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節的氣話成功地把齊秋雲給逗笑了,含蓄地說道:“對!懷節書記,就是要保持這種心態。
我不怕說一句不著調的,你該怎麽做就怎麽做,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省委還是有其他領導的,你不要有任何顧慮!”
李懷節聽得出齊秋雲話裏的意思,她這是找了別的領導,而且這位領導還給了她一個準信。
不然的話,這個話可不好收場!
要知道,不管是誰來給張漢良打招唿,或者是給省委組織部打招唿,最終這個信息都必然會反饋到李懷節這裏來的。
如果信息不能反饋到李懷節這裏,那就說明這個招唿打的力度不夠,或者是打招唿的人身份不對。
人情哪裏是這般好做的?!
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會記齊秋雲這個人情的。
所以,李懷節的迴答就很微妙。
他說道:“讓秋雲市長費心了!我無以為報,隻有勉力工作!”
齊秋雲一聽就明白,李懷節這是聽懂了自己的話外音,當下也沒有多聊什麽,簡單客氣了兩句,就掛斷了電話。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齊秋雲肯定有來頭。
不然的話,眉山市第一任市長的位置,怎麽也不可能落到她的頭上。
而且大家都清楚一點,齊秋雲不但有來頭,而且來頭不小。
還是那句話,沒有一點實力,眉山市第一任市長是拿不下來的。
但是,李懷節卻從來都沒有想到,這個齊秋雲的來頭會這麽大,大到可以無視一個省委副書記的威脅和手段。
想到這裏,李懷節禁不住感歎道:這個齊秋雲也太低調了,而且還很會隱藏。
都留著底牌呢!
當天晚上,李懷節在和許佳的例行電話粥中,說了下這件事。
除了想聽聽許佳的意見,李懷節也想向許佳傾訴一下心中的鬱悶。
許佳聽完之後,在電話裏笑了起來。
她邊笑著邊說道:“我要恭喜你啊!能被一位省委副書記針對,能和一位副部級高官在體製規則內鬥爭!
我認為,這場鬥爭不管你是輸是贏,起碼在鬥爭的經驗上,你都是贏了的!”
李懷節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許佳的意思,這種鬥爭方式,是一名高級幹部快速成熟的捷徑。
可是,這種內耗式的鬥爭經驗,真不是李懷節不想要的,太浪費政治資源了。
“許佳!你知道的,這種鬥爭與其說是鬥爭,不如說是內耗還好聽一點。
內耗是需要消耗政治資源的,也是任何團體走向衰落的發端,更是值得我們為之警惕的!”
許佳靜靜地聽著李懷節的傾訴,聽著他表達出來的憂國憂民的情感,聽著他壓抑著自己失望的情緒,努力振作精神。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而且還是一位意誌堅定的理想主義者。
在這一刻,許佳深深地被李懷節身上這種崇高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並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果然,第二天上午,由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王政豪處長帶隊的四人考察小組,就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眉山市。
省委組織部這麽突兀地派出考察小組,其實也是不得已。
主要是張漢良副書記對破格提拔李懷節的事情有時間要求,而且要求還非常高。省委組織部不得已,隻好簡化合並了絕大部分程序。
搞得《考察預告》和考察小組同時段進行,這其實已經有違組織紀律了。
因為按照相關規定,必須在被考察對象單位公示欄、內網上發布《考察預告》,而且還有時間要求,不低於五天。
但是,在這之前,必須要對李懷節的個人材料進行預審。
包括個人的房產信息、股票以及海外關係;調閱近三年民主生活會的發言記錄等等。
盡管流程一減再減,但組織談話卻絲毫馬虎不得。
王處長一到眉山市,就聯係上劉連山,提出關於對李懷節同誌破格提拔舉行的考察談話。
其實省委組織部第一個要談的人,就是省委分管副書記張漢良。
不過,考慮到提議給李懷節破格提拔的人就是張漢良,省委組織部把對漢良書記的談話放在了最後。
現在第一個要進行談話的,就是劉連山這個現任的市委書記了。
雖然時間緊,但省委組織部可是對這場談話一點都不馬虎。
王處長首先要求劉連山拿出,李懷節協助市委決策的實戰案例來。
案例當然越多越好,越詳實越好。
這還不算,還要讓劉連山拿出李懷節參與的至少10項市委重大決策的貢獻度。
好在李懷節雖然來眉山市的時間短,可他確實紮紮實實地做了很多事。
不管是搞出一個公務員調動升遷譜係圖,還是“黨群連心碼”、“影子跟班”製度、黨員信息電子化管理等等,有很多案例供劉連山講。
至於市委的重大決策這一塊就明顯偏弱,畢竟李懷節任職時間不長,重大決策要達到10項真的很難。
現在的組織部門提拔幹部,製度要比之前嚴謹了很多。尤其是追溯問責製,實行“誰談話、誰簽字、誰負責”的終身責任製。
所以,不管是組織部的考察組,還是劉連山,都非常謹慎。
按照考察規定,對李懷節的提拔考察談話,必談核心對象中,除去省委分管副書記、現任市委書記之外,考察組還需要和市長、省紀委對口聯係常委以及省委組織部分管副部長分別進行談話。
好在眉山這裏的必談對象隻剩下齊秋雲一個人了,剩下的全都在星城,迴去的時候可以約好了認真談。
當然,除了這些李懷節的上級領導之外,考察組還需要對李懷節同級班子所有成員進行一次談話。
這還不算,同級班子成員談完之後,還要隨機抽取十名左右的下級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談話。
總之,考察組在眉山市的兩天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一點多餘的時間出來應酬。
這讓那些正在被逐步邊緣化的副處級幹部急得團團轉。一旦和組織搭不上關係,等待林廣治之流的將會是被徹底的邊緣化,靜待退二線。
我不怕說一句不著調的,你該怎麽做就怎麽做,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省委還是有其他領導的,你不要有任何顧慮!”
