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25年十月二十五,朝堂之上,氣氛凝重。
那名率先發言的老臣向龍傲惠施了一禮,隨後再次發言:“殿下,臣有一問,不知可問否?”
“是太常寺司卿蕭老侯爺呀,您請說,本王知無不言。”龍傲惠拱手還禮。
這老臣名為蕭岩,乃“龍族五大家”之一的蕭氏白龍族族長,亦是在世龍族中輩分最高之人,建國後皇帝龍心偉親封的“四十五侯爵”之一。
隻見他捋了捋胡須,沉聲道:“平日裏少見王爺參加朝會,近日來您頻繁參與,實乃朝廷之幸。老臣鬥膽一問,殿下如此關注朝政,可是有何高見要為陛下、為太子分憂?”
此言一出,其他官員紛紛開始附和。
一位中年官員緊隨其後,眼神中流露出探究之意,道:“是啊殿下,您以往甚少參與朝會,如今這般積極,莫不是早就察覺到了什麽重大之事?”
又有一人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殿下,近日那讖語流傳甚廣,不知殿下對此有何看法?”話語間,目光緊緊盯著龍傲惠,試圖從他的表情和反應中找出一絲端倪。
另一位官員也大膽發問,聲音雖不大,卻在寂靜的朝堂上格外清晰:“如同殿下自己所說,您封號為‘河南’二字,而讖語中又有‘真命新帝出河南’之語,實在令人費解,不知殿下作何感想?”
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看似在詢問朝政之事,實則句句都在旁敲側擊地試探龍傲惠與那讖語之間的關係。一個個眼神中充滿了疑慮、警惕與不安,等待著龍傲惠的迴應。
“哈哈哈哈哈!”龍傲惠突然仰天大笑,笑聲雄渾而豪邁,仿佛要衝破這沉悶的朝堂。
“王爺,您……”蕭岩還欲再說什麽,卻被龍傲惠那冰冷如霜的眼神嚇了一個寒噤,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迴去。
笑聲戛然而止,龍傲惠緩緩掃視全場,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讓每一個被注視到的官員都不自覺地低下頭去。
片刻後,他猛地挺直身軀,強大的氣場瞬間彌漫開來,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朝堂之上。
“哼!爾等如此無端猜忌,實乃不該!本王近日頻繁參與朝會,乃是因為父皇南巡前特意囑咐;前幾日又受老師點撥,說大哥日漸消瘦,心中憂慮不已。如今聖都人心惶惶,我身為當朝皇子、大興親王,又豈能坐視不管?你等朝中之臣,人人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整日食君之祿,個個富貴人前。如今不思報國,居然因幾句荒誕之言而自亂陣腳!本王看你們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聲音如洪,在朝堂上久久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打在眾官員的心上。
見眾臣皆沉默不語,龍傲惠微微揚起下巴,神色傲然,繼續說道:“至於那所謂的讖語,不過是無稽之談。表哥武成王身為父皇義子,多年來忠勇有加、至真至孝,豈能因無端猜測而被汙蔑?宮來大人、宮西將軍不過說了幾句公道話,你們居然連他們一起抨擊,簡直是不知黑白!記住了,若再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妄加揣測,休怪本王無情!”
眾官員被龍傲惠的氣勢所震懾,個個噤若寒蟬,一時間不敢再發出一絲質疑之聲。
龍傲惠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已有計較,接著說道:“當務之急,是共同商議如何應對當下的亂象,而不是在這裏互相指責。”
“二弟所言極是!出現問題當果敢解決,豈容在此聒噪不休!”正在此時,龍傲華那雄渾有力的聲音響起。
眾人紛紛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這位眾人翹首以盼的太子殿下姍姍來遲,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龍行虎步地走進朝堂。
其身後還跟著一群朝廷重臣,曾仕、徐世知、宮珍、明鴻武皆在其中。還有朝臣們此時最期望見到的——國師陸宇軒。
龍傲華上前拍了拍龍傲惠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道:“二弟,說得好!”
