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蘭,可有厚蒲草葉?”
“沒有。”
馨蘭幹脆的迴答讓莫玉銘的臉上瞬間布滿了失望之色。
他重重地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唉,僅差幾片厚蒲草葉,著實麻煩!竟還需再跑一趟瑞木森林。
若有一個可用的異次元儲物袋便好了,一次可裝上幾百片厚蒲草葉,蓋幾間房子皆不成問題。”
莫玉銘垂頭喪氣地坐在自己新蓋的園屋頂上,望著遠方,思緒漸漸飄遠。
他的右手情不自禁地狠狠捏了一把掛在腰間的那個高級異次元儲物袋,眼中滿是憤懣。
“已然近百天了,這該死的臭袋子依舊打不開!害得我與小妹不知跑了多少趟瑞木森林!”
轉眼間,莫玉銘來到這個世界已有三個多月之久。
初來乍到之時,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陌生與恐懼。在剛開始的一個月裏,因為左手斷骨處於恢複期,他隻能待在家中養傷,哪裏也去不了。
那段日子,他每天都在焦急地盼望著傷勢快點好起來,心中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終於,傷勢漸漸好轉,莫玉銘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在傷好之後的日子裏,他在馨蘭的陪伴下,踏上了探索這個神秘世界的旅程。
他們幾乎跑遍了整個逸世穀的每一處角落,當然那些連大人都不敢擅闖的禁區除外。
在這個未知的世界裏,莫玉銘真正親身體驗了一迴生活。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與殘酷,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冷漠。
親身體會與道聽途說畢竟有諸多不同,經過這段時間的生活與體驗,他真正融入了這個世界,成為其中一員,也算是真切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
然而,盡管困難重重,莫玉銘心中的希望之火從未熄滅。他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克服所有的困難,在這個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個與世隔絕的大峽穀,從表象上瞧去,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穀內之人過著與世無爭、安靜清閑之生活,仿若神仙般自在。
或許那些土生土長的原居民並不覺有何不妥,依舊按部就班地生活著,隻因他們從未有過比較,無從察覺其中差異,在他們心中,生活本就如此,這便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日子。
然而,那些外來之人卻有著不同的感受。
尤其是一個從另一個世界穿越而來,且過慣了有著先進技術與豐富物質可享受生活的人。
來到這個連最基本的油鹽醬醋都難以保證的地方,生活該如何繼續?無人能說得清楚,除非親身經曆。莫玉銘如今便深切地體驗到了這樣的生活。
短短幾個月,他便開始覺得索然無味,對峽穀中的生活漸生厭倦。
這裏的生活與軟禁流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更令人感到絕望。
在這個仿佛被時光遺忘的角落,莫玉銘心中的迷茫與無奈如影隨形。
他時常迴憶起曾經那個充滿先進科技與豐富物資的世界,那裏的便捷與舒適與如今的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開始思索,自己究竟該如何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找到生活的方向,如何擺脫這令人窒息的乏味與絕望。
在這些日子的接觸中,莫玉銘結識了不少居住在逸世穀的老頭老太。
看到他們一個個毫無生氣、無所事事的模樣,莫玉銘感觸頗深。
由於無法出穀,大家每天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幾乎沒有什麽能夠激發他們生活樂趣的事情。絕大部分人甚至連玄功修煉都放棄了,完全如同活死人一般。
在這裏生活,日子十分安定。沒有欺詐,沒有仇恨,沒有貧富貴賤之分,真正做到了夜不閉戶,眾人恍如一家。
誰都是一樣,自食其力。更有甚者,萬能的金錢在這裏也失去了它的魔力,變得一文不值,完全成了多餘之物。
萬兩黃金的價值並不比一顆白菜、一根蘿卜更高。
若你想吃蘿卜,就得去種植;想吃白菜,就得去栽種。因為在這裏,沒人會把它們當作商品賣給你,以換取一堆無用的黃金珠寶。
