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詔來拜得武鄉侯
三國:重生黃巾,我開局殺了劉備 作者:三月流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望明公恩準。”
侯成、宋憲、郝萌等人亦是下拜道。
臥槽?
張新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心中大罵。
劉宏你能不能要點逼臉啊?
你家皇甫嵩呢?盧植呢?朱儁呢?你倒是用啊!
搶我的呂布作甚!
初見呂布時,因為有著父愁者濾鏡,他對呂布的感觀並不好。
可相處的久了,張新也漸漸發現,呂布其實是個很單純的人。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有時說話不過腦子,還挺衝動。
當然了,呂布還有著自私、貪財、好色、愛裝逼等缺點。
但這天下又有幾個不自私、不貪財、不好色、不喜歡裝逼的人?
褪去濾鏡後,呂布其實也就一挺正常的普通人。
原本張新還打算,等他從雒陽迴來後,好好引導一下,讓他不再成為曆史上那個臭名昭著的父愁者。
結果去的時候好好的,迴不來了?
張新從魏續手上接過書信打開。
在信中,呂布先是表達了對張新的感激之情,表示若是沒有張新的重用,他現在還是並州一鄉勇。
知遇之恩,雖死難報,讓張新以後有用得著他的地方,盡管開口。
看看,人多禮貌。
隨後呂布又說,皇帝讓他去長安,聖命難違,他在長安勢單力孤,請求張新允許魏續他們過來。
張新看完信,心中五味雜陳,看向魏續等人。
“爾等打算何時啟程?”
魏續等人的心已經不在了,就算強行留下,也沒什麽意義。
他們與高順不同,高順是張新點名征辟過來的,是直屬於張新的人。
因此,呂布在信中也沒要高順。
而魏續等人,本就是跟著呂布的,算是呂布的臣屬,如今他們要跟隨舊主而去,誰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大方點放他們離開,還能得個全義的美名。
“現在就走。”魏續道。
“這麽急?過兩日吧。”
張新起身,將他們一一扶起,“我好設宴與你們餞別。”
魏續正欲開口,又被張新打斷。
“涼州戰事漫長,也不差這一兩日的,莫要推辭。”
“諾。”
魏續等人下拜叩首,感激涕零。
餞別宴後,張新拿出寫給呂布的迴信,讓魏續轉交,隨後又出城十裏相送,眼含熱淚,依依不舍。
魏續等人被感動的稀裏嘩啦,痛哭流涕,連連叩首,隨後一步三迴頭的去了。
做足禮賢下士的姿態後,張新擦去臉上淚水,神色如常。
正準備迴城,卻瞥見曹性還在一旁。
“嗯?你怎麽還在?”張新驚愕道。
曹性抱拳道:“性受明公知遇之恩,誓以死報,又豈能為個人之小義而棄明公而去?”
與魁頭決戰時,曹性、侯成跟隨典韋一起衝鋒,皆有斬獲。
戰後,張新便將二人都提拔為了屯將。
司馬以下,他都有權任命,無需經過朝廷。
因此曹性說受了張新知遇之恩,倒也沒毛病。
曹性願意留下,張新還是很意外的。
他的武藝雖然不算突出,但一手箭術著實不錯,是個人才。
但仔細想想,其實也不意外。
在原本的曆史中,曹性在郝萌麾下聽命,郝萌發動叛亂時,他撥亂反正,配合高順斬殺了郝萌。
直到最後,魏續、宋憲、侯成都反了,他都沒有背叛呂布。
這份忠誠,更是難得。
“好!”
