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柴無畏把沙洲城解圍的消息告訴了曹瑋,又把《破陣刀法》交給了狄青之後。就開始和眾人拜別了。


    柴無畏對狄青和張義說:“曹將軍乃我大宋的國寶級戰將,一定要護他一路平安。”


    張義和狄青拱手道:“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柴無畏又和曹瑋將軍辭行,柴無畏說:“此生能見曹將軍一麵,我柴無畏真的是三生有幸。我本想護送您到達萊州,可是府州軍務繁多,容不得我離開過久。還請恕罪。”


    曹瑋笑著說:“柴少俠真是個情深意重的好漢啊,我曹某的寶劍還沒有生鏽呢?來三五十人的山賊盜寇我對付得了,況且有狄青張義護送,你大可放心。安心的迴府州去吧。”


    柴無畏點點頭說:“好,那就此別過。”


    話音剛落,柴無畏飛身而起,幾個跳步,飛過了山峰,消失在重山之間,不見蹤影。


    又過了數日,狄青和張義將曹瑋將軍護送出了山西境內,狄青才開始返迴汾陽西河縣老家。在返鄉路上,狄青看見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即便是遇到鄉人也都是匆匆忙忙的樣子,低著頭像是在尋找些什麽?


    在路上遇到了自己兒時的夥伴沈可學,沈可學是一個喜歡研究科學的怪人。在宋代想要出人頭地的要麽從文參加科舉考試,要麽經商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要麽購置田產。研究天文地理,搞發明創造的往往會被人當成不務正業的怪人。即便如此,沈可學依然樂在其中。


    遇到沈可學的時候,他正在看著一把強弩發呆。狄青看到問沈可學:“可學,好久不見,你長高了很多啊。”


    沈可學看了一眼狄青,又開始掰扯他的弓弩了,頭也不抬的說:“沒你長得高大,你至少有一米八五了吧。”


    狄青笑了笑說:“有的,有的。”


    沈可學看了看狄青說:“我將來發明的這把弓,就算你是三米的巨人也能射的死。”


    狄青點點頭說:“那我是信的,信的。”


    就在狄青和沈可學聊天之時,狄青的父親出來了。看著狄青看了很久,不敢相認。


    隻是試探性的問了一句:“是青兒來了?”


    狄青轉頭一看,確實是自己的父親,馬上跪在地上磕頭道:“父親,是孩兒,狄青下山看望您了。”


    狄青父親拉著狄青的手說:“好,好,你母親想念你多時了,快,快迴家吧。”


    狄青臨走前又給沈可學施禮說:“我迴家了,可學。”


    沈可學笑了笑說:“去吧,你家裏人想你想的緊,我們改日再敘。”


    狄青和父親一起迴家,邊走狄青父親邊嗬斥狄青:“你這孩子,幾年不迴家,迴來就和這個怪人攀談,真是不務正業。哪像你的哥哥,寒窗苦讀十餘載,將來不考上狀元,也是個探花。到時候我們家都能跟著你哥哥享福了。”


    狄青點點頭說:“哥哥,刻苦讀書,必然能有所成就的。”


    父親聽到狄青的真番話更加驕傲了,笑著說:“你也不必灰心,你為了給家裏節省開支,從小就出門學武,拜師華山。為家裏省了不少糧食,將來你哥進了朝廷做官,你也有一份功勞的。”


    狄青點點頭說:“謝謝父親,謝謝哥哥。”


    不多時,狄青和父親一起迴到了家中。狄青雖然此時隻有十六七歲,但已經身高一米八幾,再看兒時居住的舊茅草屋,似乎變得更加低矮了。鑽進屋裏,家裏中間擺著一張破舊的飯桌,四周的牆壁已經是四處透風,屋裏兩頭各擺放著一張破床,鋪的都是麥稈,蓋的隻有一床粗布棉被。屋裏除了狄青哥哥的書桌是完整的,其他家具早已經是破舊不堪,搖搖欲墜了。


    此時狄青的母親正在用家裏的紡織機織布,北宋的織布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不僅能織布,還能在布匹上織出花紋,中國一千多年以前的紡織機,竟然比1765年的歐洲第一台紡織機,珍妮紡織機還要先進。狄青的母親織出來的重錦很有市場,這才使得家裏雖然貧苦,但依然有財力供狄青哥哥讀書。


    狄青見到母親時已經是淚流滿麵。當年離家之時,他隻有母親腰間一樣高,而現在他已經比母親高出一個頭了。細看母親和父親,兩個人的身軀是那樣的小,臉上全是皺紋,身體也變得佝僂。狄青不由的淚流滿麵,‘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頭道:“孩兒不孝,多年來未曾孝敬父母。今日下山,特來看望。”


    母親將狄青慢慢扶起,看了半晌說:“青兒迴來了,青兒迴來了。”


    狄青擦了擦眼淚說:“是的母親,我迴來了,下山看您了。”


    狄青母親拉著狄青的手說:“你長高了,也強壯了。在華山好麽?”


    狄青說:“在華山一切都好,師父不僅傳授我武藝兵書戰策,還教我讀書寫字,研習兵法。還有做人的道理。”


    狄青母親聽說狄青會寫字,馬上激動的說:“好啊,會寫字好啊,將來也和你哥哥一起上京趕考。說不定你也能搏取功名,將來也好有個安身立命之處啊,這樣為娘死也安心了。”


    狄青父親卻不同意,狄青父親說:“這怎麽能行,我們家條件你又不是不知道,供一個人讀書就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哪裏有能力供養兩個孩子呢?況且科舉考試,那可是要去開封汴梁的,千裏迢迢,這路上的盤纏可不少花費呢?把你我這兩把老骨頭,榨幹也供不起兩個人啊?”


    狄青馬上說:“就讓哥哥去吧,我的誌向在於成為一代名將,幫大宋平定天下。現如今燕雲十六州尚未恢複,西北又局勢不明,我看李德明,李元昊父子已有反叛之心。孩兒願披甲從軍,為大宋守衛邊疆,讓百姓都過上太平日子。”


    狄母卻搖搖頭說:“青兒,你糊塗啊。咱們這個朝廷是以文治天下的。太祖趙匡胤就是武將奪權得了天下,他們趙家對武將的防備,早就超過了對邊疆外敵的程度。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做大宋的兵,沒有好下場的。”


    狄青說:“男子漢大丈夫,豈能為了名利富貴而背棄自己的理想。若能收複燕雲十六州,平定西北邊患,孩兒死不足惜。”


    狄青父親也說:“若是所有人家的孩子都不去當兵,這個國家誰來守衛?沒有這些舍生忘死的當兵的,哪裏有大宋百姓的安居樂業。行了吧,老婆子,你勸不動青兒的。要我說啊,當兵不僅不丟人,還光榮的很呢?”


    狄青母親說:“哼,我不管,若不是家裏貧困,我砸鍋賣鐵也要讓這兩個孩子都上京趕考去。”


    狄青笑了笑說:“多謝母親好意,青兒一心習武,還望母親成全。”


    狄青母親這才作罷。


    不知不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狄青母親說:“我們聊了這麽久,竟然把你哥哥忘了。你們倆快去山上把你哥哥找來,我們一起團圓團圓。”


    狄青父親點點頭說:“好,好,我們這就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桑樹下的糞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桑樹下的糞球並收藏北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