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網雖然多,但能供養老年;擔著柴擔,兩項活計可做終老。


    小舟仰望飛雁,草徑斜坡聽鴻鳴。


    口舌之爭我沒有份,世間的是非已遠離。


    溪邊的曬繒如錦,石上磨斧似鋒。


    秋月明輝時常獨釣,春山寂靜時無人相逢。


    魚多就換酒與妻共飲,剩下的柴火就賣酒與子共樂。


    自斟自唱隨意放蕩,長歌長歎隨風而去。


    唿喚兄弟、船夥,攜帶朋友一起,聚會在野外。


    喝酒、猜拳、傳牌的遊戲漫傳,歡聲笑語中度過每一天。”


    李定迴應:


    “風月交替山野間,江湖上寄情傲老年。


    清閑自在隨意瀟灑,口舌爭鬥離我遠。


    月夜時分,安穩睡在茅屋中,天黑了,我輕披著箬蓑。


    忘情結交鬆梅之友,樂意相交鷗鷺之盟。


    不計較名利之心,耳旁聽不到戰爭的聲音。


    隨時一酌香醪酒,日子過得清淡又愉快。


    兩捆柴薪換取活計,一根釣線換取生計。


    唿喚兒子磨鋼斧,叫懶兒補破舊的繒。


    春天來了愛看楊柳綠,喜歡看蘆葦青。


    夏天避暑修剪竹子,六月份涼風中摘嫩菱。


    霜降雞肥常宰,重陽蟹壯正烹。


    冬日早晨再沉睡,九寒天不再蒸飯。


    八節山中任性,四時湖裏陶情。


    采薪自有仙家伴,垂釣全無世俗形。


    門外花香四溢,船頭水麵平靜。


    身心安穩不談公職,性情淡定如穿羅衣。”


    他們二人交換詩句後,準備分道揚鑣。


    張稍向李定告別:“李兄,路上小心!上山時要注意有虎。若是遇到危險,那就‘明日街頭少見故人’。”


    李定聽後,憤怒地說:“你這個懶漢!你怎麽能咒我?如果我遇到老虎,你肯定會遇到浪翻江!”


    張稍笑道:“我永遠不會翻江。”


    李定迴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怎麽能保證自己平安無事?”


    張稍答道:“李兄,雖說如此,但你並不了解。我的生意有規律可循,不會遇到這種事。”


    李定不解:“你水上的生意,隱秘且危險,哪有什麽規律?”


    張稍笑道:“你不懂。在長安城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算命先生。我每天給他送一尾金色的鯉魚,他就給我一課教我如何走運。今天我去買卦,他告訴我,在涇河灣東岸下網,西岸拋鉤,肯定能滿載而歸。明日我再上城,賣掉魚和酒,再和你相聚。”


    兩人此別,分別各自走上各自的路。


    正當兩人話別之際,正應了那句“路上說話,草裏有人”。


    原來,涇河水府有一個巡水的夜叉,聽見了他們的對話,急忙趕到水晶宮,慌忙向龍王報告:“出事了!出事了!”


    龍王問道:“發生了什麽事?”


    夜叉答道:“我巡查水麵時,經過河邊,聽見兩個人在攀談。臨別時,話語相當激烈。那漁翁說,長安城西門街上,有個賣卦的算命先生,算得最準。每天送一尾金鯉給他,他就會傳授他一門術,告訴他‘百下百著’,若依此計算,豈不是會讓水族全被消滅掉?這如何能增強水府威力,如何幫助大王的威勢?”


    龍王聽後大怒,立刻提劍準備上長安城,斬殺這個賣卦的算命先生。


    這時,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等一眾水族齊聲奏道:“大王請息怒。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輕信。’大王若親自去,必會引來雲雨,恐怕驚動長安百姓,上天或許會因此降罪。大王的隱匿莫測,變化無常,不如變作一個秀士,前往長安城一探究竟。若真有此人,我們再行處置;若沒有,則不應冤枉他人。”


    龍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放下了寶劍,也沒有唿風喚雨,而是變作一個白衣秀士,衣著整潔,步伐端莊,言談舉止合乎禮節,頭戴逍遙巾,身穿玉色羅襴,氣宇軒昂。


    他上路前行,來到長安城西門的大街上。


    他看到街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其中有人高談闊論:“屬龍之人本命不吉,屬虎之人相衝。寅辰巳亥,雖然合局,但最怕的是犯了歲君。”


    龍王一聽,便知道這就是那個賣卦的地方。


    於是他走上前去,分開人群,往裏看去。


    隻見屋內珠光寶氣,四壁珠璣,堂上裝飾精美,香氣撲鼻,水清如鏡,屋內左右兩壁掛滿了王維的山水畫,座上掛著鬼穀子的畫像。


    端溪硯、金煙墨和霜毫大筆等文房四寶擺放整齊,旁邊還有火珠林、郭璞的圖書。


    大廳內擺滿了各種天文地理的經典,六爻、八卦的書籍一應俱全。


    這個人不僅精通天地理,了解鬼神之事,且能準確預測未來,過去的事也能倒背如流。


    無論是家庭的興衰,還是吉兇禍福,他都能一語道破。


    可以說,他是知兇定吉、斷死言生的奇才。


    屋外招牌上寫著他的名字:“神課先生袁守誠”。


    原來這位先生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名叫袁守誠。


    果然,這位先生儀表堂堂,氣宇不凡,學識淵博,名揚四海,術業精湛,名聲顯赫。


    龍王進入屋內,與袁守誠先生見麵,禮節周到,雙方寒暄之後,先生請龍王上坐,童子奉茶。


    先生問:“尊客前來,有何事相詢?”


    龍王答道:“我來問問天上陰晴變化如何。”


    袁守誠答道,隨即袖傳一課,預測道:“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占雨澤,明天就會有雨。”


    龍王問:“明天什麽時候下雨?雨量是多少?”


    袁守誠答道:“明天辰時雲將聚,巳時雷將發,午時雨將下,未時雨足,總共雨量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龍王笑道:“這些話你可別拿來開玩笑。如果明天真如你所說的那樣,按你說的時間和數量下雨,我就送你五十兩黃金作為謝禮;如果不準,或者與時辰、雨量不符,我就讓你嚐嚐後果,打壞你的門麵,拆掉你的招牌,趕你出長安,不許再在這裏迷惑人心。”


    袁守誠微笑應道:“這個自然由您決定,明天看天,雨後自會知曉。”


    龍王告辭後,離開了長安,迴到水府。一路上,水神們接連詢問:“大王去長安做了什麽?”


    龍王答道:“有事有事!這位賣卦的先生可真是個大嘴巴的老頭子。我問他明天何時下雨,他就告訴我具體的時辰、雨量;我與他打了個賭:如果如他所說的,準時下雨,雨量準確,我就給他五十兩黃金作為謝禮;若稍有偏差,就打破他的門麵,趕他出長安。”


    眾水族笑道:“大王是八河總管,掌管雷雨,天下的雨水何時降臨,隻有大王知曉,何需擔心他算得準?這位算命先生必定會輸,必定會輸!”


    正當眾人談笑時,忽然聽見半空中傳來聲音:“涇河龍王接旨。”大家抬頭一看,隻見一個金衣力士,手持玉帝的聖旨,直奔水府而來。龍王忙不迭整理衣服,恭敬迎接,焚香接旨。力士接旨後迴空而去。龍王謝恩拆開聖旨,看到上麵寫道:


    “敕命八河總管,驅雷掣電行;


    明朝施雨澤,普濟長安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