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村莊都有傻子。
同樣,每個村莊都有破鞋。
清河之畔、隱山腳下的林家灣也是一樣。
林家灣山青水秀,沃地肥田,地裏的莊稼長的旺,家裏的女人能生養,男人們有使不完的力氣,天亮了耕種土地,天黑了耕種婆娘。
豐沛的雨水把女人們滋養的嫵媚多情,柔軟的腰肢輕輕一扭就搖擺出許多風流韻事,也招惹了不少閑言碎語……
相較於聲名狼藉的破鞋,傻子在林家灣還能得到一些善意和尊重。
所謂無傻不成村。
在老人們看來,傻子是守村人,是上天派來幫鄉鄰擋煞抗災的,因為要守住秘密,這才被奪去智力。
失去智力卻贏得了福力,守村人五弊三缺,孤獨終老,一生承載各種厄運,庇護一方水土平安——待功德圓滿,投胎轉世,下輩子就做人中龍鳳,享來世之福。
所以,一九九八年的夏天,當傻子死了的消息傳遍林家灣,鄉鄰們並不哀傷。
畢竟傻子已熬死了雙親,無兄無弟,無兒無女,能活到三十六歲已經算長壽了。
暴雨如注的清晨,人們陸續趕往村西,聚在傻子家裏,湊出一副薄木棺木,準備送他離開。
可老天爺似乎很是難過,雨如懸繩,數日不絕。
要知道,林家灣地勢低窪,三麵環河,每到夏日遇了暴雨, 就易引發洪水,為此,圍村築著高高的堤壩防汛,隻在村東和村南留了兩個出口,通向外麵的田地和鄰村。
一遇暴雨,河水上漲,人們就得用沙袋堵住出口。
如今連日暴雨,水位越來越高,雖還沒漫進村來, 但村子四圍已是汪洋一片,出村送葬是不可能了。
正值盛夏三伏,悶熱潮濕,蚊蠅不斷,這才停靈一日,薄薄的棺木已彌漫出難聞的氣味。
眼看大雨沒有停歇的意思,總這麽停著也不是辦法,老村長和幾位老人一商議,決定臨時在村裏選個地兒,冒雨將傻子下葬。
選來選去,他們選中了傻子家後麵的石榴林。
趁著雨勢略小一些,幾個年輕力壯的勞力背上鐵鍬和鎬頭,先去石榴林打墓。
深夏時節的石榴花正盛,可他們無暇欣賞,徑直走到林子深處,在幾處亂墳附近停了下來,隨便找個空地開挖。
剛挖出半米深的淺坑,一名卷發花裙的婦人追了過來,二話不說,直接奪走了男人手裏的鎬頭。
這婦女不是別人,正是林家灣大名鼎鼎的潑辣戶——阮小玉。
一看阮小玉這架勢,男人們趕緊賠著笑,遞上煙,點上火。
阮小玉接過煙,慢悠悠的吸了一口,不吵也不鬧,隻說要討個說法——村東有楊樹林,村後有打麥場,為啥偏把傻子埋在她家的石榴林裏。
聽她這麽一說,男人們七嘴八舌的解釋了起來。
要知道,這些石榴樹雖是她家的,但這塊地卻歸村集體所有。
再說這裏原本就是個亂墳崗,如今大水封村,把傻子葬在這裏也是無奈之舉,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臭在家裏吧……
可任憑他們好說歹說,阮小玉就是不鬆口。
此時雨又下了起來,阮小玉的衣服很快就濕透了,單薄的花裙子緊緊的貼在身上,內衣若隱若現,顯出豐腴的線條,男人們肆意打量著,嘻嘻哈哈的又給她遞了一根煙。
暑日農閑,人們本就無聊,石榴林裏的動靜很快吸引了大半個村的人來圍觀,更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幾個婦女在一旁拱火。
要知道,阮小玉可是十裏八村的風流人物——傳言她和好多男人都鑽過石榴林,可謂來者不拒,老少通吃。
如今她雖說年歲略大了一些,卻也風韻猶存。尤其她養的的四個女兒一個比一個水靈,吸引了無數火辣辣的目光。
所以,村裏很多女人對她是嫉妒的,也是嫌棄的。
隻是阮小玉性格潑辣,嘴巴也厲害,平時還真不敢招惹,如今好容易有了機會,她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話也說的越來越難聽。
更有人譏諷阮小玉,說她這個絕戶頭又沒生兒子,霸占這麽大的林子做什麽,等她百年之後,這林子不還是要被村裏收迴去。
這一下,阮小玉不幹了。
生了四個女兒的她,最討厭別人說她是絕戶頭。她幹脆跳進墓坑,和那幾人對罵起來……
這時,有人傳來消息。洪水已經漫到埂口,讓大家別在這裏看熱鬧了,趕緊葬了傻子,都去築堤堵水。
說話間,幾個壯勞力已經把傻子的棺材抬了過來,阮小玉卻占著墓坑堅決不讓下葬……
眼看事情鬧的越來越僵,阮小玉的小女兒石榴趕來了。
十三歲的林石榴,頭發剪的短短的,皮膚曬的黑黑的,身體才剛發育,個頭已有一米六,又穿著寬鬆的運動套裝,活脫脫一個俊秀的假小子。
她冷著臉,分開圍觀的人群。
“媽,迴家。”
“石榴,你咋來了?快迴去,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摻和。”
“媽,你跟我一起迴去。”
石榴扯了扯阮小玉的胳膊。
別看石榴年紀小,卻很能拿捏阮小玉。
阮小玉平時把男人罵的狗血淋頭,追著三個女兒打的雞飛狗跳,隻聽這個小女兒的話。
可今天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阮小玉覺得麵子下不來。
“我不迴去,這擺明了欺負咱家,必須要個說法。”
“媽,先迴家再說!”
