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依照自己的方法提煉礦石毫無問題,莫玉銘的自信心瞬間爆棚。
他支走眾人後,即刻伏案奮筆疾書,著手設計煉鐵設備。
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與這個世界的特性,莫玉銘精心規劃了一係列機械設備,並且對從開礦起始至最終成品的製作流程都做了詳盡規劃。
礦場資金管理人員黃小小已安排人手,與從各地征集而來的勞工一同出發前往霍家礦場。
在霍家礦工的協作下,工廠地麵鋪設工作進展迅速。
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修整完畢,如今就隻等莫玉銘的設計方案了。
其他事務莫玉銘尚可托付他人去辦,但這些別具一格的機械設計旁人卻愛莫能助,隻能由他獨自完成。
經過一整晚的精心刻畫與修改,莫玉銘設計出了幾套關鍵設備。次日清晨,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霍家礦場。
當莫玉銘抵達礦場時,霍承方正在指揮勞工鋪設地麵,而霍承剛則帶領礦工開采石塊。
場地鋪設速度極快,雖說這是最為原始的苦力勞動,但這個世界的人大多力大無窮。
搬運開采石塊對他們來說易如反掌。
在這個世界,隻要玄功修為達到人階二級,力氣便會翻倍,能夠輕鬆搬起二百多斤的物體。
達到人階三級時,搬運三四百斤的石塊也不在話下。
而人階八、九級的人至少可以舉起上千斤的重物。
地階修為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莫玉銘規劃的上百丈方圓的場地,短短幾天就鋪設得差不多了。
既然霍家探明玄鐵礦位於凡鐵礦之下,且現在的礦洞正開在半山腰處,那麽半山腰以下便是玄鐵礦的分布區域。
如此一來,開采工作隻需在原有的礦道中往下挖掘即可。
為了長遠考慮,莫玉銘將場地選在了山腳下的峽穀中。
這裏有半邊峽穀被霍家幾百年來開采出的廢棄石塊堆滿了。
工地在廢石堆旁展開,沿著山腳開挖,一路延伸至對麵山腳。
高的地方砸平,低的地方填高。
被廢礦石堆積了一半的整個峽穀都成了工廠的場地。
莫玉銘將煉鐵的高爐設置在對麵山腳下,隻因對麵山上有一道巨大的瀑布流下。
這也是莫玉銘舍近求遠的原因,他要充分利用這個天然的動力源來驅動自己的設備。
首先開始建設的是位於廢石堆旁的一個地爐窯。
這個爐窯主要用來燒製石灰,而燒製石灰的主要目的在於開采鐵礦石。
利用生石灰遇水膨脹的原理進行擠壓爆破礦石,雖然效率比炸藥低一些,但相較於人工敲打,效率還是高出許多。
再者,炸藥這東西較為危險,且配製困難,這個世界的人也不懂其原理。
莫玉銘不可能在這上麵浪費時間去教導他們製造。
而用燒出的石灰做爆破材料的方法,隻需經過簡單的示範和講解,這裏的礦工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製作起來非常容易。
這也算是靈力帶來的影響。在這個世界,人們建造房屋建築時從未想過運用其他建築材料,除了石頭就是木材。
他們簡單粗暴地將石頭和木材加工成所需形狀,然後疊加累積起來便算完工。
若想讓房屋更牢固一點,就請人在上麵布置一道穩定陣法,簡單快捷。
所以這裏的人根本不知道石灰、磚塊等這些建築材料是什麽。
隻要有力氣,石頭和木材遍地都是。
因此,當地爐建造完工後,莫玉銘指揮眾人將旁邊的石塊搬運到爐中燒製時,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不明白自家主上燒製這些石頭有何用處。
