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去高中報到的前兩天,我問爸媽是不是之前說去高中要給我配個手機,現在要去買嗎,媽媽說那不是有一個嗎,正好給你用,媽媽說的是老人機,我不太願意,因為現在都智能手機,我帶這個手機有點拉胯,就是會有點丟人吧,如果你要說我虛榮心太重了,那便是吧,也沒什麽不好承認的。
媽媽同意了:“買一個又是一筆開銷,買也行,我跟你爸媽掙錢也不易,隨便買一個能用的就行,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搞那麽好的手機幹嘛。
”老爸說,他自己給我去買,我不用去,但後來還是帶我去了,估計看我天天在家呆著,人都要呆傻了,想帶我出去轉轉吧。在路上的時候,我便在想著著媽媽的話琢磨手機的預算,到店後,我挑選手機,看的不是牌子,我對牌子都不了解,看的也不是樣子,看的是價格,一千元以上的直接pass掉,最終選了部七百九十八的,手機後麵是湖藍色的,其實一點都不好看,不過是它便宜。買迴家後,發現這手機即使不用它,隻是待機放在那,電也隻能維持六七個小時,電池不得行。
老爸對老媽說:“我本想買個一千多的,誰知道她要選這個。”
我聽了沒做聲,我還能說什麽呢。
到了去學校報到的日子,初中三年的努力最終開花結果了,超了普高分很多,離重點高中就差了六分,我跟媽媽說要是我去參加了體育特長生考試,有了三十分的加分,那我就能去重點高中了。
媽媽責怪我太貪心:“你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考不上呢,現在這個結果很好了,我也很高興,你要去了重點高中,跟不上課程,壓力又大,說不定把學習還整廢了,你要懂知足。”
我笑了笑,沒說話,我當然是高興的,是滿意的,我就是那麽一說,再者說了,想更努力拚也沒有錯。
果然是你要真正了解一件事,你就得身在其中,我即將要上的這所學校如果隻靠文化分,高考通過率會極其慘淡,這是一所靠藝術上分的學校。學校開課的藝術有:美術、音樂、健美操。剩下的就是傳媒,傳媒是外麵機構到學校來招生。
報名的時候,有學姐學長來幫忙,我和媽媽便向一個長得怪好看的學長了解這些。
他說:“學校有專門設置美術班和音樂班,學美術的人會多些,有三個班,音樂是一個班,這些單獨開班的藝術生都隻能是文科生。學健美操的都還是待在文理班,學校有專門教健美操的老師,一般都是晚自習,放學抽時間上課,平常還是會和班上同學一起上文化課,就可能在高三臨近專業考試的時候會加強訓練,耽誤一些文化課。還有一個是傳媒,是在外麵機構學,我也不是很了解。”
媽媽問他:“你能幫忙建議一下嗎?”
他很有耐心:“我就是美術生,感覺挺好的,高考分數線低,以後就業範圍也廣,像音樂、健美操局限性太強了,當然,具體學什麽,要看自己喜歡什麽,還得是自己做決定。”說著便看向了我。
聊了很多,學長解釋得很詳細,很認真,我們表示了感謝。報名的時候,已經分好班了,都在文化班,也不分文理,等這學期結束後,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在進行分班,看是學文還是學理。藝術班則是等開學後,如果想去藝術班的,便可以進行調整。
了解過後,我是想去美術班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低分上大學,真的很心動,畢竟我可不是什麽學霸,是一個想要上大學的學渣,想要實現這個理想,怕是很難的一條路。我還是把進美術班的想法暫時放了放,想著後期同其它藝術專業一起進行分析最後再做決定。音樂班和健美操肯定是不選的,因為我不會唱歌,五音不全,身體僵硬,柔韌性不行。剩下的就是美術和傳媒,我喜歡畫畫,可選了美術,美術班大部分可會安排上美術,就意味著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很少,如果因此考的分數很低,爸媽會對我很失望吧。