“哪裏哪裏!太子殿下謬讚了!臣弟之所為,不過是盡臣子本分,也實是父皇和太子殿下平日裏指點有方。”
龍傲華微微一笑,隨即眼神一變,威嚴地掃視著群臣,最後將視線定格在蕭岩身上。
“蕭老侯爺,你乃老臣,曆經風雨,對父皇亦有救命之恩。本應明事理、顧大局,卻在此帶頭無端猜忌。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匪患仍未平,內有讖語亂人心。你等不思如何為君分憂、為國解難,卻在此糾纏不清,是何道理?”龍傲華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蕭岩微微低頭,麵露愧色。
龍傲華繼續說道:“二弟心係國家,近日頻繁參與朝會,乃是出於對父皇的孝心、對國家的忠心,卻被你等無端質疑。你作為太常寺司卿,本應以身作則,引領群臣團結一致,而不是帶頭製造混亂!你等飽讀詩書,身居高位,卻被幾句荒誕之言亂了心智,成何體統?”龍傲華的語氣愈發嚴厲。
眾臣在龍傲華的訓斥下,皆低頭不語,心中暗自警醒。
而蕭岩更是滿臉通紅,羞愧難當,他跪地請罪道:“老臣知錯,太子殿下教訓得是。老臣日後定當謹言慎行,為陛下、為太子殿下、為大興江山盡心盡力。河南王殿下、宮來大人、宮西將軍,請恕方才老臣無禮之言!至於武成王,待其迴京後老臣再親自登門賠罪!”
“蕭老侯爺,你當反思己過,莫要再憑主觀臆斷行事,若再有下次,本太子定不輕饒!念你開國有功,這次又歉意誠懇,便罰你半年俸祿,可有異議?”
“老臣甘願受罰!並無異議!”
“好!那此事便就此翻過!國師大人,請您上前來!將剛才與孤說的話告訴眾位大人。”
此時,群臣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國師陸宇軒。
陸宇軒大步上前,向龍傲華施了一禮,轉身麵向群臣,神色凝重地迴道:“咳咳……各位大人,那祭司為何發狂,本座確實不知曉,此事發生得太過突然,本座也深感意外,隻是可惜了這名年輕祭司,本座還想收他為徒來著……”
“太好了!國師大人德高望重,既如此說,想必那祭司所說的讖語想必也是其瘋言亂語。”
“是啊,既然如此,那我們也不必過於驚慌。”
“當務之急,是要穩定民心,不可讓這無端的讖語擾亂了天下。”
“不錯,我們應盡快商議出妥善之法,以安社稷。”
群臣們原本緊繃的神色漸漸舒緩,肩膀也微微鬆弛下來,朝堂之上的氣氛不再如先前那般緊張凝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謹慎卻又帶著希望的氛圍。
國師陸宇軒微微抬眸,神色肅然,沉聲道:“諸位大人,本座話還沒有說完!”
此言一出,全場肅靜!
“本座雖然不知祭司為何發狂,但此讖語確為本座親手算出!彼時太子殿下就在本座身邊,此讖語之出現,或為警示,或為預兆,至於其中深意,本座目前也未能全然參透。而本座也因泄露天機而被反噬,於是派出那名祭司外出采購藥材,誰知……咳咳咳……”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一片嘩然。群臣麵麵相覷,驚愕之色溢於言表。剛剛才稍有緩和的氣氛,再度變得緊張起來。
國師居然被反噬了!可見此讖語之威力!
“諸位大人,切莫驚慌。國師之言雖令人震驚,然吾等身為大興之臣,當臨危不亂,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之態從容應對。”龍傲華向前踏出一步,身姿挺拔如蒼鬆,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勢。
接著朝陸宇軒恭敬的施了一禮,“國師,此事關乎重大,還需謹慎對待,進一步探究其根源與深意,為大興之穩定、百姓之福祉謀求出路。孤在這裏拜托了!”
“本座定當盡心盡力!咳咳……”
龍傲華微微側身,目光如炬地看向群臣“國師之能,眾人皆知,但吾等亦不可僅憑此一言便亂了心智,丟了大興臣子的氣度。諸位可知孤彼時聽到這則讖語後為何不宣告你們?隻因有史以來,假借讖語亂事者多不勝數,孤不想造成那種局麵!但如今此讖語既已出現,吾等當以理性之思、睿智之眼去探究其背後深意,而非自亂陣腳,失了分寸。”
此番話語如同一股強大的暖流,群臣們原本慌亂的情緒漸漸平複。
“諸位大人,如今雖有此變故,斷不可心生畏懼,亦決不能有絲毫退縮之意!當以鋼鐵之意誌、無畏之勇氣直麵此般變故。我等身為大興之臣,肩負陛下重托,承載百姓期望,豈有畏懼退縮之理?應如出鞘之利劍,鋒芒直指困難,披荊斬棘,為大興之繁榮穩定、百姓之安居樂業奮勇前行,永不退縮!孤將與諸位共同麵對,尋出解決之策,護我大興江山永固。”
“我等願助太子殿下!”