張新心中稍慰,上前拍了拍曹性的肩膀。
“你迴去收拾一下,明日便來我親衛之中,做個副將吧。”
自從有了典韋後,牛豐在親衛隊中的存在感就不強了。
他對張新有讓馬之恩,因此在戰後,張新便將他外放出去,做了一個曲侯。
既然曹性如此忠誠,正好能補上這個空缺。
“諾!”曹性聞言大喜。
魏續等人走了,但沒過兩日,夏侯蘭就來了。
張新與趙雲一同出城迎接。
夏侯蘭沒什麽士人的臭毛病,見到張新,直接就以君臣之禮跪拜。
既然應了人家的征辟,又是趙雲推薦的明主,那肯定是不會錯的。
張新大喜,將夏侯蘭迎進府中。
一番交談過後,張新除了原本的監軍從事之外,又給夏侯蘭加了一個軍正之職,命他專門負責軍規和軍隊製度的建設。
軍正這個職位,其實就是軍法官,從春秋開始一直都有。
之前張新軍中無人通曉律法,便一直沒有設立,有什麽問題都是按照他的感覺來處理。
這樣做的隱患很大。
既然夏侯蘭來了,那麽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夏侯蘭拜謝。
是夜,又是禮賢下士三件套。
設宴,介紹,賞賜。
忙完這些,張新終於得閑。
漁陽的春耕很晚,基本要到三月中下旬才開始。
張新也趁著這段難得的閑暇時間,白天到軍營向趙雲等人討教武藝,晚上迴到家裏讀書。
二月底,去雒陽上計的車隊迴來了。
和車隊一起迴來的,還有朝廷的聖旨。
張新擺香案領旨。
官宦宣讀:加張新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拜為武鄉侯,食二千戶。
被封鄉侯,張新的心中並不意外。
他一個反賊出身,朝中那幫王公貴族能讓他封縣侯都有鬼了。
鄉侯差不多就是他的心理預期了。
令他意外的是,朝廷竟然封他為武鄉侯。
在諸葛亮之前,是沒有武鄉侯這麽一個封號的,目前的大漢也並沒有哪個鄉的名字叫武鄉。
劉宏在聖旨中說的很清楚,將漁陽附近的一個鄉更名為武鄉,拿來做張新的封地。
很明顯,這應該是劉宏想要封他為縣侯,但是百官不讓,於是劉宏幹脆就搞了個武鄉出來,硬生生的給張新這個鄉侯封成了一個名號侯。
武,在古代的封號中,那可是一等一的美號。
二千戶的封邑,是鄉侯的上限,再加上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這兩項封賞,補償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張新的聖旨宣讀完,接下來是其他人的封賞。
封張牛角為典農校尉,左豹為驍騎校尉。
此次出征,左豹作為一路主將,張牛角鎮守後方,加之二人又是黃巾心腹,自然不能虧待。
楊毅為軍司馬。
軍司馬和佐軍司馬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前者是一部副官,有時甚至還可以是主官。
而後者,地位和曲長差不多。
一部,也叫一校,由五個曲組成,共兩千五百人,置校尉,軍司馬副之。
胡才、李樂二人此次的功勞不夠升官,因此張新隻是賞賜了些錢財,記下功勞,留待下次累功升遷。
二人自知才能平庸,倒也無甚所謂。
隨後便是關羽,由兵曹掾升為別部司馬。
趙雲、張遼也由從事升為假司馬。
假司馬,為司馬之副。
高順由治軍從事升為治軍都尉,秩四百石,仍舊主管軍隊訓練之事。
典韋為虎威都尉。
宣旨完畢,張新起身接過聖旨,與宦官客套了一番,令人將其帶去休息。
隨後,張新將目光投向了車隊。
“我主簿呢?”
侯成、宋憲、郝萌等人亦是下拜道。
臥槽?
張新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心中大罵。
劉宏你能不能要點逼臉啊?
你家皇甫嵩呢?盧植呢?朱儁呢?你倒是用啊!
搶我的呂布作甚!
初見呂布時,因為有著父愁者濾鏡,他對呂布的感觀並不好。
可相處的久了,張新也漸漸發現,呂布其實是個很單純的人。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有時說話不過腦子,還挺衝動。
當然了,呂布還有著自私、貪財、好色、愛裝逼等缺點。
但這天下又有幾個不自私、不貪財、不好色、不喜歡裝逼的人?
褪去濾鏡後,呂布其實也就一挺正常的普通人。
原本張新還打算,等他從雒陽迴來後,好好引導一下,讓他不再成為曆史上那個臭名昭著的父愁者。
結果去的時候好好的,迴不來了?
張新從魏續手上接過書信打開。
在信中,呂布先是表達了對張新的感激之情,表示若是沒有張新的重用,他現在還是並州一鄉勇。
知遇之恩,雖死難報,讓張新以後有用得著他的地方,盡管開口。
看看,人多禮貌。
隨後呂布又說,皇帝讓他去長安,聖命難違,他在長安勢單力孤,請求張新允許魏續他們過來。
張新看完信,心中五味雜陳,看向魏續等人。
“爾等打算何時啟程?”
魏續等人的心已經不在了,就算強行留下,也沒什麽意義。
他們與高順不同,高順是張新點名征辟過來的,是直屬於張新的人。
因此,呂布在信中也沒要高順。
而魏續等人,本就是跟著呂布的,算是呂布的臣屬,如今他們要跟隨舊主而去,誰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大方點放他們離開,還能得個全義的美名。
“現在就走。”魏續道。
“這麽急?過兩日吧。”
張新起身,將他們一一扶起,“我好設宴與你們餞別。”
魏續正欲開口,又被張新打斷。
“涼州戰事漫長,也不差這一兩日的,莫要推辭。”
“諾。”
魏續等人下拜叩首,感激涕零。
餞別宴後,張新拿出寫給呂布的迴信,讓魏續轉交,隨後又出城十裏相送,眼含熱淚,依依不舍。
魏續等人被感動的稀裏嘩啦,痛哭流涕,連連叩首,隨後一步三迴頭的去了。
做足禮賢下士的姿態後,張新擦去臉上淚水,神色如常。
正準備迴城,卻瞥見曹性還在一旁。
“嗯?你怎麽還在?”張新驚愕道。
曹性抱拳道:“性受明公知遇之恩,誓以死報,又豈能為個人之小義而棄明公而去?”