傳媒是第一次聽說,也不知道具體要學啥,但是它是周末學,不會耽誤我文化課的學習,不是說開學一段時間後,會有機構老師來講解,到時候如果行得通,就學傳媒吧。我陷入了無限的糾結中,一方麵我想走我喜歡的路,另一方麵我不想在未來讓爸媽對我失望,我害怕爸媽看向我那失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花比別人多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去學習文化知識,都未必學得好,更何況是在美術班文化課減半的情況下,但美術就像光照進了我的生活呀,它讓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專注來源於喜歡,原來喜歡的感覺是如此美好,當我提起畫筆沉浸在其中的時候,仿佛全世界都不在了,連我自己我都忘記了,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忘我的境界吧。
現在剛開學,從未離家這麽遠的我很快將要不要學美術的事忘記了,因為我遇見了對於我來說很可怕的事。剛成為高中生的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緊張,雖然很清楚自己接下來麵對的是啥,但沒有入到緊張的氛圍中,就也還好,可能大家都還沒有從初中畢業後沒有暑假作業的假期走出來,但該聽的課還是在聽,隻不過還沒有見到初三時就連課間都爭分奪秒的場景了。現在課間大家要麽玩手機,要麽聊天,這是培養感情的最佳時期。但是在住校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培養感情時,我便慫了。
小升初時,班級裏還是熟悉的麵孔,離家也不算太遠,除了有點升學的興奮感外,沒有過多的忐忑。可是這一次不一樣,離家那麽遠,身邊全是陌生的麵孔,麵對著他們,麵對著這陌生的環境,滿心的恐懼感,想逃,逃得遠遠的。唯一的慰藉是宋錦和我在一個班裏,我可以找她說說話,一起去食堂。本以為有她在,後麵慢慢熟悉後,這種恐懼感自然就消除了。可她說她頭兩天不住校,要去她姑姑那睡兩晚,剛稍微平複的心情,又開始懸起來了,隻能無助的祈求著,天可不可以慢點黑,晚上可不可以晚點到來,我知道這不過是無力的安慰,果然還是不得不麵對。我覺得我太沒用了,在這種恐懼的包圍下,我很想哭,我一直強忍著在,現在還是報名期,還沒有正式開學,下午我便一個人坐在宿舍裏,室友全是陌生人,雖然她們現在都不在宿舍,但我還是沒忍住,眼淚吧嗒吧嗒的下來了。我怕室友迴來看見我丟人的樣子,便悄悄地去了大澡堂,在大澡堂的窗戶邊,沒忍住的拿出老人機(爸媽說剛上學的第一個星期先別帶新手機,先把舊手機用著,用得習慣的話,就用舊手機算了)跟老媽發消息,訴說著自己的恐懼。很快媽媽的電話就打進來安慰我,先是問了我宋錦呢,我就跟她說了,她便進入安慰的主題了,大概內容就是,我一直都在他們身邊,被保護得很好,但他們不可能陪我一輩子,很多事情我總是要經曆的,我會慢慢長大,以後的路都是靠自己走的,上高中便是我的第一步......所有的道理我都懂,隻不過有些情緒我還不能控製。這時姐姐也打來電話問我是否報了名,感覺如何。
我便實話實說了:“沒一個認識的人,整得還有點恐慌。”
電話那頭傳來姐姐的聲音:“沒事,我當初也是這樣過來的,慢慢就認識了,熟悉了就什麽都好了。”
我說“嗯”,說了兩句便掛了電話,姐姐在我心裏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雖然她的成績可能沒那麽好,但是她聰明,能說會道的,她念初中時競選班長,全班人都投她一個人,姐姐比我優秀多了。所以我想向她學習,不想過多的展示我特別的懦弱。