龍傲華雙目如電,字字鏗鏘道:“現今局勢迫在眉睫,重中之重乃是安撫城內惶惶百姓,使其心安而不生亂;再者,務必全力圍剿城外猖獗匪患,以保我大興江山安穩無虞。此二者,實乃當下首要解決之關鍵問題。”
眾臣聞之,紛紛頷首,心中皆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恰在此時,龍傲惠毅然挺身而出,他傲然挺立,朗聲道:“太子殿下,臣弟願主動請纓,前往平叛。城外匪患若一日不除,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寧!臣弟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為大興之安定、百姓之福祉而戰。”
龍傲華微微點頭,目光之中流露出一抹讚賞之色。“二弟有此擔當,實乃我大興之莫大幸事。”
龍傲惠緊接著道:“臣弟聽聞此次匪患聲勢浩大,因此此次平叛兵力至關重要,臣弟懇請太子殿下恩準,賜予洛陽將軍府和火器營的部分兵權。有此兵力,臣弟才能更好地指揮作戰,統籌安排,充分發揮我方優勢,迅速剿滅匪患,還百姓安穩生活,護我大興江山永固!”
眾臣聽聞此言,心中各有所思。有人擔憂兵權分散,恐生變故;但亦有人認為,此時局勢危急萬分,唯有果斷決策,方能化解危機。
“臣弟願立下軍令狀!定以忠誠為盾、勇氣為矛,帶領將士們奮勇殺敵!不破亂賊,寧死報國!”
龍傲華沉默良久,深思熟慮之後,決然道:“二弟一片赤誠之心,孤豈有不應之理。著令!河南王龍傲惠,統領洛陽將軍府一萬及火器營五百兵力,即刻啟程前往平叛!”
龍傲惠跪地領命,眼神之中滿是決絕之意。“臣弟定不負太子殿下重托,披荊斬棘,奮勇殺敵!凱旋之日,指日可待!”
隨著龍傲惠的主動請纓和龍傲華的果斷決策,眾臣仿佛看到了希望之曙光。看向河南王龍傲惠的目光中,滿是驚訝與敬佩。
“唉,曾以為這位河南王不過是養尊處優的宗室貴胄,卻未曾想在如此危急時刻,竟有這般果敢擔當!我過往居然對殿下這般認知,真是慚愧啊!”蕭岩心想。
“河南王豪邁身姿,不亞於當年的陛下啊!”那名中年大臣心裏讚道。
“國難當頭,方顯英雄本色!河南王當為我輩楷模!”年輕的朝臣們眼中閃爍著欽佩之光。
不過還有一些如曾仕等心思縝密的朝臣,雖對龍傲惠的勇氣讚賞有加,但也不免擔憂兵權的授予是否會帶來潛在的風險。然而,當他們看到龍傲惠那堅定的眼神和赤誠之心時,心中的疑慮也漸漸消散。
隻有徐世知,依舊憂心忡忡……
眾人散去後,朝堂之上隻餘龍傲華與城防營主帥蔡熙。
“蔡熙,你可知罪?”龍傲華的聲音冷冽如冰。
蔡熙微微一顫,卻很快挺直了脊梁,不卑不亢地說道:“太子殿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龍傲華怒目圓睜,厲聲道:“你城防營大舉搜查全城,弄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得安寧。此乃其一罪。再者,城外匪亂猖獗,你卻置之不理、毫無作為。你身為城防營主帥,肩負著保衛京城之重任,卻如此失職,還敢說不知罪?”
蔡熙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太子殿下,臣搜查全城,乃是為了更快找出那名失蹤祭司,也是為了確保京城安全,防止有匪患細作混入城中。雖引起了一些百姓的不安,但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此番迴去後,必當大力整頓!”
“那城外匪患,你怎麽說?”
