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壓伏了那個乖猴之後,我這裏不知多少歲月過去了,估計地球上已經過去了幾百年。今天是孟秋的望日,我有一個寶盆,盆裏盛滿了各種奇異的花、果和珍品,準備與大家共享這次‘盂蘭盆會’,你們覺得如何?”


    眾人合掌,恭敬地拜了三次,表示領受。


    然後如來佛將寶盆中的花果由阿儺捧著分發給大家,又讓迦葉布施出去。


    大眾感激不盡,紛紛獻上詩句表示謝意。


    福詩曰: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納彌深遠更綿。


    福德無疆同地久,福緣有慶與天連。


    福田廣種年年盛,福海洪深歲歲堅。


    福滿乾坤多福蔭,福增無量永周全。


    祿詩曰:


    祿重如山彩鳳鳴,祿隨時泰祝長庚。


    祿添萬斛身康健,祿享千鍾世太平。


    祿俸齊天還永固,祿名似海更澄清。


    祿恩遠繼多瞻仰,祿爵無邊萬國榮。


    壽詩曰:


    壽星獻彩對如來,壽域光華自此開。


    壽果滿盤生瑞靄,壽花新采插蓮台。


    壽詩清雅多奇妙,壽曲調音按美才。


    壽命延長同日月,壽如山海更悠哉。


    眾菩薩獻畢。因請如來明示根本,指解源流。


    那如來微開善口,敷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


    當眾菩薩獻完詩歌後,他們懇請如來佛指示根本法理,闡明事物的源流。


    如來佛微微開口,開始講解大法,宣揚正果,所講內容包括三乘妙典和五蘊楞嚴的深奧教義。


    但見那天龍圍繞,花雨繽紛。


    正是:禪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萬裏天。


    此時,天龍圍繞著如來佛,花雨紛飛,場麵莊嚴而美麗。


    正如詩所言,禪心明亮如千江的月光,真性廣闊清澈,如萬裏無雲的天空。


    如來講罷,對眾言曰:“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隻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如來講完後,對眾人說道:“我觀察四大部洲(即四大洲),眾生的善惡各異。東勝神洲的人們敬天禮地,心境清爽、氣息平和;北俱蘆洲的人們雖有殺生之事,但隻是為了生計,他們性格笨拙,情感疏遠,不多做惡事;我西牛賀洲的人們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然沒有絕對的真理,但人人都能安享壽命;然而南贍部洲的人們則貪婪、縱欲、好禍,好爭鬥,正如口舌爭執的惡場,是非如同惡海。我現在有三藏真經,可以勸導眾生行善。”


    諸菩薩聞言,合掌皈依。


    聽完如來佛的開示,所有的菩薩都合掌皈依。


    向佛前問曰:“如來有那三藏真經?”


    弟子向佛陀請教:“如來所說的三藏真經是什麽?”


    如來曰:“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麽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千山,詢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佛陀迴答道:“我有三藏經典:‘法’藏,講天道;‘論’藏,講地道;‘經’藏,渡解鬼神。三藏共包含三十五部,總計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是修煉真道、追求正善的法門。我打算將這些經典傳到東土(中國),但那裏的眾生愚昧無知,經常誹謗真理,不理解我的法門,忽視了瑜伽的正宗。如何能找到一個有法力的人,前往東土,找到一個有善根的信士,教他經曆千山萬水,前來求取真經,最終將這部經典帶到東土,廣泛勸化眾生,這將是巨大的福緣,深厚的善慶。誰願意去一趟呢?”


    當有觀音菩薩,行近蓮台,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此時,觀音菩薩走近蓮台,恭敬地拜佛三次後說道:“弟子愚笨,但願前往東土尋找一個合適的取經人。”


    諸眾抬頭觀看,那菩薩:


    圓滿的智慧與四種德行,充實了她的金身。


    她的發飾上掛著金絲纏繞的珠翠,香環將寶貴的明珠環繞其中。


    烏雲般的發髻巧妙地盤成龍形,輕盈的繡帶飄揚,像彩鳳翎羽。


    她的衣服上點綴著碧玉紐扣,素雅的羅袍散發出祥和的光輝;


    華麗的錦繡裙子上掛著金色的落索,瑞氣環繞,仿佛在迎接她的降臨。


    她的眉如同彎月,眼睛明亮如雙星。


    她的臉龐宛若玉雕,天生帶著喜氣,朱唇一點,便像紅顏花朵般嬌豔。


    她的淨瓶盛滿甘露,每年都會充盈;


    她斜插在發間的垂楊枝,年年青翠,象征著她的生命力與長存。


    她能解八難,度化眾生,充滿大慈大悲。


    她曾鎮守泰山,住在南海,救助一切苦難,迴應每一個聲音,萬千唿喚應聲而至,千聖齊靈。


    她的心如蘭花般純淨,情感如蕙草般芬芳。


    她是落伽山上慈悲的主宰,是潮音洞中永生的觀音。


    眾人抬頭看去,看到觀音菩薩的樣貌:


    她理想的道德與智慧完美無缺,身披金身,四德圓滿。


    她頭發盤成龍形,散發出祥和的光輝。


    她身著璀璨的衣袍,散發著瑞氣,四周充滿著吉祥之氣。


    她的眉毛如新月,眼睛像雙星閃爍。


    她的麵容溫和,嘴唇微微帶紅,天生充滿喜悅。


    她手持淨瓶,甘露永遠滿盛,斜插的垂楊樹年年翠綠。


    她解救眾生於八難,慈悲廣大,聲音能遍及四海,響應萬象,是無所不應的存在。


    她在落伽山上以慈悲為主,居住在潮音洞中,救助眾生。


    她就是活觀音,廣為人知。


    如來見了,心中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如來見到觀音菩薩後,心中大喜,讚歎道:“其他人不能去,隻有觀音尊者,具備了如此廣大的神通,才有資格前往。”


    菩薩道:“弟子此去東土,有甚言語吩咐?”


    觀音菩薩問道:“弟子前往東土,是否有其他吩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西遊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