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想要掙脫鐵鏈和牢籠的束縛,可三番四次都失敗了。
巨龍看著秦皇漢武和三皇五帝,低吼道:“快解開我的束縛!我要滅掉他們。”
秦始皇看著巨龍,淡淡的說道:“朕此時不當朝,你問我有什麽用?”
漢武帝也懶散的說:“對,我們早已仙去,可管不了人間之事。”
唐太宗麵色嚴肅,卻一句話也不說。
炎帝說:“你應該問問趙恆,此時他才是中原王朝的話事人。”
黃帝點點頭說:“是的,你問他吧。”
巨龍轉頭問趙恆道:“趙恆,快幫我解開束縛。我將助你橫掃天下!什麽黨項?迴鶻?契丹?女真?喀喇汗王朝,都是不堪一擊的渣渣!”
契丹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君王聽到巨龍的話,瑟瑟發抖,站立不穩。
趙恆隻覺得身上有千斤重擔,既興奮又害怕。趙恆顫顫巍巍的抬起頭看著黃帝和炎帝問道:“我真的能夠解開巨龍的封印麽?”
黃帝笑著說:“趙恆,那把鑰匙不就在你手中麽?”
趙恆低頭一看,自己手裏竟然多了一把巨大的鑰匙。
五代的帝王,朱溫、李存勖、劉知遠、李嗣源等人紛紛高喊:“快,快打開那把鎖,把憤怒的巨龍釋放吧!讓它發揮它應有的戰力!”
趙恆興奮的走到了地籠前麵,看見鐵籠上掛著一把巨大的大鎖,剛要用鑰匙打開那把大鎖,卻被他的父親趙光義攔住。
趙光義神情鄭重地看著趙恆說道:“恆兒,你先瞧瞧那把鎖上寫了些什麽,然後再行處置!恆兒,你身為大宋王朝的君王,你的每一項決策都會給國家和民眾帶來重大影響,務必要謹慎啊。”
趙恆聽完趙光義的話,認認真真的讀起那把大鎖上麵的字,上麵寫著:杯酒釋兵權,兵權收歸中央。改革地方行政製度,分化地方權力。控製地方財政,設置轉運司。重文抑武,文臣統兵。發展文教事業,改革科舉製度......
趙恆讀完那把鎖上的字,震驚的癱軟在地。因為那把封印巨龍的鎖,正是他的伯父趙匡胤和他的父親趙光義傾盡一生才完成的。那是一把重文抑武,穩定大宋統治的鎖。
就在趙恆崩潰,左右為難的時候,趙匡胤說話了。
“恆兒,你可知道你的名字為什麽叫趙恆麽?”
趙恆迴答說:““恆” 意味著持久、恆定、不變。它象征著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誌。伯父為我起名為 “恆”,是期望我能夠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不輕易放棄。”
趙匡胤點點頭說:“是的,但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趙恆不理解的問:“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趙匡胤點點頭說:“‘恆’還代表著規律和秩序,我希望你能延續我和你父親的意誌,永遠的結束五代時期的無序和混亂,建立一個有秩序有規律的國家。”
趙光義看著趙恆說:“恆兒,你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啊。我們重文抑武也許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目前為止,依然是利大於弊。恆兒,你要理解你自己的處境,和現在所處的曆史環境。天下大定才不過幾十年而已。你如果沒有駕馭巨龍之力的能力,你最好封印它。”
趙恆點點頭說:“伯父,父親,我懂了。”
說罷趙恆收起了封印巨龍的鑰匙,反而從衣袖裏拿出一把新的鎖,連同那把舊鎖一同將牢籠鎖的更加嚴密。
巨龍也似乎理解了趙恆的決定,極不甘心的退迴深淵。金光漸漸消散,地板又恢複如初。
黃帝慈祥的看著趙恆問道:“趙恆,你此番舉動,不怕被天下人恥笑懦弱膽小?”
趙恆的目光變得堅毅,看著黃帝說:“不,我不是膽小,而是準確。”
黃帝不理解的問:“準確?怎麽說?”