“至於城外匪亂,臣並非置之不理,實在是城防營兵力有限,若貿然出擊,恐中匪患之計,導致京城空虛,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臣一直在等待時機,伺機而動。”
龍傲華冷哼一聲:“等待時機?你可知城外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蔡熙咬了咬牙,硬著頭皮說道:“太子殿下,您誤會臣了。此次匪患來勢洶洶,臣豈敢懈怠?臣已派出誠國公次子劉天梁率一營兵馬前去平亂!”
“什麽?你竟然隻派了一營兵馬?該死!這次匪患如此猖獗,你居然隻給了劉天梁一營兵馬!難道你想讓他去送死嗎?”
蔡熙仍強自鎮定地解釋道:“殿下息怒,並非臣不想多派人馬,實在是如今城內人心惶惶,若不先穩定城內局勢,貿然對外作戰,隻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龍傲華毫不留情地打斷了蔡熙的話,“哼!百姓正在受苦,你卻隻想著自保。你這樣做,對得起陛下的重托,對得起百姓的信任嗎?你這是赤裸裸的瀆職!”
蔡熙麵色凝重,單膝跪地,眼神堅定地望著龍傲華,語氣誠懇而堅決地說道:“太子殿下,請您息怒啊!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半點自保之意!臣深知自己肩負著巨大責任,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但是,出兵剿匪之事絕非易事,需要我們謹慎地謀劃和準備。臣懇請太子殿下能夠給予臣一些時間,讓臣製定出一份詳盡且周全的計劃。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確保京城的安全,還能成功剿滅城外的匪患。”
龍傲華突眼中閃過一絲冷厲之色,大聲斥責道:“蔡熙,事到如今,你竟然還一味地周旋,不知悔改!難道你以為本太子不知道嗎?此次全城搜查,你不僅過度擾民,甚至還縱容手下士兵搶掠百姓財物!你這樣的惡行,簡直就是天理難容!”
聽到這裏,蔡熙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張了張嘴,正欲辯解,但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龍傲華再次打斷。
“不必多言!你的帥印,本太子今日就要收迴!從現在起,城防營的主帥將由陳安接任!”
那名率先發言的老臣向龍傲惠施了一禮,隨後再次發言:“殿下,臣有一問,不知可問否?”
“是太常寺司卿蕭老侯爺呀,您請說,本王知無不言。”龍傲惠拱手還禮。
這老臣名為蕭岩,乃“龍族五大家”之一的蕭氏白龍族族長,亦是在世龍族中輩分最高之人,建國後皇帝龍心偉親封的“四十五侯爵”之一。
隻見他捋了捋胡須,沉聲道:“平日裏少見王爺參加朝會,近日來您頻繁參與,實乃朝廷之幸。老臣鬥膽一問,殿下如此關注朝政,可是有何高見要為陛下、為太子分憂?”
此言一出,其他官員紛紛開始附和。
一位中年官員緊隨其後,眼神中流露出探究之意,道:“是啊殿下,您以往甚少參與朝會,如今這般積極,莫不是早就察覺到了什麽重大之事?”
又有一人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殿下,近日那讖語流傳甚廣,不知殿下對此有何看法?”話語間,目光緊緊盯著龍傲惠,試圖從他的表情和反應中找出一絲端倪。
另一位官員也大膽發問,聲音雖不大,卻在寂靜的朝堂上格外清晰:“如同殿下自己所說,您封號為‘河南’二字,而讖語中又有‘真命新帝出河南’之語,實在令人費解,不知殿下作何感想?”