還是難壓內心的恐懼,於是便在這個窗戶邊哭起來,發泄一下會好很多吧,正哭著,老媽又打電話來了,交代了兩句。好巧不巧,被室友聽去了,等我努力調整好情緒後迴到宿舍,室友李萍安慰我,說大家都是很好相處的人,沒關係的,不用擔心。我頓時想找個地洞鑽進去,關於此事是一件丟人的事,我還比較有自知之明的,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挺可笑的,但也確實控製不住,相比於人家,我真是弱爆了。
開學的頭一個月,我每天都過得很煎熬,在美術和傳媒、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和想成為爸媽驕傲間徘徊,我想我要是選擇了美術,應該也能成為他們的驕傲吧,我不確定,畢竟老爸老媽是很看重文化成績的。要是三年的文化成績不太好看,那我麵對的就都是他們失望的眼神了。這一個月裏,陸陸續續有不少同學把桌椅搬去了美術班,甚至有個男同學搬去美術班,帶了半天又迴來了。他說坐不住,他真的好瀟灑,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要是我,搬過去了,就不迴來了。我在心裏想著,可轉瞬我又有些自嘲:我還不是一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這麽矛盾的我,說不定搬過去了,也會搬迴來的,我又有什麽資格評價他呢。和我同一個初中考到這高中的我玩得很好的一個朋友,也就是劉雨菲,她去了美術班。我們玩得好的這群人中考到重點高中,就是初中帶我我畫畫的那個優秀的朋友,張鑫宇,即使是在重點高中,她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美術,想來也是必定的,畢竟她一早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我仰慕的那個男孩子也是不拖泥帶水的去了美術班,同劉雨菲在一個班級。就算是這麽多朋友堅定的選擇自己想要的,也並沒有堅定我的心,很明顯,我的心是偏向父母的,我真的把他們放在了第一位,說實在的,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討厭這樣失去自我的自己。其實,我問了父母的意見的,他們說這是我自己的事,關係到我自己的未來,讓我自己做決定,但是我得想好,免得到時候又後悔。
我每天都在無限的糾結中,甚至夢裏都會出現在我選了美術後,除了語文科科都不及格,爸媽看著我的成績單,充滿擔憂的看著我:“你說你要怎麽搞,你要學美術我們也讓你你學了,你不能隻學美術,就不管文化成績了吧,你這分數對得起哪個,你對不起的是你自己,你再這樣下去,美術都救不了你了,當初就不該同意你進美術班的。”
就連在夢裏我都不敢看他們的眼睛,隻覺得覺得越來越冷了,冷得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便醒了。看了看周圍,我分明是在學校宿舍的床上,我戴上眼鏡,借著宿舍走廊裏的燈以及窗外校園裏的路燈,環視著宿舍,看著還在熟睡中的親愛的室友們,這是半夜沒錯了,不然就該坐在教室裏學習了。還是蠻有困意的,但卻睡不著了,初秋的夜晚還是隱約有些寒意的,拿了桌上的涼水喝下了下去,困意便減少了一半。我躺在床上,看著上鋪的床板,輕輕的歎了口氣,也什麽都沒有想,現在隻想把腦袋放空,腦袋裏裝的東西太累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睡著了,反正在模糊我看見一個人坐在了我的床邊,我看不清他的長相,但他好像看清了我的內心。
隻聽他開口道:“你真的要因為父母放棄自己的夢想嗎,你在乎他們,可他們何時關心過你內心的想法?”
