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玉銘對霍家礦場的八十幾人以及後調集過來的幾十個勞工進行了合理分配。


    原本在礦洞中開礦的二十五人依舊負責開礦事宜。


    其他人員中,五人負責燒石灰;


    十人將原霍家堆積的廢礦石塊敲打成統一規格的碎石,


    運至高爐前作為煉鐵熔劑備用;


    十人采集木材並燒成木炭,作為煉鐵燃料;


    三十人負責鍛打鐵胚,十五人一組,當高爐中的鐵水流出來時,及時用範模將鐵水澆築成鐵胚,待鐵胚凝固後,趁其尚未冷卻,即刻鍛打成各種兵器的粗胚;


    餘下的幾十人則分別被安排到產品分類、運輸、後勤、修補等工序。


    待工廠正常運轉後,開礦組由霍承方管理,煉器組由霍承剛管理。


    在礦洞采礦的礦工對開采工藝和方法進行了改進。


    二十五人分成兩組。


    第一組十人使用特製鋼釺,按照規定位置,從洞口處開始,沿著原來的路線一直向洞內延伸。


    依次在地麵上砸出一個個深達一丈的小洞。


    第二組十五人先將山腳地爐窯中燒出的石灰碾碎成細碎顆粒,然後按比例配水和助劑攪勻後迅速灌入小洞中並填實壓緊,最後用黏土封口。


    當第二天來臨,第二組礦工來到礦洞口準備開礦時,驚奇地發現洞中的礦石都被那一排排小洞裏的石灰給脹裂了,礦石間裂縫密密麻麻、大小不一。


    原本堅硬的礦石隻需用鋼釺輕輕一撬便脫離開來。


    十幾人沒費多大力氣就開采出一大堆礦石,半天時間不到就采集到了將近三萬斤礦石。


    與原來的速度相比,這開采速度快了十倍不止,而且還很輕鬆,無需耗費很大力氣。


    這畢竟是第一次開采,技法還不熟練,若是熟練起來,數量還會增加。


    負責管理開采組的霍承方見到此景驚訝得有些說不出話來。


    他頓時覺得自己家族幾百年的礦場史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十幾代人的探索改進,竟不如一把石灰。霍承方突然發覺,在某些時候,靈力並非唯一,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想法比靈力更加有用。


    按照這個速度,礦場每天開采十萬斤礦石簡直易如反掌,而且無需增加人員,生產力直接飆升了十倍不止。


    各個工序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短短十天時間,大部分基建已接近尾聲。


    高爐已然建成,廠房的圍牆也基本築好,房頂蓋了大半。


    用作爐料的木炭、碎石堆積如山,存放在高爐旁的存放區。


    礦洞中的礦石也已開采出幾十萬斤優質礦石,將原礦場的礦坪堆得滿滿當當。


    為節省礦石運輸時間,現正按照莫玉銘的設計,準備從礦洞口修建一條索道直接連接到廠區。


    霍家的三個煉器師被請了過來,加上從建安城和落霞城請來的煉器師,工廠一共有了十個煉器師。


    這十個煉器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兵器製造完成後,在兵器中加入屬性礦石,以及在兵器上刻畫法陣符文。


    這是兵器提升等級最關鍵的一步,莫玉銘研究了很久,最後還是覺得沒有把握能夠用現有的技術代替。


    雖然這些煉器師都隻有一到三級的水平,沒法提煉更高級的兵器,但作為軍隊使用的製式兵器,已經完全足夠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現在隻要等工廠最關鍵的部分安裝完工,工廠就可以開動起來了。


    水輪機也許是這個世界第一個不需要靈力就能產生強大動力的裝置。


    開溝引渠還好說,隻要將要求尺寸位置都告訴工匠即可。


    但水輪機的葉輪、軸承、動力軸等零件的加工就成了最大的困難。


    在沒有任何機械設備的情況下,要將一塊塊鐵胚加工製作成結構複雜的零件,而且尺寸大小都要非常精準,難度可想而知。


    在莫玉銘畫了一張又一張細節圖,並標明尺寸,並且仔仔細細地給煉器師們解說每一個零件的加工要求後。


    在十個煉器師通力合作下,經過許多次嚐試和改進,才艱難地將一個個零部件加工出來,然後在莫玉銘全程指導下將一個個零件組裝起來,最後安裝到位。


    當高速衝刷下來的水流帶動巨大的葉輪轉動的那一刻,場內所有的工匠都歡唿雀躍起來。


    “開工!”隨著莫玉銘一聲令下,霍承方走到控製台前,抓住轉動手柄用力往前一推。


    手柄的末端帶動葉輪機箱內的連接杆滑動,接著在一陣清脆的齒輪轉動聲中,高爐前的風輪飛速轉動起來,一股強大的氣流吹進了高爐中。


    十個煉器師一字排開,圍著高爐的底部一起運功,十股強勁的火靈力透過厚厚的爐壁將爐腔中的爐料點燃。


    在強風和火靈力的加持下,爐內的爐料迅速燃燒起來,不一會兒便在高爐口噴出巨大的熱浪。


    爐中的鐵礦石和碎石塊在高溫的炙烤下不斷溶化,礦石中的雜質和溶化了的石塊混合變成了漂浮在鐵水上麵的爐渣,而被分離出來的鐵水則在爐底匯聚。


    隨著爐口不斷地加入按比例混合好的爐料,爐內的爐渣和鐵水便持續不斷地產生並自動分離。


    高爐正常運轉後,煉器師便無需再為其運功,隻需礦工按時不斷地往爐中加入爐料即可。


    高爐鐵水的出口前端是一個巨大的圓盤,圓盤的底座中裝有數個大小不一的齒輪,由水輪機箱中的另一根傳動軸帶動。


    圓盤在經過齒輪的減速後,按設定的速度緩慢轉動。


    圓盤的上麵分割成許多規整的區域,每個區域中都擺放著一個可以翻轉移動的鐵模,翻模中間鏤空雕刻著各種兵器的形狀。


    模具的上方設有一個方便注入鐵水的漏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醬爆虯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泠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泠輝並收藏醬爆虯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