趙恆迴答說:“奸詐陰狠如朱溫,終其一生,所控製的領土北不過河北,南不過長江,西不過潼關,七十八州之地。驍勇善戰如李存勖者,所控製的領土,也僅有半壁江山。而賣國求榮的石敬瑭,擅長見風使舵的劉知遠,所控製的地區也僅有中原地區而已。後周明君最多,良將最廣。曆經郭威、柴榮兩位明君聖主,九州之地才有五六。後麵又經過我的伯父趙匡胤,我的父親趙光義,兩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才穩定天下,有了現在的局麵。”
炎帝慈祥的問:“所以,你想說什麽?”
趙恆看著鎖著巨龍的那把大鎖認真的說:“五代十國之亂的根源,是隋唐兩朝建立秩序的崩塌,就好像是諸侯爭霸的三國,禮崩樂壞的的春秋。我們需要數代人的努力去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黃帝看了看趙匡胤,又看了看趙恆說道:“所以這個新的秩序建立起來了麽?”
趙恆拿出那把打開巨龍牢籠的鑰匙,看了看,然後毅然決然的放到了大殿中央。“建立起來了,它就是那把鎖!”
聽完趙恆的話,眾帝王議論紛紛。
秦始皇不屑的問:“所以你們建立的秩序就是要放棄那些願意為你開疆拓土的勇士,重用那些隻會吟詩作對的文人?做一個守成之君?”
漢武帝也搖搖頭說:“放棄開疆拓土?放棄建功立業?”
趙恆對著秦皇漢武施禮道:“自唐末大亂,朱溫篡唐起,能坐上龍椅的都有軍方背景,都是軍隊領袖。而我趙恆,是這一百多年間第一個沒有軍方背景的皇帝。”
“你沒有掌管軍隊的能力?”
秦始皇意味深長的看著趙恆說。
“對,我沒有駕馭軍隊的能力!我趙恆,宋朝的第三代皇帝,我的曆史使命就是鞏固在戰火和廢墟中建立起來的秩序。”
“這不是一個好的秩序,它會削弱我們開疆拓土的欲望。”
唐太宗也點點頭說:“對,這個秩序過於保守了。”
黃帝若有所思的說:“你們可有更好的辦法?收拾五代十國的爛攤子?”
眾人默然。
黃帝看著趙恆,語重心長的說:“趙恆,你做得對!你對的起你的‘恆’字!有秩序,總比沒有要強。即使它不是那麽完美!”
漢武帝若有所思的說:“可是,喀喇汗王朝的東擴該如何應對?靠於闐的唐軍?敦煌的歸義軍?”
唐太宗搖搖頭說:“他們都太弱了,難以對抗喀喇汗王朝。”
漢武帝點點頭說:“對,能對抗喀喇汗王朝的隻有宋朝、和遼國。隻是這宋朝似乎已經失去了開疆拓土的血性了......”
“宋朝人丟失的血性,由我大契丹撿起吧。”
韓德麵帶自信的說道。
唐太宗李世民看著旁邊的趙匡胤問道:“趙匡胤,仗都讓別人打了,那你覺得能代表華夏正統的,究竟是遼國還是宋朝?”
趙恆震驚的看著他的伯父趙匡胤,猜不到他究竟會如何迴答。
若趙匡胤說遼國不是正統,那他現在所統治的大宋王朝就要擔負起對抗喀喇汗王朝擴張的使命了。若他說遼國是正統王朝,那他趙匡胤所開辟的大宋王朝又算得了什麽?
趙匡胤緩緩地站了起來,身穿袞袍的他,顯得是那麽自信和威嚴!他用他那自信且堅毅的看著殿堂裏所有的帝王,驕傲的說:“宋當然是華夏正統!”
趙匡胤的這句響徹宮殿的迴答,眾帝王紛紛點頭。隻有契丹,黨項的代表有點不高興,韓德讓的臉色更是難看。
可趙匡胤隨後將目光轉向了韓德讓,目光變得略有沉重。
“也許遼國也是華夏正統。”
趙匡胤看著韓德說道。
遼國到底算不算是華夏正統的王朝呢?這件事已經爭辯了一千年了,聰明的你又是如何認為的呢?趙恆心裏又是怎麽認為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巨龍看著秦皇漢武和三皇五帝,低吼道:“快解開我的束縛!我要滅掉他們。”
秦始皇看著巨龍,淡淡的說道:“朕此時不當朝,你問我有什麽用?”