我剛要開口詢問他是誰,他一下又不見了,我腦子突然一下又清醒了,剛才是在做夢嗎?我有些恍惚的問自己,腦子感覺糊糊的,得不到答案。累了,便不想再想了,還是趕緊睡會吧,不然一會就幹該起床上早自習了。
在煎熬中還是等來了傳媒老師的宣傳講解,這個老師長得還挺板正,覺得挺帥的,聽了他的講解,明白了傳媒就是要學播音、編導、表演、攝影,它高考對文化分數的要求就隻比美術高了一二十分,也就三百一二十分,聽起來還不錯,我覺得這個分數我還是能考到的,而且。我想,我喜歡美的東西,喜歡畫畫,也喜歡好看的圖片,或許學攝影也不錯,更何況這個講解的老師說,編導和播音是每個學生必上的,到時候專業考試也是必考的,不過你還要是想學攝影和表演,你到時候也可以選,我們也是有老師教的,而且上大學之後是可以修雙專業的,你的主專業是傳媒的專業,你還可以在選修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隻把傳媒當做考大學的跳板。這話一出,我就想,我等到了大學再選室內設計,也是可以的,這樣我能讓爸媽安心,還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是兩全其美的事。於是,我便和父母說了,我想學傳媒的事,我還說想學攝影,但老師說最基本的攝影機都得八九千,很貴。
媽媽說:“沒事,這有什麽,隻要對你考大學有幫助,我們都是支持你的。”
媽媽的這句話也給我吃了顆定心丸。沒過兩天,也是和我從初中一起考進來的宋錦跟我說,你已經報名傳媒了,你爸爸已經給你交錢了,我說沒有吧,我都不知道,我爸也沒跟我說,她說是的,我問了張老師的(傳媒機構專門負責招生的老師,也是那天來學校講解的老師)。於是我找老爸確認了下,確實已經交了,我覺得挺奇怪的,我這個當事人都不知道,宋謹就知道了。我是真沒想到宋錦關注我到了這種地步,等到傳媒正式開課時,我發現她居然也學傳媒,在這之前,她明明說她要去學健美操的,覺得傳媒太貴了,報名費都一兩萬,後續還會有交錢的時候。這種感覺讓我覺得我像是被別人監視了,想知道我的事為什麽不能直接問我,非要背後打聽,讓人真的很不舒服。
傳媒班目前是開了兩門課:播音和編導。兩門課每個周末交叉的上,我還挺喜歡的,這可比文化課有意思多了,想著或許這個決定也是不錯的。我慢慢意識到,我不喜歡枯燥的東西,我的興趣更偏向於文學和藝術,我自認為這是天生的,因為我從小就喜歡語文,那裏有文字的魅力,我抵擋不了。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方麵的天賦,但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畢竟它讓我願意主動去學,而不是像文化課是為了上大學,這是考大學的必經之路。總以為一切走上正軌,卻總天不遂人願。就在傳媒課程開課一個月的時候,大家有了很多疑問,比如為什麽沒有表演課,還有攝影課呢,什麽時候要買攝影機。得到的答案是:政策改革,攝影歸到美術類了。我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我的心情了,我隻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現在的情況。交了的學費退不了了,已經在傳媒這條船上了,目前看來,美術我已經放棄了,攝影也學不了了。現在目前就是播音、編導和表演,前兩門是必學的,就看自己想不想走表演這條路了。我覺得我這個人可能是沒什麽定性,喜歡的東西根本不堅定,現在我是放棄了攝影,又開始思考表演了。