與魁頭決戰時,曹性、侯成跟隨典韋一起衝鋒,皆有斬獲。
戰後,張新便將二人都提拔為了屯將。
司馬以下,他都有權任命,無需經過朝廷。
因此曹性說受了張新知遇之恩,倒也沒毛病。
曹性願意留下,張新還是很意外的。
他的武藝雖然不算突出,但一手箭術著實不錯,是個人才。
但仔細想想,其實也不意外。
在原本的曆史中,曹性在郝萌麾下聽命,郝萌發動叛亂時,他撥亂反正,配合高順斬殺了郝萌。
直到最後,魏續、宋憲、侯成都反了,他都沒有背叛呂布。
這份忠誠,更是難得。
“好!”
張新心中稍慰,上前拍了拍曹性的肩膀。
“你迴去收拾一下,明日便來我親衛之中,做個副將吧。”
自從有了典韋後,牛豐在親衛隊中的存在感就不強了。
他對張新有讓馬之恩,因此在戰後,張新便將他外放出去,做了一個曲侯。
既然曹性如此忠誠,正好能補上這個空缺。
“諾!”曹性聞言大喜。
魏續等人走了,但沒過兩日,夏侯蘭就來了。
張新與趙雲一同出城迎接。
夏侯蘭沒什麽士人的臭毛病,見到張新,直接就以君臣之禮跪拜。
既然應了人家的征辟,又是趙雲推薦的明主,那肯定是不會錯的。
張新大喜,將夏侯蘭迎進府中。
一番交談過後,張新除了原本的監軍從事之外,又給夏侯蘭加了一個軍正之職,命他專門負責軍規和軍隊製度的建設。
軍正這個職位,其實就是軍法官,從春秋開始一直都有。
之前張新軍中無人通曉律法,便一直沒有設立,有什麽問題都是按照他的感覺來處理。
這樣做的隱患很大。
既然夏侯蘭來了,那麽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夏侯蘭拜謝。
是夜,又是禮賢下士三件套。
設宴,介紹,賞賜。
忙完這些,張新終於得閑。
漁陽的春耕很晚,基本要到三月中下旬才開始。
張新也趁著這段難得的閑暇時間,白天到軍營向趙雲等人討教武藝,晚上迴到家裏讀書。
二月底,去雒陽上計的車隊迴來了。
和車隊一起迴來的,還有朝廷的聖旨。
張新擺香案領旨。
官宦宣讀:加張新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拜為武鄉侯,食二千戶。
被封鄉侯,張新的心中並不意外。
他一個反賊出身,朝中那幫王公貴族能讓他封縣侯都有鬼了。
鄉侯差不多就是他的心理預期了。
令他意外的是,朝廷竟然封他為武鄉侯。
在諸葛亮之前,是沒有武鄉侯這麽一個封號的,目前的大漢也並沒有哪個鄉的名字叫武鄉。
劉宏在聖旨中說的很清楚,將漁陽附近的一個鄉更名為武鄉,拿來做張新的封地。
很明顯,這應該是劉宏想要封他為縣侯,但是百官不讓,於是劉宏幹脆就搞了個武鄉出來,硬生生的給張新這個鄉侯封成了一個名號侯。
武,在古代的封號中,那可是一等一的美號。
二千戶的封邑,是鄉侯的上限,再加上都督幽州諸軍事,持節這兩項封賞,補償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張新的聖旨宣讀完,接下來是其他人的封賞。
封張牛角為典農校尉,左豹為驍騎校尉。
此次出征,左豹作為一路主將,張牛角鎮守後方,加之二人又是黃巾心腹,自然不能虧待。
楊毅為軍司馬。
軍司馬和佐軍司馬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地位卻是天差地別。
前者是一部副官,有時甚至還可以是主官。
而後者,地位和曲長差不多。
一部,也叫一校,由五個曲組成,共兩千五百人,置校尉,軍司馬副之。
胡才、李樂二人此次的功勞不夠升官,因此張新隻是賞賜了些錢財,記下功勞,留待下次累功升遷。
二人自知才能平庸,倒也無甚所謂。
隨後便是關羽,由兵曹掾升為別部司馬。
趙雲、張遼也由從事升為假司馬。
假司馬,為司馬之副。
高順由治軍從事升為治軍都尉,秩四百石,仍舊主管軍隊訓練之事。
典韋為虎威都尉。
宣旨完畢,張新起身接過聖旨,與宦官客套了一番,令人將其帶去休息。
隨後,張新將目光投向了車隊。
“我主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