你隻能通過勞動來獲取自己想要的物質。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裏土地肥沃,物種豐富,想要獲得一定的蔬菜瓜果並非難事。莫玉銘看著這看似祥和的景象,心中卻有著複雜的情緒。
他懷念著曾經那個充滿活力與變化的世界,那裏有挑戰,有奮鬥,也有成功的喜悅。
而在這裏,一切都顯得如此平淡和單調。
他不禁思考,這樣的生活究竟是一種寧靜的幸福,還是一種無奈的束縛。他渴望著改變,卻又不知從何做起。
然而,想得到諸如油、鹽、醬、醋以及一些必須經過加工製作才能得到的調料和日用品就極為困難了。
就拿最普通也最不可或缺的鹽來說,這裏雖有鹽礦,想要獲得鹽,自己可以去挖,且想要多少都無人阻攔。
但問題是,挖來的鹽是混雜著許多雜質的鹽礦石,也就是這裏的人稱之為土鹽的東西,苦澀不堪。
若非身體必需,這裏的人沒人願意去親近它,更別說是將其當成能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的調料了。
這裏最好的食物是野果,雖然野果數量眾多,但並非所有野果都是甜甜蜜蜜的,又香又甜的野果少之又少,也就那麽幾種,偶爾打打牙祭還湊合,若要大量食用則遠遠不夠。
再說,天天把水果當飯吃,時間長了也會吃膩。更何況水果的產出是分季節的,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
講到這裏,相信大多數聰明人一定能想到,這個大地溝中的人過的是怎樣的日子了。
因此,莫玉銘除了剛來到這裏的頭幾天感到有些驚喜外,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太滿意了。
別的方麵都還好,唯獨吃的太差。天天吃野果加沒有任何佐料的烤肉,都吃得反胃了。
這種原始人的生活讓莫玉銘鬱悶無比。他時常懷念曾經那個有著豐富美食選擇的世界,那裏有各種美味的調料可以讓食物變得豐富多彩。
而在這裏,一切都顯得如此簡陋和單調。他渴望著能有一些改變,讓自己的生活不再如此乏味。
但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大峽穀中,他又不知該如何去實現這些改變,隻能無奈地繼續忍受著這不盡如人意的生活。
莫玉銘原來心中也頗為疑惑:為何這逸世穀的人都如此孤僻,喜歡獨處呢?他們都愛躲在自己的房間裏,十天半個月也不和大家碰一次麵,聊聊天、談談心。
這個問題曾困擾了他許久,隻是礙於現在的身份不好發問,怕別人把他當怪胎看待。畢竟一個歲數累計才個位數的小毛孩,關注這樣的問題確實有些太早了。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才慢慢了解了事實的真相。
原來莫問以及生活在瑞木穀、逸世穀的七十幾個人中,大都是從上麵世界掉下來的。
隻有少部分是在峽穀中土生土長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人。
雖然這個世界的人普遍壽命比較長,理論上一般有點玄功修為的人,隻要不出意外活到一二百歲不成問題,即便那些沒有靈力的普通人,壽命長的也能勉強活到近百歲。
但在這個封閉的峽穀中,他們這群人的數量還是在持續減少。
原因很簡單,因為會從上麵掉下來的一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們的親人不可能也跟著一起掉下來,而且絕大多數外來人員是男性。
正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在這裏能夠組成家庭的機會很小。
沒有家庭的溫暖與牽掛,人們便漸漸習慣了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與外界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
莫玉銘理解了他們的孤獨,卻也為這種封閉的生活狀態感到無奈。
他渴望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一些改變,讓人們重新找迴生活的熱情與活力,但他也深知,這並非易事,需要時間和努力。
而且掉下來的人不一定都是玄功修為很高的人,即便存活了下來,也有不少被摔成了重傷,活不了幾年便去世了。
所以千百年來,這峽穀中始終無法繁榮起來。到莫玉銘為止,峽穀中總人口隻有七十八人,而且九成九是單幹戶。
馨蘭是這群人中唯一的第四代,她的母親在四十三歲生下她時,因高齡難產等原因死去了,也同時代表最年輕的一個第三代女性的離去。
原來還有一個比馨蘭母親年紀小的第一代人。
那人就是馨蘭的父親,他是二十年前掉下來的,當時二十多歲。
這裏必須解釋一下,這裏所說的第一代指的是所有從上麵掉下來的人,不分年限。而第二、三代所指的是在這個峽穀內所出生的人。
據說他原本是一位富家子弟,生性豪爽,喜歡交際各路朋友。
