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日漸遠行,今天的小風依舊那麽蕭蕭。


    處理完一天政務的黃子澄,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了他的家。


    “老爺,熱水已經打好”


    又到了休沐日,應當洗個熱水澡,放鬆一下疲憊的神經。


    “唉”


    想他與齊泰,方孝孺,做為先帝為陛下挑選的輔政大臣。


    都是從書山卷海殺出來的強者,如今入主朝堂,正當以身作則,施展心中抱負。


    奈何折戟沉沙。


    年輕的小皇帝有自己的主意,當然這是好事,但對於他們這些輔政大臣來說,終究有些愧對感。


    更害怕的是朝廷對他們的清算。


    如今,方孝儒入安南,作為封疆大吏,將主政一方。


    齊泰也為了實現“上馬治軍,下馬治民”而在兵部努力奮鬥。


    他這個僅存的輔政大臣卻陷入了迷茫期。


    當然,他也有他的目標,削藩,漢之七國晉之八王,這些招不怕給中原打的帶來的痛苦不忍直視,他一定要將這些方法盡速削掉,如此不負先帝恩信。


    當然,隨著皇帝上台之後,削藩的主意好像也消散了,他除了處理政務之外,真的就沒有具體的目標了。


    算了,先不想,睡覺去也。


    清晨,隨著一聲雞鳴,應天城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難得休假,黃子澄也來應天走動。


    作為一名好學生,他骨子裏就流淌著名為內卷的血液,自洪武十八年入應天,便鮮少出來走動。


    不是苦讀聖賢書,便是陪在朱允文旁邊或是理政。


    “包子,熱騰騰的包子”


    “摩剪子嘞~戧菜刀”


    “誰tm買小米~買小米”


    花裏胡哨的叫賣,是應天城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


    “你發現沒?最近應天集市上的地痞流氓脫皮無賴倒是少了很多”


    “那不都是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將這個沷皮無賴全部抓了起來,年輕人我跟你說哈,在洪武皇帝在時”


    茶攤上,少不了吹牛扯閑天的民眾,黃子澄也到此歇腳,也算是采風。


    其中一位身著華服的老者吸引了他的注意,按理來說,這種打扮模樣的人,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地方。


    不過沒等他一會就來了一位白袍人。


    “哎,你聽說了嗎?最近無生會將要召開,怎麽樣去嗎?”


    “你入會也有好一陣子了,教主也同意你加入其中”一個身著白袍的家夥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禮讚無生老母,大美真空家鄉”


    他身邊的一位華服老者說道,麵上的神情,激動不已,馬上跟著這位身著白袍的家夥離開。


    “嗯?”


    無生老母?


    嘶~


    察覺到不對勁的黃子澄想起最近的奏折之中突然出現關於這些無生老母的傳聞。


    傳聞這無聲老母能生死人肉白骨,有種種奇妙詭異的神通,在北方一帶治病救人,並且門徒也日益鼎盛,漸漸發展到幾十萬人。


    不好。


    這他媽不就是太平教的張角嗎?


    得益於市麵上冒出來的三國演義小說,明代的文人也了解到了1000多年前的漢末黃巾之亂。


    再結合到現在冒出來的這個無聲老母。


    好好好。


    要造反是吧?老子一定要鏟除掉你們這幫神棍。


    “快,調動錦衣衛,搜查無生老母”


    當黃子澄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馬報給了阿鬥。


    阿鬥聞之駭然,盡管他沒有經曆過黃巾之亂那場浩大的起義中,但他的父輩可是參與過平叛戰爭的老兵。


    在荊州時,關羽部下周倉廖化沒少與阿鬥說過,畢竟他們當初就是親自投身黃巾,至今迴想,依舊覺得這些神神鬼鬼的煽動性太強。


    太不利於團結。


    “雷虎,一定要將無生老母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全部鏟除”


    “遵命。”


    事實上,自從朱元璋入主中原以來,類似於無生老母這種東西,錦衣衛其實已經端掉了不少。


    無奈。


    這種玩意的信徒實在是太毒打不完根本打不完。


    少的幾十,幾百


    大的如彌勒佛這種,在各地有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信眾 。


    像無生老母,就是最近新冒出來的頂流,很快在山東河北山西一帶冒出來了幾十萬的信眾,根據錦衣衛的明察暗訪得知,這些人大多是從北元內遷過來的草原人 。


    “草原人?”