“不迴!必須有個說法!”
石榴無奈,附在母親耳邊嘀咕了幾句。
阮小玉愣了一下,將信將疑的看著石榴。
此時墓坑裏的積水已沒過膝蓋,阮小玉不怕自己著涼,卻怕淋到了女兒。
再者,死者為大——墓坑已經挖好了,棺材已經抬來了,眾目睽睽之下,她再堅持不讓下葬,怕要引起眾怒,以後在林家灣就待不住了。
眼看阮小玉的態度鬆動,旁邊一個小夥子順勢把她拉了上來。
“嫂子快迴家吧,衣服都淋濕了。”
阮小玉還想說些什麽,石榴趕緊拉著她離開了。
——
母女二人一走,人們鬆了一口氣,這才把墓坑裏的積水略微排了排,抓緊把傻子下葬。
天昏地暗,大雨滂沱,沒有孝子叩拜,沒有孝女哭墳,鞭炮和香火也都省了,落棺之後直接封土。
因為雨實在太大,墓坑裏積水越來越多,本就簡陋的棺木不堪浮力,釘子逐漸鬆動,一度漂了起來,棺材差點散架……
好在人多力量大,手忙腳亂之下,石榴林裏終於壟起一座小小的新墳……
人們圍觀著,唏噓著,迴顧著傻子短暫又蒼白的半生。
所謂雨打新墳,必出貴人,可傻子沒有後人,這話會應驗在誰身上呢?
想到剛才石榴母女的表現,林家灣那隱秘的流言又被提起——石榴究竟是不是傻子的女兒。
要知道,傻子生性冷淡,對人一向愛搭不理,唯獨對石榴特別親切。
人們總看到他在石榴林轉悠,還曾看到阮小玉扭著腰肢拿他取樂……
其實傻子的父母死後,多少還是留了一些東西給他的,別的不說,隻屯了兩屋的糧食都夠他吃幾年的了,可聽說那些東西都被阮小玉誆走了……
畢竟阮小玉那個女人,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她的四個閨女雖都生的如花似玉,容貌性情卻各不相同。人們根據閨女們的容貌,結合阮小玉不同時期的風流史,甚至能猜到,哪個村的哪個男人是哪個閨女的親生父親……
唯獨林石榴,他們還真尋不出太多蛛絲馬跡。
石榴和她那三個花枝招展、張揚熱鬧的姐姐不同,她聰明伶俐卻冷麵寡語,平日不大和人交往,偏偏傻子對她很是親近,處處維護。
聽說傻子的後代,要麽還是傻子,要麽特別聰明,林石榴這麽聰明又這麽孤僻,這其中或許真有什麽蹊蹺。
不過,有人當即反駁了這個揣測,說阮小玉那般精明的女人,即便圖財也不會賠上身子,更不可能生下傻子的孩子……
所以石榴不可能是傻子的閨女,看她那長相和做派,倒是和鄰村裴家很是相似。
說到裴家,人們諱莫如深,相視一笑,不再多言。
人群逐漸散去,隻剩下剛壟起的那座新墳,在石榴林裏受著雨打風吹。
風吹過,紅豔豔的石榴花紛紛墜落,落在新墳上,像極了一個紅色的花圈……
同樣,每個村莊都有破鞋。
清河之畔、隱山腳下的林家灣也是一樣。
林家灣山青水秀,沃地肥田,地裏的莊稼長的旺,家裏的女人能生養,男人們有使不完的力氣,天亮了耕種土地,天黑了耕種婆娘。
豐沛的雨水把女人們滋養的嫵媚多情,柔軟的腰肢輕輕一扭就搖擺出許多風流韻事,也招惹了不少閑言碎語……
相較於聲名狼藉的破鞋,傻子在林家灣還能得到一些善意和尊重。
所謂無傻不成村。
在老人們看來,傻子是守村人,是上天派來幫鄉鄰擋煞抗災的,因為要守住秘密,這才被奪去智力。
失去智力卻贏得了福力,守村人五弊三缺,孤獨終老,一生承載各種厄運,庇護一方水土平安——待功德圓滿,投胎轉世,下輩子就做人中龍鳳,享來世之福。
所以,一九九八年的夏天,當傻子死了的消息傳遍林家灣,鄉鄰們並不哀傷。
畢竟傻子已熬死了雙親,無兄無弟,無兒無女,能活到三十六歲已經算長壽了。
暴雨如注的清晨,人們陸續趕往村西,聚在傻子家裏,湊出一副薄木棺木,準備送他離開。
可老天爺似乎很是難過,雨如懸繩,數日不絕。
要知道,林家灣地勢低窪,三麵環河,每到夏日遇了暴雨, 就易引發洪水,為此,圍村築著高高的堤壩防汛,隻在村東和村南留了兩個出口,通向外麵的田地和鄰村。