眾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看似在詢問朝政之事,實則句句都在旁敲側擊地試探龍傲惠與那讖語之間的關係。一個個眼神中充滿了疑慮、警惕與不安,等待著龍傲惠的迴應。
“哈哈哈哈哈!”龍傲惠突然仰天大笑,笑聲雄渾而豪邁,仿佛要衝破這沉悶的朝堂。
“王爺,您……”蕭岩還欲再說什麽,卻被龍傲惠那冰冷如霜的眼神嚇了一個寒噤,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迴去。
笑聲戛然而止,龍傲惠緩緩掃視全場,那如鷹隼般銳利的目光讓每一個被注視到的官員都不自覺地低下頭去。
片刻後,他猛地挺直身軀,強大的氣場瞬間彌漫開來,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朝堂之上。
“哼!爾等如此無端猜忌,實乃不該!本王近日頻繁參與朝會,乃是因為父皇南巡前特意囑咐;前幾日又受老師點撥,說大哥日漸消瘦,心中憂慮不已。如今聖都人心惶惶,我身為當朝皇子、大興親王,又豈能坐視不管?你等朝中之臣,人人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整日食君之祿,個個富貴人前。如今不思報國,居然因幾句荒誕之言而自亂陣腳!本王看你們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聲音如洪,在朝堂上久久迴蕩,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打在眾官員的心上。
見眾臣皆沉默不語,龍傲惠微微揚起下巴,神色傲然,繼續說道:“至於那所謂的讖語,不過是無稽之談。表哥武成王身為父皇義子,多年來忠勇有加、至真至孝,豈能因無端猜測而被汙蔑?宮來大人、宮西將軍不過說了幾句公道話,你們居然連他們一起抨擊,簡直是不知黑白!記住了,若再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妄加揣測,休怪本王無情!”
眾官員被龍傲惠的氣勢所震懾,個個噤若寒蟬,一時間不敢再發出一絲質疑之聲。
龍傲惠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已有計較,接著說道:“當務之急,是共同商議如何應對當下的亂象,而不是在這裏互相指責。”
“二弟所言極是!出現問題當果敢解決,豈容在此聒噪不休!”正在此時,龍傲華那雄渾有力的聲音響起。
眾人紛紛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這位眾人翹首以盼的太子殿下姍姍來遲,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龍行虎步地走進朝堂。
其身後還跟著一群朝廷重臣,曾仕、徐世知、宮珍、明鴻武皆在其中。還有朝臣們此時最期望見到的——國師陸宇軒。
龍傲華上前拍了拍龍傲惠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道:“二弟,說得好!”
“哪裏哪裏!太子殿下謬讚了!臣弟之所為,不過是盡臣子本分,也實是父皇和太子殿下平日裏指點有方。”
龍傲華微微一笑,隨即眼神一變,威嚴地掃視著群臣,最後將視線定格在蕭岩身上。
“蕭老侯爺,你乃老臣,曆經風雨,對父皇亦有救命之恩。本應明事理、顧大局,卻在此帶頭無端猜忌。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匪患仍未平,內有讖語亂人心。你等不思如何為君分憂、為國解難,卻在此糾纏不清,是何道理?”龍傲華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蕭岩微微低頭,麵露愧色。
龍傲華繼續說道:“二弟心係國家,近日頻繁參與朝會,乃是出於對父皇的孝心、對國家的忠心,卻被你等無端質疑。你作為太常寺司卿,本應以身作則,引領群臣團結一致,而不是帶頭製造混亂!你等飽讀詩書,身居高位,卻被幾句荒誕之言亂了心智,成何體統?”龍傲華的語氣愈發嚴厲。
眾臣在龍傲華的訓斥下,皆低頭不語,心中暗自警醒。
而蕭岩更是滿臉通紅,羞愧難當,他跪地請罪道:“老臣知錯,太子殿下教訓得是。老臣日後定當謹言慎行,為陛下、為太子殿下、為大興江山盡心盡力。河南王殿下、宮來大人、宮西將軍,請恕方才老臣無禮之言!至於武成王,待其迴京後老臣再親自登門賠罪!”
“蕭老侯爺,你當反思己過,莫要再憑主觀臆斷行事,若再有下次,本太子定不輕饒!念你開國有功,這次又歉意誠懇,便罰你半年俸祿,可有異議?”
“老臣甘願受罰!並無異議!”
“好!那此事便就此翻過!國師大人,請您上前來!將剛才與孤說的話告訴眾位大人。”
此時,群臣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了國師陸宇軒。
陸宇軒大步上前,向龍傲華施了一禮,轉身麵向群臣,神色凝重地迴道:“咳咳……各位大人,那祭司為何發狂,本座確實不知曉,此事發生得太過突然,本座也深感意外,隻是可惜了這名年輕祭司,本座還想收他為徒來著……”
“太好了!國師大人德高望重,既如此說,想必那祭司所說的讖語想必也是其瘋言亂語。”
“是啊,既然如此,那我們也不必過於驚慌。”
“當務之急,是要穩定民心,不可讓這無端的讖語擾亂了天下。”
“不錯,我們應盡快商議出妥善之法,以安社稷。”
群臣們原本緊繃的神色漸漸舒緩,肩膀也微微鬆弛下來,朝堂之上的氣氛不再如先前那般緊張凝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謹慎卻又帶著希望的氛圍。
國師陸宇軒微微抬眸,神色肅然,沉聲道:“諸位大人,本座話還沒有說完!”
