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征辟顧雍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郡吏施了一禮,取出三封書信遞給張新。
這三封信,分別是何進、田楷,還有甄豫的。
張新心中一突,令人將傳遞封賞的消息傳給諸將,隨後迴到正堂,打開了何進的信。
“我給你請封了冠軍侯,但朝中有壞人不同意,我沒辦法,另外你主簿真棒,我要了,以後常聯係。”
大概就這麽個意思。
“何進!我【嗶——】,你個【嗶——嗶——】,我真是【嗶——】!
【嗶——嗶——】!
【嗶——】!”
張新瞬間破防。
呂布被皇帝弄走也就算了,畢竟他現在不缺武將。
趙雲、關羽、張遼他們幾個,哪個拉出來也不比呂布差。
最多隻是有點可惜罷了。
可何進把田楷弄走,這就很不厚道了!
“我麾下現在就這一個謀士!就一個!你弄走了我有事找誰商議啊!”
“他是我的謀士!”
“我的謀士!”
“我的!”
張新氣得破口大罵。
得虧郡吏都在上值,正堂附近現在沒人。
否則被人聽到,那樂子就大了。
過了好一會兒,張新才緩過來,接著打開甄豫的信。
甄豫在信中說,因為張新教給他的計算之法,他被何進看重,征辟去了大將軍府。
感謝領導的栽培。
這是一封感謝信。
張新點點頭。
他征辟甄豫,本就是為了給甄氏一個進身之階,拉攏一下關係。
甄豫能留在雒陽,那是再好不過的。
若是甄豫迴來了,他才頭痛。
最後是田楷的信。
田楷在信中詳細匯報了此次進京的過程,然後說他被何進征辟,就不迴來了。
感謝領導一直以來的重用,以後常聯係。
看完書信,張新長歎一口氣。
現在天下未亂,並沒有什麽忠臣不事二主的說法。
因為皇權還在,皇帝就是天下的共主。
一個人在這個領導手下幹幾年,再換一個領導,這都是很正常的。
反正說到底,都是為皇帝辦事嘛。
何進是大將軍,百官之首,張新隻是個邊郡太守,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怪不了田楷。
不過,田楷進入大將軍府,對張新來說,也有好處。
漢時人們對舊主和故吏這層身份看得很重,張新作為舊主,將來若有什麽事請田楷幫忙,田楷身為故吏,是一定要幫的。
否則就是不忠。
這樣一看,倒也不算是件壞事。
在大將軍府內,田楷可以作為張新與何進聯絡的中間人,若將來有什麽事,還能幫他說說話,倒也不錯。
張新又拿起田楷的書信,仔細的看了看朝廷議封的過程。
“原來是這樣,難怪劉宏給了我兩個沒啥卵用的頭銜。”
張新口中沒啥卵用的頭銜,指的是都督幽州諸軍事和持節。
護烏桓校尉本就負責幽州戰事,戰時有調兵的權力,隻不過,如果他想要調動郡兵的話,就要通過刺史那邊。
有了這個頭銜,就可以繞過刺史,直接調動郡兵。
聽起來權力是變大了,但問題就在於......
幽州刺史是劉虞啊!
張新在接受詔安前,應的是劉虞的征辟,做的是劉虞的從事,劉虞就是他的舊主。
哪有故吏繞過舊主去調兵的?
再說持節。
節,外形就是一根特製的棍子,上方一般雕有龍頭表示皇權,還綁著一些裝飾物。
持節之人就是皇帝使者,節的作用就和後來的尚方寶劍差不多。
使者又分四種:假節、持節、使持節、假節鉞。
三國後期,這四種使者開始出現高低之分。
假節:隻有在戰時可以斬殺觸犯軍法之人。
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使持節:平時和戰時都可以斬殺二千石以下。
假節鉞,又叫假黃鉞,可以斬殺其他三種持節的使者。
不過那也是三國後期的事了。
現在這四種使者並沒有高下之分,隻在禮儀和具體負責事務的方麵略有不同,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比如假節,主要就是負責軍事方麵。
張溫出任車騎將軍,出戰長安,劉宏就給了他假節,讓他節製諸將。
而持節,除了在軍事方麵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幹涉地方政務。
可問題還是一樣,張新身為故吏,怎麽能去幹涉舊主的政務?
