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至善麵對沈瀟,不知所措。
他想賣這宅子,本來是想借此逼沈瀟迴到老家,如今的確有些騎虎難下。
葉傾城見狀也與季夫人求情,“夫人,我們再給您找其他宅子可好?”
季夫人笑著扶起沈瀟,“沈娘子,若你和老夫人願意,可否與我一起住在這兒?”
眾人詫異地看向季夫人。
沈瀟有些為難:“季夫人,這我怎麽好意思……”
沈瀟還未說完,季夫人便溫柔地說道:“我可不是收留你們的意思,而是真心的想與你們生活在一處。我一進這宅子便喜歡極了,那天若不是暴雨打斷,可能早就買下來了。現在迴想起來,這可能就是天意吧,若不是那場雨讓我更了解了你們的故事,我便會錯過了這麽好的家人。”
沈瀟一臉不解。
季夫人頓了頓,繼續說道:“本來要獨立住出來,我還對自己有些擔心,我什麽都不會,也沒有什麽生活常識。如今,若買了這房也沒有什麽積蓄了。我想,若能有你在這教我,我便安心多了!況且,老夫人慈眉善目,我也願與她一起等著宋老郎君歸來。”
“不知,你可否願意?”
沈瀟聞言,不禁感動落淚,連忙向季夫人行了個禮:“謝季夫人。”
叮鈴叮鈴——
此時宋老夫人房簷上的風鈴再次發出清脆的聲音。
宋老夫人的房間應聲亮起了燭火。
咯吱——
老夫人推開了窗子,似是瞧了眼窗外,便又關上了。
葉傾城好奇地問道:“沈娘子、宋掌櫃,老夫人房簷上那風鈴,可有什麽特別麽?老夫人好像對它很在意。”
宋至善輕歎道:“我記得那風鈴是阿耶從別處帶迴來的,以前比現在的還要長。阿耶隨軍出征前,剪掉了其中的一支,掛在了腰間。所以每次隻要這風鈴一響,我阿娘便以為是阿耶迴來了,看向門口。”
“原是這樣。”
沈瀟望著那風鈴,接著說道:“那風鈴是海螺製的,我生在嶺南,所以知道。海螺風鈴寓意著永恆的陪伴,歲月的見證。螺多左旋,稀有右旋,而老夫人的這串風鈴全都是右旋,非常難得,尋常小販是不可能費心做這種事的。”
“我猜想,這定是宋老郎君在外戍邊時,費了不少心血收集來,自己製的。”
葉傾城聞言,心裏更加難受,之前覺得這風鈴的聲音煞是好聽,現在卻聽出了一絲哀傷來。
郭子維看向宋至善:“宋掌櫃,宋老郎君當年是在哪裏戍邊?為何下落不明?”
宋至善眼眸一沉。
“家父當年隨梁寬將軍在南詔戍邊。當時南詔突發叛亂,雙方僵持了一月有餘,才終於平定,本來梁將軍來信說已班師迴朝。但卻不知為何,突然有傳言說梁將軍在戍邊時,曾多次通敵。梁將軍一家及主要將領均奉旨被押送長安問罪,我阿耶便在其中。”
“後來聽說,押送隊伍在途中,遇到了火災。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總之無一人歸來。我猜想,即使有人逃了迴來,不敢聲張,便也無人可問了。”
“此事,我們一直不敢告訴阿娘。阿耶沒了下落,多半是兇多吉少。”
郭子維感歎,“居然有這種事?可梁將軍的罪名還沒有調查清楚,大家就這樣帶著罪下落不明,豈不是永遠都無法真相大白了?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而遭了難。”
宋至善無奈地點著頭,“郭郎君說的是,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蘇翎義憤填膺。
“這件事,我有所耳聞。當年周比肩將軍,曾去支援過梁將軍。也正是周將軍,親自押解了被告發的梁將軍迴京師的。後來他們休息的驛站突發大火,梁將軍他們因被束著雙手,所以很多人都沒有逃出來。周將軍還因此事,落下了多年夢魘,時常夢到那場大火。”
“這也成為了本朝的一樁未解謎案。”
宋至善長歎了一口氣,“哎,不提這些陳年舊事了。還要感謝葉掌櫃及各位牙郎,為這宅子找到了最好的新主。明日,便麻煩各位為此宅立契了。”
他頓了頓,“葉掌櫃,宋某還有一事相求,還請借一步說話。”
說罷,他便與葉傾城耳語了幾句。
葉傾城聞言,眼眶微紅,“宋掌櫃,你放心。包在我身上。”
幾日後,葉氏牙行。
宋宅的事情雖然已經水落石出,季夫人也順利歸來。
但葉家的生意仍然不盡如人意。
葉祿不住地感歎:“哎~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阿耶,您別唉聲歎氣了!快過過目,這是宋宅的新契書,契稅已經繳過用印了,可以交給季夫人了。”
清歡將宋宅的契書交給葉祿。
葉祿看著契書上的文字,連連點頭:“不錯,清歡的字寫得越發有大家風範了!”