這個時候我還沒有正式的追星,隻是對一個演員非常喜歡,但並沒有去深層的去了解她,對她的喜歡是有機緣的,初三的時候,有迴看電視,看到一部已經上映好幾年的電視劇,頓時愛上了,但我知道自己現在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便看了一會,就製止了自己還想看下去的衝動。很幸運,中考完後,電視上還在播,看完後,非常喜歡女主那雙會說話的眼睛,覺得她演技好好。當知道傳媒裏有表演後,我就開始了解她,了解表演,我是一個共情力特別強的女孩子,每次看電視或是看書我都能把自己完全的帶入進去,一些溫情片能讓我哭得稀裏嘩啦,我喜歡在看的同時感受、品味他人的人生經曆,從古至今,無論是書裏虛構的人物,還是真人真事,都會讓我深陷其中。這麽一想,再加上在網上查找那位女演員的資料,讓我對她有了更深的了解,便越發的喜歡,因為傳媒,也讓我成為了追星一族,我便覺得,以偶像為目標,幻想著將來或許能在娛樂圈見到她,這樣的追星行為是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吧,這也增加了我學習的動力。從這時起,表演成了我的選擇,在學習播音和編導的日子中,我也沒有忘記等後麵集訓的時候,要進入機構的表演班,這個選擇在日後的日子中越來越堅定,甚至讓我非常期待未來,甚至開始幻想在未來我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感覺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在去高中報到的前兩天,我問爸媽是不是之前說去高中要給我配個手機,現在要去買嗎,媽媽說那不是有一個嗎,正好給你用,媽媽說的是老人機,我不太願意,因為現在都智能手機,我帶這個手機有點拉胯,就是會有點丟人吧,如果你要說我虛榮心太重了,那便是吧,也沒什麽不好承認的。
媽媽同意了:“買一個又是一筆開銷,買也行,我跟你爸媽掙錢也不易,隨便買一個能用的就行,你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搞那麽好的手機幹嘛。
”老爸說,他自己給我去買,我不用去,但後來還是帶我去了,估計看我天天在家呆著,人都要呆傻了,想帶我出去轉轉吧。在路上的時候,我便在想著著媽媽的話琢磨手機的預算,到店後,我挑選手機,看的不是牌子,我對牌子都不了解,看的也不是樣子,看的是價格,一千元以上的直接pass掉,最終選了部七百九十八的,手機後麵是湖藍色的,其實一點都不好看,不過是它便宜。買迴家後,發現這手機即使不用它,隻是待機放在那,電也隻能維持六七個小時,電池不得行。
老爸對老媽說:“我本想買個一千多的,誰知道她要選這個。”
我聽了沒做聲,我還能說什麽呢。
到了去學校報到的日子,初中三年的努力最終開花結果了,超了普高分很多,離重點高中就差了六分,我跟媽媽說要是我去參加了體育特長生考試,有了三十分的加分,那我就能去重點高中了。
媽媽責怪我太貪心:“你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考不上呢,現在這個結果很好了,我也很高興,你要去了重點高中,跟不上課程,壓力又大,說不定把學習還整廢了,你要懂知足。”
我笑了笑,沒說話,我當然是高興的,是滿意的,我就是那麽一說,再者說了,想更努力拚也沒有錯。
果然是你要真正了解一件事,你就得身在其中,我即將要上的這所學校如果隻靠文化分,高考通過率會極其慘淡,這是一所靠藝術上分的學校。學校開課的藝術有:美術、音樂、健美操。剩下的就是傳媒,傳媒是外麵機構到學校來招生。
報名的時候,有學姐學長來幫忙,我和媽媽便向一個長得怪好看的學長了解這些。
他說:“學校有專門設置美術班和音樂班,學美術的人會多些,有三個班,音樂是一個班,這些單獨開班的藝術生都隻能是文科生。學健美操的都還是待在文理班,學校有專門教健美操的老師,一般都是晚自習,放學抽時間上課,平常還是會和班上同學一起上文化課,就可能在高三臨近專業考試的時候會加強訓練,耽誤一些文化課。還有一個是傳媒,是在外麵機構學,我也不是很了解。”
媽媽問他:“你能幫忙建議一下嗎?”
他很有耐心:“我就是美術生,感覺挺好的,高考分數線低,以後就業範圍也廣,像音樂、健美操局限性太強了,當然,具體學什麽,要看自己喜歡什麽,還得是自己做決定。”說著便看向了我。
聊了很多,學長解釋得很詳細,很認真,我們表示了感謝。報名的時候,已經分好班了,都在文化班,也不分文理,等這學期結束後,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在進行分班,看是學文還是學理。藝術班則是等開學後,如果想去藝術班的,便可以進行調整。