隻要看的順眼,不管別人是什麽來路,有什麽背景,有什麽目的,都一概不管,全都坦誠相待,視為知己。
就因為他這種所謂的豪爽性格,最終害得他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他自己也是被仇家逼上絕命坡走投無路時,才從他的那群聯手送他跳崖的高朋好友口中得到答案。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想再過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但又不想失去那種優越的生活,所以隻好來了個鳩占鵲巢,請他離開了。
更有一個和他推心置腹的知己,居然說喜歡上了他那才一歲多的孩子,想代替他做孩子的父親,因此也隻好請他“上位”了。
被從崖上轟下來後,原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他,竟然奇跡般地沒死,隻是受了重傷。
幸運的是,他被恰巧路過的馨蘭媽救了起來。在馨蘭媽的精心照顧下,他活了下來。在這群同樣有著故事的人群的感化下,經過近十年的時光,他才慢慢放下那份仇恨。
和一直照顧他的大姐馨蘭媽產生了感情,於是在大家的撮合下,他們結合了。
婚後,兩人的生活還算美滿。
然而,好景不長,在婚後的第三年,馨蘭媽死於難產。
再次經受這種生離死別的打擊,直接把馨蘭爸推到了生死邊緣。
他坐在妻子冰冷的屍體旁,兩眼直直地看著身旁一直啼哭不停的女兒,眼中一片死灰。
聞訊趕來幫助的幾個鄰居都是經過生死的人,見狀都知道這個時候再動聽的安慰話語也是多餘的,起不了多少作用。
他們隻能默默幫著為馨蘭媽辦理後事,在心裏暗暗祈禱,希望他能度過這一關。
就這樣,馨蘭的父親像木樁一樣,一動不動地坐了一天一夜。
當留下來陪伴他的人以為他不會有什麽過激的動作時,他卻突然發瘋似的從懷中掏出一把紅紅綠綠的晶核來,一股腦吞入腹內。當發現他異常舉動的人反應過來時,已經為時過晚。
這個世界的人凡是修煉過玄功的都知道,魔晶是魔力能量凝聚的晶體,具有極大的能量。
直接吞食魔晶吸收晶核內的魔力會很危險,稍有差池就會有性命之憂。
萬一不能及時吸收和壓製住瞬間釋放出來的能量,輕者經脈破裂功力大損,重者經脈盡碎,五髒俱焚,死於非命。
因為魔晶是魔獸吸收靈氣煉化出來的能量核晶,是魔獸生命力量的核心所在。
除了具有巨大的能量外,魔晶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塊魔晶一旦被人吞入體內,如果不加以控製和引導,便會像炸彈一樣瞬間釋放它所含有的所有能量,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因此,一般人在使用魔晶修煉時都會找人護法,以防萬一,並且一般不會選擇吞食,而是在體外煉化。
雖然這樣能量的利用率會低很多,但毫無疑問會安全一萬倍,最不濟也隻是浪費一顆魔晶,不會對生命產生危險。
而選擇吞食魔晶自然是看中能量的轉化率,因為吞食魔晶,魔晶中所含的能量幾乎都會被吸收煉化,沒有什麽損失,利用率非常高。
但這樣做同樣會存在很大的風險,魔晶除了所含的能量過於龐大外,還同時含有許多如魔獸毒素、戾氣、魔性等諸多負麵的因素。
所以一般人都不敢吞食魔晶。雖然有些劍走偏鋒的人習得一些玄功秘法,可以壓製和化解魔晶中所含有的毒素和魔性,敢直接吞食魔晶。
但每次也隻敢吞食一枚和自己靈力屬性相契合,或者能克製的魔晶,用秘法盡全力壓製住魔晶的能量,慢慢吸收煉化。
並且會盡量找自己能把握得住的魔晶使用,沒人敢冒生命危險同時吞食多顆魔晶。
因此,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眼,呆呆地站在那兒,不知所措。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馨蘭的父親被體內的狂暴能量充斥,身體如同迅速鼓起的氣球一般,不斷膨脹,整個人瞬間大了一圈。
身上的衣服盡皆破碎,緊繃的皮膚上不斷滲出殷紅的鮮血,整個人頓時變成了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血人。
撕心裂肺的疼痛,使得馨蘭的父親像瘋狂的野獸一樣嚎叫著。
雖然痛苦至極,但他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被巨大魔力充斥的他,沒有攻擊身邊的人,而是伸手把身邊的一塊巨石拍成粉末後,像一陣風一樣衝向瑞木森林,速度之快無人能及。
眾人隻覺得眼前一道紅光一閃而沒,整個人就失去了身影。當幾個玄功高手全力追過去時,已經失去了他的蹤跡。
後來,莫問爺爺聯係了峽穀中的所有人,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一直搜尋到森林的深處也沒有找到他。
大家最終在一片紅樹林前無功而返,因為那片紅樹林後就是禁區,據說樹林那邊深處住著神秘的高階魔獸,是他們所不能抗衡的。