所以他這個持節,實際上的功能和假節一模一樣。
這就沒什麽用了。
因為張新的護烏桓校尉,本身就自帶假節之權,可以節製諸將,斬殺觸犯軍法之人。
漢朝的所有官員,隻有四個有長期假節之權。
司隸校尉、護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
除去京師三獨坐之一的司隸校尉,另外三個都是長期戍邊,隨時麵臨戰事的職位。
所以朝廷賦予他們長期假節之權,以便隨時節製軍隊。
也就是說,劉宏這個持節,加了和沒加一樣。
隻要劉虞還是幽州刺史,都督幽州諸軍事和持節的權力,張新就無法行使。
估計劉宏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這麽大方的給他加封了這兩個頭銜。
既能顯示恩寵,又不至於讓張新的權柄過重。
簡直完美。
張新放下書信,提筆寫了一道征辟令,便往蔡邕的小院行去。
這段時間,他和蔡邕一家混的挺好。
蔡邕和他說過,以後過來不需要讓奴婢通報,直接進來便是。
入得院中,蔡琰正在樹下看書。
好一幅美人讀書圖。
張新心中讚歎,開口喚道:“昭姬。”
聽到聲音,蔡琰抬起頭來,看清來人後,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琰見過府君。”
蔡琰起身行了一禮,笑著問道:“聽聞今日天使到來,不知朝廷給了府君什麽封賞?”
“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封武鄉侯。”張新道。
“真的?”
蔡琰張大小嘴,隨後察覺不妥,又伸手掩住。
十八歲,封鄉侯啊!
除去那些繼承父輩爵位的,這麽年輕的列侯,大漢四百年也沒幾個吧?
還有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
隨後蔡琰的心中感覺有些奇怪。
武鄉侯這個名號,以前好像沒聽說過啊?
大漢有叫武鄉的地方麽?
張新笑道:“昭姬若是不信,今夜我宴請諸君時,你可一同前來,我拿列侯金印給你看。”
列侯,無論是亭侯、鄉侯還是縣侯,都是金印紫綬,位同三公。
這也是為什麽無數男兒,都將封侯視為自己畢生所求的原因。
“真噠?”蔡琰驚喜道。
“真的。”張新點點頭,問道:“蔡師和元歎呢?”
“在屋裏讀書,還請府......君侯稍待,琰這便去喚他們出來。”
蔡琰轉身離去。
少頃,蔡邕和顧雍都出來了。
張新不敢怠慢,當先行了一禮。
“蔡師。”
“哈哈哈,老夫恭喜君侯了。”
蔡邕笑著走了過來,迴了一禮。
顯然蔡琰把朝廷的封賞都和他說了。
“恭喜君侯。”一旁的顧雍也行禮道。
見禮完畢,蔡邕開口問道:“不知君侯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蔡師還是叫子清吧。”張新一笑,“我找元歎有點事。”
找我的?
顧雍一臉懵逼。
張新從懷中取出征辟令,雙手遞給顧雍,給足尊重。
“元歎,我欲辟你為主簿,不知你是否願意?”
這三封信,分別是何進、田楷,還有甄豫的。
張新心中一突,令人將傳遞封賞的消息傳給諸將,隨後迴到正堂,打開了何進的信。
“我給你請封了冠軍侯,但朝中有壞人不同意,我沒辦法,另外你主簿真棒,我要了,以後常聯係。”
大概就這麽個意思。
“何進!我【嗶——】,你個【嗶——嗶——】,我真是【嗶——】!
【嗶——嗶——】!
【嗶——】!”
張新瞬間破防。
呂布被皇帝弄走也就算了,畢竟他現在不缺武將。
趙雲、關羽、張遼他們幾個,哪個拉出來也不比呂布差。
最多隻是有點可惜罷了。
可何進把田楷弄走,這就很不厚道了!
“我麾下現在就這一個謀士!就一個!你弄走了我有事找誰商議啊!”
“他是我的謀士!”
“我的謀士!”
“我的!”
張新氣得破口大罵。
得虧郡吏都在上值,正堂附近現在沒人。
否則被人聽到,那樂子就大了。
過了好一會兒,張新才緩過來,接著打開甄豫的信。
甄豫在信中說,因為張新教給他的計算之法,他被何進看重,征辟去了大將軍府。
感謝領導的栽培。
這是一封感謝信。
張新點點頭。
他征辟甄豫,本就是為了給甄氏一個進身之階,拉攏一下關係。
甄豫能留在雒陽,那是再好不過的。
若是甄豫迴來了,他才頭痛。
最後是田楷的信。
田楷在信中詳細匯報了此次進京的過程,然後說他被何進征辟,就不迴來了。
感謝領導一直以來的重用,以後常聯係。
看完書信,張新長歎一口氣。
現在天下未亂,並沒有什麽忠臣不事二主的說法。
因為皇權還在,皇帝就是天下的共主。
一個人在這個領導手下幹幾年,再換一個領導,這都是很正常的。
反正說到底,都是為皇帝辦事嘛。
何進是大將軍,百官之首,張新隻是個邊郡太守,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怪不了田楷。
不過,田楷進入大將軍府,對張新來說,也有好處。
漢時人們對舊主和故吏這層身份看得很重,張新作為舊主,將來若有什麽事請田楷幫忙,田楷身為故吏,是一定要幫的。
否則就是不忠。
這樣一看,倒也不算是件壞事。
在大將軍府內,田楷可以作為張新與何進聯絡的中間人,若將來有什麽事,還能幫他說說話,倒也不錯。
張新又拿起田楷的書信,仔細的看了看朝廷議封的過程。
“原來是這樣,難怪劉宏給了我兩個沒啥卵用的頭銜。”
張新口中沒啥卵用的頭銜,指的是都督幽州諸軍事和持節。
護烏桓校尉本就負責幽州戰事,戰時有調兵的權力,隻不過,如果他想要調動郡兵的話,就要通過刺史那邊。
有了這個頭銜,就可以繞過刺史,直接調動郡兵。
聽起來權力是變大了,但問題就在於......