了解過後,我是想去美術班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低分上大學,真的很心動,畢竟我可不是什麽學霸,是一個想要上大學的學渣,想要實現這個理想,怕是很難的一條路。我還是把進美術班的想法暫時放了放,想著後期同其它藝術專業一起進行分析最後再做決定。音樂班和健美操肯定是不選的,因為我不會唱歌,五音不全,身體僵硬,柔韌性不行。剩下的就是美術和傳媒,我喜歡畫畫,可選了美術,美術班大部分可會安排上美術,就意味著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很少,如果因此考的分數很低,爸媽會對我很失望吧。傳媒是第一次聽說,也不知道具體要學啥,但是它是周末學,不會耽誤我文化課的學習,不是說開學一段時間後,會有機構老師來講解,到時候如果行得通,就學傳媒吧。我陷入了無限的糾結中,一方麵我想走我喜歡的路,另一方麵我不想在未來讓爸媽對我失望,我害怕爸媽看向我那失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花比別人多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去學習文化知識,都未必學得好,更何況是在美術班文化課減半的情況下,但美術就像光照進了我的生活呀,它讓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專注來源於喜歡,原來喜歡的感覺是如此美好,當我提起畫筆沉浸在其中的時候,仿佛全世界都不在了,連我自己我都忘記了,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忘我的境界吧。
現在剛開學,從未離家這麽遠的我很快將要不要學美術的事忘記了,因為我遇見了對於我來說很可怕的事。剛成為高中生的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麽緊張,雖然很清楚自己接下來麵對的是啥,但沒有入到緊張的氛圍中,就也還好,可能大家都還沒有從初中畢業後沒有暑假作業的假期走出來,但該聽的課還是在聽,隻不過還沒有見到初三時就連課間都爭分奪秒的場景了。現在課間大家要麽玩手機,要麽聊天,這是培養感情的最佳時期。但是在住校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培養感情時,我便慫了。
小升初時,班級裏還是熟悉的麵孔,離家也不算太遠,除了有點升學的興奮感外,沒有過多的忐忑。可是這一次不一樣,離家那麽遠,身邊全是陌生的麵孔,麵對著他們,麵對著這陌生的環境,滿心的恐懼感,想逃,逃得遠遠的。唯一的慰藉是宋錦和我在一個班裏,我可以找她說說話,一起去食堂。本以為有她在,後麵慢慢熟悉後,這種恐懼感自然就消除了。可她說她頭兩天不住校,要去她姑姑那睡兩晚,剛稍微平複的心情,又開始懸起來了,隻能無助的祈求著,天可不可以慢點黑,晚上可不可以晚點到來,我知道這不過是無力的安慰,果然還是不得不麵對。我覺得我太沒用了,在這種恐懼的包圍下,我很想哭,我一直強忍著在,現在還是報名期,還沒有正式開學,下午我便一個人坐在宿舍裏,室友全是陌生人,雖然她們現在都不在宿舍,但我還是沒忍住,眼淚吧嗒吧嗒的下來了。我怕室友迴來看見我丟人的樣子,便悄悄地去了大澡堂,在大澡堂的窗戶邊,沒忍住的拿出老人機(爸媽說剛上學的第一個星期先別帶新手機,先把舊手機用著,用得習慣的話,就用舊手機算了)跟老媽發消息,訴說著自己的恐懼。很快媽媽的電話就打進來安慰我,先是問了我宋錦呢,我就跟她說了,她便進入安慰的主題了,大概內容就是,我一直都在他們身邊,被保護得很好,但他們不可能陪我一輩子,很多事情我總是要經曆的,我會慢慢長大,以後的路都是靠自己走的,上高中便是我的第一步......所有的道理我都懂,隻不過有些情緒我還不能控製。這時姐姐也打來電話問我是否報了名,感覺如何。
我便實話實說了:“沒一個認識的人,整得還有點恐慌。”
電話那頭傳來姐姐的聲音:“沒事,我當初也是這樣過來的,慢慢就認識了,熟悉了就什麽都好了。”