因此,大家不得不放棄搜尋。
馨蘭的父親就這樣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中,留下了年幼的馨蘭獨自麵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雖然最終沒人知道馨蘭的父親是死是活,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馨蘭的父親已不在人世。
即使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也希望是這種結果,這不能說是他們無情心狠,而恰恰相反,大家是一片好心。
因為大家都經曆過,這種生不如死的滋味不好受,死亡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
也正是因為兩個年輕生命的離去,使得這群特殊的外來人員出現了斷代。
整個峽穀中除了他們兩個小孩外,剩下的就隻有一群七老八十的老人了。
雖然這裏的人壽命比較長,雖然要年過七十才算是老年,但他們中最年輕的張鐵匠也是年過八十的小老頭了。
正因如此,出穀無望的老頭老太們越發感到絕望,所以越發心灰意冷,因此也更加沒了生活的樂趣。
大家都更願意待在自己的小窩中圖天過日,消極地打發時間。
峽穀中的人們仿佛被命運遺忘,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的希望漸漸黯淡。
因此,天真爛漫的馨蘭成了峽穀中唯一的活力源泉。所有的老頭老太們都將這丫頭視為掌上明珠。
但由於峽穀中的條件限製,老頭們能夠給予的也隻能是默默守護,讓她生活得無憂無慮而已。
現在有了莫玉銘的加入,他倆便成了一群老頭中的小皇帝和小女王了。
雖然兩個“王”的生活待遇很一般,但是活得卻是十分自在。峽穀中的每一個庭院都是他們的行宮,每一片土地都是他倆的領地,任憑他倆到處閑逛。
除了瑞木穀深處以外,無人阻攔。因為走進那裏便沒有人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了,那裏有太多可能會威脅到他倆生命的魔獸。
在這個特殊的世界裏,馨蘭和莫玉銘仿佛兩顆璀璨的星星,給這片沉寂的峽穀帶來了一絲生機。
他們在老頭老太們的嗬護下,盡情地探索著這個世界。
雖然他們的生活並不奢華,但那份自由和快樂卻是無比珍貴的。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無數的歡聲笑語,也讓那些心灰意冷的老人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然而,瑞木穀深處的危險始終像一片烏雲籠罩在他們的心頭,提醒著他們這個世界並不完全是美好的。
馨蘭和莫玉銘,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未來充滿了未知。而那些老人,在歲月的流逝中,隻能無奈地等待著生命的終結。
莫玉銘看著這一切,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惆悵。他渴望改變這一切,卻又感到無能為力。他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峽穀中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莫玉銘目睹著這一切,心中也充滿了感慨。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在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中,如何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個小小的峽穀,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命運的波折,莫玉銘身處其中,越發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與無奈。
“沒有。”
馨蘭幹脆的迴答讓莫玉銘的臉上瞬間布滿了失望之色。
他重重地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唉,僅差幾片厚蒲草葉,著實麻煩!竟還需再跑一趟瑞木森林。
若有一個可用的異次元儲物袋便好了,一次可裝上幾百片厚蒲草葉,蓋幾間房子皆不成問題。”
莫玉銘垂頭喪氣地坐在自己新蓋的園屋頂上,望著遠方,思緒漸漸飄遠。
他的右手情不自禁地狠狠捏了一把掛在腰間的那個高級異次元儲物袋,眼中滿是憤懣。
“已然近百天了,這該死的臭袋子依舊打不開!害得我與小妹不知跑了多少趟瑞木森林!”
