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又要製造新機械了嗎?
穿越58:開局兩分地 作者:首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中飯後,秦淦西在家裏睡了一覺,然後去配件廠看他們鑄造。
今天鑄造車間恰好開爐,他的有些零部件也可以搭上順風車,一起鑄了。
鋼水已融化,鑄模已造好,人也各就各位。
下不去腳的車間裏不是機器的“嘎嘎”聲,就是技術員、班組長的大吼聲。
他在操作現場的大門口站了五六分鍾,就看到工人們開始分鋼水……從大的熔爐裏倒入“小桶”中。
大桶分小桶時,鐵水濺出,掉在地上猶如放煙花,火花四射。
每分完一個小桶,就有工人伸出長長的鐵鉤、拉著桶底的鐵絲拉走,他們控製小桶的移動速度、平穩度,待抵達鑄模位置後,通過拉鐵鉤、拉鐵絲控製鋼水流入外澆口。
這個過程的時間很短,除了技術員和班組長大吼,其他人都是滿臉嚴肅。
秦淦西在門口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第一次感受到鑄造的緊張,也感覺到鑄造的落後。
雖然前世沒有參觀過鑄造現場,但憑自己對企業管理的理解,還有這段時間看的大量書籍,覺得可以對這種鑄造流程、設備進行大幅度改造。
不過他不會提出來,這在他目前的能力範圍之外,更在職責範圍之外。
莫約半個小時後,現場的聲音多了起來。
鋼水全都澆築完畢,各種設備開始歸位。
錢森發從裏麵走出來,笑著問道:“小秦,感覺我們車間怎樣?”
秦淦西笑了一下,“積極性很高,動作很迅速。”
作為機製專業的學生,隻能給出這樣的評價,外行就外行吧。
錢森發沒有一點要說他外行的意思,而是麵色凝重地說:“鑄件能不能合格,這還隻是最簡單的一環。之前的鑄模製造,直接決定了產品合不合格;現在的壓模,也會決定產品合不合格,輕了重了都不行;還有時間,這是一個大問題,短了也可能不合格。”
秦淦西想了想,還是問道:“錢工,你說的時間,是壓模的時間嗎?”
錢森發點了點頭。
秦淦西不解地問,“怎麽用時間來決定呢,為什麽不是溫度?”
錢森發轉身盯著他一會,然後才兩眼發亮地說道:“我記得以前有人也提過用溫度來決定,沒有太在意,現在想來是對的啊。溫度高了開箱的話,會讓產品變形,低了不利於後續處理。”
然後雙手緊緊握住秦淦西的手,連聲說道:“謝謝,你給我指點了迷津。如果成功了,我要單位給你寫感謝信。”
秦淦西看到自己的手馬上覆蓋一層黑乎乎的砂,也不好意思掙脫,反而搭上另一隻手笑道:“即使成功,也是你摸索出來的,我隻是這麽提一嘴。不過這溫度可是不好測,還要想辦法。”
錢森發嗬嗬笑道:“相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會簡單一些,方向更明確嘛。”
走到生產區外的院子裏,錢森發笑著問道:“小秦,對我們的鑄造有什麽改進意見?”
秦淦西誇張地看了他一眼,舉起雙手說道:“錢工,你這麽說就讓我無地自容了。我隻是一個學生,並且是學機械製造的學生,對鑄造這種專業性這麽強的工作,哪能有改進意見,都沒弄明白是怎麽迴事呢。”
“小秦,不要謙虛。如果不是你提出用溫度來控製,我都不能反應過來。以前我聽人提過,可沒一點觸動,但你在車間裏這麽一提,我的觸動很大。”
秦淦西笑了笑,“錢工,想到用溫度控製,還是我在書上看到一些話,說溫度可以影響鑄件的晶格,我覺得鑄造也是,所以才有那麽一嘴。能不能成功,需要試驗多久才能成功,都是未知的。”
“小秦,我堅信能成功的。”
兩人交流一會後,秦淦西離開配件廠,迴到古默巷房子裏,邊看書邊等何娟他們下班。
載著他們兩個經過那個“煉鋼廠”時,看到那裏的“鋼錠”起碼有五百噸了。
秦勵國很是氣惱地開口:“這些所謂的鋼錠,比那些廢鐵還差,也不知道燒那麽多樹、浪費這麽多人力有什麽用。”
聽到這話,何娟沒好氣地說:“你到現在都沒上機床,也不知道單位招你有什麽用。”
秦勵國梗著脖子說:“我遲早會上機的,隻不過現在車床數量不夠。”
何娟馬上迴應:“人家也會煉出合格鋼材的,隻是時間沒到。”
秦勵國頓時不吱聲了,老老實實閉嘴。
秦淦西心中好笑,頓時加大力度踩起踏板,加速遠離這個地方。
迴到家時,飯菜已經做好,奶奶和姑奶奶在做針線活,淦媛看著幾小隻在讀書。
你讀你的,他背他的,她們縫她們的,互不幹擾。
秦淦西把兩隻籮筐提進堂屋,然後從裏麵拿出兩個大號飯盒。
何娟看到飯盒裏裝著八個紅燒獅子頭,便問道:“你中午買了多少?”