“傾城和子維也看看。”
說罷,他又瞟了眼一旁的阿寧,滿臉嫌棄:“阿寧的字還要練練,像鬼畫符一般!”
徐寧無動於衷,冷冷道:“我本就是畫符的。”
眾人被阿寧逗笑,喪氣全無。
葉傾城將契書收進了衣袖,“沒問題,我一會就給季夫人送去。”
正在此時,竹山堂一學子氣喘籲籲地跑進了門。
“傾城娘子、郭郎君。先生讓我來通知各位,宋老夫人她……沒了。”
“什麽?”
城外,岔路口小攤。
這個路口還是人來人往,小攤也依然熱氣騰騰,充滿了煙火氣。
時常有人跑來問著路,順便喝一碗熱茶湯,這裏已然成為了過路人的心裏依靠。
與其他人不同,葉氏眾人都垂頭喪氣,提不起精神來。
他們剛從宋家老宅出來,老夫人年事已高,雖然離開是早晚的事,但真到了這一刻,還是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哎,老夫人走的好突然,那晚她看起來還精神得很呢。”萬一戶搖著頭道。
葉傾城一邊喝著熱茶湯,一邊若有所思:“那興許是迴光返照。”她突然意識到清歡他們眼中略有不解,立刻接著解釋:“就是人在將死前,會神誌忽然清醒或短暫的恢複元氣。”
小販端來點心放到桌上,又多放了一碗豆腐羹。
葉傾城指著豆腐羹和糖水問道:“誒?我們沒點這個?”
小販甩甩手,笑著迴:“這是我家鄉的習俗,白事吃豆腐,可以保佑逝者在那邊不受塵世的紛擾。也算是我給宋老夫人的一點心意吧。”
“多謝你了。”
葉傾城聞言,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豆腐羹。
就在這時。
叮鈴叮鈴——
微弱的清脆響聲傳進了葉傾城的耳朵裏。
這是?
他想賣這宅子,本來是想借此逼沈瀟迴到老家,如今的確有些騎虎難下。
葉傾城見狀也與季夫人求情,“夫人,我們再給您找其他宅子可好?”
季夫人笑著扶起沈瀟,“沈娘子,若你和老夫人願意,可否與我一起住在這兒?”
眾人詫異地看向季夫人。
沈瀟有些為難:“季夫人,這我怎麽好意思……”
沈瀟還未說完,季夫人便溫柔地說道:“我可不是收留你們的意思,而是真心的想與你們生活在一處。我一進這宅子便喜歡極了,那天若不是暴雨打斷,可能早就買下來了。現在迴想起來,這可能就是天意吧,若不是那場雨讓我更了解了你們的故事,我便會錯過了這麽好的家人。”
沈瀟一臉不解。
季夫人頓了頓,繼續說道:“本來要獨立住出來,我還對自己有些擔心,我什麽都不會,也沒有什麽生活常識。如今,若買了這房也沒有什麽積蓄了。我想,若能有你在這教我,我便安心多了!況且,老夫人慈眉善目,我也願與她一起等著宋老郎君歸來。”
“不知,你可否願意?”
沈瀟聞言,不禁感動落淚,連忙向季夫人行了個禮:“謝季夫人。”
叮鈴叮鈴——
此時宋老夫人房簷上的風鈴再次發出清脆的聲音。
宋老夫人的房間應聲亮起了燭火。
咯吱——
老夫人推開了窗子,似是瞧了眼窗外,便又關上了。
葉傾城好奇地問道:“沈娘子、宋掌櫃,老夫人房簷上那風鈴,可有什麽特別麽?老夫人好像對它很在意。”
宋至善輕歎道:“我記得那風鈴是阿耶從別處帶迴來的,以前比現在的還要長。阿耶隨軍出征前,剪掉了其中的一支,掛在了腰間。所以每次隻要這風鈴一響,我阿娘便以為是阿耶迴來了,看向門口。”
“原是這樣。”
沈瀟望著那風鈴,接著說道:“那風鈴是海螺製的,我生在嶺南,所以知道。海螺風鈴寓意著永恆的陪伴,歲月的見證。螺多左旋,稀有右旋,而老夫人的這串風鈴全都是右旋,非常難得,尋常小販是不可能費心做這種事的。”
“我猜想,這定是宋老郎君在外戍邊時,費了不少心血收集來,自己製的。”
葉傾城聞言,心裏更加難受,之前覺得這風鈴的聲音煞是好聽,現在卻聽出了一絲哀傷來。
郭子維看向宋至善:“宋掌櫃,宋老郎君當年是在哪裏戍邊?為何下落不明?”