轉眼間,莫玉銘來到這個世界已有三個多月之久。
初來乍到之時,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陌生與恐懼。在剛開始的一個月裏,因為左手斷骨處於恢複期,他隻能待在家中養傷,哪裏也去不了。
那段日子,他每天都在焦急地盼望著傷勢快點好起來,心中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終於,傷勢漸漸好轉,莫玉銘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在傷好之後的日子裏,他在馨蘭的陪伴下,踏上了探索這個神秘世界的旅程。
他們幾乎跑遍了整個逸世穀的每一處角落,當然那些連大人都不敢擅闖的禁區除外。
在這個未知的世界裏,莫玉銘真正親身體驗了一迴生活。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與殘酷,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冷漠。
親身體會與道聽途說畢竟有諸多不同,經過這段時間的生活與體驗,他真正融入了這個世界,成為其中一員,也算是真切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
然而,盡管困難重重,莫玉銘心中的希望之火從未熄滅。他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克服所有的困難,在這個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個與世隔絕的大峽穀,從表象上瞧去,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穀內之人過著與世無爭、安靜清閑之生活,仿若神仙般自在。
或許那些土生土長的原居民並不覺有何不妥,依舊按部就班地生活著,隻因他們從未有過比較,無從察覺其中差異,在他們心中,生活本就如此,這便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日子。
然而,那些外來之人卻有著不同的感受。
尤其是一個從另一個世界穿越而來,且過慣了有著先進技術與豐富物質可享受生活的人。
來到這個連最基本的油鹽醬醋都難以保證的地方,生活該如何繼續?無人能說得清楚,除非親身經曆。莫玉銘如今便深切地體驗到了這樣的生活。
短短幾個月,他便開始覺得索然無味,對峽穀中的生活漸生厭倦。
這裏的生活與軟禁流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更令人感到絕望。
在這個仿佛被時光遺忘的角落,莫玉銘心中的迷茫與無奈如影隨形。
他時常迴憶起曾經那個充滿先進科技與豐富物資的世界,那裏的便捷與舒適與如今的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開始思索,自己究竟該如何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找到生活的方向,如何擺脫這令人窒息的乏味與絕望。
在這些日子的接觸中,莫玉銘結識了不少居住在逸世穀的老頭老太。
看到他們一個個毫無生氣、無所事事的模樣,莫玉銘感觸頗深。
由於無法出穀,大家每天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幾乎沒有什麽能夠激發他們生活樂趣的事情。絕大部分人甚至連玄功修煉都放棄了,完全如同活死人一般。
在這裏生活,日子十分安定。沒有欺詐,沒有仇恨,沒有貧富貴賤之分,真正做到了夜不閉戶,眾人恍如一家。
誰都是一樣,自食其力。更有甚者,萬能的金錢在這裏也失去了它的魔力,變得一文不值,完全成了多餘之物。
萬兩黃金的價值並不比一顆白菜、一根蘿卜更高。
若你想吃蘿卜,就得去種植;想吃白菜,就得去栽種。因為在這裏,沒人會把它們當作商品賣給你,以換取一堆無用的黃金珠寶。
你隻能通過勞動來獲取自己想要的物質。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裏土地肥沃,物種豐富,想要獲得一定的蔬菜瓜果並非難事。莫玉銘看著這看似祥和的景象,心中卻有著複雜的情緒。
他懷念著曾經那個充滿活力與變化的世界,那裏有挑戰,有奮鬥,也有成功的喜悅。
而在這裏,一切都顯得如此平淡和單調。
