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青望著窗外如注的大雨,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喃喃自語道:“這場雨究竟會持續多久呢?若是一直下個不停,氣溫會不會降一些呢?這雨水能不能收集起來用呢?哪怕不能用來飲用和做飯,洗個澡總還是可以的吧。”
一旁的趙曉慧聽到他的話,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清楚呀,不過看起來似乎已經有不少人在利用這個機會洗澡了呢。”說著,她舉起手中的望遠鏡向遠處望去。此時天空被厚重的陰雲所籠罩,陽光無法穿透雲層灑下,但白天的光線依然存在。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的安置點裏,許多人紛紛跑出帳篷,站在雨中盡情地衝洗著身體。這些人的房屋大多在災難中倒塌,家中已無水可用,如此傾盆而下的暴雨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洗澡良機。
盧青聽後略作思考,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他轉身迴到屋裏,找出幾個水桶準備去接雨水。雖然從天上落下的雨水尚未接觸地麵可能並不幹淨,但起碼不至於攜帶病毒。將其儲存起來,日後若家中停水,這些雨水無論是用於洗澡還是解渴,都能解一時之急。想到這裏,盧青加快腳步走向屋外,開始忙碌地收集起雨水來。
隻見盧青正費力地嚐試著用一根繩子係住水桶的提手,並打算將其懸掛在陽台外以接住雨水。這時,一旁的趙曉慧見狀,毫不猶豫地轉身走進屋內開始翻找起來。沒過多久,她便找到了兩根長長的橡膠管子和兩個大大的漏鬥。
趙曉慧動作嫻熟地將橡膠管子的一端緊緊地套在了漏鬥的出口處,接著又迅速找來幾根結實的繩子,小心翼翼地把漏鬥朝外豎著捆綁固定在陽台的欄杆上。一切準備就緒後,她再把另一段橡膠管分別放入兩個空桶之中。這樣一來,隻要天空下起雨來,雨水便能順著漏鬥流進橡膠管,最終匯聚到桶內。
盧青看著趙曉慧這一係列行雲流水般的操作,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忍不住開口讚歎道:“哇,你家的裝備可真是太齊全啦!連漏鬥這種東西都能隨時找到呢。”聽到這話,趙曉慧微微一笑,解釋道:“嗬嗬,有時候分裝一些大容量的日用品時會用到漏鬥嘛,所以我就提前買好了備在家裏。”然而實際上,就連趙曉慧自己也不太清楚家裏為何會有漏鬥這個東西。隻是當她想要尋找漏鬥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模糊的記憶——似乎在前不久整理家中那堆積如山的雜物、規劃存儲空間的時候曾經見過它。於是,憑借著這一絲若有若無的印象,她集中精神在腦海中仔細搜索,很快就在想象中的那個儲物空間裏準確無誤地“看”到了漏鬥所在的位置以及放置它的箱子。就這樣,趙曉慧輕而易舉地找出了所需的漏鬥,成功解決了眼前的難題。
盡管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但戶外依然彌漫著滾滾熱浪。由於這短暫的降雨尚未完全浸潤廣袤的大地,熱氣反而如困獸般愈發張狂地升騰起來,使得周遭環境宛如一個巨大的蒸籠一般悶熱難耐。因此,僅僅片刻之後,那幾個人便無法忍受這般酷熱,匆匆忙忙地鑽進屋內躲避。
反正對於盧青和他的同伴們來說,此刻根本無需外出。隻需輕輕一拉陽台上覆蓋著的膜布,便能清晰地觀察到水桶是否已滿。一旦水桶被雨水填滿,他們隻需要輕輕敲擊幾下趙曉慧家的陽台門,然後大家便可一同走出屋子去更換水桶。
事實上,類似於盧青這樣,在見到傾盆大雨後第一時間想到要想方設法接住雨水的人可謂比比皆是。即便是居住在營區帳篷內的人們也不例外,他們紛紛竭盡所能地尋找各種容器來承接寶貴的雨水資源。有些人甚至幹脆毫不顧忌形象,直接站立於雨中盡情地搓洗身體。而那些在翻找物品時幸運地發現些許洗浴用品的人們,則更是喜出望外,這些平日裏毫不起眼的洗發水、沐浴露等此時真正派上了大用場。於是乎,整個場麵變得熱鬧非凡,人們歡天喜地地洗頭、洗澡,仿佛正在歡慶盛大的節日一般。
而軍部的人對於他們如此行為並未加以阻攔,甚至一些士兵也難以抑製內心的衝動,紛紛加入其中一同沐浴。實在是因為這裏極度缺水,已經匱乏到就連日常飲用之水也要精打細算、一再節省。然而,與普通民眾不同,上頭的領導們可不會像他們這般因這場突降的甘霖而欣喜若狂。這些領導者目光更為深遠,他們深知這場大雨過後,那無法遏製的瘟疫必將洶湧而來,屆時眾人又該如何艱難地熬過這段黑暗時光呢?