秦淦西笑著迴答:“那一鍋十二個,有人買走一個,我把剩下的全買了。”
在收拾書本、作業本的幾小隻聞到肉香,全都跑過來吸香氣,待吸到後把書或作業本往竹靠椅上一扔,然後都站在桌子邊不動了。
何娟一個個地拍過去,“都站在這裏幹什麽?我們中午吃了,晚上不吃,所以你們每人都有一個。”
欣莎嚷嚷道:“媽,我那個給你吃一點。這麽大一個,我估計不吃飯就飽了。”
秦淦西笑問:“不給我一點?”
欣莎連連點頭,“當然要給,還要給爸爸一點。”
香冬馬上說:“大哥,我給你三分之一。”
秦淦西摸摸她們的頭,“你們吃吧,我和爸媽中午都吃過了。”
家裏的菜也不錯。
有肉,雖然不多,但每人至少可以吃兩小片;有魚,雖然每個人隻能吃到一塊,但半兩還是有的。
所以,日子還算是過得去的。
香靈問道:“哥,你中午和爸媽一起吃飯嗎?”
何娟代為迴答:“你哥又要製造研究機械了,過河來聯係零部件的。”
奶奶驚問:“淦西,你又要製造新機械了嗎?”
秦淦西點了點頭,“對。這次的機械比較容易,所以設計起來比較快一些。”
淦媛問道:“哥,零部件不自己做嗎?如果都是別人產的零部件,會不會讓別人認為不是你研究出來的?”
秦淦西搖了搖頭,“我們的零部件分到五家工廠製作,但即使五家廠把那些零部件全部拿到一起,沒有我們的組裝圖,要想組裝出我們的設計產品,估計也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前世小時候經常買玩具,玩一段時間後想拆開看看,到想裝迴去的時候,往往是複原不了的,這次是兩個產品的零部件,更難組裝。
今天鑄造車間恰好開爐,他的有些零部件也可以搭上順風車,一起鑄了。
鋼水已融化,鑄模已造好,人也各就各位。
下不去腳的車間裏不是機器的“嘎嘎”聲,就是技術員、班組長的大吼聲。
他在操作現場的大門口站了五六分鍾,就看到工人們開始分鋼水……從大的熔爐裏倒入“小桶”中。
大桶分小桶時,鐵水濺出,掉在地上猶如放煙花,火花四射。
每分完一個小桶,就有工人伸出長長的鐵鉤、拉著桶底的鐵絲拉走,他們控製小桶的移動速度、平穩度,待抵達鑄模位置後,通過拉鐵鉤、拉鐵絲控製鋼水流入外澆口。
這個過程的時間很短,除了技術員和班組長大吼,其他人都是滿臉嚴肅。
秦淦西在門口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第一次感受到鑄造的緊張,也感覺到鑄造的落後。
雖然前世沒有參觀過鑄造現場,但憑自己對企業管理的理解,還有這段時間看的大量書籍,覺得可以對這種鑄造流程、設備進行大幅度改造。
不過他不會提出來,這在他目前的能力範圍之外,更在職責範圍之外。
莫約半個小時後,現場的聲音多了起來。
鋼水全都澆築完畢,各種設備開始歸位。
錢森發從裏麵走出來,笑著問道:“小秦,感覺我們車間怎樣?”
秦淦西笑了一下,“積極性很高,動作很迅速。”
作為機製專業的學生,隻能給出這樣的評價,外行就外行吧。
錢森發沒有一點要說他外行的意思,而是麵色凝重地說:“鑄件能不能合格,這還隻是最簡單的一環。之前的鑄模製造,直接決定了產品合不合格;現在的壓模,也會決定產品合不合格,輕了重了都不行;還有時間,這是一個大問題,短了也可能不合格。”
秦淦西想了想,還是問道:“錢工,你說的時間,是壓模的時間嗎?”
錢森發點了點頭。
秦淦西不解地問,“怎麽用時間來決定呢,為什麽不是溫度?”
