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欽看到孫行者一心收拾行李準備出發,便轉身對三藏行禮道:“長老,你真是收得了一個好徒弟,真是高興,真是高興。此人果然能去,我就告辭了。”


    三藏作揖謝道:“多謝太保的幫助,感激不盡。迴府之後,一定多多問候令堂和老夫人,以及令荊夫人,貧僧在府中多有打擾,容迴時再來拜謝。”


    伯欽迴禮,隨即告別。


    孫行者請三藏上馬,他自己在前麵,背著行李,赤著身,邁著步子走著。


    走了一會兒,經過了兩界山,忽然看見一隻猛虎,咆哮著從尾巴剪過去朝他們撲來。三藏在馬上心裏一驚。


    孫行者在路旁高興地說道:“師父,不要怕它,它是來給我送衣服的。”


    他放下行李,從耳朵裏拔出一個小針,迎著風一擺,原來是一根粗如碗的鐵棒。


    他拿著鐵棒,笑道:“這寶貝五百多年沒用過了,今天拿出來,正好打件衣服穿穿。”


    你看他大步走向猛虎,喊道:“孽畜!你敢來!”


    那隻猛虎立刻弓身趴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孫行者一棒打下去,把猛虎打得腦漿迸裂,紅色的血液像桃花一樣四散飛濺,牙齒飛出幾顆像珠玉一樣的碎片。


    三藏嚇得連忙從馬上滾了下來,咬著手指說:“天啊!天啊!劉太保前幾天打的斑斕虎還和他鬥了半天,而今天孫悟空不用爭鬥,一棒就把這隻虎打得稀爛。真是‘強中更有強中手’!”


    孫行者拖著那隻老虎過來,對三藏說道:“師父稍等一下,我去脫下他的皮,穿著走路。”


    三藏問:“它哪裏有什麽衣服?”


    行者笑道:“師父不必管,我自有辦法。”


    猴王拔下自己的一根毫毛,吹了一口仙氣,說了聲“變!”,那根毫毛立即變成了一把牛耳尖刀。


    他用刀從虎腹上挑開皮,一刀剝下了完整的虎皮,把爪子和頭部剁掉,裁成了四方一塊的虎皮。


    行者拿起虎皮一量,喃喃自語道:“有些大了,可以分成兩塊。”


    然後他又把虎皮裁成兩塊,收起一塊,另一塊就圍在了腰間,用路旁的一條葛藤緊緊束住,遮住了下體,說:“師父,走吧,到了人家再借些針線來縫。”


    他又捏了捏那根鐵棒,把它變迴了像針一樣的模樣,收進了耳朵裏,背著行李,請師父上馬。


    他們繼續前行,三藏在馬上問:“悟空,你剛才打虎的鐵棒怎麽不見了?”


    行者笑道:“師父,您不懂。我這根棒子,原本是從東海龍宮得到的,叫做‘天河鎮底神珍鐵’,也叫‘如意金箍棒’。當年大鬧天宮,幸虧它幫了我大忙。


    它能隨意變化,要大就大,要小就小。


    剛才我把它變成了一個繡花針一樣的模樣,收進耳裏了,隻有用的時候才會拿出來。”


    三藏聽了,心裏暗自高興,又問:“剛才那隻虎為什麽一見到你就不動了?任由你隨便打它,怎麽迴事?”


    悟空答道:“師父不必擔心,莫說是一隻虎,哪怕是一條龍,見了我也不敢無禮。


    我老孫可是有降龍伏虎的本領,翻江倒海的神通;看人見貌、聽音辨色、察理分事;大到可以容納整個宇宙,小到可以裝進毫毛之內;變化無常,隱顯難測。


    剝個虎皮,哪有什麽稀奇?看那疑難的地方,才展現我真正的本事!”


    三藏聽了這些話,越發放鬆了心情,騎馬繼續前行。師徒二人走著,聊著,沒察覺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


    隻見:


    火焰般的晚霞照射,天空和大海的盡頭雲朵歸來。


    千山萬鳥啼叫,聲聲不斷,尋找棲息地,飛入樹林成群結隊。


    野獸成對地迴到自己的巢穴,一群一群。


    天邊一彎新月破開黃昏,萬點明星散發著光芒。


    行者說:“師父,快走些,天色已晚。那邊的樹林茂密,想必是人家莊院,我們趕緊去投宿吧。”


    三藏於是策馬前行,直奔那座莊院,到了院前下馬。


    行者丟下行李,走上前去,喊道:“開門!開門!”


    院內傳來一位老者,拄著拐杖走出來,吱吱呀呀地開了門,看到行者模樣兇惡,腰間纏著一塊虎皮,簡直像個雷公,嚇得老者腳軟,嘴裏嘟囔著:“鬼來了!鬼來了!”


    三藏趕忙上前攙住他說:“老施主,不必害怕,他是我貧僧的徒弟,不是鬼怪。”


    老者抬頭看到三藏麵容清秀,才安定下來,問道:“你是哪個寺廟來的和尚,怎麽帶著這惡人來我門前?”


    三藏答道:“貧僧是唐朝來的,往西天求經,路過此地,天晚了,特地來此借宿一晚,明早不打擾就行,望施主方便一二。”


    老者聽後說道:“你雖是唐人,這惡人可不是唐人。”


    悟空猛然高聲叫道:“你這個老兒,真沒眼色!唐人是我師父,我是他徒弟!我不是‘糖人’,也不是‘蜜人’,我是齊天大聖。你們這裏的人,也應該認得我。我以前也見過你。”


    老者疑惑道:“你在何處見過我?”


    悟空答道:“你小時候不曾在我麵前扒柴嗎?不曾在我臉上挑菜嗎?”


    老者驚訝道:“你胡說!我哪裏去過你麵前扒柴挑菜?”


    悟空哈哈大笑道:“你不記得了吧?我就是這兩界山石匣中的大聖。你再好好想想。”


    老者恍然大悟道:“你倒像他,原來你就是那個大聖!不過你怎麽出來了?”


    悟空便將菩薩勸善的事情,以及等待唐僧揭帖脫身的事一一告訴了老者。


    老者才恍然明白,拜倒在地,邀請唐僧進屋,並叫來了妻子兒女,讓他們一同見禮,詳細講述了前事,大家都很高興。


    接著,命人泡茶。


    茶後,老者問悟空道:“大聖,你也年紀大了吧?”


    悟空反問道:“你今年幾歲了?”


    老者答道:“我已活到一百三十歲了。”


    行者笑道:“還是我這重子重孫呢!我從出生到現在的年紀不記得了,但我在這山腳下已待了五百多年了。”


    老者道:“是的,是的。我記得祖公公曾說過,這座山是從天降下,壓住了一個神猴,直到今天,你才脫困。我小時候見你時,你頭上有草,臉上有泥,還不覺得怕;如今你臉上無泥,頭上無草,似乎瘦了一些,腰間又圍著塊大虎皮,看起來和鬼怪差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