此刻,外頭的傾盆大雨依舊未有片刻停歇之意,持續不斷地下著。身處屋內的趙曉慧雖然無法親眼目睹自家所在樓棟的具體情形,但她卻能在家中借助望遠鏡觀察遠方的狀況。隻見不少人在暢快淋漓地洗完澡後,緊接著便趁著這場天賜良機開始清洗衣物。那些平素白日裏總是躲藏於帳篷內不敢輕易露頭的人們,此時此刻竟也因這場降雨而紛紛走出,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天光。原本整日死氣沉沉的營地,刹那間變得熱鬧非凡,宛如過年一般充滿歡聲笑語和勃勃生機。
然而,與輕鬆自在的群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士兵們可絲毫不敢懈怠。隻見其中一部分人身著從頭到腳完全密封的防護服,如同一群緊密團結的螞蟻一般,邁著堅定而有序的步伐朝著那片已然坍塌的區域行進。對於這些士兵來說,能夠在白日裏執行任務實屬不易,畢竟此前漫長的黑夜總是給他們的行動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如今,白晝終於降臨,視線不再被黑暗所遮蔽,就連那傾盆而下的雨水打落在身上,都仿佛成為了一種恩賜,可以稍稍緩解一下燥熱,帶來些許涼意。
不論是清理運輸堆積如山的屍體,還是搜集散落在各處的重要物資,此時此刻無疑都是最為理想的時機。隻可惜,天不遂人願,一場可怕的瘟疫早已悄然蔓延開來。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若想要進入那滿是廢墟的危險之地展開工作,就非得穿上那厚重的防護服不可。奈何防護服的數量實在有限,遠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隻能優先供應給一部分士兵使用。也正因如此,由於參與清運工作的人數受到極大限製,致使他們至今為止的進展始終十分緩慢,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趙曉慧手握著望遠鏡,朝著遠方眺望了好一陣子,才緩緩地放下它,轉身迴到床邊坐下。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和無奈,輕聲呢喃道:“真不知道那個食堂如今是否還像從前一樣,天天都給大家做大鍋飯呢?可是啊,如果沒有防護服,那些可憐的人們隻能住在簡陋的帳篷裏,根本沒法子去翻動那堆積如山的廢墟尋找食物。而且軍部居然不提供免費的吃食,這讓那些家園被毀、又沒能從廢墟中挖到任何果腹之物的人該如何生存下去呀!”
坐在一旁的鍾廣鑫聽著趙曉慧的話語,微微皺起眉頭,思考片刻後說道:“放心吧,即便情況如此艱難,隻要還有哪怕一點點糧食,政府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老百姓挨餓受凍而置之不理的。之所以提出那樣的要求,無非也是因為目前物資實在太過匱乏,必須把有限的人力用到最關鍵的地方,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雖說眼下這些人暫時無法親自去挖掘廢墟,但總歸能做些其他力所能及之事嘛。不然的話,後來那些規模龐大的避難基地又是怎樣拔地而起的呢?難道僅僅依靠士兵們一磚一瓦地辛苦勞作就能建成嗎?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啦。”
趙曉慧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確實有這種可能。也許此時此刻,相關部門已經著手安排部分人員前往後續的避難基地了,隻是因為這些人並沒有居住在營地裏,所以自己和其他人對此並不知曉罷了。
這場雨持續地下了很長一段時間。漸漸地,空氣中那股令人感到壓抑的濕悶氣息終於消散了不少。雖說雨水並未讓氣溫明顯降低多少,但相較於之前那熾熱的陽光直直地照射在身上所帶來的酷熱難耐,此刻的狀況總歸還是要舒適一些的。當室外的溫度略微有所下降時,屋內空調吹出的冷風竟也讓人感覺格外清新涼爽起來。趙曉慧終究還是抵擋不住陣陣襲來的困倦之意,她緊緊地抱住枕頭,沉沉地進入了夢鄉。
而另一邊,鍾廣鑫則斜倚在床上,靜靜地聆聽著窗外傳來的淅淅瀝瀝的雨聲。不知為何,他此時已毫無睡意,腦海裏不停地思考著各種問題。對於當前這般看似平靜安寧的生活狀態,他實在無法確定究竟還能夠維係多長時間。未來會怎樣?是否又將麵臨新的危機與挑戰?這些未知數如同沉重的陰霾一般籠罩在他心頭,令他難以釋懷。
當趙曉慧悠悠轉醒時,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透過窗戶向外望去,發現雨勢相較於之前已然小了許多,但依舊淅淅瀝瀝地下著。此時的鍾廣鑫早已忙碌開來,他已接連將兩桶雨水倒入了浴室中的浴缸裏。這些雨水都是從半空直接接入的,雖說看上去還算比較幹淨,可謹慎起見,鍾廣鑫還是往水中投放了幾片消毒片。不僅如此,他還貼心地給隔壁喻子健家送去了一盒消毒片。
趙曉慧慵懶地趴在床上,盡情伸展著身體,口中發出一陣哼哼唧唧的聲音,顯然是不願起身:“這下雨天呀,真是太適合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啦!”就在這時,她嗅到空氣中彌漫著那熟悉且已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消毒水味道。看到鍾廣鑫正低著頭認真地拖著地板,趙曉慧忍不住又嘟囔了一句:“這樣的天氣呢,其實也特別適合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喲!”聽到這話,鍾廣鑫連頭都沒抬一下,幹脆利落地迴應道:“行,那就吃唄!”
趙曉慧聽到鍾廣鑫這麽說,連忙像撥浪鼓一樣地搖著頭,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哎呀呀,我也就是隨口那麽一提啦!你想想看嘛,那火鍋的香味可是能夠飄出十裏遠呢!就算我再怎麽饞嘴、再怎麽想吃,也絕對不敢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吃啊!要不然,萬一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聞到味兒,直接衝到咱家裏來打劫可咋辦喲!”
鍾廣鑫聽了她這番話,不禁笑出聲來,安慰道:“別擔心啦,親愛的!咱們可以煮個自嗨鍋嘛,簡單又方便。你瞧,這會兒外麵正下著瓢潑大雨呢,家家戶戶都門窗緊閉的,那味道哪有那麽容易就飄散出去啊?要說最有可能聞到這股子味兒的,估計也就隻有隔壁鄰居了。不過沒關係啦,反正他們早就知道咱家有自嗨鍋這種好東西,而且自嗨鍋的味道可比正宗火鍋輕多了,咱們自己再隨便往裏頭加點青菜和肉片什麽的,這不就相當於吃了一頓簡易版的火鍋嘛!”