他不禁思考,這樣的生活究竟是一種寧靜的幸福,還是一種無奈的束縛。他渴望著改變,卻又不知從何做起。
然而,想得到諸如油、鹽、醬、醋以及一些必須經過加工製作才能得到的調料和日用品就極為困難了。
就拿最普通也最不可或缺的鹽來說,這裏雖有鹽礦,想要獲得鹽,自己可以去挖,且想要多少都無人阻攔。
但問題是,挖來的鹽是混雜著許多雜質的鹽礦石,也就是這裏的人稱之為土鹽的東西,苦澀不堪。
若非身體必需,這裏的人沒人願意去親近它,更別說是將其當成能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的調料了。
這裏最好的食物是野果,雖然野果數量眾多,但並非所有野果都是甜甜蜜蜜的,又香又甜的野果少之又少,也就那麽幾種,偶爾打打牙祭還湊合,若要大量食用則遠遠不夠。
再說,天天把水果當飯吃,時間長了也會吃膩。更何況水果的產出是分季節的,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
講到這裏,相信大多數聰明人一定能想到,這個大地溝中的人過的是怎樣的日子了。
因此,莫玉銘除了剛來到這裏的頭幾天感到有些驚喜外,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太滿意了。
別的方麵都還好,唯獨吃的太差。天天吃野果加沒有任何佐料的烤肉,都吃得反胃了。
這種原始人的生活讓莫玉銘鬱悶無比。他時常懷念曾經那個有著豐富美食選擇的世界,那裏有各種美味的調料可以讓食物變得豐富多彩。
而在這裏,一切都顯得如此簡陋和單調。他渴望著能有一些改變,讓自己的生活不再如此乏味。
但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大峽穀中,他又不知該如何去實現這些改變,隻能無奈地繼續忍受著這不盡如人意的生活。
莫玉銘原來心中也頗為疑惑:為何這逸世穀的人都如此孤僻,喜歡獨處呢?他們都愛躲在自己的房間裏,十天半個月也不和大家碰一次麵,聊聊天、談談心。
這個問題曾困擾了他許久,隻是礙於現在的身份不好發問,怕別人把他當怪胎看待。畢竟一個歲數累計才個位數的小毛孩,關注這樣的問題確實有些太早了。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才慢慢了解了事實的真相。
原來莫問以及生活在瑞木穀、逸世穀的七十幾個人中,大都是從上麵世界掉下來的。
隻有少部分是在峽穀中土生土長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人。
雖然這個世界的人普遍壽命比較長,理論上一般有點玄功修為的人,隻要不出意外活到一二百歲不成問題,即便那些沒有靈力的普通人,壽命長的也能勉強活到近百歲。
但在這個封閉的峽穀中,他們這群人的數量還是在持續減少。
原因很簡單,因為會從上麵掉下來的一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們的親人不可能也跟著一起掉下來,而且絕大多數外來人員是男性。
正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在這裏能夠組成家庭的機會很小。
沒有家庭的溫暖與牽掛,人們便漸漸習慣了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與外界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
莫玉銘理解了他們的孤獨,卻也為這種封閉的生活狀態感到無奈。
他渴望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一些改變,讓人們重新找迴生活的熱情與活力,但他也深知,這並非易事,需要時間和努力。
而且掉下來的人不一定都是玄功修為很高的人,即便存活了下來,也有不少被摔成了重傷,活不了幾年便去世了。
所以千百年來,這峽穀中始終無法繁榮起來。到莫玉銘為止,峽穀中總人口隻有七十八人,而且九成九是單幹戶。
馨蘭是這群人中唯一的第四代,她的母親在四十三歲生下她時,因高齡難產等原因死去了,也同時代表最年輕的一個第三代女性的離去。
原來還有一個比馨蘭母親年紀小的第一代人。
那人就是馨蘭的父親,他是二十年前掉下來的,當時二十多歲。
這裏必須解釋一下,這裏所說的第一代指的是所有從上麵掉下來的人,不分年限。而第二、三代所指的是在這個峽穀內所出生的人。
據說他原本是一位富家子弟,生性豪爽,喜歡交際各路朋友。