當石灰還在燒製時,莫玉銘帶領十個技術較好的礦工來到礦洞中,指揮他們按照指定位置用鋼釺鑿洞。
這些礦工都經過霍家特殊訓練,雖然玄功修為隻有人階五級左右,但他們用鐵錘砸出的力道至少有上千斤,而且力道非常準確。
經過莫玉銘的講解,這些礦工很快領會了他的意思,用手中的鋼釺很快砸出了一排排石洞,並且每個石洞的深度將近一丈。
在這邊燒製石灰之際,對麵的煉鐵高爐也緊鑼密鼓地開始製作了。
按照要求,高爐最裏層需用一種耐高溫的陶土砌成,然而這礦山周圍卻遍尋不見。
霍承方遂帶領礦工四處尋覓,最終在離此三十多裏地的一個山坡上尋得。經過粉碎、混合等工序,這些陶土被壓製成一塊塊長方形的耐火磚塊,尺寸皆符合設計要求。
曆經兩天的趕製,建爐所需的耐火磚悉數完成,且很快被催幹。
霍家的礦工皆為土係修煉者,雖修為低下,但運用玄功催幹磚塊卻不在話下。
一塊二尺長、一尺寬、五寸厚的土磚,一個礦工一刻鍾便能催幹。
若是莫玉銘這位地階頂峰的土係修煉者來催幹,或許隻是眨眼的功夫。
高爐並未建得很大,爐高三丈,圍為一丈。
靠瀑布的方向砌有一個吹風口,左邊是出渣口,對麵是出料口。
整個高爐的內層用耐火磚砌好後,又用耐火陶土加粘土在外糊上一層密封層,最後用加工成方塊狀的石塊砌外層加以加固。
在高爐建造的同時,大部分工匠在搭建廠房的圍牆和房頂。這些本無需莫玉銘指揮,那些招來的工匠皆會製作。
然而,在砌圍牆時,莫玉銘見他們都是用加工成方塊的石頭壘疊。
雖說這樣砌出的石牆極為牢固,但在加工石塊時需耗費大量勞力,效率低下。
如此建造工廠的廠房圍牆,不僅需要大量勞工,還會浪費許多資源,尤其是時間。
莫玉銘隻想盡快將工廠建成,不得不抽出時間來教導那些工匠。用燒出來的石灰加水再加粘土調和做成灰漿,然後直接用那堆積如山的廢礦石塊砌牆,用灰漿填縫。
如此一來,各種大小不一的石塊都可直接用來砌牆,速度無疑快了數倍。
待灰漿凝固後,牆體也十分堅固。
雖不及石牆堅固,但作為普通廠房已然足夠。
他支走眾人後,即刻伏案奮筆疾書,著手設計煉鐵設備。
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與這個世界的特性,莫玉銘精心規劃了一係列機械設備,並且對從開礦起始至最終成品的製作流程都做了詳盡規劃。
礦場資金管理人員黃小小已安排人手,與從各地征集而來的勞工一同出發前往霍家礦場。
在霍家礦工的協作下,工廠地麵鋪設工作進展迅速。
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修整完畢,如今就隻等莫玉銘的設計方案了。
其他事務莫玉銘尚可托付他人去辦,但這些別具一格的機械設計旁人卻愛莫能助,隻能由他獨自完成。
經過一整晚的精心刻畫與修改,莫玉銘設計出了幾套關鍵設備。次日清晨,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霍家礦場。
當莫玉銘抵達礦場時,霍承方正在指揮勞工鋪設地麵,而霍承剛則帶領礦工開采石塊。
場地鋪設速度極快,雖說這是最為原始的苦力勞動,但這個世界的人大多力大無窮。
搬運開采石塊對他們來說易如反掌。
在這個世界,隻要玄功修為達到人階二級,力氣便會翻倍,能夠輕鬆搬起二百多斤的物體。
達到人階三級時,搬運三四百斤的石塊也不在話下。
而人階八、九級的人至少可以舉起上千斤的重物。
地階修為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莫玉銘規劃的上百丈方圓的場地,短短幾天就鋪設得差不多了。
既然霍家探明玄鐵礦位於凡鐵礦之下,且現在的礦洞正開在半山腰處,那麽半山腰以下便是玄鐵礦的分布區域。