此言一出,全場肅靜!
“本座雖然不知祭司為何發狂,但此讖語確為本座親手算出!彼時太子殿下就在本座身邊,此讖語之出現,或為警示,或為預兆,至於其中深意,本座目前也未能全然參透。而本座也因泄露天機而被反噬,於是派出那名祭司外出采購藥材,誰知……咳咳咳……”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一片嘩然。群臣麵麵相覷,驚愕之色溢於言表。剛剛才稍有緩和的氣氛,再度變得緊張起來。
國師居然被反噬了!可見此讖語之威力!
“諸位大人,切莫驚慌。國師之言雖令人震驚,然吾等身為大興之臣,當臨危不亂,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之態從容應對。”龍傲華向前踏出一步,身姿挺拔如蒼鬆,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勢。
接著朝陸宇軒恭敬的施了一禮,“國師,此事關乎重大,還需謹慎對待,進一步探究其根源與深意,為大興之穩定、百姓之福祉謀求出路。孤在這裏拜托了!”
“本座定當盡心盡力!咳咳……”
龍傲華微微側身,目光如炬地看向群臣“國師之能,眾人皆知,但吾等亦不可僅憑此一言便亂了心智,丟了大興臣子的氣度。諸位可知孤彼時聽到這則讖語後為何不宣告你們?隻因有史以來,假借讖語亂事者多不勝數,孤不想造成那種局麵!但如今此讖語既已出現,吾等當以理性之思、睿智之眼去探究其背後深意,而非自亂陣腳,失了分寸。”
此番話語如同一股強大的暖流,群臣們原本慌亂的情緒漸漸平複。
“諸位大人,如今雖有此變故,斷不可心生畏懼,亦決不能有絲毫退縮之意!當以鋼鐵之意誌、無畏之勇氣直麵此般變故。我等身為大興之臣,肩負陛下重托,承載百姓期望,豈有畏懼退縮之理?應如出鞘之利劍,鋒芒直指困難,披荊斬棘,為大興之繁榮穩定、百姓之安居樂業奮勇前行,永不退縮!孤將與諸位共同麵對,尋出解決之策,護我大興江山永固。”
“我等願助太子殿下!”
龍傲華雙目如電,字字鏗鏘道:“現今局勢迫在眉睫,重中之重乃是安撫城內惶惶百姓,使其心安而不生亂;再者,務必全力圍剿城外猖獗匪患,以保我大興江山安穩無虞。此二者,實乃當下首要解決之關鍵問題。”
眾臣聞之,紛紛頷首,心中皆急速思索應對之策。
恰在此時,龍傲惠毅然挺身而出,他傲然挺立,朗聲道:“太子殿下,臣弟願主動請纓,前往平叛。城外匪患若一日不除,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寧!臣弟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為大興之安定、百姓之福祉而戰。”
龍傲華微微點頭,目光之中流露出一抹讚賞之色。“二弟有此擔當,實乃我大興之莫大幸事。”
龍傲惠緊接著道:“臣弟聽聞此次匪患聲勢浩大,因此此次平叛兵力至關重要,臣弟懇請太子殿下恩準,賜予洛陽將軍府和火器營的部分兵權。有此兵力,臣弟才能更好地指揮作戰,統籌安排,充分發揮我方優勢,迅速剿滅匪患,還百姓安穩生活,護我大興江山永固!”
眾臣聽聞此言,心中各有所思。有人擔憂兵權分散,恐生變故;但亦有人認為,此時局勢危急萬分,唯有果斷決策,方能化解危機。
“臣弟願立下軍令狀!定以忠誠為盾、勇氣為矛,帶領將士們奮勇殺敵!不破亂賊,寧死報國!”
龍傲華沉默良久,深思熟慮之後,決然道:“二弟一片赤誠之心,孤豈有不應之理。著令!河南王龍傲惠,統領洛陽將軍府一萬及火器營五百兵力,即刻啟程前往平叛!”
