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某柯學的辣子雞
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 作者:酥梨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距離深夜食堂的正式營業時間還有半小時,除去小川一護之外,還有林原邀請的田村老板夫婦二人也找到了深夜食堂門口。
在安室透的維護下,這幾天排隊的高中生們雖然多,但都是井然有序,還很注意排隊時不能堵上深夜食堂的大門。
第一次來深夜食堂的田村老板夫婦兩人卻不太了解深夜食堂現在的點單模式,站在店門口有些猶豫,他們也要去學生後麵排隊嗎?
這個天氣,老年人的身子骨多少還是有些受不住的。
向小川一護示意稍等一下,林原走到門口迎接她的新客戶。
“歡迎光臨~”
為二人拉開大門,林原引著兩位老人家進門落座。
剛一進門,一股比在店外更加明顯的香辣氣息不斷從廚房飄過來。
田村佑太頓時想到一道赫赫有名的豆腐料理——麻婆豆腐。
林原所說的戀愛豆腐果難道和麻婆豆腐西係出同源?
這酸湯老豆腐雖然和老豆腐一樣氣孔比之普通豆腐更加明顯,內裏卻比老豆腐嫩滑的多,香辣的調味料的確是很合適的。
“現在可以點單,不過要稍等一下,這酸湯老豆腐將將瀝幹水,剛才放到鍋上小火烤著,還得等個三五分鍾的。”
田村夫婦表示理解,三五分鍾不算久。
小川一護是知道林原的,一般情況下不把所有的餐品做好她是不會上菜的,但是聞著這個味道,他著實有些忍不住了。
就是這個香辣的味道,肯定就是菜單板上寫著的貴州辣子雞,嗜辣星人嘴裏的口水瘋狂分泌。
“那林原老板你快去做吧~!”
三阪詩織自覺地站在了昨天的位置上,這也到了飲品點單的時間,站在門外的高中生們等待已久,見狀,站在靠前位置的人紛紛進店下單。
不過,今天除了奶茶,他們對這個香辣的味道也很是好奇。
激辛口味的薯條和拉麵麵對的市場人群就是年輕人,加辣、爆辣、地獄辣的各種食物對於沒有消化問題以及痔瘡困擾的年輕人來說就像是一種新奇有趣的挑戰。
“好香的辣味~!”
排隊購買奶茶的隊伍裏,也有熱衷於挑戰辛辣食物的年輕人和朋友躍躍欲試。
“拿到奶茶我們就去點一份套餐試試吧!”
“好呀好呀!”
自然也有人表示拒絕。
“已經吃過晚餐了,我現在不太餓誒~”
“那待會兒你先迴去好了,我想留下嚐一嚐。”
......
深夜廚房內,被小川一護催著製作餐品的林原挑選出風幹後外皮變硬的酸湯老豆腐。
酸湯老豆腐本身就非常嫩滑,若是外表皮風幹的不夠,表麵很難烤到焦黃起皮不說,大概率還會烤到融化。
風幹的外皮烤製後就像是雞蛋灌餅的餅皮,內裏嫩滑細膩的豆腐就像是雞蛋灌餅的內餡兒。
先給加熱的鐵板刷上一層油,方塊狀的酸湯老豆腐就整齊的躺上了鐵板。
一定得是小火慢煎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也吃不上外皮柔韌甚至有些焦脆並且一口爆漿的戀愛豆腐果。
不能急著翻麵,也不能不翻麵,等到豆腐烤製的那一麵表皮定型後,就得小心地翻麵接著烤。
就這樣來迴翻動了十好幾趟,酸湯老豆腐也就是在這樣的小火慢烤下一點點散發出焦香和獨特的帶著酸爽氣息的豆香。
直到鐵板上所有的老豆腐都變的焦黃,最早烙上的幾塊也終於熟透。
豆腐果表麵的焦脆外皮膨脹,與內裏的嫩豆腐分了家,氣鼓鼓的向廚子顯示著自己的存在感。
毫不客氣的鏟進碗中,又喀嚓一聲,鏟子紮進豆腐果的側麵,就像是紮破的氣球,鼓脹可愛的金黃豆腐果瞬間瘦身成功,內裏的嫩豆腐果真融化了些許,烤出的豆腐漿水也不甚流出些許。
不過別著急,一大勺折耳根蘿卜丁糊辣椒蘸水填充進來,和內裏滾燙的酸湯豆腐漿水混合。
鹹香的蘸水和豆腐果本身獨特的酸香碰撞又融合,折耳根、酸蘿卜丁、香菜、蒜末一起支撐起豆腐果的內部,金黃的外皮像一隻小口袋那樣塞滿餡料,再度迴歸之前飽滿鼓脹的模樣。
“久等了,請慢用~”
說是三五分鍾,因為豆腐外皮還沒有完全風幹到理想程度,雖說不至於融化,但就是需要在鐵板上小心的多烙一會兒。
身前已經擺上了浸著紅油的貴州辣子雞、表麵金黃內裏餡料豐富的戀愛豆腐果、一碗粒粒分明色澤瑩潤的白米飯。
小川一護先湊近兩道餐品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露出陶醉的表情:
“是完全不一樣的辣味~!”