趙曉慧歪著腦袋仔細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鍾廣鑫說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便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這連續好幾天頓頓都是米飯加炒菜,雖說還沒到吃膩的程度吧,但偶爾換一換口味調節一下倒也不錯。想到這兒,她興奮地一下子從沙發上蹦了起來,手腳麻利地拆開了一盒自嗨鍋,然後又麻溜地架起了電磁爐,擺好了小鍋,一副躍躍欲試、馬上就要大幹一場的架勢。
然而就在這時,鍾廣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將趙曉慧給拎進了衛生間裏,板著臉嚴肅地說道:“剛睡醒就想著吃東西,你這家夥!趕緊先把牙刷了,記住哦,必須得認認真真地刷滿三分鍾才行!要是現在不好好刷牙,等會兒牙齒疼起來可就沒人能救得了你啦,別想偷懶!”
趙曉慧叼著牙刷:\"我本來打算煮上再來刷牙的,我哪有那麽不講衛生。\"
鍾廣鑫笑了笑,放下拖把,開始給她拆自嗨鍋,趙曉慧老老實實的刷滿了三分鍾,連忙過來從空間裏拿出一碟碟下火鍋的東西,又將小風扇放在桌子上對著吹,下著雨,吹著空調,吃著小火鍋,所有的絕望和麵對未來的憂慮,都好像隨之遠離了一些。
這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第一天,那瓢潑大雨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天地間仿佛被一道水簾所籠罩,雨水猛烈地敲打著窗戶和屋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然而,到了第二天,雨勢卻漸漸變小,變成了斷斷續續的小雨滴,時而停歇,時而又淅淅瀝瀝地下著,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一般。而等到第三天時,天空終於開始放晴了,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灑向大地。
可惜的是,雖然雨停了,但那高懸於空中的烈日並未因此而收斂它的光芒與熱力。酷熱的溫度依然炙烤著這片土地,絲毫沒有因為這場短暫的降雨而恢複到正常水平。不過,相較於之前那種令人窒息的高溫天氣,如今的狀況總算有了些許改善。至少,現在室外的氣溫僅僅在五十度左右徘徊,不再像以前那樣動輒六七十度甚至更高。隻要做好充足的防曬措施,並避開一天當中最熱的時段,人們在白天還是能夠出門活動的。
究竟是那場雨稍稍削弱了烈日的毒辣,還是人們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極端的環境呢?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吧。不管怎樣,相比起之前整個白天都被困在家中的情形,現在這樣能夠偶爾外出透氣、感受一下外界氣息的狀態,已經算是好得多了。
然而,這樣一件本應令人稍感欣喜之事,卻未能對當前外界局勢產生絲毫積極影響。恰恰相反,這場降雨過後,瘟疫的肆虐之勢已然到了人力難以遏製的地步。
就在短短一個白晝之間,前些日子大雨所造就的水溝與泥濘竟然迅速被烈日蒸幹殆盡。與此同時,那股彌漫於空氣中、無所不在的腐屍氣味愈發濃重起來。即便是居住在已向外清空了一大圈的營地帳篷中的人們,有時也難以承受那股隨風飄散而來的陣陣惡臭。單是嗅著那股異味,腦海中便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令人作嘔的場景:無數條肥碩的臭蛆正緩緩蠕動在一具具腐爛不堪的屍體之上。
然而味道並不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老鼠開始泛濫了,不知道是之前老鼠就開始橫行,還是因為現在稍微能接受一點白天的溫度後,白天出來的人變多了,所以見到的老鼠也多了,那老鼠最惡心的地方在於,它們爬過的地方有時候甚至帶著一股油膩,有經驗的老說,那是爬過屍體的老鼠,那帶出的油膩,是已經深度腐爛,從屍體上滲透出來的屍油。
屍油是什麽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些人可能並不知道,屍油並非要特殊提煉才有,自然腐爛的屍體就會凝結出一層屍油,屍油會從屍體的表麵滲出,然後慢慢往下滴落,有時候老鼠甚至能從地上聚集出來的屍油溝裏爬過,然後將這充滿了細菌病毒的東西帶到四處各地。
活老鼠遍地亂爬,死老鼠泛濫成災,現在除了要燒屍體,看到路邊的一些死老鼠也要順手清理掉,一開始還有人為了能填飽肚子,於是盡量遮著口鼻的去翻廢墟,但生病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沒有出過帳篷的人都開始生病,動物傳染人,人傳染人,這讓不少人甚至覺得,他們不是震後的幸存者,而是人間地獄的活屍。
有人無法忍受這樣的環境,他們覺得隻要離開了這裏就是安全的,看著越來越多生病的人,忍不住帶著恐慌逃離,殊不知如今哪裏都一樣,早已沒有活路可逃。
有人害怕這種等死的感覺,於是爬上高高的廢墟一躍而下,早點死對他們來說,才是一種解脫。
然而,還有眾多的人們正身患疾病,卻依然頑強地與命運展開激烈的搏鬥。他們心中充滿對生存的渴望,絕不願輕易向死神屈服。盡管活著有時似乎比直麵死亡更為恐怖,但他們始終緊緊抓住那一線生機,不肯輕言放棄。
