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蘇剛一入座,不經意間看見了九卿中的一個年輕麵孔,其年紀竟與自己相若,已然位居高位,令人刮目相看。盡管身懷公子的身份,扶蘇仍舊隻能位列三公九卿之後。他身旁的淳於越低聲提醒道:“公子,那位便是冠軍侯了,曾大敗匈奴王,管理過粟米內務,整頓過關中豪族,如今鋒芒正盛。”


    扶蘇默默點頭,注視趙牧的眼神多了幾分欽佩之情。


    ……


    扶蘇方一就座,就有衛兵進入宮廷報告說:“啟稟陛下,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白、公子乘風、公子璽、公子嗣業皆已在殿外等待召見。” 秦始皇輕笑道:“好,讓他們進來吧。” 衛兵應了一聲後立即退出。


    聽聞皇帝所言,文武百官心頭生疑,今天是否將有重要事項頒布呢?陛下召多位公子同入殿堂又是為了什麽?隨著公子高等人的入場,集體叩拜了父親陛下,“陛下,兒子們拜見。” 說完便各自尋位置坐下,其中包括與趙牧並肩而坐的扶蘇。


    趙政微一揮動,各公子隨流落定,同排而座,趙牧環顧一圈,注意到幾位主要人物:扶蘇、高、將閭、白、乘風、璽和嗣業。他還想到,還有些年幼的宗室未曾列席會議。


    仔細觀察麵前這些公子,最小的是僅12歲的公子嗣業,最大的公子扶蘇則有17歲之齡。看到眼前一幕,趙牧不由得聯想到了那段曆史:胡亥繼承皇位時下令殺戮諸位兄長;自那以後皇 爭愈演愈烈,親兄弟間自相殘殺的事頻繁發生,真可以說是“九龍奪嫡”。


    直到最後,秦始皇離世前未指明太子,留下了這一禍根,也預示著他諸子間的皇位爭奪將異常激烈。然而沒有人預料到,在皇帝逝去之後,趙高竟然會偽造遺書擁立胡亥為帝。結果導致公子扶蘇自盡,公子高尚 ,而公子將閭也難逃厄運。其他未及壯年的王子們也同樣難逃胡亥的毒手...


    坐在官員中間的趙牧眼神堅毅。隻要還在,他就不會允許胡亥成為 ,即便支持其他人如公子高的上台或者協助公子將閭繼位,秦二世的大印也不會落入胡亥之手!


    再次看向皇帝和聚集在一起的所有王子,趙牧內心深沉地歎息道,如果這些皇子中有誰能具備始皇十分之一的能力,就不會出現如此悲慘的結局了。


    眾王公入席完畢後,嬴政掃視全場官員,“眾卿家中可有什麽要事上報?但說無妨。”


    當始皇的聲音落地,丞相李斯站起身子拱手道:“啟稟皇上,接蒙恬將軍傳來消息,河套地區已成功迴收。蒙恬正致力於建設新城,迫使匈奴人遠撤……但在該區域仍存在著異族如狄人、戎人等,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加強防範。”


    始皇聽罷答道:“頒布吾令,向蒙恬派遣十萬民夫,加速城市建設進程。” 大家齊聲應允。


    緊接著,在場的馮去疾和王綰亦相繼奏折進言。之前因受秦始皇嚴厲訓斥的禦史大夫王綰已經痛改前非,當治粟內史犯錯誤時選擇告病不出門以自我反思...


    當王綰陳述完畢後,嬴政審視著滿朝臣僚,宣布道:“還有誰有奏章要遞呈,盡管說來!”


    眾臣一時沉默不語,唯有趙牧從容邁步而出,恭敬施禮道:“啟稟陛下,臣有一事相奏。”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趙牧身上。上次他的奏章讓一位九卿之一——治粟內史栽了個跟頭,不知道這迴又有誰能成為靶子。


    公子扶蘇、公子高和將閭等幾位公子也一同投來了目光。


    在眾人眼中,趙牧不過比他們大不了多少歲,但已經建立卓越的功績,榮登九卿之位,令眾人敬仰。


    此刻大殿之上靜謐無聲,幾乎連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


    秦始皇轉向趙牧說:“準你所奏。”


    趙牧恭敬答道:“啟稟陛下,天下糧草事關重大,不容半點差池。臣今日上奏是為推薦一人擔任治粟內史,以掌管天下的財政大任!放眼天下,隻有這個人選最為合適,別無其他合適人選!”


    趙牧的這句話引起了一場小小的轟動。特別是那句“天下除了他再沒有人能勝任”,簡直是把整個朝堂的所有尊嚴踩在腳下!


    身為國家最有權力的三公九卿,每個人無不渴望能位列其中。


    滿朝文武都在猜測,這位被認為最適合的候選者會是誰?


    就在大家拭目以待時,趙牧洪聲說道:“陛下,治粟內史一職,非黃石公不可!”


    眾人心中的疑雲頓時煙消雲散:原來是他。黃石公已經在廷尉位置退居幕後了嗎?