一遇暴雨,河水上漲,人們就得用沙袋堵住出口。
如今連日暴雨,水位越來越高,雖還沒漫進村來, 但村子四圍已是汪洋一片,出村送葬是不可能了。
正值盛夏三伏,悶熱潮濕,蚊蠅不斷,這才停靈一日,薄薄的棺木已彌漫出難聞的氣味。
眼看大雨沒有停歇的意思,總這麽停著也不是辦法,老村長和幾位老人一商議,決定臨時在村裏選個地兒,冒雨將傻子下葬。
選來選去,他們選中了傻子家後麵的石榴林。
趁著雨勢略小一些,幾個年輕力壯的勞力背上鐵鍬和鎬頭,先去石榴林打墓。
深夏時節的石榴花正盛,可他們無暇欣賞,徑直走到林子深處,在幾處亂墳附近停了下來,隨便找個空地開挖。
剛挖出半米深的淺坑,一名卷發花裙的婦人追了過來,二話不說,直接奪走了男人手裏的鎬頭。
這婦女不是別人,正是林家灣大名鼎鼎的潑辣戶——阮小玉。
一看阮小玉這架勢,男人們趕緊賠著笑,遞上煙,點上火。
阮小玉接過煙,慢悠悠的吸了一口,不吵也不鬧,隻說要討個說法——村東有楊樹林,村後有打麥場,為啥偏把傻子埋在她家的石榴林裏。
聽她這麽一說,男人們七嘴八舌的解釋了起來。
要知道,這些石榴樹雖是她家的,但這塊地卻歸村集體所有。
再說這裏原本就是個亂墳崗,如今大水封村,把傻子葬在這裏也是無奈之舉,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臭在家裏吧……
可任憑他們好說歹說,阮小玉就是不鬆口。
此時雨又下了起來,阮小玉的衣服很快就濕透了,單薄的花裙子緊緊的貼在身上,內衣若隱若現,顯出豐腴的線條,男人們肆意打量著,嘻嘻哈哈的又給她遞了一根煙。
暑日農閑,人們本就無聊,石榴林裏的動靜很快吸引了大半個村的人來圍觀,更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幾個婦女在一旁拱火。
要知道,阮小玉可是十裏八村的風流人物——傳言她和好多男人都鑽過石榴林,可謂來者不拒,老少通吃。
如今她雖說年歲略大了一些,卻也風韻猶存。尤其她養的的四個女兒一個比一個水靈,吸引了無數火辣辣的目光。
所以,村裏很多女人對她是嫉妒的,也是嫌棄的。
隻是阮小玉性格潑辣,嘴巴也厲害,平時還真不敢招惹,如今好容易有了機會,她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話也說的越來越難聽。
更有人譏諷阮小玉,說她這個絕戶頭又沒生兒子,霸占這麽大的林子做什麽,等她百年之後,這林子不還是要被村裏收迴去。
這一下,阮小玉不幹了。
生了四個女兒的她,最討厭別人說她是絕戶頭。她幹脆跳進墓坑,和那幾人對罵起來……
這時,有人傳來消息。洪水已經漫到埂口,讓大家別在這裏看熱鬧了,趕緊葬了傻子,都去築堤堵水。
說話間,幾個壯勞力已經把傻子的棺材抬了過來,阮小玉卻占著墓坑堅決不讓下葬……
眼看事情鬧的越來越僵,阮小玉的小女兒石榴趕來了。
十三歲的林石榴,頭發剪的短短的,皮膚曬的黑黑的,身體才剛發育,個頭已有一米六,又穿著寬鬆的運動套裝,活脫脫一個俊秀的假小子。
她冷著臉,分開圍觀的人群。
“媽,迴家。”
“石榴,你咋來了?快迴去,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摻和。”
“媽,你跟我一起迴去。”
石榴扯了扯阮小玉的胳膊。
別看石榴年紀小,卻很能拿捏阮小玉。
阮小玉平時把男人罵的狗血淋頭,追著三個女兒打的雞飛狗跳,隻聽這個小女兒的話。
可今天當著這麽多人的麵,阮小玉覺得麵子下不來。
“我不迴去,這擺明了欺負咱家,必須要個說法。”
“媽,先迴家再說!”