我說“嗯”,說了兩句便掛了電話,姐姐在我心裏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雖然她的成績可能沒那麽好,但是她聰明,能說會道的,她念初中時競選班長,全班人都投她一個人,姐姐比我優秀多了。所以我想向她學習,不想過多的展示我特別的懦弱。
還是難壓內心的恐懼,於是便在這個窗戶邊哭起來,發泄一下會好很多吧,正哭著,老媽又打電話來了,交代了兩句。好巧不巧,被室友聽去了,等我努力調整好情緒後迴到宿舍,室友李萍安慰我,說大家都是很好相處的人,沒關係的,不用擔心。我頓時想找個地洞鑽進去,關於此事是一件丟人的事,我還比較有自知之明的,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挺可笑的,但也確實控製不住,相比於人家,我真是弱爆了。
開學的頭一個月,我每天都過得很煎熬,在美術和傳媒、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和想成為爸媽驕傲間徘徊,我想我要是選擇了美術,應該也能成為他們的驕傲吧,我不確定,畢竟老爸老媽是很看重文化成績的。要是三年的文化成績不太好看,那我麵對的就都是他們失望的眼神了。這一個月裏,陸陸續續有不少同學把桌椅搬去了美術班,甚至有個男同學搬去美術班,帶了半天又迴來了。他說坐不住,他真的好瀟灑,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要是我,搬過去了,就不迴來了。我在心裏想著,可轉瞬我又有些自嘲:我還不是一樣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這麽矛盾的我,說不定搬過去了,也會搬迴來的,我又有什麽資格評價他呢。和我同一個初中考到這高中的我玩得很好的一個朋友,也就是劉雨菲,她去了美術班。我們玩得好的這群人中考到重點高中,就是初中帶我我畫畫的那個優秀的朋友,張鑫宇,即使是在重點高中,她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美術,想來也是必定的,畢竟她一早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我仰慕的那個男孩子也是不拖泥帶水的去了美術班,同劉雨菲在一個班級。就算是這麽多朋友堅定的選擇自己想要的,也並沒有堅定我的心,很明顯,我的心是偏向父母的,我真的把他們放在了第一位,說實在的,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討厭這樣失去自我的自己。其實,我問了父母的意見的,他們說這是我自己的事,關係到我自己的未來,讓我自己做決定,但是我得想好,免得到時候又後悔。
我每天都在無限的糾結中,甚至夢裏都會出現在我選了美術後,除了語文科科都不及格,爸媽看著我的成績單,充滿擔憂的看著我:“你說你要怎麽搞,你要學美術我們也讓你你學了,你不能隻學美術,就不管文化成績了吧,你這分數對得起哪個,你對不起的是你自己,你再這樣下去,美術都救不了你了,當初就不該同意你進美術班的。”
就連在夢裏我都不敢看他們的眼睛,隻覺得覺得越來越冷了,冷得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便醒了。看了看周圍,我分明是在學校宿舍的床上,我戴上眼鏡,借著宿舍走廊裏的燈以及窗外校園裏的路燈,環視著宿舍,看著還在熟睡中的親愛的室友們,這是半夜沒錯了,不然就該坐在教室裏學習了。還是蠻有困意的,但卻睡不著了,初秋的夜晚還是隱約有些寒意的,拿了桌上的涼水喝下了下去,困意便減少了一半。我躺在床上,看著上鋪的床板,輕輕的歎了口氣,也什麽都沒有想,現在隻想把腦袋放空,腦袋裏裝的東西太累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睡著了,反正在模糊我看見一個人坐在了我的床邊,我看不清他的長相,但他好像看清了我的內心。
隻聽他開口道:“你真的要因為父母放棄自己的夢想嗎,你在乎他們,可他們何時關心過你內心的想法?”