    在趙牧被提拔為廷尉之前,之前的那位廷尉正是黃石公。因此若他出任此職,無人會有異議,畢竟他曾身居九卿高位。


    不少朝臣還誤以為他會舉薦蕭何擔任這一職務。如今看到事實並非如此,才感到自己有些狹隘了。


    秦始皇的目光移至李斯,問道:“李斯,請問你看冠軍侯舉薦的人選如何?是否適合擔此重任?”


    李斯迅速出列迴答:“啟稟陛下,據臣看來,黃石公確實是位經天緯地的奇才,我同意廷尉大人的建議!”


    隨著李斯的話音落地,朝堂上又響起陣陣附和之聲。“微臣讚同國相的見解!”


    令人意外的是,並未出現任何反對的聲音,說明黃石公的人脈關係廣闊且能力深受認可。


    “既然大家都支持,那便由黃石公出任治粟內史吧!” 嬴政的決斷立刻引得眾人的齊聲讚歎:“陛下聖明!”


    隻是李斯等人很快注意到了一點——趙牧依然站在隊伍之中,似乎還未說完。


    扶蘇、高和將閭等公子看向趙牧,眼神中流露出羨慕。此時,他們不禁幻想著若是自己站在此位接受萬眾矚目該有多威風!


    趙牧在今天計劃辦成三件事,首先就是要帶蕭何來朝堂走一遭,既開闊蕭何的視野也讓文武百官熟悉一下他的助手,未來蕭何辦事也會更順遂一些。


    實際上,並不期望蕭何能夠立刻晉升為顯要職位,而是希望能夠讓他在這個圈子裏混個臉熟就夠了。


    第二項內容就是推薦黃石公擔任治粟內史。對此,陛下已下詔書,正式任命黃石公為治粟內史,此事已圓滿解決。


    隨之而來的第三項議題,正是趙牧本次入朝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


    那就是獻上詔書,宣布徹底結束竹簡紀事的時代!


    高坐於龍椅之上的嬴政凝視著廷班中的趙牧,心懷期待。這位趙牧,還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冠軍侯,尚有其他事宜需要啟奏?”嬴政的聲音在雄偉的宮殿內悠揚響起。


    趙牧昂首答道:“陛下,臣有要物奉獻。”


    “哦?究竟是何物?”嬴政疑惑地問。


    趙牧迴頭對蕭何說:“蕭何,請將其呈上。”


    “是,大人。”


    蕭何懷抱一個長長的錦匣,走出人群,先前守衛曾檢查過匣子內部確保無危險物品存在,這才交還給蕭何。


    看到這一切的始皇帝站起身,興趣盎然地前傾身子想看看錦匣內的物件,但距離實在太遠無法看清。


    見此,嬴政親自離開了龍椅。


    “陛下…”身旁的趙高準備出聲阻止,但見始皇帝揮了揮手示意其退到一邊。


    蕭何在宮殿中將錦匣置於案上後便離開,趙牧則緩緩打開匣蓋,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紙質的詔書。始皇帝走下王座來到趙牧近前,接過後露出困惑的表情。


    “冠軍侯,這是什麽?有何妙用?是用於禦寒的布料嗎?”始皇帝晃了晃手中薄薄的宣紙,充滿疑惑。


    殿上的臣子們也都望向始皇帝手中的新物,同樣滿臉不解。


    趙牧笑著說道:“陛下,若想知道它的功用,不妨請來紙墨。”


    “趙高,備紙墨!”始皇帝命令。


    “遵命!”


    隨即,趙高帶來了皇上專用的筆和硯,並放在始皇身旁的小幾上。又有侍者送來一張大案桌擺放於殿中。


    趙牧攤開宣詔放在桌上,邀請道:“陛下,可開始書寫了。”


    “開始書寫?就在上麵書寫?”


    趙牧點頭應道:“確實,就在這張宣詔上書寫。”


    趙牧的話音剛落,始皇帝執起筆,腦海中突然迴想起了趙牧所唱的短歌。靈感閃現之下,他飽蘸墨汁,在白皙的宣紙上瀟灑地書寫了兩個句子:“大風吹動,白雲飄蕩,我的威望遍及四海,我終於迴到了久別的故鄉!”


    落筆至此,始皇帝略作思索後,追加了最後的感慨:“怎能沒有勇士守護四邊!”


    寫下這段文字後,秦始皇停下動作,仔細欣賞著宣紙上的短歌,心中的激動無法抑製。


    這一刻,他內心受到了巨大觸動,意識到在今天的大堂上發生了曆史性的時刻!


    這事件的重大意義不下於當初的統一天下。


    “來人哪,將此文傳給大家看!”始皇帝一聲令下,趙高便恭手拿著宣詔,展示給所有朝臣觀看。


    一時之間,殿內外讚聲不絕耳。


    “大風吹動,白雲飄蕩,我的威望遍及四海,我終於迴到了久別的故鄉! 怎能沒有勇士守護四邊!” 眾臣傳閱之際,不禁為之傾倒。這幾句簡短卻充滿力量的文字,如同掙脫了古老竹片限製的囚徒,宣告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即將誕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泰382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泰3827並收藏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