龍傲惠跪地領命,眼神之中滿是決絕之意。“臣弟定不負太子殿下重托,披荊斬棘,奮勇殺敵!凱旋之日,指日可待!”
隨著龍傲惠的主動請纓和龍傲華的果斷決策,眾臣仿佛看到了希望之曙光。看向河南王龍傲惠的目光中,滿是驚訝與敬佩。
“唉,曾以為這位河南王不過是養尊處優的宗室貴胄,卻未曾想在如此危急時刻,竟有這般果敢擔當!我過往居然對殿下這般認知,真是慚愧啊!”蕭岩心想。
“河南王豪邁身姿,不亞於當年的陛下啊!”那名中年大臣心裏讚道。
“國難當頭,方顯英雄本色!河南王當為我輩楷模!”年輕的朝臣們眼中閃爍著欽佩之光。
不過還有一些如曾仕等心思縝密的朝臣,雖對龍傲惠的勇氣讚賞有加,但也不免擔憂兵權的授予是否會帶來潛在的風險。然而,當他們看到龍傲惠那堅定的眼神和赤誠之心時,心中的疑慮也漸漸消散。
隻有徐世知,依舊憂心忡忡……
眾人散去後,朝堂之上隻餘龍傲華與城防營主帥蔡熙。
“蔡熙,你可知罪?”龍傲華的聲音冷冽如冰。
蔡熙微微一顫,卻很快挺直了脊梁,不卑不亢地說道:“太子殿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龍傲華怒目圓睜,厲聲道:“你城防營大舉搜查全城,弄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得安寧。此乃其一罪。再者,城外匪亂猖獗,你卻置之不理、毫無作為。你身為城防營主帥,肩負著保衛京城之重任,卻如此失職,還敢說不知罪?”
蔡熙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太子殿下,臣搜查全城,乃是為了更快找出那名失蹤祭司,也是為了確保京城安全,防止有匪患細作混入城中。雖引起了一些百姓的不安,但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此番迴去後,必當大力整頓!”
“那城外匪患,你怎麽說?”
“至於城外匪亂,臣並非置之不理,實在是城防營兵力有限,若貿然出擊,恐中匪患之計,導致京城空虛,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臣一直在等待時機,伺機而動。”
龍傲華冷哼一聲:“等待時機?你可知城外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蔡熙咬了咬牙,硬著頭皮說道:“太子殿下,您誤會臣了。此次匪患來勢洶洶,臣豈敢懈怠?臣已派出誠國公次子劉天梁率一營兵馬前去平亂!”
“什麽?你竟然隻派了一營兵馬?該死!這次匪患如此猖獗,你居然隻給了劉天梁一營兵馬!難道你想讓他去送死嗎?”
蔡熙仍強自鎮定地解釋道:“殿下息怒,並非臣不想多派人馬,實在是如今城內人心惶惶,若不先穩定城內局勢,貿然對外作戰,隻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龍傲華毫不留情地打斷了蔡熙的話,“哼!百姓正在受苦,你卻隻想著自保。你這樣做,對得起陛下的重托,對得起百姓的信任嗎?你這是赤裸裸的瀆職!”
蔡熙麵色凝重,單膝跪地,眼神堅定地望著龍傲華,語氣誠懇而堅決地說道:“太子殿下,請您息怒啊!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半點自保之意!臣深知自己肩負著巨大責任,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但是,出兵剿匪之事絕非易事,需要我們謹慎地謀劃和準備。臣懇請太子殿下能夠給予臣一些時間,讓臣製定出一份詳盡且周全的計劃。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確保京城的安全,還能成功剿滅城外的匪患。”
龍傲華突眼中閃過一絲冷厲之色,大聲斥責道:“蔡熙,事到如今,你竟然還一味地周旋,不知悔改!難道你以為本太子不知道嗎?此次全城搜查,你不僅過度擾民,甚至還縱容手下士兵搶掠百姓財物!你這樣的惡行,簡直就是天理難容!”
聽到這裏,蔡熙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他張了張嘴,正欲辯解,但話還沒說出口,就被龍傲華再次打斷。
“不必多言!你的帥印,本太子今日就要收迴!從現在起,城防營的主帥將由陳安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