漢武帝也懶散的說:“對,我們早已仙去,可管不了人間之事。”
唐太宗麵色嚴肅,卻一句話也不說。
炎帝說:“你應該問問趙恆,此時他才是中原王朝的話事人。”
黃帝點點頭說:“是的,你問他吧。”
巨龍轉頭問趙恆道:“趙恆,快幫我解開束縛。我將助你橫掃天下!什麽黨項?迴鶻?契丹?女真?喀喇汗王朝,都是不堪一擊的渣渣!”
契丹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君王聽到巨龍的話,瑟瑟發抖,站立不穩。
趙恆隻覺得身上有千斤重擔,既興奮又害怕。趙恆顫顫巍巍的抬起頭看著黃帝和炎帝問道:“我真的能夠解開巨龍的封印麽?”
黃帝笑著說:“趙恆,那把鑰匙不就在你手中麽?”
趙恆低頭一看,自己手裏竟然多了一把巨大的鑰匙。
五代的帝王,朱溫、李存勖、劉知遠、李嗣源等人紛紛高喊:“快,快打開那把鎖,把憤怒的巨龍釋放吧!讓它發揮它應有的戰力!”
趙恆興奮的走到了地籠前麵,看見鐵籠上掛著一把巨大的大鎖,剛要用鑰匙打開那把大鎖,卻被他的父親趙光義攔住。
趙光義神情鄭重地看著趙恆說道:“恆兒,你先瞧瞧那把鎖上寫了些什麽,然後再行處置!恆兒,你身為大宋王朝的君王,你的每一項決策都會給國家和民眾帶來重大影響,務必要謹慎啊。”
趙恆聽完趙光義的話,認認真真的讀起那把大鎖上麵的字,上麵寫著:杯酒釋兵權,兵權收歸中央。改革地方行政製度,分化地方權力。控製地方財政,設置轉運司。重文抑武,文臣統兵。發展文教事業,改革科舉製度......
趙恆讀完那把鎖上的字,震驚的癱軟在地。因為那把封印巨龍的鎖,正是他的伯父趙匡胤和他的父親趙光義傾盡一生才完成的。那是一把重文抑武,穩定大宋統治的鎖。
就在趙恆崩潰,左右為難的時候,趙匡胤說話了。
“恆兒,你可知道你的名字為什麽叫趙恆麽?”
趙恆迴答說:““恆” 意味著持久、恆定、不變。它象征著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誌。伯父為我起名為 “恆”,是期望我能夠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不輕易放棄。”
趙匡胤點點頭說:“是的,但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趙恆不理解的問:“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趙匡胤點點頭說:“‘恆’還代表著規律和秩序,我希望你能延續我和你父親的意誌,永遠的結束五代時期的無序和混亂,建立一個有秩序有規律的國家。”
趙光義看著趙恆說:“恆兒,你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啊。我們重文抑武也許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目前為止,依然是利大於弊。恆兒,你要理解你自己的處境,和現在所處的曆史環境。天下大定才不過幾十年而已。你如果沒有駕馭巨龍之力的能力,你最好封印它。”
趙恆點點頭說:“伯父,父親,我懂了。”
說罷趙恆收起了封印巨龍的鑰匙,反而從衣袖裏拿出一把新的鎖,連同那把舊鎖一同將牢籠鎖的更加嚴密。
巨龍也似乎理解了趙恆的決定,極不甘心的退迴深淵。金光漸漸消散,地板又恢複如初。
黃帝慈祥的看著趙恆問道:“趙恆,你此番舉動,不怕被天下人恥笑懦弱膽小?”
趙恆的目光變得堅毅,看著黃帝說:“不,我不是膽小,而是準確。”
黃帝不理解的問:“準確?怎麽說?”