我剛要開口詢問他是誰,他一下又不見了,我腦子突然一下又清醒了,剛才是在做夢嗎?我有些恍惚的問自己,腦子感覺糊糊的,得不到答案。累了,便不想再想了,還是趕緊睡會吧,不然一會就幹該起床上早自習了。
在煎熬中還是等來了傳媒老師的宣傳講解,這個老師長得還挺板正,覺得挺帥的,聽了他的講解,明白了傳媒就是要學播音、編導、表演、攝影,它高考對文化分數的要求就隻比美術高了一二十分,也就三百一二十分,聽起來還不錯,我覺得這個分數我還是能考到的,而且。我想,我喜歡美的東西,喜歡畫畫,也喜歡好看的圖片,或許學攝影也不錯,更何況這個講解的老師說,編導和播音是每個學生必上的,到時候專業考試也是必考的,不過你還要是想學攝影和表演,你到時候也可以選,我們也是有老師教的,而且上大學之後是可以修雙專業的,你的主專業是傳媒的專業,你還可以在選修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隻把傳媒當做考大學的跳板。這話一出,我就想,我等到了大學再選室內設計,也是可以的,這樣我能讓爸媽安心,還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是兩全其美的事。於是,我便和父母說了,我想學傳媒的事,我還說想學攝影,但老師說最基本的攝影機都得八九千,很貴。
媽媽說:“沒事,這有什麽,隻要對你考大學有幫助,我們都是支持你的。”
媽媽的這句話也給我吃了顆定心丸。沒過兩天,也是和我從初中一起考進來的宋錦跟我說,你已經報名傳媒了,你爸爸已經給你交錢了,我說沒有吧,我都不知道,我爸也沒跟我說,她說是的,我問了張老師的(傳媒機構專門負責招生的老師,也是那天來學校講解的老師)。於是我找老爸確認了下,確實已經交了,我覺得挺奇怪的,我這個當事人都不知道,宋謹就知道了。我是真沒想到宋錦關注我到了這種地步,等到傳媒正式開課時,我發現她居然也學傳媒,在這之前,她明明說她要去學健美操的,覺得傳媒太貴了,報名費都一兩萬,後續還會有交錢的時候。這種感覺讓我覺得我像是被別人監視了,想知道我的事為什麽不能直接問我,非要背後打聽,讓人真的很不舒服。
傳媒班目前是開了兩門課:播音和編導。兩門課每個周末交叉的上,我還挺喜歡的,這可比文化課有意思多了,想著或許這個決定也是不錯的。我慢慢意識到,我不喜歡枯燥的東西,我的興趣更偏向於文學和藝術,我自認為這是天生的,因為我從小就喜歡語文,那裏有文字的魅力,我抵擋不了。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方麵的天賦,但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畢竟它讓我願意主動去學,而不是像文化課是為了上大學,這是考大學的必經之路。總以為一切走上正軌,卻總天不遂人願。就在傳媒課程開課一個月的時候,大家有了很多疑問,比如為什麽沒有表演課,還有攝影課呢,什麽時候要買攝影機。得到的答案是:政策改革,攝影歸到美術類了。我不知道該怎麽形容我的心情了,我隻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現在的情況。交了的學費退不了了,已經在傳媒這條船上了,目前看來,美術我已經放棄了,攝影也學不了了。現在目前就是播音、編導和表演,前兩門是必學的,就看自己想不想走表演這條路了。我覺得我這個人可能是沒什麽定性,喜歡的東西根本不堅定,現在我是放棄了攝影,又開始思考表演了。
這個時候我還沒有正式的追星,隻是對一個演員非常喜歡,但並沒有去深層的去了解她,對她的喜歡是有機緣的,初三的時候,有迴看電視,看到一部已經上映好幾年的電視劇,頓時愛上了,但我知道自己現在什麽才是最重要的,便看了一會,就製止了自己還想看下去的衝動。很幸運,中考完後,電視上還在播,看完後,非常喜歡女主那雙會說話的眼睛,覺得她演技好好。當知道傳媒裏有表演後,我就開始了解她,了解表演,我是一個共情力特別強的女孩子,每次看電視或是看書我都能把自己完全的帶入進去,一些溫情片能讓我哭得稀裏嘩啦,我喜歡在看的同時感受、品味他人的人生經曆,從古至今,無論是書裏虛構的人物,還是真人真事,都會讓我深陷其中。這麽一想,再加上在網上查找那位女演員的資料,讓我對她有了更深的了解,便越發的喜歡,因為傳媒,也讓我成為了追星一族,我便覺得,以偶像為目標,幻想著將來或許能在娛樂圈見到她,這樣的追星行為是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吧,這也增加了我學習的動力。從這時起,表演成了我的選擇,在學習播音和編導的日子中,我也沒有忘記等後麵集訓的時候,要進入機構的表演班,這個選擇在日後的日子中越來越堅定,甚至讓我非常期待未來,甚至開始幻想在未來我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感覺我的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