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古文經學的個中翹楚。


    範寧一直公開反對魏晉玄學。


    孝武帝司馬曜又專注於經學,故而非常器重範寧。


    他整理了《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又大興教育,資助了一大批寒門士子入學。


    可以說是經學領袖。


    他的詰問,比車胤更加難以應付。


    範寧輕撚胡須,開口問道。


    “既以無為天下之母,敢問閣下,無何以生天下?”


    這個問題一針見血。


    觸及了玄學的本質問題。


    作為形而上學的一個分支。


    理論基礎是存在一個獨立的,不變的,可以作為萬物源頭的實在。


    可以是元素、五行。


    可以是精神,是思考,是道。


    當然也可以是無。


    不管這個最初的實在究竟是什麽?


    隻是一種假設和推論。


    以語言、概念等形式表現出的抽象性,一旦落入客觀世界就無能為力。


    既然一切的起點是無,無又是怎麽生成這一切的呢?


    王忱不知道該怎麽迴答,側著頭,看向上席的兩位。


    這個問題殷仲堪可以迴答。


    “無為萬物之母,萬物自然造也。”


    有了“無”這一實在之後,自然形成“有”的概念。


    一切都可順其自然。


    “敢問閣下,居宅乎?著衣乎?飲食乎?”


    這看起來無意義的提問,實則是範寧的陷阱。


    殷仲堪不屑地迴答。


    “然也!”


    範寧又問。


    “宅從何來?衣從何來?食從何來?”


    殷仲堪迴答說。


    “斫木為宅,織縷成衣,聚粒作食!”


    見他落入陷阱,範寧反問道。


    “閣下何不取之於無?反求於人力乎?”


    既然一切的起點都是無,萬物都是自然形成。


    那房子,衣服和糧食也應該自然形成,不需要人來製造和生產。


    “哈哈哈。”


    王雅哂笑幾聲,以示嘲弄。


    王恭想要反擊,卻被範寧打斷。


    “無織,何以有衣?無耕,何以有食?無歲,何以有君?陛下當以修身正論為念,而避謬論邪說!”


    司馬曜默不作聲,一旁的王溫隔著冕珠,看不清他的神色。


    一旦話題被引到了皇帝這邊,發言就相當於結束了。


    現在輪到王忱提問了。


    “公,既知天命。天之命何?”


    王忱想用同樣的方法,來刁難範寧。


    天命究竟是什麽?又如何得知呢?


    “《詩》雲,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故行之不已,為之不止,盡心而無私。是為天命。”


    天命高遠無盡,人也應當全力以赴,克勤克儉,方能順應天命。


    這套理論邏輯清晰而且經得起考驗。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是邪?”


    按照古文經學的理論,隻有大德者能接受天命。而且是唯一的,權威的。


    “然也,《詩》雲,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王忱繼續問道。


    “自三皇五帝以降,皆有德者受命乎?”


    範寧也不自覺地落入了陷阱。


    “然也!”


    “如此,商周,秦漢之德,堪比乎?”


    麵對王忱的問題,範寧剛想開口,瞬間清醒過來,不敢迴答。


    得意的王雅,剛想迴答。


    車胤扯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迴答。


    一個問題問得四個人都啞口無言,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敢。


    如果誰迴答了這個問題,一定會麵對接下來的問題。


    “魏晉之德,堪比乎?”


    如果不是司馬曜還坐在大位上麵,其實每個人都願意迴答。


    這還用比嗎?


    在德的層次上,司馬家是沒有一點下降空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十十寸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十十寸雨並收藏和女友穿越到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