有些人滿臉驚恐,慌亂地向士兵和醫生求救;而另一些人則毅然決然地拖著孱弱的身軀離開了營地。畢竟,既然已經患病且無藥可醫,就算苦苦煎熬下去最終仍難逃一死,倒不如外出四處尋覓一番,哪怕到最後一刻,也要做個飽腹的餓死鬼。
與此相反,身體健康的人們則躲藏在帳篷內,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風,生怕與他人有絲毫接觸。至於那些已然病倒的人們,則徹底打破了心理防線,變得無所顧忌起來。他們甚至主動協助士兵們清理起那片滿目瘡痍的廢墟。由於缺乏防護裝備,又深知自身狀況已無法挽迴,所以對於防護服之類的物品,他們早已失去了需求。隻要還尚存一絲氣息,能夠活動一天,他們便會堅持勞作。待到再也無力動彈之時,他們隻希望那些士兵能將自己抬走焚燒掉。相較於那些深埋於廢墟之下、逐漸腐爛發臭的同伴而言,這樣的結局至少讓他們可以塵歸大地、土歸自然。
比起營帳裏每天惶恐不安,恐懼絕望的人,飽受身體和心理折磨的,是那群如今還穿著防護服不斷清運屍體的士兵們,他們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倒下,看著那些生病的人還能動彈的,出來徒手幫他們清理磚塊,看著昨天還跟他們打著招唿,今天就再也無法睜開眼睛的人,每一天都是一場要把自己徹底打碎的崩潰。可是他們不能停下,不能躲起來,甚至不能任由自己脆弱,連哭都不能哭,就怕一旦克製不住眼淚了,就再也堅強不起來了。
絕望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不僅僅局限於營區之內。那些有幸被安排住進尚未倒塌樓房中的人們,同樣未能逃脫厄運的籠罩。漸漸地,有人開始病倒,各種病症紛至遝來。其中最為常見的症狀便是高燒不退,患者們感到渾身綿軟無力,仿佛身體被抽走了所有的力量;伴隨著嘔吐和腹瀉,每一次發作都讓人痛不欲生;淋巴結更是腫得如同核桃一般大小,觸手可及的疼痛時刻提醒著他們病情的嚴重程度。更有甚者,身上還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皰疹,奇癢難耐卻又不敢搔抓,因為一旦抓破便會帶來鑽心的刺痛。這種又癢又疼的感覺,以及不斷冷熱交替的煎熬,將病人們折磨得死去活來。
麵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有些人的家中尚有一些消炎藥、感冒藥等常備藥品。然而,在這混亂的局麵下,誰也無法確定這些藥物是否對症。但求生的本能驅使著他們,隻要覺得稍有沾邊之處,便毫不猶豫地吞下肚去。對於他們來說,能否痊愈全憑天命:若是運氣好,或許這些藥就能發揮奇效,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可若運氣不佳,即便吃下再多的藥,也不過是徒勞一場,最終隻能聽天由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患病者大多居住在低矮樓層。由於樓層較低,離廢墟更近,成為了老鼠、爬蟲等各類害蟲肆意橫行的樂園。它們輕而易舉地攀爬上樓,悄然潛入人們的居所,傳播著病菌與疾病。此外,由於空間有限且缺乏有效的規劃處理手段,排泄物的問題愈發突出。堆積如山的糞便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惡臭,不僅汙染了空氣,更使得原本已經十分惡劣的環境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了疫情的擴散與惡化。
為了不汙染自己居住的環境,有些條件好一點的係著塑料袋往外扔,有些沒那個條件的,隨便家裏扯點布剪裁一下包裹著往外扔,總之隻要扔出了自己的居住領地眼不見為淨就行了,但扔出去的東西並不會消失,散落在各處,讓本就髒亂的環境越發髒亂,蚊蠅環繞,鼠帶病菌的四處爬走,這讓人不生病根本不可能,但現實又的確是沒有太好的環境清理這些東西。
在這生死抉擇之際,人們紛紛展現出各自求生的本能與智慧。有的人毅然決然地帶著一家老小,艱難地向高樓的上層攀爬而去;而另一些人則更為果斷直接,索性搬到天台上居住,並想盡辦法利用手頭僅有的材料來搭建起一個個簡易的棚子。
白天的時候,烈日炎炎,酷熱難耐,他們便小心翼翼地躲避著熾熱的陽光,藏身於樓道之中。隻有等到夜幕降臨,氣溫稍稍降低之後,才敢迴到自己親手搭建的棚子裏休息睡覺。仿佛隻要能夠遠離那炙熱的地麵,便能讓自己與死亡之間的距離拉開那麽一點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向上遷徙的隊伍。原本還算寬敞的天台逐漸變得擁擠不堪,再也容納不下更多的人和他們所搭建的棚屋。無奈之下,這些人隻好繼續向更高層的樓道尋覓安身之所。
當然,樓梯間可不是什麽理想的居住地。因為一旦將樓梯間的門關閉起來,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一些老鼠和蚊蟲的侵擾,但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諸多不便。特別是那些需要頻繁上下樓的人,每次都得費力地打開和關閉沉重的樓梯間大門,實在是一件麻煩事。相比之下,住在樓道裏雖說可能仍會受到老鼠蚊蟲的騷擾,但至少行動起來要自由許多。而且隻要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比如掛上蚊帳、放置驅鼠藥等,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的安全與舒適。
