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修心
這是一個神奇的空間,按道理,吳名的意念力強度完全無法移動物體。但是通過戒指卻可以將物品移進移出。
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用的意念力,更多的是吳名用意念力下指令,而戒指去執行。
這就很玄幻了,戒指有接收“意念”的能力,“它”或者“他”是有獨立思想的活物?還是像“旺仔”一樣的智能機械,可是“旺仔”也不能用意念交流。
“喂!喂?——有人嗎?”
吳名對著空蕩蕩的空間喊道。
......
沒有人迴應。
還好沒有人迴答,不然估計吳名會被嚇到。
然後吳名又用意念溝通,還是沒有迴應。吳名身體慢慢在修複,目前,最讓他擔心的是:如何出去,外麵是1000多米的深海,出去就是死。
不出去,難道就待在海底?
吳名無聊地躺著,反正不能動,不如冥想修煉,忘掉全身的劇痛。
還好頭部的傷勢比較輕,隻是口鼻進了些水,有點難受,大腦沒有受傷,不然腦殘可不好治。
平心靜氣,漸漸進入冥想狀態。
“天眼”又震蕩起來,有規律地一起一伏,似在唿吸。鍾聲一波波散開。
心就像迴到蒼涼的遠古,到處是蠻荒,天地無極,蒼茫一色。
一個青年,赤裸上身,腰圍獸皮,一步步從天地之間走來。這個青年這次非常清晰,眉目清秀,目光靈動,似乎充滿智慧,一頭長發隨意用草繩紮起,如馬尾披散在肩上。
他的眼睛最特別,如果細看,會發現每隻眼睛有兩個瞳孔。
重瞳。
青年雙眼發出劇烈刺目的光芒。
前幾次戰鬥,都是青年用眼中光芒刺入對手意識,使吳名有機可乘,斬殺強敵,這也是吳名目前唯一也是最強大的招式。
自從吳名得到“本相”後,冥想中都是這個青年,隻是隨著意念力的增強,青年顯現了不一樣的能力,從開始的“滅世流星拳”到後來口中喊出“蕩盡天下不平”,再到後來目光如炬讓人如遭雷擊等等。
不知今後還有什麽更神奇的能力開發出來。
而且吳名還從“滅世流星拳”中悟出壓縮身體能量,讓能量提升了三倍以上。達到不可思議的二十象攻擊力,甚至強過“王者”巔峰的力量。
但是那“毀天滅地”的一拳,吳名還是沒有領悟多少。趁著有時間,吳名決定好好地研究一下,如果能悟出一層奧義,那也是不得了的收獲!
於是,青年一次又一次揮出那一拳。
一拳即是百萬拳。
天地無數次毀滅,又無數次重生。
漸漸地,吳名似乎領悟到了什麽,等到感覺身體的骨骼修複得差不多了,他勉強站起來,慢慢地模仿“神”一般的軌跡,打出一拳。
無聲無息,什麽也沒發生。
如此恐怖的一拳是如何打出來的?吳名無數次揣摩,仍是不得要領。
又試了無數次,一千次,一萬次,均是無法打出那一拳的意境。就算不能滅世般可怕,隻要比原來厲害一些也好,可是隨著練習的次數增加,除了體力消耗,並沒有打出更強的攻擊力。難道是境界沒到,領悟不到?
