悟淨說道:
“取經人在哪裏?”
木叉用手指著說道:
“那東岸坐著的不就是?”
悟淨看見了八戒說道:
“他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個潑東西,和我整整鬥了兩天,何曾提到一個取經的字?”
又看見了行者,說道:
“這個主子,是他的幫手,好厲害!我不去了。”
木叉說道:
“那是豬八戒,這是孫行者,都是唐僧的徒弟,也都是菩薩勸化的,你怕他們幹什麽?”
“我且帶你去見唐僧。”
那悟淨這才收了寶杖,整理一下黃錦直裰,跳上岸來,對著唐僧雙膝跪下,說道:
“師父,弟子有眼無珠,不認得師父的尊容,多有衝撞,希望您能饒恕我的罪過。”
八戒說道:
“你這個膿包,怎麽不早一點來皈依,隻管要和我打?”
“這是什麽話!”
行者笑道:
“兄弟,你別怪他,還是我們不曾說出取經的事和姓名。”
唐僧說道:
“你果真肯誠心皈依我教嗎?”
悟淨說道:
“弟子承蒙菩薩教化,以河為姓,給我起了法名,叫做沙悟淨,哪有不聽從師父的道理!”
三藏說道:
“既然這樣,悟空,拿戒刀來,給他剃度。”
大聖依照師傅說的,立即用戒刀給他剃了頭。
(悟淨)又來拜了三藏,拜了行者和八戒,分了大小。
三藏見他行禮,真像個和尚的樣子,所以叫他沙和尚。
木叉說道:
“你既然已經皈依,不必多說,早點做好法船去吧。”
那悟淨不敢怠慢,立即將脖子下掛的骷髏取下來,用繩子結成九宮,把菩薩的葫蘆放在當中,請師父下岸。
那長老於是登上法船,坐在上麵,果然穩得像輕舟。
左邊有八戒扶持,右邊有悟淨捧著托著,孫行者在後麵牽著龍馬半雲半霧跟著,頭頂上又有木叉保護,那師父才飄然穩穩渡過流沙河界,浪靜風平過了弱水河。
真的也像飛箭一樣快,不多時,登上彼岸,脫離洪流,又不拖泥帶水,幸運的是腳幹手燥,清淨無為,師徒們腳踏實地。
那木叉駕著祥雲,收起葫蘆,又隻見那骷髏一下子化作九股陰風,悄然不見。
三藏拜謝了木叉,頂禮了菩薩。
正是木叉徑直迴到東洋海,三藏上馬卻往西去。
豬八戒認得是木叉行者,引領師父上前迎接。
那木叉與三藏行完禮,又和八戒相見。
八戒說道:
“承蒙尊者指示,得以見到菩薩,我老豬果然遵循法教,如今高興地拜入佛門。”
“這一陣子在途中奔波忙碌,沒來得及致謝,有罪有罪。”
行者說道:
“暫且不要敘舊,我們叫那家夥過來。”
三藏說道:
“叫誰?”
行者說道:
“老孫見到菩薩,詳細陳述了之前的事。”
“菩薩說道:
這流沙河的妖怪,是卷簾大將下凡,因為在天上有罪,墮落此河,放縱形骸作怪。”
“他曾被菩薩勸化,願意歸順師父去西天。”
“但是我們不曾說出取經的事,所以苦苦爭鬥。”
“菩薩如今派木叉,拿著這個葫蘆,要和這家夥結作法船,渡您過去呢。”
三藏聽了,不停地頂禮,對木叉行禮說道:
“希望尊者趕快行動。”
那木叉捧著葫蘆,半雲半霧,直接到了流沙河水麵上,高聲厲叫道:
“悟淨!悟淨!”
“取經人在這裏很久了,你怎麽還不歸順!”
卻說那妖怪懼怕猴王,迴到水底,正在窩裏歇息,隻聽到叫他法名,知道是觀音菩薩;
又聽說“取經人在此”,他也不懼怕斧鉞,急忙翻起波浪伸出頭來,又認出是木叉行者。
他笑盈盈地走上前行禮,說道:
“尊者恕我迎接遲了,菩薩現在在哪裏?”
木叉說“我師父沒來,先派我來吩咐你早點跟唐僧做徒弟。”
“叫你把脖子下掛的骷髏和這個葫蘆,按照九宮結成一隻法船,渡他過這弱水。”
悟淨說道:
“取經人在哪裏?”
木叉用手指著說道:
“那東岸坐著的不就是?”
悟淨看見了八戒說道:
“他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個潑東西,和我整整鬥了兩天,何曾提到一個取經的字?”
又看見了行者,說道:
“這個主子,是他的幫手,好厲害!我不去了。”
木叉說道:
“那是豬八戒,這是孫行者,都是唐僧的徒弟,也都是菩薩勸化的,你怕他們幹什麽?”
“我且帶你去見唐僧。”
那悟淨這才收了寶杖,整理一下黃錦直裰,跳上岸來,對著唐僧雙膝跪下,說道:
“師父,弟子有眼無珠,不認得師父的尊容,多有衝撞,希望您能饒恕我的罪過。”
八戒說道:
“你這個膿包,怎麽不早一點來皈依,隻管要和我打?”
“這是什麽話!”
行者笑道:
“兄弟,你別怪他,還是我們不曾說出取經的事和姓名。”
唐僧說道:
“你果真肯誠心皈依我教嗎?”
悟淨說道:
“弟子承蒙菩薩教化,以河為姓,給我起了法名,叫做沙悟淨,哪有不聽從師父的道理!”
三藏說道:
“既然這樣,悟空,拿戒刀來,給他剃度。”
大聖依照師傅說的,立即用戒刀給他剃了頭。
(悟淨)又來拜了三藏,拜了行者和八戒,分了大小。
三藏見他行禮,真像個和尚的樣子,所以叫他沙和尚。
木叉說道:
“你既然已經皈依,不必多說,早點做好法船去吧。”
那悟淨不敢怠慢,立即將脖子下掛的骷髏取下來,用繩子結成九宮,把菩薩的葫蘆放在當中,請師父下岸。
那長老於是登上法船,坐在上麵,果然穩得像輕舟。
左邊有八戒扶持,右邊有悟淨捧著托著,孫行者在後麵牽著龍馬半雲半霧跟著,頭頂上又有木叉保護,那師父才飄然穩穩渡過流沙河界,浪靜風平過了弱水河。
真的也像飛箭一樣快,不多時,登上彼岸,脫離洪流,又不拖泥帶水,幸運的是腳幹手燥,清淨無為,師徒們腳踏實地。
那木叉駕著祥雲,收起葫蘆,又隻見那骷髏一下子化作九股陰風,悄然不見。
三藏拜謝了木叉,頂禮了菩薩。
正是木叉徑直迴到東洋海,三藏上馬卻往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