幽州刺史是劉虞啊!
張新在接受詔安前,應的是劉虞的征辟,做的是劉虞的從事,劉虞就是他的舊主。
哪有故吏繞過舊主去調兵的?
再說持節。
節,外形就是一根特製的棍子,上方一般雕有龍頭表示皇權,還綁著一些裝飾物。
持節之人就是皇帝使者,節的作用就和後來的尚方寶劍差不多。
使者又分四種:假節、持節、使持節、假節鉞。
三國後期,這四種使者開始出現高低之分。
假節:隻有在戰時可以斬殺觸犯軍法之人。
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使持節:平時和戰時都可以斬殺二千石以下。
假節鉞,又叫假黃鉞,可以斬殺其他三種持節的使者。
不過那也是三國後期的事了。
現在這四種使者並沒有高下之分,隻在禮儀和具體負責事務的方麵略有不同,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比如假節,主要就是負責軍事方麵。
張溫出任車騎將軍,出戰長安,劉宏就給了他假節,讓他節製諸將。
而持節,除了在軍事方麵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幹涉地方政務。
可問題還是一樣,張新身為故吏,怎麽能去幹涉舊主的政務?
所以他這個持節,實際上的功能和假節一模一樣。
這就沒什麽用了。
因為張新的護烏桓校尉,本身就自帶假節之權,可以節製諸將,斬殺觸犯軍法之人。
漢朝的所有官員,隻有四個有長期假節之權。
司隸校尉、護羌校尉、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
除去京師三獨坐之一的司隸校尉,另外三個都是長期戍邊,隨時麵臨戰事的職位。
所以朝廷賦予他們長期假節之權,以便隨時節製軍隊。
也就是說,劉宏這個持節,加了和沒加一樣。
隻要劉虞還是幽州刺史,都督幽州諸軍事和持節的權力,張新就無法行使。
估計劉宏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這麽大方的給他加封了這兩個頭銜。
既能顯示恩寵,又不至於讓張新的權柄過重。
簡直完美。
張新放下書信,提筆寫了一道征辟令,便往蔡邕的小院行去。
這段時間,他和蔡邕一家混的挺好。
蔡邕和他說過,以後過來不需要讓奴婢通報,直接進來便是。
入得院中,蔡琰正在樹下看書。
好一幅美人讀書圖。
張新心中讚歎,開口喚道:“昭姬。”
聽到聲音,蔡琰抬起頭來,看清來人後,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琰見過府君。”
蔡琰起身行了一禮,笑著問道:“聽聞今日天使到來,不知朝廷給了府君什麽封賞?”
“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封武鄉侯。”張新道。
“真的?”
蔡琰張大小嘴,隨後察覺不妥,又伸手掩住。
十八歲,封鄉侯啊!
除去那些繼承父輩爵位的,這麽年輕的列侯,大漢四百年也沒幾個吧?
還有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
隨後蔡琰的心中感覺有些奇怪。
武鄉侯這個名號,以前好像沒聽說過啊?
大漢有叫武鄉的地方麽?
張新笑道:“昭姬若是不信,今夜我宴請諸君時,你可一同前來,我拿列侯金印給你看。”
列侯,無論是亭侯、鄉侯還是縣侯,都是金印紫綬,位同三公。
這也是為什麽無數男兒,都將封侯視為自己畢生所求的原因。
“真噠?”蔡琰驚喜道。
“真的。”張新點點頭,問道:“蔡師和元歎呢?”
“在屋裏讀書,還請府......君侯稍待,琰這便去喚他們出來。”
蔡琰轉身離去。
少頃,蔡邕和顧雍都出來了。
張新不敢怠慢,當先行了一禮。
“蔡師。”
“哈哈哈,老夫恭喜君侯了。”
蔡邕笑著走了過來,迴了一禮。
顯然蔡琰把朝廷的封賞都和他說了。
“恭喜君侯。”一旁的顧雍也行禮道。
見禮完畢,蔡邕開口問道:“不知君侯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蔡師還是叫子清吧。”張新一笑,“我找元歎有點事。”
找我的?
顧雍一臉懵逼。
張新從懷中取出征辟令,雙手遞給顧雍,給足尊重。
“元歎,我欲辟你為主簿,不知你是否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