高樓層的住戶們驚訝地發現,自家門口的走廊不知何時竟被一些陌生人直接打起了鋪蓋居住下來!這可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要知道,當下這場可怕的瘟疫可是具有極強傳染性的啊,是人傳人的!而眼前這一堆來路不明的人就這樣堂而皇之地住在自己家門前,天曉得他們身上是否攜帶病毒,萬一不幸因此被傳染上了疫病,那豈不是太冤枉、太倒黴了嗎?所以,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執就此爆發。
然而,盡管心中充滿了不滿和憤怒,但不少住戶卻並不敢與這些不速之客發生正麵衝突。畢竟對方就住在自己家門口,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暗中使壞呢?說不定還會趁著開門的時候強行闖入屋內,將房子據為己有!更何況,從樓下的居民紛紛湧上樓頂尋找棲息之所來看,不用想也知道下麵的狀況已經糟糕到何種地步了。不然的話,誰會舍棄自己溫暖舒適的家,跑到別人家門前睡冰冷堅硬的地板呢?所以,這些住戶頂多也就是在家裏對著門外的人破口大罵一通,然後整日裏提心吊膽地傾聽著門口的任何風吹草動,深恐哪一天自家的房門會突然被人撬開。
一旁的趙曉慧聽到他的話,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清楚呀,不過看起來似乎已經有不少人在利用這個機會洗澡了呢。”說著,她舉起手中的望遠鏡向遠處望去。此時天空被厚重的陰雲所籠罩,陽光無法穿透雲層灑下,但白天的光線依然存在。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的安置點裏,許多人紛紛跑出帳篷,站在雨中盡情地衝洗著身體。這些人的房屋大多在災難中倒塌,家中已無水可用,如此傾盆而下的暴雨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洗澡良機。
盧青聽後略作思考,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他轉身迴到屋裏,找出幾個水桶準備去接雨水。雖然從天上落下的雨水尚未接觸地麵可能並不幹淨,但起碼不至於攜帶病毒。將其儲存起來,日後若家中停水,這些雨水無論是用於洗澡還是解渴,都能解一時之急。想到這裏,盧青加快腳步走向屋外,開始忙碌地收集起雨水來。
隻見盧青正費力地嚐試著用一根繩子係住水桶的提手,並打算將其懸掛在陽台外以接住雨水。這時,一旁的趙曉慧見狀,毫不猶豫地轉身走進屋內開始翻找起來。沒過多久,她便找到了兩根長長的橡膠管子和兩個大大的漏鬥。
趙曉慧動作嫻熟地將橡膠管子的一端緊緊地套在了漏鬥的出口處,接著又迅速找來幾根結實的繩子,小心翼翼地把漏鬥朝外豎著捆綁固定在陽台的欄杆上。一切準備就緒後,她再把另一段橡膠管分別放入兩個空桶之中。這樣一來,隻要天空下起雨來,雨水便能順著漏鬥流進橡膠管,最終匯聚到桶內。
盧青看著趙曉慧這一係列行雲流水般的操作,不禁露出驚訝之色,忍不住開口讚歎道:“哇,你家的裝備可真是太齊全啦!連漏鬥這種東西都能隨時找到呢。”聽到這話,趙曉慧微微一笑,解釋道:“嗬嗬,有時候分裝一些大容量的日用品時會用到漏鬥嘛,所以我就提前買好了備在家裏。”然而實際上,就連趙曉慧自己也不太清楚家裏為何會有漏鬥這個東西。隻是當她想要尋找漏鬥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模糊的記憶——似乎在前不久整理家中那堆積如山的雜物、規劃存儲空間的時候曾經見過它。於是,憑借著這一絲若有若無的印象,她集中精神在腦海中仔細搜索,很快就在想象中的那個儲物空間裏準確無誤地“看”到了漏鬥所在的位置以及放置它的箱子。就這樣,趙曉慧輕而易舉地找出了所需的漏鬥,成功解決了眼前的難題。
盡管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但戶外依然彌漫著滾滾熱浪。由於這短暫的降雨尚未完全浸潤廣袤的大地,熱氣反而如困獸般愈發張狂地升騰起來,使得周遭環境宛如一個巨大的蒸籠一般悶熱難耐。因此,僅僅片刻之後,那幾個人便無法忍受這般酷熱,匆匆忙忙地鑽進屋內躲避。
反正對於盧青和他的同伴們來說,此刻根本無需外出。隻需輕輕一拉陽台上覆蓋著的膜布,便能清晰地觀察到水桶是否已滿。一旦水桶被雨水填滿,他們隻需要輕輕敲擊幾下趙曉慧家的陽台門,然後大家便可一同走出屋子去更換水桶。
事實上,類似於盧青這樣,在見到傾盆大雨後第一時間想到要想方設法接住雨水的人可謂比比皆是。即便是居住在營區帳篷內的人們也不例外,他們紛紛竭盡所能地尋找各種容器來承接寶貴的雨水資源。有些人甚至幹脆毫不顧忌形象,直接站立於雨中盡情地搓洗身體。而那些在翻找物品時幸運地發現些許洗浴用品的人們,則更是喜出望外,這些平日裏毫不起眼的洗發水、沐浴露等此時真正派上了大用場。於是乎,整個場麵變得熱鬧非凡,人們歡天喜地地洗頭、洗澡,仿佛正在歡慶盛大的節日一般。
而軍部的人對於他們如此行為並未加以阻攔,甚至一些士兵也難以抑製內心的衝動,紛紛加入其中一同沐浴。實在是因為這裏極度缺水,已經匱乏到就連日常飲用之水也要精打細算、一再節省。然而,與普通民眾不同,上頭的領導們可不會像他們這般因這場突降的甘霖而欣喜若狂。這些領導者目光更為深遠,他們深知這場大雨過後,那無法遏製的瘟疫必將洶湧而來,屆時眾人又該如何艱難地熬過這段黑暗時光呢?
