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這邊在進行殺戮,京城那邊也沒有閑著。


    京城之中,朱雄英與禮部眾人齊聚一堂,共同商議並著手安排使者出使他國事宜。


    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策劃,大明率先確定了出使的目標國家,東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帝國以及卡爾提德王朝。


    為確保此次外交行動萬無一失,並展現大明朝的強大實力,朱雄英特命開國元勳徐達親自出馬,點選精兵強將,積極備戰。


    此番大明將要以一敵三,一般人勝任不了這事兒。


    命徐達為征西大將軍,統帥二十萬大軍,開赴邊境。


    給了徐達一道聖旨,使臣一死,立馬宣戰。


    之所以折騰徐達這把老骨頭,就是因為異姓王的時代要來了,該陸陸續續封異姓王了。


    這第一個異姓王,必須要有個都服的人做才行。


    不然的話,朱雄英當時就先給李文忠封王的。


    李文忠作為淮西二代,若是率先封王,許多人不服,淮西內鬥隻會更嚴重。


    所以,還是先讓徐達上吧。


    朱雄英絕對不承認是因為徐達是自己嶽父的原因。


    讓徐達做這第一位異姓王,純粹是出於功勳地位等多方麵考量。


    而關於會麵地點,朱雄英定在了這三國的交界之處,如此一來,隻需派遣一名漢使前往該地,便可同時向三個國家宣戰。


    這樣的安排不僅極為劃算,更彰顯了大明決策層的謀略與智慧。


    畢竟,我華夏自古以來便是禮儀之邦,凡事都講究個名正言順、師出有名。


    當土地資源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時,大明便會自然而然的觸發消耗一名使臣獲取宣戰理由的特殊技能。


    正所謂土地若不主動走向我們大明,那我們大明就勇敢地朝著土地邁進!


    盡管有眾多仁人誌士自告奮勇,表示願意擔任此次出使重任,但朝廷也不能輕易浪費這些寶貴的人才資源啊。


    就在禮部有條不紊地向這三個國家發出正式國書,要求它們各自派遣人員至交界點迎接大明使節的同時,肩負著重要使命的使團也已浩浩蕩蕩地離開京城,踏上了去作死的征程。


    傅友德他們前腳剛離開,朱雄英就安排這事兒了。


    此時,使臣經曆兩個多月慢悠悠的趕路,終於是趕到了目的地。


    不是使臣不想快,而是徐達的大軍跟不上,到時候耽誤時間,調動兵馬,籌備糧草,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功的。


    好在,使臣到了約定地點之後,徐達的大軍也浩浩蕩蕩的跟上來了,對外宣稱換防。


    徐達的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邊關,就等斥候探得消息 就準備幹仗了。


    此刻,位於三國交界之處,氣氛異常凝重,來自三方國度的使臣們彼此對峙著,一個個瞪大了眼睛,互不相讓。


    他們的目光交匯之處仿佛能擦出火花一般,而在這群人的中間,站著那位孤零零的大明使臣,卻顯得異常淡定。


    這些三國的使臣心中暗自嘀咕,好嘛!你來出使我們三個國家,竟然隻派遣了一名漢使前來。


    派一個也就罷了,更可氣的是居然將時間全都約在了一起。


    你到底安的是什麽心呐?”


    無論這位大明使臣首先選擇去出使哪一個國家,另外兩個國家必然會心生不滿,要知道,這涉及到國家的尊嚴與顏麵啊!


    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國家在外交事務上受到輕視或者冷落。


    比如說,甲國特意派出使者前來迎接大明使臣,但最終卻眼睜睜地看著他被乙國的人給接走了。


    這樣的事情一旦傳揚出去,甲國的麵子往哪兒擱呢?以後在國際舞台上豈不是要淪為笑柄?


    更何況,這三個國家還他媽是鄰國,三方交界。


    同樣的道理,如果是丙國遭遇這種情況,其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眼下這局麵咋整?


    三國之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了來自大明的使臣身上。


    隻見這位大明使臣悠然自得地站在原地,右手食指還漫不經心地伸進鼻孔裏,摳弄著那令人作嘔的鼻屎。


    他滿不在乎地瞥了一眼眾人,懶洋洋地說道,“看我幹啥?這事兒得你們自己拿主意呀。”


    一旁的帖木兒帝國的臣子們見狀,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其中一人強忍著怒氣,上前一步對大明使臣說道。


    “張大人,請您慎重考慮一下,究竟要選擇出使哪一個國家,畢竟此次乃是貴國主動向我們發出的國書,理應有所規劃才是。”


    然而,這位大明使臣卻仿佛根本沒把對方的話聽進去一般,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後竟然旁若無人地脫下了腳上的靴子,伸出腳丫子開始摳起腳來。


    那模樣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過了一會兒,大明使臣似乎終於摳完了腳,他抬起頭,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嗯,那就去卡爾提德吧。”


    此言一出,在場的其餘兩國臣子頓時炸開了鍋。


    帖木兒帝國的臣子首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質問道,“張大人,為何您不優先選擇前往我們帖木兒帝國呢?難道說,您覺得我們偉大的帖木兒帝國不值得您造訪嗎?”


    與此同時,東察合台汗國的使臣也是滿臉怒容,黑著臉附和道,“就是啊,張大人,您這樣做分明是在輕視我們東察合台汗國!”


    麵對兩國臣子的質問和指責,大明使臣不僅沒有絲毫愧疚之意,反而揚起下巴,用一種極為不屑的眼神掃視了一圈他們,冷笑道。


    “哼,輕視你們?就憑你們這些家夥也配讓我輕視?實話告訴你們,我身為堂堂天朝上國的使臣,你們根本就入不了我的法眼!別自以為是了,在本官眼裏,你們在座的各位統統都是不入流的廢物罷了!說明白點兒就是,你們都是垃圾!”


    這話一出,無異於是一下得罪三國。


    卡爾提德王朝的使臣說道,“張大人,大明雖是天朝上國,可這也不是你們藐視和冒犯我們卡爾提德的資本!你必須要為你的行為道歉!否則,我要告到你們大明朝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