隻要看的順眼,不管別人是什麽來路,有什麽背景,有什麽目的,都一概不管,全都坦誠相待,視為知己。
就因為他這種所謂的豪爽性格,最終害得他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他自己也是被仇家逼上絕命坡走投無路時,才從他的那群聯手送他跳崖的高朋好友口中得到答案。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想再過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但又不想失去那種優越的生活,所以隻好來了個鳩占鵲巢,請他離開了。
更有一個和他推心置腹的知己,居然說喜歡上了他那才一歲多的孩子,想代替他做孩子的父親,因此也隻好請他“上位”了。
被從崖上轟下來後,原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他,竟然奇跡般地沒死,隻是受了重傷。
幸運的是,他被恰巧路過的馨蘭媽救了起來。在馨蘭媽的精心照顧下,他活了下來。在這群同樣有著故事的人群的感化下,經過近十年的時光,他才慢慢放下那份仇恨。
和一直照顧他的大姐馨蘭媽產生了感情,於是在大家的撮合下,他們結合了。
婚後,兩人的生活還算美滿。
然而,好景不長,在婚後的第三年,馨蘭媽死於難產。
再次經受這種生離死別的打擊,直接把馨蘭爸推到了生死邊緣。
他坐在妻子冰冷的屍體旁,兩眼直直地看著身旁一直啼哭不停的女兒,眼中一片死灰。
聞訊趕來幫助的幾個鄰居都是經過生死的人,見狀都知道這個時候再動聽的安慰話語也是多餘的,起不了多少作用。
他們隻能默默幫著為馨蘭媽辦理後事,在心裏暗暗祈禱,希望他能度過這一關。
就這樣,馨蘭的父親像木樁一樣,一動不動地坐了一天一夜。
當留下來陪伴他的人以為他不會有什麽過激的動作時,他卻突然發瘋似的從懷中掏出一把紅紅綠綠的晶核來,一股腦吞入腹內。當發現他異常舉動的人反應過來時,已經為時過晚。
這個世界的人凡是修煉過玄功的都知道,魔晶是魔力能量凝聚的晶體,具有極大的能量。
直接吞食魔晶吸收晶核內的魔力會很危險,稍有差池就會有性命之憂。
萬一不能及時吸收和壓製住瞬間釋放出來的能量,輕者經脈破裂功力大損,重者經脈盡碎,五髒俱焚,死於非命。
因為魔晶是魔獸吸收靈氣煉化出來的能量核晶,是魔獸生命力量的核心所在。
除了具有巨大的能量外,魔晶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塊魔晶一旦被人吞入體內,如果不加以控製和引導,便會像炸彈一樣瞬間釋放它所含有的所有能量,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因此,一般人在使用魔晶修煉時都會找人護法,以防萬一,並且一般不會選擇吞食,而是在體外煉化。
雖然這樣能量的利用率會低很多,但毫無疑問會安全一萬倍,最不濟也隻是浪費一顆魔晶,不會對生命產生危險。
而選擇吞食魔晶自然是看中能量的轉化率,因為吞食魔晶,魔晶中所含的能量幾乎都會被吸收煉化,沒有什麽損失,利用率非常高。
但這樣做同樣會存在很大的風險,魔晶除了所含的能量過於龐大外,還同時含有許多如魔獸毒素、戾氣、魔性等諸多負麵的因素。
所以一般人都不敢吞食魔晶。雖然有些劍走偏鋒的人習得一些玄功秘法,可以壓製和化解魔晶中所含有的毒素和魔性,敢直接吞食魔晶。
但每次也隻敢吞食一枚和自己靈力屬性相契合,或者能克製的魔晶,用秘法盡全力壓製住魔晶的能量,慢慢吸收煉化。
並且會盡量找自己能把握得住的魔晶使用,沒人敢冒生命危險同時吞食多顆魔晶。
因此,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眼,呆呆地站在那兒,不知所措。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馨蘭的父親被體內的狂暴能量充斥,身體如同迅速鼓起的氣球一般,不斷膨脹,整個人瞬間大了一圈。
身上的衣服盡皆破碎,緊繃的皮膚上不斷滲出殷紅的鮮血,整個人頓時變成了一個隨時都會爆炸的血人。
撕心裂肺的疼痛,使得馨蘭的父親像瘋狂的野獸一樣嚎叫著。
雖然痛苦至極,但他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被巨大魔力充斥的他,沒有攻擊身邊的人,而是伸手把身邊的一塊巨石拍成粉末後,像一陣風一樣衝向瑞木森林,速度之快無人能及。
眾人隻覺得眼前一道紅光一閃而沒,整個人就失去了身影。當幾個玄功高手全力追過去時,已經失去了他的蹤跡。