宋至善眼眸一沉。
“家父當年隨梁寬將軍在南詔戍邊。當時南詔突發叛亂,雙方僵持了一月有餘,才終於平定,本來梁將軍來信說已班師迴朝。但卻不知為何,突然有傳言說梁將軍在戍邊時,曾多次通敵。梁將軍一家及主要將領均奉旨被押送長安問罪,我阿耶便在其中。”
“後來聽說,押送隊伍在途中,遇到了火災。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總之無一人歸來。我猜想,即使有人逃了迴來,不敢聲張,便也無人可問了。”
“此事,我們一直不敢告訴阿娘。阿耶沒了下落,多半是兇多吉少。”
郭子維感歎,“居然有這種事?可梁將軍的罪名還沒有調查清楚,大家就這樣帶著罪下落不明,豈不是永遠都無法真相大白了?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而遭了難。”
宋至善無奈地點著頭,“郭郎君說的是,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蘇翎義憤填膺。
“這件事,我有所耳聞。當年周比肩將軍,曾去支援過梁將軍。也正是周將軍,親自押解了被告發的梁將軍迴京師的。後來他們休息的驛站突發大火,梁將軍他們因被束著雙手,所以很多人都沒有逃出來。周將軍還因此事,落下了多年夢魘,時常夢到那場大火。”
“這也成為了本朝的一樁未解謎案。”
宋至善長歎了一口氣,“哎,不提這些陳年舊事了。還要感謝葉掌櫃及各位牙郎,為這宅子找到了最好的新主。明日,便麻煩各位為此宅立契了。”
他頓了頓,“葉掌櫃,宋某還有一事相求,還請借一步說話。”
說罷,他便與葉傾城耳語了幾句。
葉傾城聞言,眼眶微紅,“宋掌櫃,你放心。包在我身上。”
幾日後,葉氏牙行。
宋宅的事情雖然已經水落石出,季夫人也順利歸來。
但葉家的生意仍然不盡如人意。
葉祿不住地感歎:“哎~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阿耶,您別唉聲歎氣了!快過過目,這是宋宅的新契書,契稅已經繳過用印了,可以交給季夫人了。”
清歡將宋宅的契書交給葉祿。
葉祿看著契書上的文字,連連點頭:“不錯,清歡的字寫得越發有大家風範了!”
“傾城和子維也看看。”
說罷,他又瞟了眼一旁的阿寧,滿臉嫌棄:“阿寧的字還要練練,像鬼畫符一般!”
徐寧無動於衷,冷冷道:“我本就是畫符的。”
眾人被阿寧逗笑,喪氣全無。
葉傾城將契書收進了衣袖,“沒問題,我一會就給季夫人送去。”
正在此時,竹山堂一學子氣喘籲籲地跑進了門。
“傾城娘子、郭郎君。先生讓我來通知各位,宋老夫人她……沒了。”
“什麽?”
城外,岔路口小攤。
這個路口還是人來人往,小攤也依然熱氣騰騰,充滿了煙火氣。
時常有人跑來問著路,順便喝一碗熱茶湯,這裏已然成為了過路人的心裏依靠。
與其他人不同,葉氏眾人都垂頭喪氣,提不起精神來。
他們剛從宋家老宅出來,老夫人年事已高,雖然離開是早晚的事,但真到了這一刻,還是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哎,老夫人走的好突然,那晚她看起來還精神得很呢。”萬一戶搖著頭道。
葉傾城一邊喝著熱茶湯,一邊若有所思:“那興許是迴光返照。”她突然意識到清歡他們眼中略有不解,立刻接著解釋:“就是人在將死前,會神誌忽然清醒或短暫的恢複元氣。”
小販端來點心放到桌上,又多放了一碗豆腐羹。
葉傾城指著豆腐羹和糖水問道:“誒?我們沒點這個?”
小販甩甩手,笑著迴:“這是我家鄉的習俗,白事吃豆腐,可以保佑逝者在那邊不受塵世的紛擾。也算是我給宋老夫人的一點心意吧。”
“多謝你了。”
葉傾城聞言,大口大口地吃起了豆腐羹。
就在這時。
叮鈴叮鈴——
微弱的清脆響聲傳進了葉傾城的耳朵裏。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