此刻,外頭的傾盆大雨依舊未有片刻停歇之意,持續不斷地下著。身處屋內的趙曉慧雖然無法親眼目睹自家所在樓棟的具體情形,但她卻能在家中借助望遠鏡觀察遠方的狀況。隻見不少人在暢快淋漓地洗完澡後,緊接著便趁著這場天賜良機開始清洗衣物。那些平素白日裏總是躲藏於帳篷內不敢輕易露頭的人們,此時此刻竟也因這場降雨而紛紛走出,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天光。原本整日死氣沉沉的營地,刹那間變得熱鬧非凡,宛如過年一般充滿歡聲笑語和勃勃生機。
然而,與輕鬆自在的群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士兵們可絲毫不敢懈怠。隻見其中一部分人身著從頭到腳完全密封的防護服,如同一群緊密團結的螞蟻一般,邁著堅定而有序的步伐朝著那片已然坍塌的區域行進。對於這些士兵來說,能夠在白日裏執行任務實屬不易,畢竟此前漫長的黑夜總是給他們的行動帶來諸多不便和困擾。如今,白晝終於降臨,視線不再被黑暗所遮蔽,就連那傾盆而下的雨水打落在身上,都仿佛成為了一種恩賜,可以稍稍緩解一下燥熱,帶來些許涼意。
不論是清理運輸堆積如山的屍體,還是搜集散落在各處的重要物資,此時此刻無疑都是最為理想的時機。隻可惜,天不遂人願,一場可怕的瘟疫早已悄然蔓延開來。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若想要進入那滿是廢墟的危險之地展開工作,就非得穿上那厚重的防護服不可。奈何防護服的數量實在有限,遠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隻能優先供應給一部分士兵使用。也正因如此,由於參與清運工作的人數受到極大限製,致使他們至今為止的進展始終十分緩慢,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趙曉慧手握著望遠鏡,朝著遠方眺望了好一陣子,才緩緩地放下它,轉身迴到床邊坐下。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和無奈,輕聲呢喃道:“真不知道那個食堂如今是否還像從前一樣,天天都給大家做大鍋飯呢?可是啊,如果沒有防護服,那些可憐的人們隻能住在簡陋的帳篷裏,根本沒法子去翻動那堆積如山的廢墟尋找食物。而且軍部居然不提供免費的吃食,這讓那些家園被毀、又沒能從廢墟中挖到任何果腹之物的人該如何生存下去呀!”
坐在一旁的鍾廣鑫聽著趙曉慧的話語,微微皺起眉頭,思考片刻後說道:“放心吧,即便情況如此艱難,隻要還有哪怕一點點糧食,政府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老百姓挨餓受凍而置之不理的。之所以提出那樣的要求,無非也是因為目前物資實在太過匱乏,必須把有限的人力用到最關鍵的地方,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雖說眼下這些人暫時無法親自去挖掘廢墟,但總歸能做些其他力所能及之事嘛。不然的話,後來那些規模龐大的避難基地又是怎樣拔地而起的呢?難道僅僅依靠士兵們一磚一瓦地辛苦勞作就能建成嗎?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啦。”
趙曉慧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確實有這種可能。也許此時此刻,相關部門已經著手安排部分人員前往後續的避難基地了,隻是因為這些人並沒有居住在營地裏,所以自己和其他人對此並不知曉罷了。
這場雨持續地下了很長一段時間。漸漸地,空氣中那股令人感到壓抑的濕悶氣息終於消散了不少。雖說雨水並未讓氣溫明顯降低多少,但相較於之前那熾熱的陽光直直地照射在身上所帶來的酷熱難耐,此刻的狀況總歸還是要舒適一些的。當室外的溫度略微有所下降時,屋內空調吹出的冷風竟也讓人感覺格外清新涼爽起來。趙曉慧終究還是抵擋不住陣陣襲來的困倦之意,她緊緊地抱住枕頭,沉沉地進入了夢鄉。
而另一邊,鍾廣鑫則斜倚在床上,靜靜地聆聽著窗外傳來的淅淅瀝瀝的雨聲。不知為何,他此時已毫無睡意,腦海裏不停地思考著各種問題。對於當前這般看似平靜安寧的生活狀態,他實在無法確定究竟還能夠維係多長時間。未來會怎樣?是否又將麵臨新的危機與挑戰?這些未知數如同沉重的陰霾一般籠罩在他心頭,令他難以釋懷。
當趙曉慧悠悠轉醒時,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透過窗戶向外望去,發現雨勢相較於之前已然小了許多,但依舊淅淅瀝瀝地下著。此時的鍾廣鑫早已忙碌開來,他已接連將兩桶雨水倒入了浴室中的浴缸裏。這些雨水都是從半空直接接入的,雖說看上去還算比較幹淨,可謹慎起見,鍾廣鑫還是往水中投放了幾片消毒片。不僅如此,他還貼心地給隔壁喻子健家送去了一盒消毒片。
趙曉慧慵懶地趴在床上,盡情伸展著身體,口中發出一陣哼哼唧唧的聲音,顯然是不願起身:“這下雨天呀,真是太適合舒舒服服地睡大覺啦!”就在這時,她嗅到空氣中彌漫著那熟悉且已成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消毒水味道。看到鍾廣鑫正低著頭認真地拖著地板,趙曉慧忍不住又嘟囔了一句:“這樣的天氣呢,其實也特別適合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喲!”聽到這話,鍾廣鑫連頭都沒抬一下,幹脆利落地迴應道:“行,那就吃唄!”
趙曉慧聽到鍾廣鑫這麽說,連忙像撥浪鼓一樣地搖著頭,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哎呀呀,我也就是隨口那麽一提啦!你想想看嘛,那火鍋的香味可是能夠飄出十裏遠呢!就算我再怎麽饞嘴、再怎麽想吃,也絕對不敢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吃啊!要不然,萬一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聞到味兒,直接衝到咱家裏來打劫可咋辦喲!”
鍾廣鑫聽了她這番話,不禁笑出聲來,安慰道:“別擔心啦,親愛的!咱們可以煮個自嗨鍋嘛,簡單又方便。你瞧,這會兒外麵正下著瓢潑大雨呢,家家戶戶都門窗緊閉的,那味道哪有那麽容易就飄散出去啊?要說最有可能聞到這股子味兒的,估計也就隻有隔壁鄰居了。不過沒關係啦,反正他們早就知道咱家有自嗨鍋這種好東西,而且自嗨鍋的味道可比正宗火鍋輕多了,咱們自己再隨便往裏頭加點青菜和肉片什麽的,這不就相當於吃了一頓簡易版的火鍋嘛!”