不過,吳名通過多次練習,倒是明白了一個道理:絕對力量。
是的,青年的這一拳,既不是魔法也不是什麽特別的功法,就是將身體內全部力量暴發出來,是純粹的力量和速度,就是流星隕落一樣,有的隻是物理規則,是巨大的衝擊力。
如果身體內沒有足夠的能量,身體沒有足夠的強度,那是不可能打出來的。
就像葉孤城的劍法一樣,說穿了也沒什麽神奇,無非是用絕對的速度力量碾壓吳名,其中可能有獨特的發力技巧,也有巧妙的步法提高速度,但是,絕對沒有違反物理規則的方法,也沒有什麽“仙法”。所以後來劍仙麵對擁有更絕對的力量,更強大的意念力的吳極,同樣被碾壓。
吳名記起當年隨爺爺曆練時,爺爺經常教導他,所謂各門派的武功招式,萬變不離其宗,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作為華夏第一人,吳極多年來修煉過各類武學門派的功法,最有發言權,他總結了天下武學,曾詳細跟吳名講解過:
所謂內功,是不存在“內功”或“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能量的,更不可能如“玄幻”和“武俠”小說中那樣用意念將氣“存”在丹田,然後不停地在“任督”二脈間循環,“氣”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各種武學招式就是“氣”在體內按不同的經脈路線運行,就有了名目繁多的“絕招”。
實在可笑。
如果“內力”存在,那麽它是什麽類型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實際用作於物體,擊碎石頭,或打傷人體,那麽在現實中就一定能被儀器檢測出來。就如吳名現在體內的生物能量,那就可以實際測出比常人強大得多,細胞活性,骨骼強度,筋膜肌肉拉伸力量都遠超常人。
可是,吳名父母研究人體生命科學,從沒測出過這種“內力”或“氣”的存在,要知道,意念力都可以用測波儀器測量波動頻率和能量大小。雖然目前不明白意念力如何作用於別人的意識,但原理上也超不出能量的波動幹涉等科學領域。
既然“內力”不存在,那麽實際現實中的武學就是修煉兩個方麵:
1.修身:既通過各種手段鍛煉身體的力量、速度、強度、韌性甚至新陳代謝、內分泌、肌肉、骨骼、骨髓等等。
2.修心:既通過冥想、打坐、苦行等等各類刺激大腦的方式或行為達到開發腦部能力的目的。
根據《手冊》中說的腦域能開發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神奇的力量,是目前科學都無法解釋的能量形式和物質結構。
而傳統武學往往忽視“修心”,認為那是宗教信徒才用的修煉方法,傳統武學更講究實用的招式、戰術或策略。
比如詠春講究連消帶打,防守的同時反擊。
太極講究以柔克剛,防守反擊,而八極硬打硬上,以攻為守。
這些都是戰術思想,而不是招式功法,是指導招式運用的策略,即“心法”。
但是如果本身力量、強度、速度都不夠,就像一個人學會了太極,懂得了太極精髓,但如果一輛卡車突然撞向他,他就算用出了完美的卸力技巧也難逃一死。因為絕對力量太大,他能卸掉的力太少。
如果換成另一個超級高手,同樣用太極卸力,就輕鬆將卡車停住。
所以,傳統武學專注修煉身體力量、招式、但身體力量的開發卻有極限,吳名親身體驗過,當他在大宗師巔峰時,能打出斤力已是身體極限,不論用什麽發力技巧,什麽武學秘籍,都不可能超越,可是一旦突破到行者,大腦開發更多,身體發生質變,筋骨之力大增,輕鬆就打出5萬斤以上的力量。
所以,“心”才是修行的正途。
這是一個神奇的空間,按道理,吳名的意念力強度完全無法移動物體。但是通過戒指卻可以將物品移進移出。
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用的意念力,更多的是吳名用意念力下指令,而戒指去執行。
這就很玄幻了,戒指有接收“意念”的能力,“它”或者“他”是有獨立思想的活物?還是像“旺仔”一樣的智能機械,可是“旺仔”也不能用意念交流。
“喂!喂?——有人嗎?”
吳名對著空蕩蕩的空間喊道。
......
沒有人迴應。
還好沒有人迴答,不然估計吳名會被嚇到。
然後吳名又用意念溝通,還是沒有迴應。吳名身體慢慢在修複,目前,最讓他擔心的是:如何出去,外麵是1000多米的深海,出去就是死。
不出去,難道就待在海底?
吳名無聊地躺著,反正不能動,不如冥想修煉,忘掉全身的劇痛。
還好頭部的傷勢比較輕,隻是口鼻進了些水,有點難受,大腦沒有受傷,不然腦殘可不好治。
平心靜氣,漸漸進入冥想狀態。
“天眼”又震蕩起來,有規律地一起一伏,似在唿吸。鍾聲一波波散開。
心就像迴到蒼涼的遠古,到處是蠻荒,天地無極,蒼茫一色。
一個青年,赤裸上身,腰圍獸皮,一步步從天地之間走來。這個青年這次非常清晰,眉目清秀,目光靈動,似乎充滿智慧,一頭長發隨意用草繩紮起,如馬尾披散在肩上。
他的眼睛最特別,如果細看,會發現每隻眼睛有兩個瞳孔。
重瞳。
青年雙眼發出劇烈刺目的光芒。
前幾次戰鬥,都是青年用眼中光芒刺入對手意識,使吳名有機可乘,斬殺強敵,這也是吳名目前唯一也是最強大的招式。
自從吳名得到“本相”後,冥想中都是這個青年,隻是隨著意念力的增強,青年顯現了不一樣的能力,從開始的“滅世流星拳”到後來口中喊出“蕩盡天下不平”,再到後來目光如炬讓人如遭雷擊等等。
不知今後還有什麽更神奇的能力開發出來。
而且吳名還從“滅世流星拳”中悟出壓縮身體能量,讓能量提升了三倍以上。達到不可思議的二十象攻擊力,甚至強過“王者”巔峰的力量。
但是那“毀天滅地”的一拳,吳名還是沒有領悟多少。趁著有時間,吳名決定好好地研究一下,如果能悟出一層奧義,那也是不得了的收獲!