裝盤時,林原已經盡量避免撈出過多辣椒與,是雞肉和蒜瓣本身掛著的紅油流到了盤底,正好鋪滿白瓷盤中心極淺的小圈。
戀愛豆腐果是用碗盛裝的,小川一護桌上這份作為林原鏟開的第一個豆腐果,手法略顯生疏,開口稍大了一點,這導致內裏的料汁沿著開口的縫隙流出些許。
田村夫婦碗中的就要好些,隻見金黃的豆腐皮,用筷子從開口處挑開,才可見內裏的乾坤。
總覺得色澤棕紅油亮沾著辣椒皮的辣子雞要更加辣一些,小川一護的筷子當然先朝它伸過去。
肉質緊而不柴,酥軟鮮嫩,吃起來香辣軟糯。
雞肉和糍粑辣椒深度融合,油厚味濃,卻又辣而不燥,醇厚而不過分刺激。
又鮮又辣,略帶微麻,迴味綿長,略帶迴甜。
狠狠扒拉了兩大口清香的白米飯,小川一護對林原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林原老板,這一趟,果真沒白來!”
林原總是用辣椒炒出紅油,廚房裏火辣熱嗆的空氣和大廳裏聞到的辣味當然不是一個等級,小川一護一口雞肉一口蒜吃的爽快,除去扒了幾口米飯,甚至不用喝水。
安室透在做奶茶時忍不住看了他好幾眼,就他自己而言,能接受的辣度也就是辣咖喱,這個貴州辣子雞還是太超綱了些。
在安室透的維護下,這幾天排隊的高中生們雖然多,但都是井然有序,還很注意排隊時不能堵上深夜食堂的大門。
第一次來深夜食堂的田村老板夫婦兩人卻不太了解深夜食堂現在的點單模式,站在店門口有些猶豫,他們也要去學生後麵排隊嗎?
這個天氣,老年人的身子骨多少還是有些受不住的。
向小川一護示意稍等一下,林原走到門口迎接她的新客戶。
“歡迎光臨~”
為二人拉開大門,林原引著兩位老人家進門落座。
剛一進門,一股比在店外更加明顯的香辣氣息不斷從廚房飄過來。
田村佑太頓時想到一道赫赫有名的豆腐料理——麻婆豆腐。
林原所說的戀愛豆腐果難道和麻婆豆腐西係出同源?
這酸湯老豆腐雖然和老豆腐一樣氣孔比之普通豆腐更加明顯,內裏卻比老豆腐嫩滑的多,香辣的調味料的確是很合適的。
“現在可以點單,不過要稍等一下,這酸湯老豆腐將將瀝幹水,剛才放到鍋上小火烤著,還得等個三五分鍾的。”
田村夫婦表示理解,三五分鍾不算久。
小川一護是知道林原的,一般情況下不把所有的餐品做好她是不會上菜的,但是聞著這個味道,他著實有些忍不住了。
就是這個香辣的味道,肯定就是菜單板上寫著的貴州辣子雞,嗜辣星人嘴裏的口水瘋狂分泌。
“那林原老板你快去做吧~!”
三阪詩織自覺地站在了昨天的位置上,這也到了飲品點單的時間,站在門外的高中生們等待已久,見狀,站在靠前位置的人紛紛進店下單。
不過,今天除了奶茶,他們對這個香辣的味道也很是好奇。
激辛口味的薯條和拉麵麵對的市場人群就是年輕人,加辣、爆辣、地獄辣的各種食物對於沒有消化問題以及痔瘡困擾的年輕人來說就像是一種新奇有趣的挑戰。
“好香的辣味~!”