趙曉慧歪著腦袋仔細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鍾廣鑫說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便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這連續好幾天頓頓都是米飯加炒菜,雖說還沒到吃膩的程度吧,但偶爾換一換口味調節一下倒也不錯。想到這兒,她興奮地一下子從沙發上蹦了起來,手腳麻利地拆開了一盒自嗨鍋,然後又麻溜地架起了電磁爐,擺好了小鍋,一副躍躍欲試、馬上就要大幹一場的架勢。
然而就在這時,鍾廣鑫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一把將趙曉慧給拎進了衛生間裏,板著臉嚴肅地說道:“剛睡醒就想著吃東西,你這家夥!趕緊先把牙刷了,記住哦,必須得認認真真地刷滿三分鍾才行!要是現在不好好刷牙,等會兒牙齒疼起來可就沒人能救得了你啦,別想偷懶!”
趙曉慧叼著牙刷:\"我本來打算煮上再來刷牙的,我哪有那麽不講衛生。\"
鍾廣鑫笑了笑,放下拖把,開始給她拆自嗨鍋,趙曉慧老老實實的刷滿了三分鍾,連忙過來從空間裏拿出一碟碟下火鍋的東西,又將小風扇放在桌子上對著吹,下著雨,吹著空調,吃著小火鍋,所有的絕望和麵對未來的憂慮,都好像隨之遠離了一些。
這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第一天,那瓢潑大雨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天地間仿佛被一道水簾所籠罩,雨水猛烈地敲打著窗戶和屋頂,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然而,到了第二天,雨勢卻漸漸變小,變成了斷斷續續的小雨滴,時而停歇,時而又淅淅瀝瀝地下著,就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一般。而等到第三天時,天空終於開始放晴了,陽光透過稀薄的雲層灑向大地。
可惜的是,雖然雨停了,但那高懸於空中的烈日並未因此而收斂它的光芒與熱力。酷熱的溫度依然炙烤著這片土地,絲毫沒有因為這場短暫的降雨而恢複到正常水平。不過,相較於之前那種令人窒息的高溫天氣,如今的狀況總算有了些許改善。至少,現在室外的氣溫僅僅在五十度左右徘徊,不再像以前那樣動輒六七十度甚至更高。隻要做好充足的防曬措施,並避開一天當中最熱的時段,人們在白天還是能夠出門活動的。
究竟是那場雨稍稍削弱了烈日的毒辣,還是人們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極端的環境呢?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吧。不管怎樣,相比起之前整個白天都被困在家中的情形,現在這樣能夠偶爾外出透氣、感受一下外界氣息的狀態,已經算是好得多了。
然而,這樣一件本應令人稍感欣喜之事,卻未能對當前外界局勢產生絲毫積極影響。恰恰相反,這場降雨過後,瘟疫的肆虐之勢已然到了人力難以遏製的地步。
就在短短一個白晝之間,前些日子大雨所造就的水溝與泥濘竟然迅速被烈日蒸幹殆盡。與此同時,那股彌漫於空氣中、無所不在的腐屍氣味愈發濃重起來。即便是居住在已向外清空了一大圈的營地帳篷中的人們,有時也難以承受那股隨風飄散而來的陣陣惡臭。單是嗅著那股異味,腦海中便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令人作嘔的場景:無數條肥碩的臭蛆正緩緩蠕動在一具具腐爛不堪的屍體之上。
然而味道並不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老鼠開始泛濫了,不知道是之前老鼠就開始橫行,還是因為現在稍微能接受一點白天的溫度後,白天出來的人變多了,所以見到的老鼠也多了,那老鼠最惡心的地方在於,它們爬過的地方有時候甚至帶著一股油膩,有經驗的老說,那是爬過屍體的老鼠,那帶出的油膩,是已經深度腐爛,從屍體上滲透出來的屍油。
屍油是什麽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些人可能並不知道,屍油並非要特殊提煉才有,自然腐爛的屍體就會凝結出一層屍油,屍油會從屍體的表麵滲出,然後慢慢往下滴落,有時候老鼠甚至能從地上聚集出來的屍油溝裏爬過,然後將這充滿了細菌病毒的東西帶到四處各地。
活老鼠遍地亂爬,死老鼠泛濫成災,現在除了要燒屍體,看到路邊的一些死老鼠也要順手清理掉,一開始還有人為了能填飽肚子,於是盡量遮著口鼻的去翻廢墟,但生病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沒有出過帳篷的人都開始生病,動物傳染人,人傳染人,這讓不少人甚至覺得,他們不是震後的幸存者,而是人間地獄的活屍。
有人無法忍受這樣的環境,他們覺得隻要離開了這裏就是安全的,看著越來越多生病的人,忍不住帶著恐慌逃離,殊不知如今哪裏都一樣,早已沒有活路可逃。
有人害怕這種等死的感覺,於是爬上高高的廢墟一躍而下,早點死對他們來說,才是一種解脫。
然而,還有眾多的人們正身患疾病,卻依然頑強地與命運展開激烈的搏鬥。他們心中充滿對生存的渴望,絕不願輕易向死神屈服。盡管活著有時似乎比直麵死亡更為恐怖,但他們始終緊緊抓住那一線生機,不肯輕言放棄。
有些人滿臉驚恐,慌亂地向士兵和醫生求救;而另一些人則毅然決然地拖著孱弱的身軀離開了營地。畢竟,既然已經患病且無藥可醫,就算苦苦煎熬下去最終仍難逃一死,倒不如外出四處尋覓一番,哪怕到最後一刻,也要做個飽腹的餓死鬼。
與此相反,身體健康的人們則躲藏在帳篷內,把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風,生怕與他人有絲毫接觸。至於那些已然病倒的人們,則徹底打破了心理防線,變得無所顧忌起來。他們甚至主動協助士兵們清理起那片滿目瘡痍的廢墟。由於缺乏防護裝備,又深知自身狀況已無法挽迴,所以對於防護服之類的物品,他們早已失去了需求。隻要還尚存一絲氣息,能夠活動一天,他們便會堅持勞作。待到再也無力動彈之時,他們隻希望那些士兵能將自己抬走焚燒掉。相較於那些深埋於廢墟之下、逐漸腐爛發臭的同伴而言,這樣的結局至少讓他們可以塵歸大地、土歸自然。