趙恆迴答說:“奸詐陰狠如朱溫,終其一生,所控製的領土北不過河北,南不過長江,西不過潼關,七十八州之地。驍勇善戰如李存勖者,所控製的領土,也僅有半壁江山。而賣國求榮的石敬瑭,擅長見風使舵的劉知遠,所控製的地區也僅有中原地區而已。後周明君最多,良將最廣。曆經郭威、柴榮兩位明君聖主,九州之地才有五六。後麵又經過我的伯父趙匡胤,我的父親趙光義,兩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才穩定天下,有了現在的局麵。”
炎帝慈祥的問:“所以,你想說什麽?”
趙恆看著鎖著巨龍的那把大鎖認真的說:“五代十國之亂的根源,是隋唐兩朝建立秩序的崩塌,就好像是諸侯爭霸的三國,禮崩樂壞的的春秋。我們需要數代人的努力去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黃帝看了看趙匡胤,又看了看趙恆說道:“所以這個新的秩序建立起來了麽?”
趙恆拿出那把打開巨龍牢籠的鑰匙,看了看,然後毅然決然的放到了大殿中央。“建立起來了,它就是那把鎖!”
聽完趙恆的話,眾帝王議論紛紛。
秦始皇不屑的問:“所以你們建立的秩序就是要放棄那些願意為你開疆拓土的勇士,重用那些隻會吟詩作對的文人?做一個守成之君?”
漢武帝也搖搖頭說:“放棄開疆拓土?放棄建功立業?”
趙恆對著秦皇漢武施禮道:“自唐末大亂,朱溫篡唐起,能坐上龍椅的都有軍方背景,都是軍隊領袖。而我趙恆,是這一百多年間第一個沒有軍方背景的皇帝。”
“你沒有掌管軍隊的能力?”
秦始皇意味深長的看著趙恆說。
“對,我沒有駕馭軍隊的能力!我趙恆,宋朝的第三代皇帝,我的曆史使命就是鞏固在戰火和廢墟中建立起來的秩序。”
“這不是一個好的秩序,它會削弱我們開疆拓土的欲望。”
唐太宗也點點頭說:“對,這個秩序過於保守了。”
黃帝若有所思的說:“你們可有更好的辦法?收拾五代十國的爛攤子?”
眾人默然。
黃帝看著趙恆,語重心長的說:“趙恆,你做得對!你對的起你的‘恆’字!有秩序,總比沒有要強。即使它不是那麽完美!”
漢武帝若有所思的說:“可是,喀喇汗王朝的東擴該如何應對?靠於闐的唐軍?敦煌的歸義軍?”
唐太宗搖搖頭說:“他們都太弱了,難以對抗喀喇汗王朝。”
漢武帝點點頭說:“對,能對抗喀喇汗王朝的隻有宋朝、和遼國。隻是這宋朝似乎已經失去了開疆拓土的血性了......”
“宋朝人丟失的血性,由我大契丹撿起吧。”
韓德麵帶自信的說道。
唐太宗李世民看著旁邊的趙匡胤問道:“趙匡胤,仗都讓別人打了,那你覺得能代表華夏正統的,究竟是遼國還是宋朝?”
趙恆震驚的看著他的伯父趙匡胤,猜不到他究竟會如何迴答。
若趙匡胤說遼國不是正統,那他現在所統治的大宋王朝就要擔負起對抗喀喇汗王朝擴張的使命了。若他說遼國是正統王朝,那他趙匡胤所開辟的大宋王朝又算得了什麽?
趙匡胤緩緩地站了起來,身穿袞袍的他,顯得是那麽自信和威嚴!他用他那自信且堅毅的看著殿堂裏所有的帝王,驕傲的說:“宋當然是華夏正統!”
趙匡胤的這句響徹宮殿的迴答,眾帝王紛紛點頭。隻有契丹,黨項的代表有點不高興,韓德讓的臉色更是難看。
可趙匡胤隨後將目光轉向了韓德讓,目光變得略有沉重。
“也許遼國也是華夏正統。”
趙匡胤看著韓德說道。
遼國到底算不算是華夏正統的王朝呢?這件事已經爭辯了一千年了,聰明的你又是如何認為的呢?趙恆心裏又是怎麽認為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