後來,莫問爺爺聯係了峽穀中的所有人,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一直搜尋到森林的深處也沒有找到他。
大家最終在一片紅樹林前無功而返,因為那片紅樹林後就是禁區,據說樹林那邊深處住著神秘的高階魔獸,是他們所不能抗衡的。
因此,大家不得不放棄搜尋。
馨蘭的父親就這樣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中,留下了年幼的馨蘭獨自麵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雖然最終沒人知道馨蘭的父親是死是活,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馨蘭的父親已不在人世。
即使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也希望是這種結果,這不能說是他們無情心狠,而恰恰相反,大家是一片好心。
因為大家都經曆過,這種生不如死的滋味不好受,死亡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
也正是因為兩個年輕生命的離去,使得這群特殊的外來人員出現了斷代。
整個峽穀中除了他們兩個小孩外,剩下的就隻有一群七老八十的老人了。
雖然這裏的人壽命比較長,雖然要年過七十才算是老年,但他們中最年輕的張鐵匠也是年過八十的小老頭了。
正因如此,出穀無望的老頭老太們越發感到絕望,所以越發心灰意冷,因此也更加沒了生活的樂趣。
大家都更願意待在自己的小窩中圖天過日,消極地打發時間。
峽穀中的人們仿佛被命運遺忘,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的希望漸漸黯淡。
因此,天真爛漫的馨蘭成了峽穀中唯一的活力源泉。所有的老頭老太們都將這丫頭視為掌上明珠。
但由於峽穀中的條件限製,老頭們能夠給予的也隻能是默默守護,讓她生活得無憂無慮而已。
現在有了莫玉銘的加入,他倆便成了一群老頭中的小皇帝和小女王了。
雖然兩個“王”的生活待遇很一般,但是活得卻是十分自在。峽穀中的每一個庭院都是他們的行宮,每一片土地都是他倆的領地,任憑他倆到處閑逛。
除了瑞木穀深處以外,無人阻攔。因為走進那裏便沒有人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了,那裏有太多可能會威脅到他倆生命的魔獸。
在這個特殊的世界裏,馨蘭和莫玉銘仿佛兩顆璀璨的星星,給這片沉寂的峽穀帶來了一絲生機。
他們在老頭老太們的嗬護下,盡情地探索著這個世界。
雖然他們的生活並不奢華,但那份自由和快樂卻是無比珍貴的。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無數的歡聲笑語,也讓那些心灰意冷的老人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然而,瑞木穀深處的危險始終像一片烏雲籠罩在他們的心頭,提醒著他們這個世界並不完全是美好的。
馨蘭和莫玉銘,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未來充滿了未知。而那些老人,在歲月的流逝中,隻能無奈地等待著生命的終結。
莫玉銘看著這一切,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惆悵。他渴望改變這一切,卻又感到無能為力。他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峽穀中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莫玉銘目睹著這一切,心中也充滿了感慨。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在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中,如何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這個小小的峽穀,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命運的波折,莫玉銘身處其中,越發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