比起營帳裏每天惶恐不安,恐懼絕望的人,飽受身體和心理折磨的,是那群如今還穿著防護服不斷清運屍體的士兵們,他們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倒下,看著那些生病的人還能動彈的,出來徒手幫他們清理磚塊,看著昨天還跟他們打著招唿,今天就再也無法睜開眼睛的人,每一天都是一場要把自己徹底打碎的崩潰。可是他們不能停下,不能躲起來,甚至不能任由自己脆弱,連哭都不能哭,就怕一旦克製不住眼淚了,就再也堅強不起來了。
絕望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開來,不僅僅局限於營區之內。那些有幸被安排住進尚未倒塌樓房中的人們,同樣未能逃脫厄運的籠罩。漸漸地,有人開始病倒,各種病症紛至遝來。其中最為常見的症狀便是高燒不退,患者們感到渾身綿軟無力,仿佛身體被抽走了所有的力量;伴隨著嘔吐和腹瀉,每一次發作都讓人痛不欲生;淋巴結更是腫得如同核桃一般大小,觸手可及的疼痛時刻提醒著他們病情的嚴重程度。更有甚者,身上還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皰疹,奇癢難耐卻又不敢搔抓,因為一旦抓破便會帶來鑽心的刺痛。這種又癢又疼的感覺,以及不斷冷熱交替的煎熬,將病人們折磨得死去活來。
麵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有些人的家中尚有一些消炎藥、感冒藥等常備藥品。然而,在這混亂的局麵下,誰也無法確定這些藥物是否對症。但求生的本能驅使著他們,隻要覺得稍有沾邊之處,便毫不猶豫地吞下肚去。對於他們來說,能否痊愈全憑天命:若是運氣好,或許這些藥就能發揮奇效,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可若運氣不佳,即便吃下再多的藥,也不過是徒勞一場,最終隻能聽天由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患病者大多居住在低矮樓層。由於樓層較低,離廢墟更近,成為了老鼠、爬蟲等各類害蟲肆意橫行的樂園。它們輕而易舉地攀爬上樓,悄然潛入人們的居所,傳播著病菌與疾病。此外,由於空間有限且缺乏有效的規劃處理手段,排泄物的問題愈發突出。堆積如山的糞便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惡臭,不僅汙染了空氣,更使得原本已經十分惡劣的環境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了疫情的擴散與惡化。
為了不汙染自己居住的環境,有些條件好一點的係著塑料袋往外扔,有些沒那個條件的,隨便家裏扯點布剪裁一下包裹著往外扔,總之隻要扔出了自己的居住領地眼不見為淨就行了,但扔出去的東西並不會消失,散落在各處,讓本就髒亂的環境越發髒亂,蚊蠅環繞,鼠帶病菌的四處爬走,這讓人不生病根本不可能,但現實又的確是沒有太好的環境清理這些東西。
在這生死抉擇之際,人們紛紛展現出各自求生的本能與智慧。有的人毅然決然地帶著一家老小,艱難地向高樓的上層攀爬而去;而另一些人則更為果斷直接,索性搬到天台上居住,並想盡辦法利用手頭僅有的材料來搭建起一個個簡易的棚子。
白天的時候,烈日炎炎,酷熱難耐,他們便小心翼翼地躲避著熾熱的陽光,藏身於樓道之中。隻有等到夜幕降臨,氣溫稍稍降低之後,才敢迴到自己親手搭建的棚子裏休息睡覺。仿佛隻要能夠遠離那炙熱的地麵,便能讓自己與死亡之間的距離拉開那麽一點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向上遷徙的隊伍。原本還算寬敞的天台逐漸變得擁擠不堪,再也容納不下更多的人和他們所搭建的棚屋。無奈之下,這些人隻好繼續向更高層的樓道尋覓安身之所。
當然,樓梯間可不是什麽理想的居住地。因為一旦將樓梯間的門關閉起來,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一些老鼠和蚊蟲的侵擾,但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諸多不便。特別是那些需要頻繁上下樓的人,每次都得費力地打開和關閉沉重的樓梯間大門,實在是一件麻煩事。相比之下,住在樓道裏雖說可能仍會受到老鼠蚊蟲的騷擾,但至少行動起來要自由許多。而且隻要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比如掛上蚊帳、放置驅鼠藥等,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的安全與舒適。
高樓層的住戶們驚訝地發現,自家門口的走廊不知何時竟被一些陌生人直接打起了鋪蓋居住下來!這可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要知道,當下這場可怕的瘟疫可是具有極強傳染性的啊,是人傳人的!而眼前這一堆來路不明的人就這樣堂而皇之地住在自己家門前,天曉得他們身上是否攜帶病毒,萬一不幸因此被傳染上了疫病,那豈不是太冤枉、太倒黴了嗎?所以,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執就此爆發。
然而,盡管心中充滿了不滿和憤怒,但不少住戶卻並不敢與這些不速之客發生正麵衝突。畢竟對方就住在自己家門口,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暗中使壞呢?說不定還會趁著開門的時候強行闖入屋內,將房子據為己有!更何況,從樓下的居民紛紛湧上樓頂尋找棲息之所來看,不用想也知道下麵的狀況已經糟糕到何種地步了。不然的話,誰會舍棄自己溫暖舒適的家,跑到別人家門前睡冰冷堅硬的地板呢?所以,這些住戶頂多也就是在家裏對著門外的人破口大罵一通,然後整日裏提心吊膽地傾聽著門口的任何風吹草動,深恐哪一天自家的房門會突然被人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