“不迴!必須有個說法!”
石榴無奈,附在母親耳邊嘀咕了幾句。
阮小玉愣了一下,將信將疑的看著石榴。
此時墓坑裏的積水已沒過膝蓋,阮小玉不怕自己著涼,卻怕淋到了女兒。
再者,死者為大——墓坑已經挖好了,棺材已經抬來了,眾目睽睽之下,她再堅持不讓下葬,怕要引起眾怒,以後在林家灣就待不住了。
眼看阮小玉的態度鬆動,旁邊一個小夥子順勢把她拉了上來。
“嫂子快迴家吧,衣服都淋濕了。”
阮小玉還想說些什麽,石榴趕緊拉著她離開了。
——
母女二人一走,人們鬆了一口氣,這才把墓坑裏的積水略微排了排,抓緊把傻子下葬。
天昏地暗,大雨滂沱,沒有孝子叩拜,沒有孝女哭墳,鞭炮和香火也都省了,落棺之後直接封土。
因為雨實在太大,墓坑裏積水越來越多,本就簡陋的棺木不堪浮力,釘子逐漸鬆動,一度漂了起來,棺材差點散架……
好在人多力量大,手忙腳亂之下,石榴林裏終於壟起一座小小的新墳……
人們圍觀著,唏噓著,迴顧著傻子短暫又蒼白的半生。
所謂雨打新墳,必出貴人,可傻子沒有後人,這話會應驗在誰身上呢?
想到剛才石榴母女的表現,林家灣那隱秘的流言又被提起——石榴究竟是不是傻子的女兒。
要知道,傻子生性冷淡,對人一向愛搭不理,唯獨對石榴特別親切。
人們總看到他在石榴林轉悠,還曾看到阮小玉扭著腰肢拿他取樂……
其實傻子的父母死後,多少還是留了一些東西給他的,別的不說,隻屯了兩屋的糧食都夠他吃幾年的了,可聽說那些東西都被阮小玉誆走了……
畢竟阮小玉那個女人,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她的四個閨女雖都生的如花似玉,容貌性情卻各不相同。人們根據閨女們的容貌,結合阮小玉不同時期的風流史,甚至能猜到,哪個村的哪個男人是哪個閨女的親生父親……
唯獨林石榴,他們還真尋不出太多蛛絲馬跡。
石榴和她那三個花枝招展、張揚熱鬧的姐姐不同,她聰明伶俐卻冷麵寡語,平日不大和人交往,偏偏傻子對她很是親近,處處維護。
聽說傻子的後代,要麽還是傻子,要麽特別聰明,林石榴這麽聰明又這麽孤僻,這其中或許真有什麽蹊蹺。
不過,有人當即反駁了這個揣測,說阮小玉那般精明的女人,即便圖財也不會賠上身子,更不可能生下傻子的孩子……
所以石榴不可能是傻子的閨女,看她那長相和做派,倒是和鄰村裴家很是相似。
說到裴家,人們諱莫如深,相視一笑,不再多言。
人群逐漸散去,隻剩下剛壟起的那座新墳,在石榴林裏受著雨打風吹。
風吹過,紅豔豔的石榴花紛紛墜落,落在新墳上,像極了一個紅色的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