如此一來,開采工作隻需在原有的礦道中往下挖掘即可。
為了長遠考慮,莫玉銘將場地選在了山腳下的峽穀中。
這裏有半邊峽穀被霍家幾百年來開采出的廢棄石塊堆滿了。
工地在廢石堆旁展開,沿著山腳開挖,一路延伸至對麵山腳。
高的地方砸平,低的地方填高。
被廢礦石堆積了一半的整個峽穀都成了工廠的場地。
莫玉銘將煉鐵的高爐設置在對麵山腳下,隻因對麵山上有一道巨大的瀑布流下。
這也是莫玉銘舍近求遠的原因,他要充分利用這個天然的動力源來驅動自己的設備。
首先開始建設的是位於廢石堆旁的一個地爐窯。
這個爐窯主要用來燒製石灰,而燒製石灰的主要目的在於開采鐵礦石。
利用生石灰遇水膨脹的原理進行擠壓爆破礦石,雖然效率比炸藥低一些,但相較於人工敲打,效率還是高出許多。
再者,炸藥這東西較為危險,且配製困難,這個世界的人也不懂其原理。
莫玉銘不可能在這上麵浪費時間去教導他們製造。
而用燒出的石灰做爆破材料的方法,隻需經過簡單的示範和講解,這裏的礦工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製作起來非常容易。
這也算是靈力帶來的影響。在這個世界,人們建造房屋建築時從未想過運用其他建築材料,除了石頭就是木材。
他們簡單粗暴地將石頭和木材加工成所需形狀,然後疊加累積起來便算完工。
若想讓房屋更牢固一點,就請人在上麵布置一道穩定陣法,簡單快捷。
所以這裏的人根本不知道石灰、磚塊等這些建築材料是什麽。
隻要有力氣,石頭和木材遍地都是。
因此,當地爐建造完工後,莫玉銘指揮眾人將旁邊的石塊搬運到爐中燒製時,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不明白自家主上燒製這些石頭有何用處。
當石灰還在燒製時,莫玉銘帶領十個技術較好的礦工來到礦洞中,指揮他們按照指定位置用鋼釺鑿洞。
這些礦工都經過霍家特殊訓練,雖然玄功修為隻有人階五級左右,但他們用鐵錘砸出的力道至少有上千斤,而且力道非常準確。
經過莫玉銘的講解,這些礦工很快領會了他的意思,用手中的鋼釺很快砸出了一排排石洞,並且每個石洞的深度將近一丈。
在這邊燒製石灰之際,對麵的煉鐵高爐也緊鑼密鼓地開始製作了。
按照要求,高爐最裏層需用一種耐高溫的陶土砌成,然而這礦山周圍卻遍尋不見。
霍承方遂帶領礦工四處尋覓,最終在離此三十多裏地的一個山坡上尋得。經過粉碎、混合等工序,這些陶土被壓製成一塊塊長方形的耐火磚塊,尺寸皆符合設計要求。
曆經兩天的趕製,建爐所需的耐火磚悉數完成,且很快被催幹。
霍家的礦工皆為土係修煉者,雖修為低下,但運用玄功催幹磚塊卻不在話下。
一塊二尺長、一尺寬、五寸厚的土磚,一個礦工一刻鍾便能催幹。
若是莫玉銘這位地階頂峰的土係修煉者來催幹,或許隻是眨眼的功夫。
高爐並未建得很大,爐高三丈,圍為一丈。
靠瀑布的方向砌有一個吹風口,左邊是出渣口,對麵是出料口。
整個高爐的內層用耐火磚砌好後,又用耐火陶土加粘土在外糊上一層密封層,最後用加工成方塊狀的石塊砌外層加以加固。
在高爐建造的同時,大部分工匠在搭建廠房的圍牆和房頂。這些本無需莫玉銘指揮,那些招來的工匠皆會製作。
然而,在砌圍牆時,莫玉銘見他們都是用加工成方塊的石頭壘疊。
雖說這樣砌出的石牆極為牢固,但在加工石塊時需耗費大量勞力,效率低下。
如此建造工廠的廠房圍牆,不僅需要大量勞工,還會浪費許多資源,尤其是時間。
莫玉銘隻想盡快將工廠建成,不得不抽出時間來教導那些工匠。用燒出來的石灰加水再加粘土調和做成灰漿,然後直接用那堆積如山的廢礦石塊砌牆,用灰漿填縫。
如此一來,各種大小不一的石塊都可直接用來砌牆,速度無疑快了數倍。
待灰漿凝固後,牆體也十分堅固。
雖不及石牆堅固,但作為普通廠房已然足夠。