錢森發轉身盯著他一會,然後才兩眼發亮地說道:“我記得以前有人也提過用溫度來決定,沒有太在意,現在想來是對的啊。溫度高了開箱的話,會讓產品變形,低了不利於後續處理。”
然後雙手緊緊握住秦淦西的手,連聲說道:“謝謝,你給我指點了迷津。如果成功了,我要單位給你寫感謝信。”
秦淦西看到自己的手馬上覆蓋一層黑乎乎的砂,也不好意思掙脫,反而搭上另一隻手笑道:“即使成功,也是你摸索出來的,我隻是這麽提一嘴。不過這溫度可是不好測,還要想辦法。”
錢森發嗬嗬笑道:“相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會簡單一些,方向更明確嘛。”
走到生產區外的院子裏,錢森發笑著問道:“小秦,對我們的鑄造有什麽改進意見?”
秦淦西誇張地看了他一眼,舉起雙手說道:“錢工,你這麽說就讓我無地自容了。我隻是一個學生,並且是學機械製造的學生,對鑄造這種專業性這麽強的工作,哪能有改進意見,都沒弄明白是怎麽迴事呢。”
“小秦,不要謙虛。如果不是你提出用溫度來控製,我都不能反應過來。以前我聽人提過,可沒一點觸動,但你在車間裏這麽一提,我的觸動很大。”
秦淦西笑了笑,“錢工,想到用溫度控製,還是我在書上看到一些話,說溫度可以影響鑄件的晶格,我覺得鑄造也是,所以才有那麽一嘴。能不能成功,需要試驗多久才能成功,都是未知的。”
“小秦,我堅信能成功的。”
兩人交流一會後,秦淦西離開配件廠,迴到古默巷房子裏,邊看書邊等何娟他們下班。
載著他們兩個經過那個“煉鋼廠”時,看到那裏的“鋼錠”起碼有五百噸了。
秦勵國很是氣惱地開口:“這些所謂的鋼錠,比那些廢鐵還差,也不知道燒那麽多樹、浪費這麽多人力有什麽用。”
聽到這話,何娟沒好氣地說:“你到現在都沒上機床,也不知道單位招你有什麽用。”
秦勵國梗著脖子說:“我遲早會上機的,隻不過現在車床數量不夠。”
何娟馬上迴應:“人家也會煉出合格鋼材的,隻是時間沒到。”
秦勵國頓時不吱聲了,老老實實閉嘴。
秦淦西心中好笑,頓時加大力度踩起踏板,加速遠離這個地方。
迴到家時,飯菜已經做好,奶奶和姑奶奶在做針線活,淦媛看著幾小隻在讀書。
你讀你的,他背他的,她們縫她們的,互不幹擾。
秦淦西把兩隻籮筐提進堂屋,然後從裏麵拿出兩個大號飯盒。
何娟看到飯盒裏裝著八個紅燒獅子頭,便問道:“你中午買了多少?”
秦淦西笑著迴答:“那一鍋十二個,有人買走一個,我把剩下的全買了。”
在收拾書本、作業本的幾小隻聞到肉香,全都跑過來吸香氣,待吸到後把書或作業本往竹靠椅上一扔,然後都站在桌子邊不動了。
何娟一個個地拍過去,“都站在這裏幹什麽?我們中午吃了,晚上不吃,所以你們每人都有一個。”
欣莎嚷嚷道:“媽,我那個給你吃一點。這麽大一個,我估計不吃飯就飽了。”
秦淦西笑問:“不給我一點?”
欣莎連連點頭,“當然要給,還要給爸爸一點。”
香冬馬上說:“大哥,我給你三分之一。”
秦淦西摸摸她們的頭,“你們吃吧,我和爸媽中午都吃過了。”
家裏的菜也不錯。
有肉,雖然不多,但每人至少可以吃兩小片;有魚,雖然每個人隻能吃到一塊,但半兩還是有的。
所以,日子還算是過得去的。
香靈問道:“哥,你中午和爸媽一起吃飯嗎?”
何娟代為迴答:“你哥又要製造研究機械了,過河來聯係零部件的。”
奶奶驚問:“淦西,你又要製造新機械了嗎?”
秦淦西點了點頭,“對。這次的機械比較容易,所以設計起來比較快一些。”
淦媛問道:“哥,零部件不自己做嗎?如果都是別人產的零部件,會不會讓別人認為不是你研究出來的?”
秦淦西搖了搖頭,“我們的零部件分到五家工廠製作,但即使五家廠把那些零部件全部拿到一起,沒有我們的組裝圖,要想組裝出我們的設計產品,估計也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前世小時候經常買玩具,玩一段時間後想拆開看看,到想裝迴去的時候,往往是複原不了的,這次是兩個產品的零部件,更難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