李懷節聽得出齊秋雲話裏的意思,她這是找了別的領導,而且這位領導還給了她一個準信。
不然的話,這個話可不好收場!
要知道,不管是誰來給張漢良打招唿,或者是給省委組織部打招唿,最終這個信息都必然會反饋到李懷節這裏來的。
如果信息不能反饋到李懷節這裏,那就說明這個招唿打的力度不夠,或者是打招唿的人身份不對。
人情哪裏是這般好做的?!
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會記齊秋雲這個人情的。
所以,李懷節的迴答就很微妙。
他說道:“讓秋雲市長費心了!我無以為報,隻有勉力工作!”
齊秋雲一聽就明白,李懷節這是聽懂了自己的話外音,當下也沒有多聊什麽,簡單客氣了兩句,就掛斷了電話。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齊秋雲肯定有來頭。
不然的話,眉山市第一任市長的位置,怎麽也不可能落到她的頭上。
而且大家都清楚一點,齊秋雲不但有來頭,而且來頭不小。
還是那句話,沒有一點實力,眉山市第一任市長是拿不下來的。
但是,李懷節卻從來都沒有想到,這個齊秋雲的來頭會這麽大,大到可以無視一個省委副書記的威脅和手段。
想到這裏,李懷節禁不住感歎道:這個齊秋雲也太低調了,而且還很會隱藏。
都留著底牌呢!
當天晚上,李懷節在和許佳的例行電話粥中,說了下這件事。
除了想聽聽許佳的意見,李懷節也想向許佳傾訴一下心中的鬱悶。
許佳聽完之後,在電話裏笑了起來。
她邊笑著邊說道:“我要恭喜你啊!能被一位省委副書記針對,能和一位副部級高官在體製規則內鬥爭!
我認為,這場鬥爭不管你是輸是贏,起碼在鬥爭的經驗上,你都是贏了的!”
李懷節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許佳的意思,這種鬥爭方式,是一名高級幹部快速成熟的捷徑。
可是,這種內耗式的鬥爭經驗,真不是李懷節不想要的,太浪費政治資源了。
“許佳!你知道的,這種鬥爭與其說是鬥爭,不如說是內耗還好聽一點。
內耗是需要消耗政治資源的,也是任何團體走向衰落的發端,更是值得我們為之警惕的!”
許佳靜靜地聽著李懷節的傾訴,聽著他表達出來的憂國憂民的情感,聽著他壓抑著自己失望的情緒,努力振作精神。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而且還是一位意誌堅定的理想主義者。
在這一刻,許佳深深地被李懷節身上這種崇高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並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果然,第二天上午,由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王政豪處長帶隊的四人考察小組,就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眉山市。
省委組織部這麽突兀地派出考察小組,其實也是不得已。
主要是張漢良副書記對破格提拔李懷節的事情有時間要求,而且要求還非常高。省委組織部不得已,隻好簡化合並了絕大部分程序。
搞得《考察預告》和考察小組同時段進行,這其實已經有違組織紀律了。
因為按照相關規定,必須在被考察對象單位公示欄、內網上發布《考察預告》,而且還有時間要求,不低於五天。
但是,在這之前,必須要對李懷節的個人材料進行預審。
包括個人的房產信息、股票以及海外關係;調閱近三年民主生活會的發言記錄等等。
盡管流程一減再減,但組織談話卻絲毫馬虎不得。
王處長一到眉山市,就聯係上劉連山,提出關於對李懷節同誌破格提拔舉行的考察談話。
其實省委組織部第一個要談的人,就是省委分管副書記張漢良。
不過,考慮到提議給李懷節破格提拔的人就是張漢良,省委組織部把對漢良書記的談話放在了最後。
現在第一個要進行談話的,就是劉連山這個現任的市委書記了。
雖然時間緊,但省委組織部可是對這場談話一點都不馬虎。
王處長首先要求劉連山拿出,李懷節協助市委決策的實戰案例來。
案例當然越多越好,越詳實越好。
這還不算,還要讓劉連山拿出李懷節參與的至少10項市委重大決策的貢獻度。
好在李懷節雖然來眉山市的時間短,可他確實紮紮實實地做了很多事。
不管是搞出一個公務員調動升遷譜係圖,還是“黨群連心碼”、“影子跟班”製度、黨員信息電子化管理等等,有很多案例供劉連山講。
至於市委的重大決策這一塊就明顯偏弱,畢竟李懷節任職時間不長,重大決策要達到10項真的很難。
現在的組織部門提拔幹部,製度要比之前嚴謹了很多。尤其是追溯問責製,實行“誰談話、誰簽字、誰負責”的終身責任製。
所以,不管是組織部的考察組,還是劉連山,都非常謹慎。
按照考察規定,對李懷節的提拔考察談話,必談核心對象中,除去省委分管副書記、現任市委書記之外,考察組還需要和市長、省紀委對口聯係常委以及省委組織部分管副部長分別進行談話。
好在眉山這裏的必談對象隻剩下齊秋雲一個人了,剩下的全都在星城,迴去的時候可以約好了認真談。
當然,除了這些李懷節的上級領導之外,考察組還需要對李懷節同級班子所有成員進行一次談話。
這還不算,同級班子成員談完之後,還要隨機抽取十名左右的下級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談話。
總之,考察組在眉山市的兩天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一點多餘的時間出來應酬。
這讓那些正在被逐步邊緣化的副處級幹部急得團團轉。一旦和組織搭不上關係,等待林廣治之流的將會是被徹底的邊緣化,靜待退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