    “朕不是派人下去幫他們安置了嗎?怎麽還鬧呢?”


    很顯然,阿鬥下意識的把宋明時期的文人當成了秦漢時期的文士。


    這兩個時代的文人有著明顯的不同。


    秦漢之時的文人,不是貴族出身,就是落寞貴族,文武雙全在那時候是基本配置,便是被嘲諷的孫權,瞬時萬都能開弓射箭,射殺老虎。


    更牛逼的如班定遠棄筆從容,將匈奴揍的叫爸爸的都大有人在。


    而宋明,這種生猛的文人少了很多,盡管也有幾分秦漢遺風,但差距真的是客觀存在。


    “陛下我當然不敢騙你,確實如此”


    雷虎無奈的將這幫被迫安置的文人幹了一些事情,說了出來。


    經過理學熏陶與考場上的生死互搏之後。


    文人的生猛在質與量上,有了顯著的下降,但玩得更花也更傲了。


    盡管他們接受了陛下的安排,被迫前往北方之地,安置那些內遷的牧民。


    但在他們眼中,他們是天朝上使,是來幫扶這些臭烘烘的牧民,這些牧民就應該本本分分,聽從他們的調派。


    畢竟是打衣冠南渡之後,經濟重心漸漸從北方向南方過渡,至宋達到顛峰,尤其是江南這塊的文人,不僅控製了經濟,更是掌控了輿論,正式從地主發展為士紳。


    發達之後就看不起發展中的北方南北歧視由此而來。


    基於這種歧視,打南邊來的文人一直露著上位者的目光,凝視著這群牧民。


    牧民盡管生活條件差,但他們並不笨,也十分清楚這些文人的目光所表達的意思,一開始想著反正都已經投奔你們明朝了,你們就算再也瞧不起我們,也總該給我們一條活路吧。


    忍了。


    結果一時的忍耐換來的是變本加厲。


    我在忍。


    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地方能讓他們踏踏實實的放放牧耕耕田,早上9點開始放馬,一直遛到晚上9點,一周 7天溜六天。


    可是這平和的996終究被他們攪破 。


    於是乎就有一批草原人開始聚眾起來,力求自保,不被那些明人打擾。


    做為基層牧民,便是黃金家族橫行天下之時,他們也不過就是放放牧,偶爾有點肉吃罷了。


    如今明朝起來了,他們依舊過著最樸素甚至貧窮的生活。


    所求不過一日三餐,以及不被別人欺負罷了。


    新皇帝派人安置他們的好心,他們收到了,隻不過這幫家夥一個個的神氣的勒,一點都不接地氣,所以他們拒絕了這份心意,踏踏實實的聯合在一起過好自己的生活。


    當然這也成為了野心家們看重的重要人群。


    畢竟他們人多,有馬,有刀,隻要經過了基礎整合訓練之後,便是一股極為恐怖的力量。


    盡管官府嚴防死守,但終究是官府內部有了腐蝕,有了一些臭蟲,憑借這個機會混進其中,開始宣傳各自的教義。


    其中,無聲老母的唿聲最高,甚至他們的信徒一度發展到了應天城內。


    “陛下,這便是如今那些莫名的狀況,但在具體的細節還需要往下查,隻能說現在他們是極不穩定的因素”


    雷虎有些擔心,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如果被這幫暴名斷掉了它的國家,那麽它將無臉下去,麵對他那位大明英勇獻身的父親以及錦衣一脈的叔伯兄弟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平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平生並收藏阿鬥:我為建文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