於是,青年一次又一次揮出那一拳。
一拳即是百萬拳。
天地無數次毀滅,又無數次重生。
漸漸地,吳名似乎領悟到了什麽,等到感覺身體的骨骼修複得差不多了,他勉強站起來,慢慢地模仿“神”一般的軌跡,打出一拳。
無聲無息,什麽也沒發生。
如此恐怖的一拳是如何打出來的?吳名無數次揣摩,仍是不得要領。
又試了無數次,一千次,一萬次,均是無法打出那一拳的意境。就算不能滅世般可怕,隻要比原來厲害一些也好,可是隨著練習的次數增加,除了體力消耗,並沒有打出更強的攻擊力。難道是境界沒到,領悟不到?
不過,吳名通過多次練習,倒是明白了一個道理:絕對力量。
是的,青年的這一拳,既不是魔法也不是什麽特別的功法,就是將身體內全部力量暴發出來,是純粹的力量和速度,就是流星隕落一樣,有的隻是物理規則,是巨大的衝擊力。
如果身體內沒有足夠的能量,身體沒有足夠的強度,那是不可能打出來的。
就像葉孤城的劍法一樣,說穿了也沒什麽神奇,無非是用絕對的速度力量碾壓吳名,其中可能有獨特的發力技巧,也有巧妙的步法提高速度,但是,絕對沒有違反物理規則的方法,也沒有什麽“仙法”。所以後來劍仙麵對擁有更絕對的力量,更強大的意念力的吳極,同樣被碾壓。
吳名記起當年隨爺爺曆練時,爺爺經常教導他,所謂各門派的武功招式,萬變不離其宗,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作為華夏第一人,吳極多年來修煉過各類武學門派的功法,最有發言權,他總結了天下武學,曾詳細跟吳名講解過:
所謂內功,是不存在“內功”或“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能量的,更不可能如“玄幻”和“武俠”小說中那樣用意念將氣“存”在丹田,然後不停地在“任督”二脈間循環,“氣”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各種武學招式就是“氣”在體內按不同的經脈路線運行,就有了名目繁多的“絕招”。
實在可笑。
如果“內力”存在,那麽它是什麽類型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實際用作於物體,擊碎石頭,或打傷人體,那麽在現實中就一定能被儀器檢測出來。就如吳名現在體內的生物能量,那就可以實際測出比常人強大得多,細胞活性,骨骼強度,筋膜肌肉拉伸力量都遠超常人。
可是,吳名父母研究人體生命科學,從沒測出過這種“內力”或“氣”的存在,要知道,意念力都可以用測波儀器測量波動頻率和能量大小。雖然目前不明白意念力如何作用於別人的意識,但原理上也超不出能量的波動幹涉等科學領域。
既然“內力”不存在,那麽實際現實中的武學就是修煉兩個方麵:
1.修身:既通過各種手段鍛煉身體的力量、速度、強度、韌性甚至新陳代謝、內分泌、肌肉、骨骼、骨髓等等。
2.修心:既通過冥想、打坐、苦行等等各類刺激大腦的方式或行為達到開發腦部能力的目的。
根據《手冊》中說的腦域能開發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神奇的力量,是目前科學都無法解釋的能量形式和物質結構。
而傳統武學往往忽視“修心”,認為那是宗教信徒才用的修煉方法,傳統武學更講究實用的招式、戰術或策略。
比如詠春講究連消帶打,防守的同時反擊。
太極講究以柔克剛,防守反擊,而八極硬打硬上,以攻為守。
這些都是戰術思想,而不是招式功法,是指導招式運用的策略,即“心法”。
但是如果本身力量、強度、速度都不夠,就像一個人學會了太極,懂得了太極精髓,但如果一輛卡車突然撞向他,他就算用出了完美的卸力技巧也難逃一死。因為絕對力量太大,他能卸掉的力太少。
如果換成另一個超級高手,同樣用太極卸力,就輕鬆將卡車停住。
所以,傳統武學專注修煉身體力量、招式、但身體力量的開發卻有極限,吳名親身體驗過,當他在大宗師巔峰時,能打出斤力已是身體極限,不論用什麽發力技巧,什麽武學秘籍,都不可能超越,可是一旦突破到行者,大腦開發更多,身體發生質變,筋骨之力大增,輕鬆就打出5萬斤以上的力量。
所以,“心”才是修行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