排隊購買奶茶的隊伍裏,也有熱衷於挑戰辛辣食物的年輕人和朋友躍躍欲試。
“拿到奶茶我們就去點一份套餐試試吧!”
“好呀好呀!”
自然也有人表示拒絕。
“已經吃過晚餐了,我現在不太餓誒~”
“那待會兒你先迴去好了,我想留下嚐一嚐。”
......
深夜廚房內,被小川一護催著製作餐品的林原挑選出風幹後外皮變硬的酸湯老豆腐。
酸湯老豆腐本身就非常嫩滑,若是外表皮風幹的不夠,表麵很難烤到焦黃起皮不說,大概率還會烤到融化。
風幹的外皮烤製後就像是雞蛋灌餅的餅皮,內裏嫩滑細膩的豆腐就像是雞蛋灌餅的內餡兒。
先給加熱的鐵板刷上一層油,方塊狀的酸湯老豆腐就整齊的躺上了鐵板。
一定得是小火慢煎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心急也吃不上外皮柔韌甚至有些焦脆並且一口爆漿的戀愛豆腐果。
不能急著翻麵,也不能不翻麵,等到豆腐烤製的那一麵表皮定型後,就得小心地翻麵接著烤。
就這樣來迴翻動了十好幾趟,酸湯老豆腐也就是在這樣的小火慢烤下一點點散發出焦香和獨特的帶著酸爽氣息的豆香。
直到鐵板上所有的老豆腐都變的焦黃,最早烙上的幾塊也終於熟透。
豆腐果表麵的焦脆外皮膨脹,與內裏的嫩豆腐分了家,氣鼓鼓的向廚子顯示著自己的存在感。
毫不客氣的鏟進碗中,又喀嚓一聲,鏟子紮進豆腐果的側麵,就像是紮破的氣球,鼓脹可愛的金黃豆腐果瞬間瘦身成功,內裏的嫩豆腐果真融化了些許,烤出的豆腐漿水也不甚流出些許。
不過別著急,一大勺折耳根蘿卜丁糊辣椒蘸水填充進來,和內裏滾燙的酸湯豆腐漿水混合。
鹹香的蘸水和豆腐果本身獨特的酸香碰撞又融合,折耳根、酸蘿卜丁、香菜、蒜末一起支撐起豆腐果的內部,金黃的外皮像一隻小口袋那樣塞滿餡料,再度迴歸之前飽滿鼓脹的模樣。
“久等了,請慢用~”
說是三五分鍾,因為豆腐外皮還沒有完全風幹到理想程度,雖說不至於融化,但就是需要在鐵板上小心的多烙一會兒。
身前已經擺上了浸著紅油的貴州辣子雞、表麵金黃內裏餡料豐富的戀愛豆腐果、一碗粒粒分明色澤瑩潤的白米飯。
小川一護先湊近兩道餐品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露出陶醉的表情:
“是完全不一樣的辣味~!”
裝盤時,林原已經盡量避免撈出過多辣椒與,是雞肉和蒜瓣本身掛著的紅油流到了盤底,正好鋪滿白瓷盤中心極淺的小圈。
戀愛豆腐果是用碗盛裝的,小川一護桌上這份作為林原鏟開的第一個豆腐果,手法略顯生疏,開口稍大了一點,這導致內裏的料汁沿著開口的縫隙流出些許。
田村夫婦碗中的就要好些,隻見金黃的豆腐皮,用筷子從開口處挑開,才可見內裏的乾坤。
總覺得色澤棕紅油亮沾著辣椒皮的辣子雞要更加辣一些,小川一護的筷子當然先朝它伸過去。
肉質緊而不柴,酥軟鮮嫩,吃起來香辣軟糯。
雞肉和糍粑辣椒深度融合,油厚味濃,卻又辣而不燥,醇厚而不過分刺激。
又鮮又辣,略帶微麻,迴味綿長,略帶迴甜。
狠狠扒拉了兩大口清香的白米飯,小川一護對林原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林原老板,這一趟,果真沒白來!”
林原總是用辣椒炒出紅油,廚房裏火辣熱嗆的空氣和大廳裏聞到的辣味當然不是一個等級,小川一護一口雞肉一口蒜吃的爽快,除去扒了幾口米飯,甚至不用喝水。
安室透在做奶茶時忍不住看了他好幾眼,就他自己而言,能接受的辣度也就是辣咖喱,這個貴州辣子雞還是太超綱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